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铮:BNJN本真室内建筑设计联合创始人,参与和主导过苹果、联合利华、通用电气、新加坡壳牌等办公设计
如果老板给每一位员工配一把4000元的办公椅,竟能无形中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这至少,在设计师陈铮的逻辑中是可行,且满足人性需要的。
对于多数老板,很可能根本不会想到用这种独特的办法来留住人才。
“如果老板跟员工说,这是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不仅仅是一把能坐的椅子,员工可能会被黏在这个位子上。”她对《中外管理》笑言,“这比每年给员工多发4000块的奖金,来得更加有效。”
当然,这么昂贵的椅子是符合人体工学的,员工坐着会很舒服。
不止对办公椅的讲究,作为室内建筑设计师,陈铮将打造精彩的办公环境设计,上升至一个与管理等同的重要位置:它是空间创造强有力的形式,有利于塑造企业专属的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早前,在美国知名建筑设计公司AECOM工作过多年,一手创造其中国室内设计团队,担任中国室内建筑总经理,并参与和主导过诸如苹果、联合利华、通用电气、新加坡壳牌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办公设计,让陈铮深刻认知这一点。而超过18年的丰富经验,不仅让她更懂得设计理念,而且能够将现有的建筑结构和室内设计充分融合,有策略地利用空间和创造聪明的设计。
现在,这位女设计师在上海的繁华地段有了自己和另一位合伙人,来自新加坡的Ben Goh,一起创办的工作室——BNJN本真室内建筑设计,过去4年中,也为国内不少大企业打造了风格出彩的总部设计,深得客户赞赏。
办公环境,契合管理需求
当《中外管理》记者走进陈铮的工作室,瞬间被震撼到了。
从门口进去,没有专门的前台,扑面而来的一道黑色走廊,一下子将人的好奇心锁住。再走进里面的办公区,面积不大的空间里,却透着一片开阔与敞亮:一边是可以眺望江景的弧形玻璃窗,另一边是展现老上海城隍庙的文化符号——而这是由一排排别致的灰色瓦片装饰起来的。位于中间部分则是一排敞开的办公桌,没有区分的格子,作为BNJN本真室内设计联合创始人之一的陈铮,也和员工们坐在一起办公,甚至打电话也毫不回避,开放且透明。
这种设计被陈铮解读为“小中见大,先抑后扬”。作为设计公司,追求办公环境的与众不同是合乎需求的。因为这样更有利于设计师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事实上,许多国内外知名IT公司的办公环境也纷纷追逐新潮或另类。在谷歌,就以有特殊的遥控书桌、供员工休闲的长长滑梯而被业界称道。“办公环境风格各有不同,但设计一定要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陈铮说,越是好的设计,越是贴合于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将会是今后办公环境设计的一个趋势。
然而,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这样。将谷歌有趣的滑梯,放置在颇为传统的制造型企业,肯定被认为疯了。
大多企业的办公环境仍以简单和规范为主。但不是说老板的办公室就要奢华,员工区域就是摆摆“格子”,公共区间设个简单的茶水间就算合理布局了,在陈铮眼里,包含很多新的设计理念、空间的规划、公司文化等综合元素。
用专业术语讲,办公环境设计必须要做“空间规划策略”。但这个规划策略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即使追求个性化,也要契合企业的管理需求。
比如对于人员数量庞大的企业,“一人一位”的专注区域是必然规划,供开会使用的公共会议室也必不可少,但在此以外,可不可以创建一些“小模块办公区域”,以供不同部门的员工为一个项目即时进行自由组合而展开协作讨论的需求呢?当然。陈铮认为,这对加强部门间、组织内部的紧密联系大有裨益。
有时候,“专注”与“联系”并不矛盾,如果办公环境设计得当,针对特定区域进行恰到好处的利用,甚至利用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必将改善企业的办公管理模式。
关注员工需要什么
在美国、欧洲工作多年,让陈铮积累了一个重要经验:好的设计,可以改变或者引导人们的很多行为习惯。这也是她从一个设计师前辈身上学到的。
这一点,可以在BNJN本真工作室内部得到验证。在一个创意主导的设计公司,每个员工都很开心地工作,才能做出灵动的设计。陈铮认为,开心的体现之一,不能是老板封闭在自己独立的办公室,而员工不敢轻易进去,尤其是当他们想表达一些设计上的想法。
“我要跟员工混在一起,有想法、有创意可以随时沟通,甚至他们可以挑战我。”陈铮选择了敞开地与员工并肩而坐,以此带动他们的创意思路。而原本独立的办公室则被作为一间会客室。“我从来不骂员工,但我的威信在于,让他们认可我的领导力,同时我也需要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她坚信这很重要。
身为设计师的老板,更多的和员工一起做设计,创造一种无距离的工作空间,润物细无声中就已经改变了沉闷的管理方式。
但现实中,陈铮注意到很多企业只顾疯狂地成长,短短数年,员工就增至数千名、上万名的规模,却很少去梳理、探讨什么样的办公模式,最适合现在自身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需求。而那些市场部因为人数增加太快而抱怨工位不够用,财务部则因资料和单据堆积成山而叹息无法存放的办公问题,只能反映一个最本质的管理问题:原来的办公模式已跟不上公司的发展,与公司的管理正在脱节。
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喜欢用年轻人。而今后,90后员工越来越成为主流,作为管理者,有没有注意到办公管理与他们的需求匹配?
