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乌托邦:人类对太空的浪漫和怀想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ing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 《登月第一人》中主角尼尔·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时穿着的太空服。

  在北极以北的挪威,冬日,绿色的极光在黑蓝色的天空中舞动,整个天空燃烧起来,白雪覆盖的山顶也被照亮。一位挪威诗人说,此刻,是最接近自然和宇宙的时刻。2010年2月,文森特·富尼耶特意选在挪威的冬季结束之前,进入挪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当太阳快要升起时,天空逐渐从黑蓝变成深蓝、靛蓝,远处雪山的边缘则被一种明澈的粉紫色勾勒出来。
  在近处,文森特正被一些神秘又简洁的结构震撼——SvalSat卫星站是一个巨大的白色圆形球體,外表面又被切割成一个又一个神秘的三角形,顶部的红色小灯一直闪烁,每一秒,它都在接收距地面约840公里的轨道上的卫星传来的数据。这些卫星被称为“极轨卫星”,它们的轨道与太阳同步,每天,会两次飞越地球表面上的同一个点,而且总在同一个时刻。
  和文森特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学生,文森特是个艺术摄影师,而这些学生则专为斯瓦尔巴特群岛上的天文设施而来,除了卫星站,还有斯瓦尔巴德雷达(ESR)和Kjell Henriksen观测站。他们带着一个许可证,还有一支枪,因为这里有很多北极熊。“太阳出来后,这些学生完全乐疯了。因为在几个月的黑暗过后,他们第一次看到太阳,觉得这个太阳真年轻。”文森特说。
2019年, 德国航空太空中心(DLR) 。 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太阳”, 近三层楼的“太阳灯”将用于各种研究项目,包括利用太阳光生产氢燃料的研发过程。

2008年,美国犹他州火星沙漠研究站(MDRS) ,科学家在沙漠中模拟 “火星漫步”,并进行有关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研究,以积累在火星上生存必须的技能和战略。同时也是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在尽可能接近火星表面的条件下测试想法或材料的一种方式。

声音、辐射和太空手套


  “太空乌托邦”是文森特的第一个项目,从2007年一直拍摄至今,他深入到地球上各个角落的天文站、太空研究中心与航空机构,去拍摄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
  在法国图卢兹,进入消声室是宇航员上太空之前必备的测试环节。消声室被称为“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被一种特殊的玻璃纤维吸音材料包裹,背景噪声无限接近于0分贝。进入房间后,人体成了唯一的声源,宇航员能听到自己肺部收缩发出的声音,肠胃蠕动的声音,甚至是血液流动的声音,呼吸声被无限放大,一切帮助你自我调控的知觉线索都消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很快会产生幻觉。而在太空中也是如此,宇航员要被测试,进入这样的环境中后,多久会产生幻觉,是否能在和自我进行对抗时集中精神继续工作。
  Synlight 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太阳,就在德国尤利希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建筑中。149个模仿自然太阳辐射的高性能氙气短弧灯,可以发出地表太阳辐射强度的10000倍,温度可以达到3000℃。这是一个商业项目,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开发可再生太阳能,对长年日照不足的中欧、北欧等国家有很大帮助。
  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深处,火星模拟研究站隐藏在其中。每年,会有几个小型的学生或科学家团体来到这里,住上几周,完全模拟在火星上的生活,居住在条件恶劣的狭小基地中,穿着太空服在火星表面探险,收集地质样本,或进行设备维护任务,有时用头盔上的无线电与基地通信。
  文森特关注的不是人类太空探索历史上那些最激动的时刻,比如火箭的升空,或从望远镜中看到瑰丽的恒星,而是这些伟大瞬间之前或之后的静止时间片段。例如,一双太空手套,安静地立在那里,手指微微蜷起;宇航员即将走入洁净室,面前是一扇巨大的门,整个空间是过分的纯白,有一种空洞的纯洁感;在149个人造小太阳之下,一个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员侧立着,极小的身影几乎被压在照片的一角。在他的火星沙漠系列中,在锈红色的类火星岩石之上,身穿太空服的人偏居一隅,从高空俯瞰,他们的身影非常渺小,仿佛隐入背景之中。
  这是文森特眼中人类和宇宙的关系,他说,越深入宇宙,你就会越意识到人类有多么渺小。
2010年,挪威威斯匹次卑尔根岛SvalSat卫星站。

