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qi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贯穿于义务教育的始终,而要想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就要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主体地位;学生;体现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非常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数学教师应当变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真正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以及解题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将其应用于生活实践,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那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笔者将在本文中对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主宰着整个课堂,而学生只能是被动的学习者,只能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中枯燥地听讲、重复地练习,只为了能够在考试、升学中取得好成绩. 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往的教学模式呈现出了很多的弊端,忽略了学生的作用,忽略了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灌输的接受者,而应当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使自己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认识到学生的学是不能被教师的教所取代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有真正的发展和提高. 此外,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数学教师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他们是发展中的有潜能的个体,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并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践研究证明,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知识,需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够畅所欲言,使自己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坚实的基础. 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自然得体的教态以及公正的评价态度、和蔼可亲的形象等在学生心中树立较高的威信,这样教师才能够有强大的感染力、号召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才能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其次,数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表达观点等,即便是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全面,教师也不能立即打断或否定,而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之后再对他们加以引导,这样就能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体现. 三、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包括的定义和性质等专业术语比较多,而且表述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这不仅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困难,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给学生运用这些定义、性质等解答练习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这些在教师看来很简单的内容却成了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抓好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来演示和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进而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比如,当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某个概念的定义和性质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思考卡壳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引导,而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演算、探究,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来帮助学生探究某一数学概念的实质. 这种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的知识要比教师讲解和传授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合作交流的时机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创造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并自由地、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比如,在讨论课上,教师要精心设置讨论的主题,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此外,数学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应用意识,还能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的状态,充分发挥其课堂主角的作用. 例如“勾股定理”的教学,如果直接向学生揭示定理并加以证明,教师既省时又省力,但是学生的理解却并不深刻. 倘若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从三角形的旋转中去发现勾股定理及证明方法,就能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从原有的知识中自然“生长”出新的知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他们去动手动脑发现知识,并且多为他们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这样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储开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9).
  [2]沈培荣.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10).
  [3]石达.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性[J].新课程学习:上, 2013(12).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应用题是把纯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来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表象并加工整理和获得解决的过程. 因此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 而且通过应用题的解题教学,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归纳类比能力,创新能力. 本文就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谈几点作者的体会.  【关键词】 初中数
由于广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带来了前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对广西职业教育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要求。我们应该坚持以“发展和提升广西经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改的纵深发展,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改倡导高中数学的实用性,比较重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构建.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知和了解高中数学,而且也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一举多得.可以说,开展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时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从根本上凸显数学的价值和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实践能力,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探究高中数学生活化
【摘要】不同于普通高中,中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根本教育目标,具有非常强的职业性,所以,中职教学课程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服务性,切实加强各大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鉴于此,本文就如何更好地体现中职数学的专业服务性进行简要探析,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四点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中职数学;专业课程;服务性;教学对策  中职生是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劳动力来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职业
1995年3月~1998年3月用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治疗慢性胆囊炎24例,经观察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治的48例慢性胆囊炎,均经询问病史、查体、实
清理呼吸道粘液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所采用的首要方法,因操作不当致导管遗留食道,实属罕见.现将我科发生1例气管插管导管遗留食道的情况总结如下.
【摘要】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科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等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所带来的不可替代优势,希望能够为广大数学教师合理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多媒体技术;优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