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连续性护理措施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接收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1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主要对比项目为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住院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连续性护理干预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期间,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高龄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分析研究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一般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这种治疗方式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重建与恢复,而且能够快速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但是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身体机能与素质均比较差,各个系统与器官老化严重,再加上各种精神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加强围手术期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十分有必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与护理经验,以5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临床治疗护理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分析连续性护理措施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接收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1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治疗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围手术期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术前护理:仔细考察患者心理情绪状态,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解除消极、悲观、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鼓舞其患者的精神力量,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勇气。耐心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有关于疾病治疗的相关事宜,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1]。严密观察患者具体病情,排除各种合并症和并发症因素,指导患者在床上大小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手术之前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适当采取镇静剂处理,做好合并皮、备皮、肠道准备和抗生素相关试验,劝导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手术与护理。为患者提供合理营养搭配的饮食,主要摄入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类型。严格做好皮牵引护理,积极向患者与患者家属讲解,使其认识到皮牵引的重要性,使用专门的皮牵引专用床,选择适当的体位,防止下身血液回流以及血栓的形成,定期观察牵引的有效性,保证患者良好的末梢血液循环。术前30分钟给以抗生素,进入手术室之前落实安全核查工作。
术中护理:持续性观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为患者选取相对合理舒适的手术体位,避免皮肤过分挤压,预防压疮的形成,术中无菌物品与无菌操作均需要严格把关。及时处理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手术不适应症等。可以抓住时机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安慰,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根据患者术中身体状况及时追加抗生素。
术后护理:持续性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控心率、血压等基本指标,保持适当的体位,避免出现肺水肿以及心力衰竭等状况,在皮牵引专用船上两腿之间尽量放置垫高物品,避免发生髋关节脱位状况。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并发症的预防方式,提高患者自觉性,加强髋关节护理,防止发生假肢松动脱位;严格监控伤口,避免发生伤口感染发炎。术后护理坚持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引流瓶,保证患者伤口部位的干燥,交给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与咳嗽方式,避免出现坠积性肺炎[2]。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之后,开始进行功能锻炼,主要内容为下床活动和髋关节的屈伸运动。
1.3 护理效果评判标准
主要对比项目为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住院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數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数值n和百分比(%)形式展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资料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连续性护理干预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本次临床护理研究结果表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期间,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3]。
参考文献
[1]陈英. 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护理研究,2014,08(23):177-178.
[2]王艳敏.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A]. .2014年河南省骨伤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5.
[3]宋迎.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A]. 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骨伤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2.
【关键词】 高龄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分析研究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一般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这种治疗方式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重建与恢复,而且能够快速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但是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身体机能与素质均比较差,各个系统与器官老化严重,再加上各种精神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加强围手术期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十分有必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与护理经验,以5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临床治疗护理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分析连续性护理措施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接收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1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治疗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围手术期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术前护理:仔细考察患者心理情绪状态,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解除消极、悲观、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鼓舞其患者的精神力量,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勇气。耐心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有关于疾病治疗的相关事宜,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1]。严密观察患者具体病情,排除各种合并症和并发症因素,指导患者在床上大小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手术之前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适当采取镇静剂处理,做好合并皮、备皮、肠道准备和抗生素相关试验,劝导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手术与护理。为患者提供合理营养搭配的饮食,主要摄入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类型。严格做好皮牵引护理,积极向患者与患者家属讲解,使其认识到皮牵引的重要性,使用专门的皮牵引专用床,选择适当的体位,防止下身血液回流以及血栓的形成,定期观察牵引的有效性,保证患者良好的末梢血液循环。术前30分钟给以抗生素,进入手术室之前落实安全核查工作。
术中护理:持续性观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为患者选取相对合理舒适的手术体位,避免皮肤过分挤压,预防压疮的形成,术中无菌物品与无菌操作均需要严格把关。及时处理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手术不适应症等。可以抓住时机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安慰,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根据患者术中身体状况及时追加抗生素。
术后护理:持续性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控心率、血压等基本指标,保持适当的体位,避免出现肺水肿以及心力衰竭等状况,在皮牵引专用船上两腿之间尽量放置垫高物品,避免发生髋关节脱位状况。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并发症的预防方式,提高患者自觉性,加强髋关节护理,防止发生假肢松动脱位;严格监控伤口,避免发生伤口感染发炎。术后护理坚持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引流瓶,保证患者伤口部位的干燥,交给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与咳嗽方式,避免出现坠积性肺炎[2]。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之后,开始进行功能锻炼,主要内容为下床活动和髋关节的屈伸运动。
1.3 护理效果评判标准
主要对比项目为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住院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數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数值n和百分比(%)形式展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资料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连续性护理干预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本次临床护理研究结果表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期间,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3]。
参考文献
[1]陈英. 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护理研究,2014,08(23):177-178.
[2]王艳敏.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A]. .2014年河南省骨伤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5.
[3]宋迎.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A]. 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骨伤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