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班主任有更新的教育理念、更科学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机智。面对班级教育管理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如果班主任不能运用适当的管理艺术,容易使学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对立面”,教育效果往往会过犹不及甚至适得其反。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适时放手
朱小曼教授说:班主任管理的最大效率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性的展开……班主任的水准越高,他班上的学生的个性就会越来越丰富地展开。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要放弃“教育是一种控制”的观念。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控制的方面很多,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唯恐出乱子,用诸多的清规戒律规范学生,时刻充当着“管家”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对学生和班务管得过多过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一天到晚疲惫不堪。
在对待班级的一些小事上,班主任可以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安排给班干部,根据班干部的能力特长明确分工,授权负责,建立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让整个班集体“事事有人做”。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管理班级,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正如英国的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的一样:“记住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要别人来管的人。”
二、让距离产生美
新课程背景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主动权在教师。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形象,以平等的视角、挚爱的情感去对待学生,才容易进入学生的心里。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学生都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因此,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必须积极探寻与学生心灵情感的交融点,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真正把班主任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乐于向班主任敞开自己的心扉。
但是,从管理角度讲,师生之间也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距离。如果片面理解“和学生打成一片”甚至是零距离接触,那么就会出现负面效应,出现学生与班主任称兄道弟,轻慢班主任应有的威信,长此以往,班主任的话在学生心里就丧失了分量。所以,要让学生在适度的距离中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班主任在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从而对班主任保持应有的尊重。同样,班主任也只有保持好这种距离,才能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谈心、硬性规定与宽松氛围融洽起来,使班级管理始终处于和谐的气氛之中。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角色定位,与学生之间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
三、把握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深度
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仅要抓住有利时机,还应该把握一定的深浅度。教育学生的深浅度要根据学生出现问题时的具体情况和教育的内容、目的来斟酌,有时候要防患于未然小题大作,有时候也要似春风化雨一般大题小做。教育学生的深度把握好了,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初中学生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未必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学生出现问题批评一顿,这只能说班主任仅仅做了很表面的教育工作。接下来班主任应该帮助他做心理分析、自我评价,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学生思想有时会出现反复的现象,班主任就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或通过谈话、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在实际的教育学生中,班主任一般来说喜好就事论事,不愿意给学生讲一些大的道理,有些大道理是永恒的,比如说爱国主义、崇高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这些学生应该内化为自身品质的东西。笔者认为。不讲大道理,像团结、守纪、合作互助等小道理就成了无本之木。比如面对有“网瘾”和“早恋”的学生,如果只告诉学生上网与早恋有什么危害,学生内心不会为之所动,因为学生也明白上网成瘾、早恋会影响学习、危害健康;但是如果班主任启迪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肩负的振兴中华和民族的重任,使学生真正懂得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与个人息息相关,真正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大道理,那么学生的志向就会更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就会更持久。
四、平行教育原则的运用
平行教育的含义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著名集体教育原则的别称,意思是通过教育集体影响个人,通过教育个人形成集体。“平行教育原则”要求班主任在教育中要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坚持两者的教育相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相互影响。
学生是具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是在学生的一定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进行的。同处一个班级的学生,无论是思想认识、觉悟水平、学习成绩还是智商情商等都存在着差异,所以,班主任要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让学生在受到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将做全体学生的工作和做个别学生的工作结合起来,即将存在共性的问题和个性的问题同时抓好,只有这样,才能使班集体整体的水平得到提高。
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时必须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悦纳;在此基础上,联合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对策,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功效。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个人、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一、适时放手
朱小曼教授说:班主任管理的最大效率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性的展开……班主任的水准越高,他班上的学生的个性就会越来越丰富地展开。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要放弃“教育是一种控制”的观念。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控制的方面很多,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唯恐出乱子,用诸多的清规戒律规范学生,时刻充当着“管家”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对学生和班务管得过多过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一天到晚疲惫不堪。
在对待班级的一些小事上,班主任可以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安排给班干部,根据班干部的能力特长明确分工,授权负责,建立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让整个班集体“事事有人做”。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管理班级,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正如英国的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的一样:“记住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要别人来管的人。”
二、让距离产生美
新课程背景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主动权在教师。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形象,以平等的视角、挚爱的情感去对待学生,才容易进入学生的心里。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学生都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因此,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必须积极探寻与学生心灵情感的交融点,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真正把班主任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乐于向班主任敞开自己的心扉。
但是,从管理角度讲,师生之间也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距离。如果片面理解“和学生打成一片”甚至是零距离接触,那么就会出现负面效应,出现学生与班主任称兄道弟,轻慢班主任应有的威信,长此以往,班主任的话在学生心里就丧失了分量。所以,要让学生在适度的距离中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班主任在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从而对班主任保持应有的尊重。同样,班主任也只有保持好这种距离,才能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谈心、硬性规定与宽松氛围融洽起来,使班级管理始终处于和谐的气氛之中。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角色定位,与学生之间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
三、把握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深度
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仅要抓住有利时机,还应该把握一定的深浅度。教育学生的深浅度要根据学生出现问题时的具体情况和教育的内容、目的来斟酌,有时候要防患于未然小题大作,有时候也要似春风化雨一般大题小做。教育学生的深度把握好了,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初中学生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未必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学生出现问题批评一顿,这只能说班主任仅仅做了很表面的教育工作。接下来班主任应该帮助他做心理分析、自我评价,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学生思想有时会出现反复的现象,班主任就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或通过谈话、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在实际的教育学生中,班主任一般来说喜好就事论事,不愿意给学生讲一些大的道理,有些大道理是永恒的,比如说爱国主义、崇高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这些学生应该内化为自身品质的东西。笔者认为。不讲大道理,像团结、守纪、合作互助等小道理就成了无本之木。比如面对有“网瘾”和“早恋”的学生,如果只告诉学生上网与早恋有什么危害,学生内心不会为之所动,因为学生也明白上网成瘾、早恋会影响学习、危害健康;但是如果班主任启迪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肩负的振兴中华和民族的重任,使学生真正懂得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与个人息息相关,真正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大道理,那么学生的志向就会更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就会更持久。
四、平行教育原则的运用
平行教育的含义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著名集体教育原则的别称,意思是通过教育集体影响个人,通过教育个人形成集体。“平行教育原则”要求班主任在教育中要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坚持两者的教育相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相互影响。
学生是具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是在学生的一定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进行的。同处一个班级的学生,无论是思想认识、觉悟水平、学习成绩还是智商情商等都存在着差异,所以,班主任要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让学生在受到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将做全体学生的工作和做个别学生的工作结合起来,即将存在共性的问题和个性的问题同时抓好,只有这样,才能使班集体整体的水平得到提高。
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时必须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悦纳;在此基础上,联合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对策,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功效。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个人、班集体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