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史中“范式”问题的理性思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198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近代史指的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革命史。范式指的是开展特定学科研究时遵循的逻辑路径,决定着这一学术的研究效果和质量,以及够对后人产生的影响。鉴于此,本文针对中国近代史中的“范式”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同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范式问题
  新时期,中国近代史学界以“范式”问题进行激励争论,出现革命史和现代化两种范式。两种范式之争不仅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双方泾渭分明,具有浓厚的论辩色彩。在争辩过程中,人们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究兴趣被进一步激发,拓展研究深度与广度,有利于学术界的思想解放,更是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不过也体现出匮乏的理论思维与不完善的知识构建。
  一、中国近代史中范式之争的基本内容
  1、一场革命史还是一场现代化史
  革命与现代化均属于中国近代史中的关键内容,两者是否存在轻重之分和孰轻孰重?双方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理解。革命史范式的提出一般由其他学者进行判定,现代化范式则是学者的自我判定。前者认为革命史范式这一概念不够准确,原因在于在这种范式下产生的典型性史学作品,并不指出中国近代史是一场革命史,主线也不是农民战争,重点叙述和关注的内容则是民族关系、文化传递、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不过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未被忽略。而且革命是基调与主线,并不是唯一。同时,现代化史范式认识现代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想性概念,在未来可能或被其它概念所取代。从这一范式出发,中国近代史期间发生的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都是由传统过渡至现代化。现代化范式界限宽广,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是“现代化”;基本框架是:为社会进步与民族独立奋斗而进行的革命化,为实现人民平等自由的民主化;评判价值是民族独立、社会进步、政治民族、经济发展和生产力。也就是说,中国近代史是人们为争取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革命包容现代化还是反之包容
  中国近代史中在范式争论过程中均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对方,没有全盘否定。革命史范式不反对“从现代化或近代化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中国近代史”,原因是中国近代史丰富多彩、纷繁复杂,从不同角度或侧面来看都属于有意义的学术探究。但是问题在于从现代化范式来看只是对革命史范式的校正与完善,还囊括现代化的内容与是视角。部分学者明确表示,自己不赞同现代化范式的原因是:如果不注重以革命史范式为引导,纯粹的按照现代化范式分析和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出现改写或改铸现象,导致历史面貌被改变,虽然有新意,但是与历史的客观存在相悖。革命史范式能够对中国近代史进行高度解释、针对性交钱,且与时代特色保持一致,在这一范式下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取得不错的成效。现代化范式对革命史范式产生的不满,主要是如果只有一种范式,通常会限制学术界的不同见解,影响研究的全面性。包括革命史又不排斥革命史的观点能够拓展研究视野和领域,还可以将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模式融入到史学中,进而对中国近代史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
  二、中国近代史中两种范式并存与互济
  1、革命史范式应自我完善和更新
  中国近代史中范式问题的主要内容和焦点是存在革命史和现代化两种范式,要想实现并存和互济,两种范式的学者都应自我反省,对之前的解释不断完善与调整。革命史范式作受挑战者,代表性学者需主动反思与重新建构范式,承认且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难以囊括中国近代史的所有知识内容,还能够多后人的学习和研究产生一定影响。在反思过程中,革命史范式学者应努力自我完善与更新,获取新的生命力,认识到在中国近代史中现代即为工业化在发生变化的同时,文化、政治和经济等也在同步变化,以现代化为主线描述中国近代史也是一个可行的观点。诸如,在研究现代化与民族独立这两大课题时,应认识到现代化问题和民族独立问题联系紧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离不开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基础,只有先争取到国际独立和民族解放,才能够进行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没有现代化,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也永远落后,难以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在中国近代史中人民不断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最终目的是追求现代化。
  2、现代化范式应修正自己的表述
  当然,在革命史范式不断自我完善和调整的同时,现代化范式需积极修正自己的表述,史学研究者受个人认知能力的约束,在研究中国近代史过程中对认识的认知是主观和相对的,自身也会产生困惑。科学的解决方法应是承认和尊重不同学者的见解,认识到两种范式可以长期共存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正当性。现代化只是已经存在的范式之一,不可能将其它史学范式取代或消逝,学者们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应围绕史学研究、史学方法和史学趋势等展开范式争论,保持实事求是、科学的态度与开放、宽容的心态,认识到这两种范式是能够互济和兼容的。各个史学流派和史学观点应该和谐共存、宽容对待彼此,对于因范式理论和研究方法不一样而出现的不统一,无需急于达成一致。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不断出现的新范式或多种范式并存,史学界涌现出的多个学派、流派和观点,这是史学由萧条、危机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有利于促进史学研究的发展和繁盛。可由最初的革命史范式转变为两种范式共存,并不是反对革命史范式,而是反对以革命史为唯一范式的观点。
  总结
  针对中国近代史中出现的革命史和现代化两种范式,双方均是对史学的深入研究,双方应放弃“唯一论”的观点,学会相互兼容和共存,弥补观点的不足,并深刻认识到除这两种范式之外,中国近代史还可以从其它侧面进行解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左玉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与超越之路[J].史学月刊,2014,06:55-71.
  [2]蔡礼强.中国近代史两大研究范式的基本内涵与相互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6,12:86-91.
  [3]纪宁.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及其争鸣[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12:65-67.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西宁市某区域集中供热系统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建设城市集中供暖系统的可行性,采用水源热泵配合燃气锅炉的集中供暖系统比单独采用燃气锅炉的集中供暖系统节约能耗约为
介绍了一个海水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针对工程所面临的多项难题和不确定因素,确定主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实施方案,全方位地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升级,并跟踪实施的效果,提出日后
【摘要】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弊端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分离,造成了语文教学的片面性,或只注重人文分析,或单纯语文知识教学,让丰厚的语文教学变得淡薄与苍白。阅读教学要全面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在这个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接受浓厚人文的精神熏陶。  【关键词】阅读教学 人文性 工具性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性质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是语文教学为政治服务、为考试服务转变
本文介绍了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实验系统的工艺流程,应用RSView32软件开发出仿真系统人机界面。该界面能模仿出真实制冷循环流动状态的效果,并能显示出制冷系统的内部工况
为了满足大口径预制保温管直埋敷设的热力计算需要,寻找摩擦系数变化规律,简化因摩擦系数”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造成的复杂热力计算,针对DN800的硬质聚氨酯保温、外护高密度聚
【摘要】积极语言心理学是在语言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范式。本文分析了积极语言从“方原作过表态新”七个维度,有效鼓励和引导学生和如何应用积极语言。  【关键词】积极语言 积极情绪 积极关系 积极心理学     引言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语言风格,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班主任通常会说:“我是对学生好”,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方法表达,学生会产生不同感受。都是全力以赴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