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杂31”改变冷凉山区水稻低产面貌——贵州冷凉山区“滇杂31”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效果分析

来源 :耕作与栽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b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改变贵州冷凉山区水稻低产面貌,推广滇杂31丰产栽培技术,面积累计2666.8hm2,单产达563.7kg/667m2,增产73.1%。
其他文献
为探索凤山镇油菜高产种植密度,进行了密度试验,结果表明7000株/667m2产量最高,6000株667m2产量次之。
通过特在岑巩县天星乡毛坪村进行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的测土配方肥效试验(3415试验)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施对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有较大影响,在本县黄大泥田脱毒马
福泉市2012年在水稻秧田发现了稻水象甲成虫。通过调查和分析,确认稻水象甲是通过交通运输和灯光吸引传入我市。从而提出了严格植物检疫、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应用
通过脱毒甘薯不同大小种薯育苗对苗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种薯大小对出苗时间、苗情都有显著影响,进而对甘薯的经济性状和产量也有一定影响,薯块过大过小对生产均不利,建议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