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感染力主要体现在:人格魅力、个性化语言和专业素质三个方面。
关键词:音乐教学; 人格; 语言; 专业素质; 感染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36-001
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地发挥。音乐教学则是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时下网络歌曲、流行音乐、麻辣情歌风靡全国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去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通过对音乐教学的实践,我对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要做到感染学生,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事的方法一定要起到引导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待学生要“小心的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们引入音乐的殿堂,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在教唱简谱视唱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有着先天性的差异,故而乐感好的同学唱得准、学得快。反之,天赋较差的同学却怎么也唱不好,越不会就越觉得枯燥乏味,很容易丧失信心。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我们不能对他们放弃,而是要以一种积极、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因为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兴趣。所以,要因材施教,变换教法,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夹杂些课堂活动去引导他们;利用明星成名的经历去启发他们;经常用微笑的目光去关注他们;很有耐心的去引导他们;并用鼓励的语言去激励他们,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解除心中的压力,提高兴趣,增强勇气,由喜爱一个老师而喜爱这一门课。平时珍惜和他们交谈的每一次机会,心灵的沟通可以让他们提高自信,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二、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要求音乐教师要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把形象的语言与抽象的音乐糅合在一起。例如在教《蓝色的故乡》这首歌曲前,我首先让同学们闭上眼,随着教师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进入一个意境:“在茫茫的草原上,蓝天和大地几乎连在了一起,成群的骏马从这里嘶鸣而过,矫健的鹍鹏、雄鹰在天空中实现着翱翔万里的理想,年老的阿妈在帐篷里把古老的故事一说再说;格萨尔王、嘎达梅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这里把自由的火种点燃。你瞧,草毯上牧羊人正潇洒地挥舞着牧鞭,享受着生活的美;听,那边又传来了清脆、悦耳的歌声和着马头琴的悠扬。他们在尽情编织着这个蓝色的故乡……”经过这样一番描述,学生充满了对大草原的向往,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动力,而且很容易理解歌曲的内涵,把握歌曲的情绪,学起来自然就简单了,唱起来也就分外动情了。让他们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来表现歌曲的美,用歌声去传达语言无法表现的情感。
三、用过强的专业素质感染学生
人常说:“一个好的教师,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针对音乐教学而言,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可以影响一个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及审美标准。例如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范唱,如果一张口发音不到位、节奏不稳、或是与手下的伴奏不吻合,显而易见就影响了歌曲本身的美,很容易导致学生厌烦的情绪。反之,如果唱得优美动听,声情并茂,并配以娴熟、流畅的乐器伴奏,就很容易激发兴趣,让学生产生崇拜、模仿的念头。再如,我们在给学生上欣赏课——《二泉映月》时,不仅要讲解盲人阿炳的原名、人生经历、毕生成就及《二泉映月》创作背景、得名的由来,而且还要分析音乐中每一乐段所表现的内涵:哪个乐句表现了叹息、哀怨;哪个乐句表现了对人生的追求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把音符与所表现的内涵贯穿起来,引导学生去欣赏名曲。在歌曲教学中,把好选材这一关。通过评析、教唱《从头再来》《父亲》《儿行千里》《精忠报国》《红旗飘飘》等一些学生爱唱、具有感召力、能激发上进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同时还可以拓宽知识面,讲解古今中外一些历史名人的生平经历及歌坛巨星(同学们所崇拜的歌星)的成名过程,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端正学习态度,给自己的人生定位。这样,学生就会被老师的博学所吸引,紧密配合课堂教学,对他们的音乐素养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中学生高尚的音乐情操、道德品质、审美标准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受教育者必须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氛围和愉快的环境中去实现。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音乐教师在此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素质教育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学; 人格; 语言; 专业素质; 感染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36-001
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地发挥。音乐教学则是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时下网络歌曲、流行音乐、麻辣情歌风靡全国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去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通过对音乐教学的实践,我对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要做到感染学生,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事的方法一定要起到引导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待学生要“小心的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们引入音乐的殿堂,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在教唱简谱视唱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有着先天性的差异,故而乐感好的同学唱得准、学得快。反之,天赋较差的同学却怎么也唱不好,越不会就越觉得枯燥乏味,很容易丧失信心。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我们不能对他们放弃,而是要以一种积极、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因为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兴趣。所以,要因材施教,变换教法,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夹杂些课堂活动去引导他们;利用明星成名的经历去启发他们;经常用微笑的目光去关注他们;很有耐心的去引导他们;并用鼓励的语言去激励他们,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解除心中的压力,提高兴趣,增强勇气,由喜爱一个老师而喜爱这一门课。平时珍惜和他们交谈的每一次机会,心灵的沟通可以让他们提高自信,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二、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要求音乐教师要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把形象的语言与抽象的音乐糅合在一起。例如在教《蓝色的故乡》这首歌曲前,我首先让同学们闭上眼,随着教师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进入一个意境:“在茫茫的草原上,蓝天和大地几乎连在了一起,成群的骏马从这里嘶鸣而过,矫健的鹍鹏、雄鹰在天空中实现着翱翔万里的理想,年老的阿妈在帐篷里把古老的故事一说再说;格萨尔王、嘎达梅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这里把自由的火种点燃。你瞧,草毯上牧羊人正潇洒地挥舞着牧鞭,享受着生活的美;听,那边又传来了清脆、悦耳的歌声和着马头琴的悠扬。他们在尽情编织着这个蓝色的故乡……”经过这样一番描述,学生充满了对大草原的向往,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动力,而且很容易理解歌曲的内涵,把握歌曲的情绪,学起来自然就简单了,唱起来也就分外动情了。让他们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来表现歌曲的美,用歌声去传达语言无法表现的情感。
三、用过强的专业素质感染学生
人常说:“一个好的教师,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针对音乐教学而言,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可以影响一个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及审美标准。例如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范唱,如果一张口发音不到位、节奏不稳、或是与手下的伴奏不吻合,显而易见就影响了歌曲本身的美,很容易导致学生厌烦的情绪。反之,如果唱得优美动听,声情并茂,并配以娴熟、流畅的乐器伴奏,就很容易激发兴趣,让学生产生崇拜、模仿的念头。再如,我们在给学生上欣赏课——《二泉映月》时,不仅要讲解盲人阿炳的原名、人生经历、毕生成就及《二泉映月》创作背景、得名的由来,而且还要分析音乐中每一乐段所表现的内涵:哪个乐句表现了叹息、哀怨;哪个乐句表现了对人生的追求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把音符与所表现的内涵贯穿起来,引导学生去欣赏名曲。在歌曲教学中,把好选材这一关。通过评析、教唱《从头再来》《父亲》《儿行千里》《精忠报国》《红旗飘飘》等一些学生爱唱、具有感召力、能激发上进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同时还可以拓宽知识面,讲解古今中外一些历史名人的生平经历及歌坛巨星(同学们所崇拜的歌星)的成名过程,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端正学习态度,给自己的人生定位。这样,学生就会被老师的博学所吸引,紧密配合课堂教学,对他们的音乐素养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中学生高尚的音乐情操、道德品质、审美标准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受教育者必须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氛围和愉快的环境中去实现。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音乐教师在此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素质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