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随笔的写作,在教师队伍中渐成气候,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写真情实感的文字,会培养起一种率真的性格;写细腻的文字,则有助于培养一种注重细节的品质。对于教师来说,写作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写作会使我们拥有一个充实而厚重的人生。我在《写作的意义》一文中有详尽的表述。
写作是一种与人分享的方式。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主张和情怀,这就不仅需要有条理的表达出来,而且也需要富有艺术的表达出来,从而使表达具有美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无论是随笔,还是学术论文,标题往往是一篇文章最精要的概括。比如:《学程设计:课程开发的一种独特方式》(汤雪峰),《回眸我的专业成长历程》(徐世贵),《关于反思之反思》(管锡基),作者要表达什么我们可以从标题中一目了然。所以,用心打磨文章的标题是必要的。
在众多的文体中,社论体的文风是最值得警惕的。社论是一种社会权威机构的宣传,往往以不容置疑、高高在上的口吻表达一种立场和主张。作为个人写作是不宜用这种文体的,可这样的文章还不少,诸如《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加强学校管理》,从标题上就不难看出,这是典型的社论文风。要能够否弃这种文风,重要的是要有民主的性格,特别是乐于真诚的分享和交流。好的随笔不会摆出一副哲人和权贵的架势,睿智蕴含在平易和朴素之中。随笔的魅力源于真诚与亲切。
随笔的写作从炼题、立意到起论、收尾,一招一式,闪转腾挪,都体现着作者的学识修养、艺术才情和人生境界。如果能够做到玩典故于股掌,出奇论于谐趣,阐玄机于数语,探幽微于物宜;于千字文中纵横捭阖,在方寸之地烹古煨今;有左右逢源之巧,无捉襟见肘之嫌;圆厚其身,曲尽其妙,那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因此,要能够写好随笔学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就非常必要。所谓的“积理练识”。理之积,识之练,无他,学与悟耳。理积于博学,识练于物宜。只有观览之博,运思之精,体悟之深,方能自出机杼,领异标新。
学术论文的特点是“论”:“论点”、“论据”和“结论”。所以,学术论文重要的是要有四个意识:首先是问题意识。学术论文总得探讨并回答一个问题,包括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问题,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理论上或实践上的意义。问题就是事物发展中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变量之间的我们要去探索的某种关系,比如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与他的社会责任感之间有没有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二者之间相关程度有多高。
其次是文献意识。对于这个问题,它在历史上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前人或同时代的人对此作了哪些研究,有哪些重要的文献资料值得重视,需要梳理清楚学术共同体在这一问题上学术演进的基本线索,所以,文献意识也就是历史意识。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我以为一个人第一件应明确的是他本国的文化演进、社会变迁以及学术思想和文艺的成就。这并不是出于执古守旧的动机。要前进必从一个基点出发,而一个民族以往的成就既是他前进出发的基点。”他还说:“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就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做出发点。”
第三是对话意识。你对别人的研究过程、观点作出怎样的评价,这一研究在针对特定学术领域整个的探索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对于其研究结论做怎样的辩驳,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学术对话。作为探索者,我们是在参与对话,而不是在宣布真理。所以,对话意识也就是学术民主的意识。
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一定会体现出写作者的学术积累、学术创新、学术规范和学术节操。学术节操也可以是学术规范的要义,我在这里单独提出来,是为了强调学术节操。所谓学术节操就是不迎合任何利益集团的趣味,能够坚持真理,服膺真理,不惟书,不惟上。当我们有比较好的学术修养时,我们的随笔写作就会更加隽永,更加厚重,更能给予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和美感的陶冶。
随笔与论文二者相对而言,前者可以更富于思想,而后者则更需要学术研究的支撑。随笔可以更多的“大胆猜测”,放肆为文,而论文则更需要“小心求证”,言之有据。论文中一定要包含思想,但它要让“思想”令人信服,就需要严密和充分的论证。在由艺术到科学构成的人类把握世界和表达自我的连续体中,随笔更接近“艺术”这一端,而论文则倾向于科学这一极。