2008年,荷兰诺德韦克省。欧洲空间研究与技术中心(European Spa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entre) 消音室。

201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汉普顿兰利高级航空中心亚声速风洞2号。

溶解在过去迷宫中的未来


  对文森特而言,除了现实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平行的世界。事实上,在拍摄这些照片的时,他亲自构建了一种充满怀旧的未来,一种想象中的未来。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是一场从过去到未来的旅行。
  1961年4月12日,苏联第一次将人类送上太空,美国受到极大刺激,此后开启了美苏持续数十年的太空竞赛。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火箭载着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全球6亿人通过电视直播见证了这一刻。
  2019年,文森特去加州的西尔玛拍摄了傳记电影《登月第一人》中阿姆斯特朗扮演者穿过的太空服。他以一种很低的仰视角度拍摄了太空服的上半部分,背景是一种特殊的白色消声材料,这些细密的竖状条纹印在宇航员黄色的头盔上,折射出一种漂浮不定的氛围,躺倒的太空服像一个正仰望夜空的宇航员。不过,他的身下可能不是地球,而是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
  在上个世纪整个60、70年代,太空竞赛成为美苏冷战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其产生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而且绵延至1980年代。文森特的整个少年时期,经历了全球范围内的太空狂热,可以直接反映出这种热潮的,是当时诸多的电影电视作品、漫画和科幻小说。文森特回忆,在1980年代,人类对未来充满了乐观,科技在这个时期开始跃迁式的发展,各种创新的想法涌现出来。作为孩子的文森特,当然也有一个太空梦。这种乐观主义的精神如今已经衰减了。
  和40年前相比,人类的太空探索已经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2014年,一个41岁的中国浙江茶商在淘宝拍下了一张船票,这趟旅游的终点是太空。进入21世纪,大国之间的太空博弈虽然仍在进行,但商业太空产业也进入加速发展期,太空旅游终于从科幻小说进入现实。Space X,蓝色起源,维珍银河等私营公司开始争夺这块蛋糕,马斯克此前宣布在2021年将会首次送三名游客到国际空间站旅行。至于是否能够实现,还充满不确定性,因为按照计划,那位浙江茶商本来应该在2016年就飞向太空。
  “我拍摄了2007年至今的太空探索的过去和未来,从1960年代的太空竞赛到预计进入火星的SLS运载火箭。最近十年标志着人类太空探索的驱动力从政治开始转向经济。但在我的照片中,重新激活的是一种过去的魅力,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这部影片拍摄于1968年,它讲的是2001年,但从某种程度上,它反映的是,60年代的人怎么看待2001年这个未来。”文森特一直觉得,自己拍摄的是时间。
  文森特通过镜头想要讲述的,是一种虚构的未来,他想要呈现一种1980年代的浪漫主义。在那个时代,人们对太空和人类的未来充满积极的幻想,所以,从历史的角度去构想未来,显示出一种不属于当下时代的怀旧精神,时间在宇航员的手套中被冻结了,发生在冻结前一刻的,是一种太空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中,既有过去,现在,也有未来——这是一种溶解在过去迷宫中的未来。
  “太空探索折射出一种人类普遍的渴望,不仅是对着天空沉思,人类自身也被投射到其上。‘渴望’一词,其拉丁文词源的意思是:遗憾、对一颗遗失的星星所产生的乡愁。但是,人们怎么会怀念一种未知的事物呢?或者有没有可能,我们其实就是星辰,仰望太空让我们想起了漂浮在宇宙中的最初时刻?或者,人类不是从天空中降落人间的神,怀念是我们曾经遗失的那颗星星?”文森特说。
2017年,美国密西西比州NASA斯坦尼斯航天中心的A-1试验台,对生产型RS-25发动机进行了试验,该发动机将为未来深空任务中的航天发射系统(SLS)火箭提供动力。
2017年,印度班加罗尔空间研究实验室用大型氦气球与“印度漫游者”相连,模拟月球的重力。
其他文献
5月23日,星期四,英国进行欧洲议会选举的投票日。根据法律规定,所有英国媒体在投票日当天都不得发布倾向性报道,比如宣传党派或者发布民调之类,以避免其影响选情。依照惯例,这会是英国平时吵吵嚷嚷的政治氛围中难得静默的一天。不过,这一天却毫不平淡,各大媒体头版登出了同一条重磅新闻:首相特雷莎·梅将会在第二天发表演讲,宣布辞职的时间。  过去一年里,梅无数次经历了从党内到党外,从议会到民众的挑战。媒体不断
