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命的阳光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t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进武汉寻找阳光
  
  2000年初,当人们正在欢庆新世纪的到来之时,我的世界却是一片黯淡。开学的日子已经过了,尽管爸妈日夜操劳,东拼西凑,可仍旧凑不到学费的一半。身为长子的我望着窗外满树努力寻找阳光的绿叶,心如刀割——我已经长大了,不能老依靠父母。几天后,我不得不放下未读完的高中学业,在爸妈的叮咛声中离开了故乡,独自去寻找生命中除了读书之外的另一束阳光。
  我的第一站是离家乡最近的省城武汉。下车的时候已是傍晚,望着满眼的灯红酒绿、高楼大厦、人来车往,我不得不感叹城乡的巨大差别,更觉自身的渺小和卑微。那一夜,家庭的贫困、前途的迷茫让我彻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挨着一个个铺面找工作。尽管我选择的只是一些小作坊、小门面。可人家一听到我的声音竟看也不看就摆着手让我出来。虽然有一些大公司在招工,看到人家那条件,我连试一下的勇气也没有了。这样一直过了三天,我身上所带的一百多块钱已经是弹尽粮绝了。而工作依然没着落。那天晚上,我不得不从那十块钱一晚的旅店里搬了出来,坐在公园的台阶上,望着来来去去、衣着整洁、时尚的男男女女,想起贫困的家庭,我欲哭无泪。此刻,爸妈应该从田地里回家了吧?劳累了一天的他们睡着了吗?是否他们也在担忧我这个出门在外的儿子……
  天无绝人之路,第二天。当我背着行李经过一个工地时,忙碌的民工中竟有一位大伯喊出了我的名字,我循声望去,原来是同村的张大伯,这些年来他在外面打工,极少回去。总算遇到一个熟人了,我欣喜若狂。他听了我的遭遇,当即表示他们工地里还缺人,可以跟工头说说让我留下来。我如同一个溺水者抓到了一根救命草,对张伯的感激难以言表。
  包工头是邻村的,他听了我的陈述,又有张伯担保,很爽快地答应让我留下来。因为我刚出来,年纪还小,他说不让我干重活,工资比其他小工要少点,包吃包住15元一天。我赶紧点头答应,还连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毕竟,一个月有四五百块钱在家里也算是不错了。就这样,我成了这工地的一员,跟着大伙一起挑砖、和浆、提灰,虽说有些累,但在家时已干惯了农活,倒也没什么。大伙有,个买烟、打酒等跑腿的我也乐意效劳。因为勤快,又有张伯的照料,我很快便融入其中了。
  熬过“火城”的酷热,转眼又迎来了江城的秋天,武汉的秋雨格外多,连绵不断,一下几天,就像恋人的眼泪,绵绵不绝。天也渐渐转凉了。
  一天早晨,因天气变化,几个师傅都感冒拉肚子占着卫生间,张伯实在憋不住了,便去二楼房东主人家的卫生间里方便了一下。不料出来时被房东碰上,尽管张伯一连冲洗了好几次,可还是逃脱不了那老太婆的唾骂:“哇,你吓我,有没有搞错啊?哪个让你来这里的?……再有下次。都给老子滚出去……”看着张伯那羞愧、窘迫和难堪的样子,我真想跟那老太婆理论一番。不就是用了一下你的厕所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是这里的租客呢,又不是陌生人。可是我并没有这么说。我记得师傅们曾说过,这里是包工头找了好多熟人才勉强租下的,不管怎样,至少要比工地里那滴雨露水、蚊叮虫咬的帐篷要好。
  这件事让我领略了武汉人那燥热天气般的火暴脾气,也让我体会到了咱们民工的艰辛以及在他人眼中的卑微和渺小。渐渐地,我有了另谋发展的想法,我不能老呆在这里啊!
  