IT公司、游戏公司便是典型。年轻的IT男,是这类公司普遍存在的一股势力,当他们一个个被像摆格子一样坐在一个大办公区内,整日沉浸在梦幻般的编程世界,沟通几乎很少。“这时候,管理者需要思考的,不止是发挥员工积极性的问题,而要真正关注年轻人在想什么,什么才是适合他们的工作方式,办公环境怎样影响到对他们的管理。”陈铮建议。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这个趋势,开始琢磨为年轻人创造需求,如何将他们凝聚在一起,让人才愿意留下来。 但是,在办公环境的布局上,如果仅仅满足人员增长而不停地增加位子,却忽略人性需求和对软环境的塑造,即使在开放的办公区内,领导与员工之间仍存在距离感。反之,在办公区域以外的地方,创建一些有温情的咖啡区、茶水间,甚至用透明的玻璃隔开若干个小电话亭,供员工打私人电话之用,他们都会乐意来此聊一聊。
如果再增加些许创意,在咖啡区或者茶水间搭一些漂亮的台子。员工在此处你来我往,久而久之,就会对这个特别的小空间产生好感,甚至慢慢养成来此交流或讨论问题的习惯。“不是所有的会议,都要关起门来严肃地开。”陈铮聊起设计来十分有感觉。
事实上,这些富有个性的设计无需花费很多钱,只要巧妙地利用空间。而对于企业来说,营造一种打破界限的温馨办公环境,无异于给员工创造另一个“家”。“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会倾听客户的想法,再将我们的设计经验融进来。”当陈铮为客户提出类似这样的建议时,企业通常也会豁然开朗:原来办公环境管理如此重要!
“把最好的景给更多的人用”,是陈铮极为推崇的设计理念。
办公设计,须符合“公司气质”
企业如人。
在陈铮的设计观念里,一定要像了解一个人那样去了解一个企业,更多地与客户沟通。“办公环境的设计和布局,跟一个公司做的生意密切相关。”她说。
但是,即便是一家做木地板的企业,办公环境的体现也不能全用木头来堆积。反而,在不可缺少的木地板以外,增加一些其他金属元素,比如将木头和不锈钢、红铜、甚至名贵的皮具,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木头便成了整体设计中的焦点。
通过设计和其他元素的融合,使木头的可塑性艺术化地得以表达,不失为一种高明的设计。陈铮坦言,现在做“空间规划策略”的时候,会更多地融入艺术的氛围,想办法帮助企业提升办公环境的品位。
为每一个公司提供一种不同的办公设计解决方案,是设计的强悍之处。对于设计师,却是不寻常的挑战。但每做一个项目,陈铮和她的设计师团队都会像给一个公司量身定制衣服一样,先弄懂这个公司的性格和个性是什么,何种设计风格、怎样设计更符合这个公司的气质,而不能让设计仅停留在苍白的方案里,不能落地实施。
一个公司的个性,一方面反映它当前的发展状态,即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办公管理模式要相适应;与另一方面,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它的竞争对手、它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未来的成长空间和面临的挑战,这些内在特质均需要一一摸清楚,才能为“空间规划策略”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指导建议。
并且,了解企业的管理者及其喜好和需求,在陈铮看来同样至关重要。这对于一贯是老板决策的企业尤其如是。
“设计行业是定制化服务,特别是室内设计师,在服务上要比建筑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客户了解得越透,就越容易做出好设计。”陈铮始终认为,好的设计师是拿客户的钱去做客户想要的事情,而不是单为实现自己的设计梦想。
一切“定制设计”的基础,必然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想。“最好的设计,是将挂在墙上的口号拿掉,通过设计传递出企业特有的文化,真正做到让办公环境与一个公司的气质相匹配。”陈铮如是说。
如果老板给每一位员工配一把4000元的办公椅,竟能无形中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这至少,在设计师陈铮的逻辑中是可行,且满足人性需要的。
对于多数老板,很可能根本不会想到用这种独特的办法来留住人才。
“如果老板跟员工说,这是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不仅仅是一把能坐的椅子,员工可能会被黏在这个位子上。”她对《中外管理》笑言,“这比每年给员工多发4000块的奖金,来得更加有效。”
当然,这么昂贵的椅子是符合人体工学的,员工坐着会很舒服。
