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rgreghrtgtr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时时刻刻引领学生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变,通过巧妙设计教学过程,细心设计知识应用等手段,让注意引领他们的思维,让兴趣主导他们的行动,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去学习知识,掌握规律,体验快乐,最终使他们喜爱学习科学这一门学科,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科学;学习兴趣;探究创新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应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心情愉悦地去学习,以最佳的状态去掌握知识和发展自己的能力,达到认知过程与情性过程的和谐统一。
  一、巧妙设计导入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小学科学教师,上课时可以创设一些有趣而新颖的情境,利用一段故事、一个小实验、一个小魔术等,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和欲望。
  1.设置悬念情境
  小学生好奇心强,遇事总爱问个“为什么”,老师应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巧设悬念,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进行研究,产生探索真相或谜底的欲望。如学习《照镜子》时,教师事先把一面镜子放在纸盒内,对学生们说:“纸盒内老师放了一部‘照相机’,它拍出来的这位同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的学生,也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老师找几名同学来看看,照片上的学生是不是老师说的那样。”当他们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回想老师说过的话,有的学生脸红了,有的学生做出加油手势的时候,其他学生都在想:“是谁的照片呢?”好奇心瞬间被激发,从而集中能精力,和老师一起进入下一阶段的探究。
  2.创设实验情境
  科學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如在学习《空气中有什么》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准备好一个大烧杯,烧杯内壁悬挂一高一矮两支蜡烛,还有一瓶装着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老师往大烧杯内慢慢倒入二氧化碳,当学生观察到发生的现象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为什么蜡烛会灭呢?”“为什么矮的蜡烛先灭,高的蜡烛后灭?”这时老师说,如果想知道这个秘密,接下来的学习会帮同学们解开谜团。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3.设置故事情境
  从故事入手,使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公,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怎样移重物》时,设计这样一个课件:一辆汽车正在一条山路上行驶,突然被一块从山上滚落下来的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司机想要搬开大石头,可是石头太大了,怎么搬也搬不动。这时老师提问:“如果你当时在车上,你能帮助司机叔叔想一个好办法,将大石头移开吗?”学生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方法,教师接着演示课件。由于司机当时没有千斤顶等工具,便拿出一根长棍子,在长棍子下面垫了一块小石头,很轻松地把大石头撬起来了。通过比较发现,用棍子撬比较省力。为什么会省力呢?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进入实验探究阶段。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适当吊一吊学生的“胃口”,更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因此,老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便于观察、操作的学具和器材,创设适宜的情境,让他们充分实验,引领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观察实验,诱发求知欲
  实验深受学生欢迎。针对这一点,科学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变的实验方法,使学生手、脑都动起来,创设一种寓教于乐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声音的产生》这一课时,教师用玻璃杯装上不等量的水,课前调好音,当老师用小木棒敲击玻璃杯演奏《小松树》这首曲子的时候,这时,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接着掌声四起,跟着唱起来:“小松树,快长大……”学生的身心都达到了最佳状态。老师因势利导:“敲击玻璃杯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它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它们发出声音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很快就有学生回答玻璃杯内的水有轻微振动。老师再趁热打铁:“现在利用你手中的实验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学生便急不可耐地动起手来,掀起一个探究的小高潮。压尺子,敲音叉,摇铃铛……很快学生们就达成共识:它们发出声音的时候,都在振动。整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始终被吸引进教学中。
  2.实践操作,体验成功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设计一些学生能自主探究的科学小实验,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做好分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一名学生都体验到自己的成就和带来的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研究磁铁》一课时,将画着小燕子的卡片捆上曲别针用线系在铁架台上,老师将戴着装有磁铁手套的手在小燕子周围晃动,学生们看到小燕子在空中翩翩飞舞,这时学生的思维便活跃起来,当他们明白了小燕子的身上有曲别针、教师的手套里有磁铁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我随即指着桌面课前准备的实验材料(铜钥匙、铁钉、橡皮、塑料尺、木块、石头、蜡等)说:“磁铁非常愿意和曲别针做朋友,除了曲别针之外,磁铁还愿意和哪些材料做朋友呢?”我及时设置谜团,激发兴趣,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和创新思维。趁他们跃跃欲试,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总结出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体的规律。通过这样的体验,来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习惯。