  B.南下东莞谋发展
  
  一个雨后的下午,正在书店看书的我竟碰上了小学的同学吴森,听说他初中没毕业就跟随他爸去广东那边打工了,他爸是东莞一家五金厂客服部的经理。这次他们来武汉,是跟随他爸一起出差访问客户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没想到当日学习平平的他竟然可以出差了,让我钦佩不已。聊到当下的景况,他盛赞南方是如何发展迅速,经济腾飞。他让我早点离开工地,去那边发展,临别时还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我感到机会来了,早在新闻中、书本里得知那边搞经济开发。对外开放。是我们打工者的天堂。
  回到工地,我跟张伯谈了我的想法,他听了也满口赞成,说我们年轻人是应该出去闯一闯。于是,在工地里这一期工程完工后,我便把这几个月来的积蓄都寄回了家,只带了点盘缠,背上行李,告别了张伯和工头他们。踏上了南下的列车,来到了我生命中的第二站——东莞。
  南方果然与内地不同,到处都是林立的工厂、机器的轰鸣和来去匆匆的员工。联系上吴森,他把我介绍给一个生产部的主管。我就算进厂了,当然只是普工。我被安排在冲床组,虽然有点吵、有些危险,但比在工地里要强多了,我很珍惜这份工作,认真、努力地干着,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上级的赏识、提拔。
  几个月后,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工资老比别人要少一两百块。这里是计件的,开始我以为自己技术不过关,不熟练,可后来我跟那些老员工一样快、一样好了,工资还是那么少。我问组长,他却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你做的东西少了。工资肯定只有这么多了,还用问?”因为每次发货、收货、记数都是他一个人负责,员工们都忙着冲配件,我也不知道到底谁多谁少,所以也说不上什么。
  后来经过一位老员工的提醒,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所冲的部件、货物都是有单价的,而组长却从来没有向我说过,并且他还曾经因生产问题被吴森他们投诉过。所以他很有可能为了报复他们而给我小鞋穿,让我冲些单价低的货物。更何况组里面还有很多人是他的老乡、党羽,他不罩着他们难道还罩着我?两百多块钱在外面也许不算什么,在家里可是妹妹一个月的生活费啊!而且他分给我的货物都是非常难冲好的,稍有不慎就会伤着手指。吴森他们经常出差在外,难得见上一次面,人家是职员,何况一开始又是自己求着人家的,所以这件事也很难向他们说出来。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关系,在几次找组长理论未果的情况下。我只好悄悄地离开了这里。我想,天大地大,还没有我容身的地方吗?
  
  C.去广州学技术
  
  在外面逛了几天,我才发现在遍地工厂的南方想要真正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竟是那么不容易,大多数工厂要招的都是有学历、有技术的人才,有招普工的待遇也极低,还统一要求:不怕吃苦,勤劳,老实。似乎在招机器人。想起五金厂里那没有劳保用品、没有工作保险的提心吊担的日子,我就害怕。此刻,我真正明白了学历、技术的重要性。可我这两年来打工的积蓄都寄回家去了,哪有钱去学技术呢?看来,我只有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了。
  因为从小对服装设计很感兴趣,所以我觉得要先进一家制衣厂。而在广东这边,似乎广州的服装产业更火热、更潮流化。打定主意,第二天。我便登上了去广州的汽车,继续着我打工的下一站。
  广州,这座文化名城,经历了这么多风雨之后,依然那么沉着而富有生机和魅力。今天,我来了,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你一样,历经风雨而见彩虹。
  很幸运,下车的第三天我便在增城区找到了一家刚搬迁来的制衣厂正在招学徒工,我很顺利地通过了面 试。成为这家规模不小的制衣厂的一员。
  在车间里,我虚心向各位老员工、师傅请教,认真学习各种平车、高车等针车技术,努力为今后的服装设计打基础,日子过得单调而快乐,闲时以书为伴。倒也清闲。
  转眼已经到了2005年春节。那天晚上,我刚躺下,床头的电话就响了,是妹妹打过来的,告诉我妈妈给我说了个女朋友,在深圳,她见过我的照片了,答应与我交往。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不知不觉自己都24岁了,儿时的伙伴们如今大都成家了,仅剩我一个孤家寡人,妹妹也长大了,家里已不用我那么急着寄钱回去。回想着厂区里成双成对、卿卿我我而自己形影相吊的情景,我想,我是该找个女朋友了。
  那个周末,我便试着与那女孩薇通了一次电话,没想到我们还挺聊得来,因为都是出门在外,同病相怜,亭竟还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后来,在一个假日里。我们就见面了,出现在我眼中的是一个亭玉立、身着粉红色连衣裙的清纯女孩,站在微风中翘首以待的样子让人不禁怦然心动。
  
