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发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机 构】
: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
【出 处】
:
中华血液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90年11期
其他文献
应用由125I-血凝块及周围血浆组成的实验系统观察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纤溶作用。尿激酶前体(pro-UK)、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UK)所诱导的血凝块溶解程度依赖于它们的剂量及作用时间。tPA和UK的作用迅速,所诱导的血凝块溶解时间曲线呈线性,而pro-UK的血凝块溶解曲线则呈"S"型。在血凝块溶解系统中同时加入中等剂量pro-UK〔(2.5~5) × 104U/L〕和小剂量tPA〔(
观察了2个CD7类抗体(LN67-8及LS93-2)与97例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反应性。其阳性率在几种主要识别人T细胞的CD抗体中居首位。两种抗体对T-ALL细胞系GH-1有很强的依赖补体细胞毒作用。骨髓细胞中的T-ALL粑细胞经LN67- 8、LS93-2及补体2次处理后可去除2~3个对数级。但抗体间无明显加和作用。它们在净化骨髓中的T-ALL细胞时,对造血祖
建立了测定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的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测定血浆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活性的免疫吸附测定法,观察了26名不同年龄的男女健康志愿者在平板运动试验中t-PA含量、活性及PAI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运动量增大至极量的过程中,t-PA含量及活性逐步升高;休息后,两者逐步下降。PAI活性的升高出现较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