  3.借助媒体,激发热情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条件、材料、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许多实验不能让学生借助直观教具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如果让学生只通过观看文字、图片来学习,课堂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整堂课必定会死气沉沉。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则可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感官材料,丰富想象,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在学习《简单电路》时,当问道:“电流是什么,它怎样流动?”学生一脸迷茫。针对这一点,教师制作了便于学生观察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把抽象的电流流动变为生动的动画: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电线、小灯光、开关回到电池负极,像水流一样,形成一个电流的通路。栩栩如生的演示,使学生受到启发,从而树立正确的概念,提高学习兴趣。又如:教学《我们的地球:火山和地震》一课时,由于学生对火山喷发、地震缺乏体验,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课前老师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的视频、图片、讲解配音等,并制作成课件。通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大爆发,学习兴趣瞬间高涨起来。
  三、细心设计知识应用
  科学课本身的特点就有趣味性,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竞赛。在活动中细心设计不同层次、深度的问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活动,在中间穿插一些科学知识,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应用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如《校园里的小动物》一课,在学生掌握了小动物的分类方法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小动物中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将小动物分类。在电脑上出示“送小动物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拖拽”小动物到相应的栏里。这样,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
  总之,我们要依据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利用小学生好奇心极强和探索心极强的有利特点,并把这一特点充分应用到科学的课堂中去。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玩中学、学中玩,让他们带着兴趣去探究,带着兴趣去发现、总结规律,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汝君.浅谈小学科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
  [3]刘万萍.如何培养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J].教育教学研究,2015,(05).
  责任编辑 邓 振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音乐教学往往不被重视,导致学生的各项能力在音乐学习中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与锻炼,尤其是音乐创新思维更为薄弱。对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得到激发,使教学事半功倍;引导与激励学生开展音乐创新;积极开展音乐创新实践活动;利用多种创新方式进行音乐教学。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比如采用游戏、儿歌、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
[摘 要] 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等能力,其中物理实验教学为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大的帮助。然而现在许多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能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传统的物理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进步,新课程改革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保证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促進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初中政治是初中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时事政治内容又是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事政治教学的内容,以提升政治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时事政治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  时政
为准确预测填埋场渗滤液有机污染物浓度,为填埋场的运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以减少环境污染风险,根据质量守恒和有机物降解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填埋场中渗滤液有机物浓度动态变化
[摘 要] 幼儿阅读通常是一个图文转换的过程,他们透过外界图片来感知这个充满好奇的世界,这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阅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教师应该通过多方努力,为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发好幼儿的阅读潜能。  [关键词] 幼儿;阅读;培养策略  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一直侧重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与教育,认为不认
为了使中国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移动视频部分(AVS-M)的应用更为广泛,将AVS—M编码器生成的文件转换生成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支持的3GP流媒体文件,扩展AVS—M到第3
为了探讨更恰当的高温空气燃烧研究方法,本文从燃烧机理的角度。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化学反应速率模型对高温空气燃烧特性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单步有限反应速率模型、多步有限
“学会学习”作为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基础。在“情·知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构建并实施“双线五环”和谐课堂教学
针对Web信息检索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向量空间模型在Web检索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传统向量空间模型进行改进,并提出结构化向量空间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将Web文档表达为具有一定逻辑
根据对奥运交通需求的预测,制定了奥运高峰日应急交通疏散预案,提出了基于link-node的路网仿真及疏散时间算法模型,根据现场调查数据和奥运交通规划搭建了奥林匹克中心应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