我在县城上的初中,同班同学窦立,我们都叫他窦大侠。语文课上,老师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箬笠,就是斗笠的意思。”他突然站起来,吓老师一跳,问他有什么问题。他张口结舌半天,反问:“你喊我起来的呀?”老师说没喊呀,他说:“我听见你喊斗笠了。”  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约三四秒,一个人突然笑起来,跟着全班都笑起来。然后老师从他的桌膛里搜出一本武侠小说。不错,窦大侠的绰号,就是来源于他爱看武侠小说
《极端经济》  作者:[英]理查德·戴维斯  译者:冯毅/齐晓飞  出版社:中信集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定价:69元  恭喜你,终于完成2020年的通关。在这一年,我们经历太多,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十年难遇的市场熔断,几乎每个月都在经历历史。  在这样极端情况下,未来趋势会如何走?极端未必就仅仅表示股市崩盘、房地产泡沫或金融危机这样单一危机,更多是一种系统性的极端情况,这其实需要
张尕怂。图/受访者提供  一个男人留着大胡子,戴圆片墨镜,头上扣着皮帽子,穿绿棉袄,用一张银行卡拨着三弦,操着一口浓重的西北口音,唱起“早知道在家待这么久,我也不会只买两包红兰州。早知道在家待这么久,我就应该多拉拉妹妹的手”。视频最后,一位老人莫名走入镜头,唱歌的男人回头对路过的老人说,“好听吧?奶奶。”  这条短视频在微博被转发了近4万次。歌词切中了疫情中许多人宅在家中憋闷的情绪,西北民歌改编而
山谷里圣克里斯托瓦尔城是墨西哥著名的保存完整的殖民城市之一。右一为山地咖啡。  在游历了墨西哥首都、世界第一大城市墨西哥城和名声大噪的三个文艺小城瓜纳华托、圣米格尔和克雷塔罗之后,我们决定把目标锁定南部山区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希望能体验到更纯粹的墨西哥文化。  中午时分到达圣克里斯托瓦尔,山地阳光灼热,我们却兴致勃勃登高。从山坡上白色瓜达卢佩教堂(Cerro de Guadalupe)可以看到整个城
2020年 10月28日至29日,中美两国国防部官员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了首次危机沟通工作组会议,双方讨论了危机沟通的概念、预防危机以及管理危机。  这是中美风险管控的一个新的机制。建立新的机制,说明现有的机制存在有缺陷和不足。1998年,中美建立海上军事磋商机制,承诺不将自己的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2008年,中美两国国防部建立了直通电话,也就是俗称的热线。2014年双方共同加入西太平洋海军论坛达成的
当你们穿上了军装  梦似乎找到了力量  你是否知道未来  未来的路 曲折漫长  如今 我也披上戎装  追寻你走过的地方  我终于明白曾经  曾经的路 不能遗忘  渡过了大江 没有退路  翻过了高山 又身陷绝谷  草地蒼茫 雪山飞舞  走过你的路 才懂得知足  如果我们选择了遗忘  那勇敢的心 該有多孤独  他问我什么是梦想  我告诉他梦是阳光  当阳光回到故乡  故乡的麦穗 就会生长  我终于又回
那个初春,我就像一只刚出巢的雏鸟,被迫从北方迁徙南方。人们一眼就能看得出,我并没有出过远门。因为沉重的行囊裹着我常用的书籍和换洗的衣服,足有五十公斤,这是我全部的家当。  原以为那一张婚书,可以支持并维系我一生的幸福。出错的并不是婚书,是撕毁婚书的手。我感到世界垮塌了,瞬间,幸福也坍塌了,再也恢复不了原形。  我带着难言的失落和苦痛,登上南行的列车。当亲朋含泪心怀无奈地将我和行囊一起安顿好,难舍难
今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这是首份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医保改革文件。  《意见》提出了8个方面28条具体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改革发展的目标,对现有医疗保障政策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健全和创新的要求。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4月22日在《旗帜》杂志上发文指出,“这是对新时代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顶层设计。”  “带量采购是加力推
5月22日13时07分,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举国哀悼。  袁隆平,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9年至1953年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1953年至1971年任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师。1971年至1984年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4年后,历任湖南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