不止对办公椅的讲究,作为室内建筑设计师,陈铮将打造精彩的办公环境设计,上升至一个与管理等同的重要位置:它是空间创造强有力的形式,有利于塑造企业专属的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早前,在美国知名建筑设计公司AECOM工作过多年,一手创造其中国室内设计团队,担任中国室内建筑总经理,并参与和主导过诸如苹果、联合利华、通用电气、新加坡壳牌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办公设计,让陈铮深刻认知这一点。而超过18年的丰富经验,不仅让她更懂得设计理念,而且能够将现有的建筑结构和室内设计充分融合,有策略地利用空间和创造聪明的设计。
现在,这位女设计师在上海的繁华地段有了自己和另一位合伙人,来自新加坡的Ben Goh,一起创办的工作室——BNJN本真室内建筑设计,过去4年中,也为国内不少大企业打造了风格出彩的总部设计,深得客户赞赏。
办公环境,契合管理需求
当《中外管理》记者走进陈铮的工作室,瞬间被震撼到了。
从门口进去,没有专门的前台,扑面而来的一道黑色走廊,一下子将人的好奇心锁住。再走进里面的办公区,面积不大的空间里,却透着一片开阔与敞亮:一边是可以眺望江景的弧形玻璃窗,另一边是展现老上海城隍庙的文化符号——而这是由一排排别致的灰色瓦片装饰起来的。位于中间部分则是一排敞开的办公桌,没有区分的格子,作为BNJN本真室内设计联合创始人之一的陈铮,也和员工们坐在一起办公,甚至打电话也毫不回避,开放且透明。
这种设计被陈铮解读为“小中见大,先抑后扬”。作为设计公司,追求办公环境的与众不同是合乎需求的。因为这样更有利于设计师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事实上,许多国内外知名IT公司的办公环境也纷纷追逐新潮或另类。在谷歌,就以有特殊的遥控书桌、供员工休闲的长长滑梯而被业界称道。“办公环境风格各有不同,但设计一定要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陈铮说,越是好的设计,越是贴合于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将会是今后办公环境设计的一个趋势。
然而,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这样。将谷歌有趣的滑梯,放置在颇为传统的制造型企业,肯定被认为疯了。
大多企业的办公环境仍以简单和规范为主。但不是说老板的办公室就要奢华,员工区域就是摆摆“格子”,公共区间设个简单的茶水间就算合理布局了,在陈铮眼里,包含很多新的设计理念、空间的规划、公司文化等综合元素。
用专业术语讲,办公环境设计必须要做“空间规划策略”。但这个规划策略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即使追求个性化,也要契合企业的管理需求。
比如对于人员数量庞大的企业,“一人一位”的专注区域是必然规划,供开会使用的公共会议室也必不可少,但在此以外,可不可以创建一些“小模块办公区域”,以供不同部门的员工为一个项目即时进行自由组合而展开协作讨论的需求呢?当然。陈铮认为,这对加强部门间、组织内部的紧密联系大有裨益。
有时候,“专注”与“联系”并不矛盾,如果办公环境设计得当,针对特定区域进行恰到好处的利用,甚至利用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必将改善企业的办公管理模式。
关注员工需要什么
在美国、欧洲工作多年,让陈铮积累了一个重要经验:好的设计,可以改变或者引导人们的很多行为习惯。这也是她从一个设计师前辈身上学到的。
这一点,可以在BNJN本真工作室内部得到验证。在一个创意主导的设计公司,每个员工都很开心地工作,才能做出灵动的设计。陈铮认为,开心的体现之一,不能是老板封闭在自己独立的办公室,而员工不敢轻易进去,尤其是当他们想表达一些设计上的想法。
“我要跟员工混在一起,有想法、有创意可以随时沟通,甚至他们可以挑战我。”陈铮选择了敞开地与员工并肩而坐,以此带动他们的创意思路。而原本独立的办公室则被作为一间会客室。“我从来不骂员工,但我的威信在于,让他们认可我的领导力,同时我也需要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她坚信这很重要。
身为设计师的老板,更多的和员工一起做设计,创造一种无距离的工作空间,润物细无声中就已经改变了沉闷的管理方式。
但现实中,陈铮注意到很多企业只顾疯狂地成长,短短数年,员工就增至数千名、上万名的规模,却很少去梳理、探讨什么样的办公模式,最适合现在自身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需求。而那些市场部因为人数增加太快而抱怨工位不够用,财务部则因资料和单据堆积成山而叹息无法存放的办公问题,只能反映一个最本质的管理问题:原来的办公模式已跟不上公司的发展,与公司的管理正在脱节。
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喜欢用年轻人。而今后,90后员工越来越成为主流,作为管理者,有没有注意到办公管理与他们的需求匹配?