  D.爱情把我吸引到深圳
  
  虽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热恋中的人们,哪怕是一刻也不忍分开。因薇在深圳,在广州的我心却无时不在她那儿。制衣厂的工作渐渐有了起色,上级领导也慢慢注意到我了,上次因为我对一个试样的改进,还受到了部门主管的表扬,如果我现在离开,几乎是功亏一篑。
  家里爸妈一直在追问我与薇的发展情况。还常教导我要积极主动、大方,还说这是姑姑好心做的媒,女方是满口答应的,一切只看我的了,让我不要叫大家失望,工作丢了可以再找。学的东西反正丢不掉……如此云云。为了让年迈的父母了却一桩心愿,也为了自己完成一桩人生的大事,更为了我和薇的未来,2005年7月,我离开了自己曾想大展鸿图的广州,来到了我生命旅途的另一站——深圳。
  深圳就像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激情四射,热忱浪漫,就如同那时的我和薇。在这里,我还认识了深圳义工,了解了“丛飞精神”,人生也得到了一次升华。
  刚来的那天,因为想给薇一个惊喜而没有事先告诉她,不料天公不作美,偏偏在下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提着行李,站在车站门口,我正一筹莫展的时候,过来一个年轻人,微笑着说:“兄弟,去哪里?我送你去吧!”我以为是什么地痞流氓,赶紧避开,不想他向前一步指着自己的马甲说:“你放心,我是深圳义工,免费提供帮助的,不信你看我的证件。”读着他的义工宣言,望着他一脸的真诚。我仍有所顾忌,含糊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地。他一听赶紧撑开雨伞,揣着我的包裹向公共汽车站奔去。好不容易挤上公共汽车。我正要向他说声谢谢,哪知他已经领着几个小学生过马路去了。让我愣了半天,感觉是到了梦中的理想境地。
  在一家职介所的介绍下,我进了薇所在的工业区里最大的一家纺织企业,值得庆幸的是,曾在广州制衣厂里学到的东西还有些用处,并且这里仍然可以继续学习自己的爱好——服装设计。这里是8小时T作制,三班倒,学习的时间更多了。
  直到现在,我仍然在这里,尽管后来我与薇分手了。我们是和平分手的,没有硝烟和战争,直接原因只有一个,我见她拥入了别人的怀抱。薇在我的世界里消失了,她要去追寻她自己的幸福。可我,一直都不相信,我怀念着我们的过去,所以我留了下来,我想象着某一天她会回到我的身边。
  这里记载着我的快乐,也记载着我的痛苦,我还不忍这么早离去。有失必有得,因为我积极进取,好学向上。今年初还由车间员工提升为办公室文员,也算是找到了一束阳光。
  尽管这里的环境很好,尽管这里的制度很健全,尽管我已适应了外面的打工生活,不过我知道,我终究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这里只是我的一个驿站而已,某一天,我仍然会背起行囊,为了心中的“阳光”而走向前方。
  家门口的那些小树该长得很高大了吧?当秋叶飘零,我绘制完自己的人生地图之时。也就是我回到我的人生起点——故乡去的时候了。
  叶落,归根。
其他文献
一天,狮子正在一矮树丛下打着呵欠,伸着懒腰,自言自语地说:“感谢上帝让我长得如此强壮威猛。在这个世界上。我谁也不怕!不像那些可怜的蚊子,谁都能将它们拍成肉泥!”  一群蚊子听到了这话,非常恼怒。  “别以为自己长得大块头,就目中无人。”一只蚊子说,“虽然我们长得娇小,但我们联合在一起。并不比你差!”  “闭嘴!臭蚊子!”狮子被激怒了,狂吼道,“你们有什么,资格跟我比,我一掌就可以把一大群蚊子拍成肉
期刊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光阴荏苒。我已四千余个日子远离了故乡。春雨绵绵,滋润着思想的种子萌芽,乡恋的情感起伏在那片连绵的丘陵里,偶尔一缕两缕怀乡的愁苦,悄悄爬上眉梢,一滴两滴晶莹的泪珠。悄悄朦胧睫畔。问雨中流泪的天空,问夜里躲开的星星。昨夜梦,隐隐刺痛我的心。  月圆夜,灵感里那些华丽的词藻都活起来。漠峦又添浓墨重彩。戈壁游龙般在思想里雄浑豪放。我感觉自己站在天山的顶峰。惟我独尊。看月光雪山冰川流光溢
期刊
