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中的合作学习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g139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不能形式化,要准确理解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已经被很多老师接受并使用与教学中。但有些老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由于理解的偏差,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 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将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把合作学习简单化为讨论交流,教学中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只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讨论讨论,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凑在一起议一议,说一说就是合作学习,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学生之间习惯的差异,有些学生趁机说话,做小动作,扰乱其他同学正常的讨论,适得其反,使得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 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合作学习要求全体学生参与,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学生理解的差异性,对于一小股学生来说数学无疑于天文,由于不会也就失去了兴趣,由于没有兴趣也就不会积极参与,又由于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这就导致了别人在讨论、探究,而他在看热闹的现象。
  3 对合作学习的过度使用
  有些数学老师在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时,不能正确把握一个度,在课堂中泛滥使用,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议一议,稍难的问题让学生谈一谈,结果需要老师点拨,学生自己根本无法完成的问题也让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结果浪费了时间,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学有理数加减时,让学生自己算一算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学生再议一议,谈一谈。在讲解黄金分割时,如果没有老师的点拨,光靠初二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为了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我认为需要一定的策略:首先要合理的、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分组时每一小组以六人为宜,按A1,A2,B1,B2,C1,C2划分,即优中差搭配,组建的学习小组应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然后对组内成员赋予不同的角色。比如,A1类学生可担任组长,负责全局工作,包括小组的讨论,纪律,鼓励人人参与;A2类学生担任副组长,协助组长的工作,对组长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及时进行补充;B1类学生担任书记员,负责记录讨论的的过程和结果;B2类学生是主要发言人,负责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C1类学生主要负责板书,C2类学生负责准备查找资料,这样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可大大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组内实行兵带兵,兵帮兵的逐层提高带动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发言,提高兴趣,增强自信。
  其次,正确把握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题材的选择。在数学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合作学习的题材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题材应有“合作性”,“趣味性”,“数学性”,“可行性”,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合作性”是指这个问题大家一起做,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分工,每个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例如在教学“重心”一节时,小组之间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自己动手实验,分别找出线段的重心,平行四边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
  “趣味性”是指合作学习的题材既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还要符合实际生活。例如,在讲解“镶嵌”一节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寻找,去归纳,既增加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题材的“数学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数学味,不能把数学题和其它学科的题搅在一起让学生合作学习,这样会使学生失去方向。
  “可行性”指所选题材要符合学生的心里发展特征,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太远。例如,在初中数学中,你不能让学生去完成一个只有用微积分才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最后就是要注意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评价中不仅要包括每个学生参与的情况,更要关注整个小组的情况。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可以采用抽取小组进行提问的方式评价小组的学习质量,可以有效的促进每个学生积极的参与活动。还可以采取独立完成测验的方法,小组先进行讨论交流。测验时,需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测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个体之间存在的经验经历,悟性技巧,思维方式等通过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达到共同进步,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耐心的培养和长期的训练。教师自身应该不断的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让数学学习更有成效。
其他文献
【摘 要】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非同一般,语文《课标》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我从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教给阅读方法、创设阅读条件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阐释,希望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 能力 兴趣 习惯 条件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非同一般,作为语文
期刊
【摘 要】 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复习课又是最难上的一种课,难就难在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激情下降,没有了学习新课程的新鲜感,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成为我们上复习课的老师棘手的并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语文 复习 教学  1 有效提高复习的前提是优化的设计和组织  复习课的设计应以
期刊
【摘 要】 能否正确地阅读、理解题目的要求或题目中包含的意义,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好数学、做好数学的关键。  【关键词】 数学 阅读 能力  能否正确地阅读、理解题目的要求或题目中包含的意义,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好数学、做好数学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的阅读能力呢?  1 数学阅读的本义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阅读是一种从
期刊
1 背景、意义  我教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写字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也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地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
期刊
小学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针对这一年龄特点,如果把“游戏”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就能有效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使爱学、易学、乐学,从而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游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这个话题。  1 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孩子心智未完全成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耐性,不能长期地对某件事保持专注。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单
期刊
【摘 要】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孩子上课听讲很不认真,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觉数学很难,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自然学生成绩也不是很理想。但是,即使是平时学习成绩再不好的学生,只要一提到玩游戏,或者参与体育比赛时,他们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会玩得十分高兴,还表现得非常出色。这就说明,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
期刊
1 让学生走入生活,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让学生走入生活,跳出课本,学生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还可以开拓知识面,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会很自然很轻松地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例如,学习《珍珠鸟》一课时,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问学生;文中“我”为什么把珍珠鸟的笼子前蒙盖上法国吊兰的垂蔓。有的学生说:这样的笼子装扮得好看,“我”觉得珍珠鸟喜欢。有的学生说:它以前的生活环境可能就
期刊
【摘 要】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结合本人实际教学,浅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 写作 兴趣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 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叶圣陶说过:“把无形的语言写下来成为有形的文字,只要是会写字的人,谁又不会呢?”学生
期刊
当代社会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中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中职数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中职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其宗旨就是要服务于专业课,因此针对不同的专业提高中职数学的实效性研究尤为必要。  1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  “结合专业特点,重新整合数学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因材施教”是中职数学课堂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长久以来中职数学教材虽然作了多次改版,但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使用统一的教材,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期刊
【摘 要】 连续流体的功率和配套电机的功率计算问题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有人能够以记忆形式记忆下来,但弄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处理,在此专门对此讨论,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 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 微元法  某喷水池中一喷水管,连续不断的向上喷水,水柱可达5米高,空中水的体积横为20dm3则该管的喷水功率为多少?  分析1:水的初速为v10m/s;上升时间t==1s,空中形成水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