IT公司、游戏公司便是典型。年轻的IT男,是这类公司普遍存在的一股势力,当他们一个个被像摆格子一样坐在一个大办公区内,整日沉浸在梦幻般的编程世界,沟通几乎很少。“这时候,管理者需要思考的,不止是发挥员工积极性的问题,而要真正关注年轻人在想什么,什么才是适合他们的工作方式,办公环境怎样影响到对他们的管理。”陈铮建议。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这个趋势,开始琢磨为年轻人创造需求,如何将他们凝聚在一起,让人才愿意留下来。 但是,在办公环境的布局上,如果仅仅满足人员增长而不停地增加位子,却忽略人性需求和对软环境的塑造,即使在开放的办公区内,领导与员工之间仍存在距离感。反之,在办公区域以外的地方,创建一些有温情的咖啡区、茶水间,甚至用透明的玻璃隔开若干个小电话亭,供员工打私人电话之用,他们都会乐意来此聊一聊。
如果再增加些许创意,在咖啡区或者茶水间搭一些漂亮的台子。员工在此处你来我往,久而久之,就会对这个特别的小空间产生好感,甚至慢慢养成来此交流或讨论问题的习惯。“不是所有的会议,都要关起门来严肃地开。”陈铮聊起设计来十分有感觉。
事实上,这些富有个性的设计无需花费很多钱,只要巧妙地利用空间。而对于企业来说,营造一种打破界限的温馨办公环境,无异于给员工创造另一个“家”。“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会倾听客户的想法,再将我们的设计经验融进来。”当陈铮为客户提出类似这样的建议时,企业通常也会豁然开朗:原来办公环境管理如此重要!
“把最好的景给更多的人用”,是陈铮极为推崇的设计理念。
办公设计,须符合“公司气质”
企业如人。
在陈铮的设计观念里,一定要像了解一个人那样去了解一个企业,更多地与客户沟通。“办公环境的设计和布局,跟一个公司做的生意密切相关。”她说。
但是,即便是一家做木地板的企业,办公环境的体现也不能全用木头来堆积。反而,在不可缺少的木地板以外,增加一些其他金属元素,比如将木头和不锈钢、红铜、甚至名贵的皮具,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木头便成了整体设计中的焦点。
通过设计和其他元素的融合,使木头的可塑性艺术化地得以表达,不失为一种高明的设计。陈铮坦言,现在做“空间规划策略”的时候,会更多地融入艺术的氛围,想办法帮助企业提升办公环境的品位。
为每一个公司提供一种不同的办公设计解决方案,是设计的强悍之处。对于设计师,却是不寻常的挑战。但每做一个项目,陈铮和她的设计师团队都会像给一个公司量身定制衣服一样,先弄懂这个公司的性格和个性是什么,何种设计风格、怎样设计更符合这个公司的气质,而不能让设计仅停留在苍白的方案里,不能落地实施。
一个公司的个性,一方面反映它当前的发展状态,即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办公管理模式要相适应;与另一方面,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它的竞争对手、它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未来的成长空间和面临的挑战,这些内在特质均需要一一摸清楚,才能为“空间规划策略”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指导建议。
并且,了解企业的管理者及其喜好和需求,在陈铮看来同样至关重要。这对于一贯是老板决策的企业尤其如是。
“设计行业是定制化服务,特别是室内设计师,在服务上要比建筑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客户了解得越透,就越容易做出好设计。”陈铮始终认为,好的设计师是拿客户的钱去做客户想要的事情,而不是单为实现自己的设计梦想。
一切“定制设计”的基础,必然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想。“最好的设计,是将挂在墙上的口号拿掉,通过设计传递出企业特有的文化,真正做到让办公环境与一个公司的气质相匹配。”陈铮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