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忌语”当从心开始

来源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告别“教师忌语”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下发《中小学校教师忌语》,“你真笨、你真傻,不是学习的料”“你是最差的一个”“看见你,我就烦”“谁教你谁倒霉”等20句“伤人”的话被列为教师忌语,违者轻则给予批评教育,重则依纪依规追究责任。教育教学中,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怎样才能避免此类不当言语脱口而出?
  我所在的学校开展告别“教师忌语”活动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活动之时效果明显,活动之后逐渐反弹,时间久远则依然故我。
  有一类热衷创新“忌语”的教师,总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相貌特点、学习状况、家长职业,甚至身体缺陷,创造出许多俗不可耐的“教师忌语”,还常常视之为个人教学“智慧”而自鸣得意。这类老师习惯成自然,对学生心灵造成的伤害或者毫无感觉,或者不以为意。有一类以“分”为命的教师,只要遇到与“分”不合拍的学生,便会毫无顾忌地喷发“忌语”。爱之深、责之切是他们最充分的理由,自身却没有任何的负疚感。还有一类教师,天生不会说粗口,教学用语总体比较文明,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棘手的人或事,也常常会以“文明”语含沙射影地伤人。这样的语言,其实与“教师忌语”别无二致。
  第一类教师是没有站在儿童立场的教师。他们没有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认识不到学生对这些“忌语”的厌倦和反感,自己对学生人格尊严的残踏,对教育的不良影响和负面效果。第二类教师是一种功利型教师,他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得分工具,不懂得尊重学生的天赐禀赋,不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异,不愿意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学生,教学过程却打着为了一切学生的旗号,说着伤害学生心灵的“忌语”。第三类教师,表象文明,却不能算自觉的文明教师。因为他们对教育的认识还很肤浅,对学生并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因此,要想彻底告别“教师忌语”,必须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教师忌语”的危害,秉持儿童立场、平等对待学生、尊重个性差异、着眼全人发展……
  告别“教师忌语”,不过是对教师职业语言的一种低层次要求。在此基础上,如何让教师语言更加人性化、专业化、艺术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条路上行走,同样需要心灵自觉,否则一切行动,都只会浅尝辄止;一切改变,都只是昙花一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弶港农场农干桥学校)
其他文献
语文学习要经历一个枯燥而又艰难的过程,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虽有优美的语言却有些许不懂,虽有独到的见解却又有许多不解.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引,通过挖掘文本,采用兴趣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际是两部分改革:一是考试制度的设计和改革;二是招生制度的设计和改革。此次改革充分尊重了高校招生的主体地位,给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空间,高校理应积极完善招生录取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吸引最合适的人才报考本校。  提出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在新的高考招生制度下,将真正引导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促进高校进一步梳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
想念就像牛皮筋,与想念的对象离得越远扯得越紧。我想念我的家乡,那儿贮存着我多年的记忆,使我魂牵梦绕……我想念家乡的老屋,它承载着童年的快乐。记忆的老屋里有张床,每每
期刊
考上大学之前,我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庄生活,高中虽然在县城一中读书,但也仅仅生活在封闭的校园里,每逢周末还要赶回小村庄干农活。我所在的村庄四、五年才考出一个大学生,小时候我自认为是比较笨的人,从不奢望能够出人头地,感觉自己应该一辈子平平淡淡地生活在小村庄里,娶妻生子,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慢慢老去。  然而,人的生命有太多可能,读初二那年我去县城,偶然的机会买了几本课外书,印象最深的是一本讲述革命先辈
在我一岁时,爸爸妈妈便出门打工了。他们总是在每年过春节时才回来,仅仅待十多天就走了。小时候的我,总是看着爸妈,不让他们走。他们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爸妈也总会找机
到我们学校,不可不看的东西很多,校史馆、天文台、亨颐园、樱花树……另外不得不特别推荐的就是我们班.
浙江、上海两省市新高考方案,虽然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不尽相同,但总体体现出了“稳中求变,变中有新”的改革理念。  两省市高考方案的创新之处。文理不再分科。此次浙江、上海高考新方案,其考试科目采取“3 3”制,即考生考试总成绩由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组成。在浙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在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7门科目中选3门;在上海,
写作历来是英语教和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考试中,写作,即书面表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社会实践中,写作是交际的必不或缺的手段;在语言学习中,写作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手段,既可巩固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又可提高英语知识和语法的运用能力,同时还是学习语言的目的所在。写作练习和考试形式最常见的是命题作文。所以,命题、习作和点评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系统工程。  命题:假设你是高一学生,与同桌李华一向要好,但最近因
期刊
童年的我,常常跟奶奶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初夏,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还有淡紫色的牵牛花……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奶奶总是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