细雨飘飞如雪。若有若无,茫白的天空茫白的大地,看似干爽干净。但你出走到室外,纷扬的雨丝立即就会洒得你满头满脸满身满心。神魂俱伤。这就是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雨!哀思雨!  我知道,并不是因为雨,才有这个特别的清明时节,才有这种哀切伤痛的情愫。是因为人有悲伤离愁万种而无处倾诉,有无限忆念而无所找寻,才有了这断魂的雨,缠绵悱恻的雨。  我无处躲藏无法逃避地扑跌在雨中。就如同我无法
期刊
有一个女孩子跟我谈起她大学生活的另一面,简直让我发现了新大陆。  比方她说她们宿舍的同学去餐馆吃饭,每次都把餐馆的老板吓呆。“用狼吞虎咽不足以形容我们的吃相,那是真正的风卷残云式吃法,一盘菜刚上来转眼就被消灭光了,大家敲碗敲碟地等另一盘菜上来,服务小姐被我们叫得晕头转向,厨师被催得手忙脚乱,我们真像一群刚从饿牢里放出来的饿鬼。”她自己忍不住笑起来,前俯后仰的。“这是我们女孩子在一起的情形,如果桌上
期刊
作为一名普通管理人员,我感到很苦恼,因为我总感到我不能被别人理解。其实我已尽力了,为什么总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呢?  上司总抱怨我的管理力度不够,不能实现他的管理期望,可他哪里知道我的管理有多难,厂里待遇不好,员工根本不把这份工作放在心上;下属总对我的安排有意见,工作一点积极性也没有,对什么也无所谓,可他们哪里知道我肩上的压力,对他们所关心的待遇问题,我也极力争取了啊;同事总指责我的工作不到位,错误总
期刊
病房里躺着一位深沉昏睡着的少女。高耸的胸脯随着呼吸一动一动的。圆圆的脸蛋儿细腻光滑很耐看,但就是面色有点苍白。她已经三天三夜昏迷不醒了,她是遭车祸后被送进医院的。  少女的床前,坐着一位头发蓬乱大约50多岁的男人。男人愁眉苦脸。时而目视一下病床上的女孩儿,时而低下头去唉声叹气。男人是女孩儿的爸爸。他一直陪护着她,两眼熬得红红的且眼袋有点儿浮肿,身体也疲惫不堪。  女孩儿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床前,神
期刊
那个周末黄昏。我又像往常一样去郊外散步。路上,看见一个中年男人正蹬着一辆28寸的自行车上斜坡,车尾架载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车子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仿若不堪重负的老人。  看到这一切,我不禁想起了在粤西老家的那辆已走过二十多个春秋的自行车。听母亲说,它是父亲用挖煤赚来的钱买回来的,父亲亲昵地叫它“大罗马”。那时,村里交通闭塞,去墟镇要走七八里的山路,挺折磨人的。有了它以后,父母就不用挑着担子,光
期刊
作者简介:  吕啸天,1970年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曾在深圳等地打工多年,现居广东佛山。1992年开始写作,已发表3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作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黄金时代》、《佛山文艺》和《江门文艺》。从1998年至今,先后出版了《七彩谬斯梦》、《七彩青春路》《路迷文化园》、《解读秋天》等五本文学专著,纪实作品由深圳市红荔影视创作中心改编成电视剧本。先后获得全国报告文
期刊
1    李想是来到南方过年时,失去一只手掌的。  李想的父亲李求和母亲白菜,在南方这个小镇上已打工多年。李求在一家塑料厂做门卫。白菜在一家服装厂做车工。春节时他们没有回家,夫妻俩来回一趟车费要用掉一千多元,那是他们打工两个月的纯收入。李求读高二的儿子李想,从贵州老家来与父母一起过春节,这比李求与白菜一起回家能节约大半车费。  腊月二十,李想是一个人带着一身疲惫从贵州山村来的。走进出租屋,李想的第
期刊
“崔老板,生意兴隆啊!来三斤五花肉!”一个五十来岁的顾客来到“崔一刀肉店”。“哎,好嘞——”崔一刀一面高声应和着,两臂将袖子往上一捋,右手用那把牛耳尖刀朝悬挂的肉块上一划,一条肉便应声而下,不待它落地,左手已爽利地接住,递给顾客:“王掌柜,若是差半两,这三斤肉我白白奉送。”王掌柜笑道:“有您崔一刀在,我放一百二十个心!”崔一刀很自得地笑了笑。  崔一刀送走王掌柜,正哼着《棒打鸳鸯散》的曲儿,蓦然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