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测定以及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Zh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CD4+T细胞的分布,分析CD4+CD25+Treg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与生理特征的关系;研究CD4+CD25+Treg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53例卵巢癌患者、44例卵巢良性疾患、45例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水平.结果 (1)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21.95%±6.80%)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疾患(12.57%±5.12%)和健康对照组(10.77%±3.02%),P均<0.001;良性疾患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的卵巢癌患者CD4+CD25+Treg(21.95%±6.80%)明显高于手术后的患者(16.41%±5.84%),P<0.001.(2)CD4+CD25+Treg与患者的年龄、职业没有关系;卵巢浆液性腺癌CD4+CD25+Treg为23.58%±7.08%,明显高于混合性瘤(18.30%±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黏液性腺癌(22.06%±6.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期卵巢癌患者CD4+CD25+Treg比值(28.79%±4.26%)明显高于Ⅲ期(20.01%±6.27%)和Ⅰ~Ⅱ期患者(17.97%±4.50%),P均<0.001;CD4+CD25+Treg与肿瘤的远处转移(23.61%±6.52%)、淋巴结转移(24.05%±6.74%)、腹水的形成(24.06%±6.73%)有关(P<0.05);低分化的卵巢癌患者CD4+CD25+Treg(25.05%±5.96%)与高分化患者(16.03%±0.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中分化(21.82%±6.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卵巢癌患者TH1类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的水平[(0.87±0.25)pg/ml、(1.09±0.34)pg/ml)、(7.56±2.25)p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2.38±1.09)pg/ml、(3.28±1.36)pg/ml、(19.04±4.59)pg/ml],P均<0.001.而TH2类细胞因子IL-6的水平[(86.28±55.92)pg/ml]与对照组[(5.04±2.69)pg/ml)]比较显著升高(P<0.001),而IL-4[(4.86±2.94)pg/ml]、IL-10[(1.07±2.30)pg/ml与健康人[(5.42±3.59)pg/ml、(4.46±2.31)pg/m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相关分析,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与TH1类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58,P<0.05;r=-0.591,P<0.05;r=-0.695,P<0.05.与TH2类细胞因子IL-6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0.784,P<0.001.结论 (1)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数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2)CD4+CD25+Treg数量与肿瘤的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淋巴结转移、腹水的形成有关.(3)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与TH1类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而与TH2类细胞因子IL-6之间存在正相关.CD4+CD25+Treg可能通过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调节发挥对效应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出生体重与青少年期单纯性肥胖及血脂、血糖、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与追踪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193名健康学龄儿童(7~11岁)与9年后同一
目的:为了解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CTD-ILD)的发生率,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种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了几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共412例)资料,胸片检查
背景:急性高原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取决于进入高原的速度、高原的海拔、季节等多种因素,而关于肥胖与高原病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目的:分析肥胖与急进高原者产生高原反应的关系
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和先进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几乎涉及现有的所有科学技术领域.眼科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利用纳米技术观察与分析眼的组织形态结构、生理及病理现象;利用纳米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控制和提高药物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笔者对某些判断标准不甚明了,提出了一些看法.建议制定更加合理、明确、统一的微生物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44例NRDS患儿分为3组
目的 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功能前徙下颌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盘-突-窝位置关系的改变,探讨功能矫治对TMJ结构产生的影响.方法 2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男性10例,女性15例),平均(11.1±1.1)岁(8.1~13.0岁),接受Activator功能矫治,平均疗程10.9个月,矫治效果满意.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TMJ进行MR
早在1995年的AHA第5次预防会议上,就提出了炎症标志物的检测对识别需要给予一级预防的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作用。近来许多研究表明[1~7],稳定型冠心病或ACS患者,其C-反应蛋白(CRP
目的探讨陕西省麻疹高接种率下高发病率的病原学和疫苗免疫相关因素。方法分析麻疹病例年龄及免疫史。从咽拭子中分离病毒,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用嗅鞘细胞移植法试治脊髓截瘫,探讨该方法是否有助于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取胚胎嗅球,消化成单个嗅鞘细胞后,培养2~3周,然后将其移植到脊髓损伤部位的上下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