在教育随笔的写作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引文被引用得很滥了,就要尽可能避免再引用,否则就显得俗不可耐,显得江郎才尽。另外,一些引文的出处尽管不需要详尽的注明,但仍需力求准确。我经常看到一些在引文上张冠李戴的现象,令人啼笑皆非。所以,学术研究的根底也是写好随笔的一个重要条件。
写作是一种与人分享的方式。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主张和情怀,这就不仅需要有条理的表达出来,而且也需要富有艺术的表达出来,从而使表达具有美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无论是随笔,还是学术论文,标题往往是一篇文章最精要的概括。比如:《学程设计:课程开发的一种独特方式》(汤雪峰),《回眸我的专业成长历程》(徐世贵),《关于反思之反思》(管锡基),作者要表达什么我们可以从标题中一目了然。所以,用心打磨文章的标题是必要的。
在众多的文体中,社论体的文风是最值得警惕的。社论是一种社会权威机构的宣传,往往以不容置疑、高高在上的口吻表达一种立场和主张。作为个人写作是不宜用这种文体的,可这样的文章还不少,诸如《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加强学校管理》,从标题上就不难看出,这是典型的社论文风。要能够否弃这种文风,重要的是要有民主的性格,特别是乐于真诚的分享和交流。好的随笔不会摆出一副哲人和权贵的架势,睿智蕴含在平易和朴素之中。随笔的魅力源于真诚与亲切。
随笔的写作从炼题、立意到起论、收尾,一招一式,闪转腾挪,都体现着作者的学识修养、艺术才情和人生境界。如果能够做到玩典故于股掌,出奇论于谐趣,阐玄机于数语,探幽微于物宜;于千字文中纵横捭阖,在方寸之地烹古煨今;有左右逢源之巧,无捉襟见肘之嫌;圆厚其身,曲尽其妙,那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因此,要能够写好随笔学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就非常必要。所谓的“积理练识”。理之积,识之练,无他,学与悟耳。理积于博学,识练于物宜。只有观览之博,运思之精,体悟之深,方能自出机杼,领异标新。
学术论文的特点是“论”:“论点”、“论据”和“结论”。所以,学术论文重要的是要有四个意识:首先是问题意识。学术论文总得探讨并回答一个问题,包括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问题,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理论上或实践上的意义。问题就是事物发展中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变量之间的我们要去探索的某种关系,比如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与他的社会责任感之间有没有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二者之间相关程度有多高。
其次是文献意识。对于这个问题,它在历史上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前人或同时代的人对此作了哪些研究,有哪些重要的文献资料值得重视,需要梳理清楚学术共同体在这一问题上学术演进的基本线索,所以,文献意识也就是历史意识。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我以为一个人第一件应明确的是他本国的文化演进、社会变迁以及学术思想和文艺的成就。这并不是出于执古守旧的动机。要前进必从一个基点出发,而一个民族以往的成就既是他前进出发的基点。”他还说:“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就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做出发点。”
第三是对话意识。你对别人的研究过程、观点作出怎样的评价,这一研究在针对特定学术领域整个的探索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对于其研究结论做怎样的辩驳,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学术对话。作为探索者,我们是在参与对话,而不是在宣布真理。所以,对话意识也就是学术民主的意识。
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一定会体现出写作者的学术积累、学术创新、学术规范和学术节操。学术节操也可以是学术规范的要义,我在这里单独提出来,是为了强调学术节操。所谓学术节操就是不迎合任何利益集团的趣味,能够坚持真理,服膺真理,不惟书,不惟上。当我们有比较好的学术修养时,我们的随笔写作就会更加隽永,更加厚重,更能给予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和美感的陶冶。
随笔与论文二者相对而言,前者可以更富于思想,而后者则更需要学术研究的支撑。随笔可以更多的“大胆猜测”,放肆为文,而论文则更需要“小心求证”,言之有据。论文中一定要包含思想,但它要让“思想”令人信服,就需要严密和充分的论证。在由艺术到科学构成的人类把握世界和表达自我的连续体中,随笔更接近“艺术”这一端,而论文则倾向于科学这一极。
在教育随笔的写作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引文被引用得很滥了,就要尽可能避免再引用,否则就显得俗不可耐,显得江郎才尽。另外,一些引文的出处尽管不需要详尽的注明,但仍需力求准确。我经常看到一些在引文上张冠李戴的现象,令人啼笑皆非。所以,学术研究的根底也是写好随笔的一个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