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说明了“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学习教学就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运用探索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优化,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理论依据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直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的这种思想成为后来建构自主学习理论的奠基。建构自主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是基于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因此,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的设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二、现状剖析
如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多数是被动的,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两类:①学生没有机会自主学习;②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老师更加积极主动,学生变得更加消极学习。从短期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也似乎快了,教学效率也似乎高了,但殊不知学生并未真正消化吸收,建构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中,仅仅停留在短时记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略举几例,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策略一:发挥实验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因为如此,准确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点,做好各种实验,以生动新奇、鲜明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思维等产生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进一些实验常规教法,改编某些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学生自助实验;改编某些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索化学中的奥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策略二:着力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增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 “学会”,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外,尤其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①指导学生课外学习技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始终坚持搞好学生的化学课外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并成立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标,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②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其基本模式可以归纳为:
策略三:用多媒体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其能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多种感观刺激,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可能性。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利用教材中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内容,让学生结成小组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研究。学生通过查找、评价、收集等环节,提高了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的公开性、快速性进行共享学习。正如埃斯特伦所说:“计算机能非常直观地、多方面地提供学习经验,这可以使一个年轻人在大约几个月的时间内达到用传统教学方式需几年才可达到的水平。”
策略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知识迁移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学生学习新知识起到促进作用,比如衣服上的圆珠笔油渍、酱油渍、泡泡糖渍等如何清洗?再如学习蛋白质性质时,联系生活中买衣服,我们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布料是真丝、纯棉还是化纤质地?法医如何鉴定罪犯指纹?通过对这类问题的讨论,既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增长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自主学习”旨在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
一、理论依据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直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的这种思想成为后来建构自主学习理论的奠基。建构自主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是基于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因此,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的设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二、现状剖析
如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多数是被动的,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两类:①学生没有机会自主学习;②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老师更加积极主动,学生变得更加消极学习。从短期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也似乎快了,教学效率也似乎高了,但殊不知学生并未真正消化吸收,建构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中,仅仅停留在短时记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略举几例,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策略一:发挥实验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因为如此,准确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点,做好各种实验,以生动新奇、鲜明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思维等产生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进一些实验常规教法,改编某些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学生自助实验;改编某些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索化学中的奥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策略二:着力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增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 “学会”,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外,尤其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①指导学生课外学习技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始终坚持搞好学生的化学课外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并成立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标,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②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其基本模式可以归纳为:
策略三:用多媒体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其能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多种感观刺激,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可能性。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利用教材中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内容,让学生结成小组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研究。学生通过查找、评价、收集等环节,提高了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的公开性、快速性进行共享学习。正如埃斯特伦所说:“计算机能非常直观地、多方面地提供学习经验,这可以使一个年轻人在大约几个月的时间内达到用传统教学方式需几年才可达到的水平。”
策略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知识迁移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学生学习新知识起到促进作用,比如衣服上的圆珠笔油渍、酱油渍、泡泡糖渍等如何清洗?再如学习蛋白质性质时,联系生活中买衣服,我们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布料是真丝、纯棉还是化纤质地?法医如何鉴定罪犯指纹?通过对这类问题的讨论,既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增长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自主学习”旨在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