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美国学者埃里克·詹森(Eric Jensen)与黎安尼克尔森(LeAnn Nickelsen)提出,“深度学习”是指新内容或者新技能的获得必須经过一步以上的学习,多层次的分析与加工,使得学生可以改变思想、控制力与行为方式,可以应用这些内容与技能。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提出: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下面就以二年级剪纸课《剪剪美丽的花》为例进行分析
  案例描述:
  《剪剪美丽的花》是上教版小学美术第四册第七单元“感受民间艺术”第二课《剪剪小窗花》的改编学习。本课通过在学习剪窗花的基础上,以花朵的造型呈现作品。难点在于剪纸中花朵纹样的设计以及如何使花瓣纹样之间相互链接,呈现一朵完整的剪纸花。课上教师通过赏析、学生尝试、自己思考尝试等方法予以引领,突破难点,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剪纸艺术吗?让我们欣赏一段视频
  生: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有用刀刻的、有用剪刀剪得、还有用火烧的等等。
  师:看看这两个窗花你发现有何不同?
  生:第一个窗花中间单独一个图形。第二个窗花是对称图形。
  师:在窗花中我们把这种四面均衡对称的形式称为团花。
  案例分析:
  以视频导入,让学生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源远流长和剪纸艺术家对于剪纸的理解和制作剪纸的过程。知道它的流传并非易事,然而,它却可以在中国民间广为流行且代代承传,千年不衰,其丰富多彩的内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片段二:
  师:如何才能制作对称的团花剪纸?
  生:先折再剪。
  ……
  师:花瓣形状可以左右组合、还可以上下叠加组合,并且在花瓣之间添上线条纹样作为花朵的花蕊,最后再给花瓣添上镂空的纹样。
  案例分析:
  此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发现团花的对称特点由此了解了团花与其它窗花的制作方式不同。在观察老师的剪纸后,学生通过尝试绘制单片花瓣纹样的方法,知道如何剪出一朵完整的花,通过教师一环接一环的问题下,学生知道利用不同花瓣形状的组合、线条纹样的添加等绘制出的美丽花朵。
  案例分析:
  学生在设计纹样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经验并不能及时发现错误的纹样,甚至在重新制作时只是修改了部分纹样,最终还是呈现失败的作品。教师挑选了学生们容易犯错的纹样案例,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研究。同学们在知道错误的纹样后,会更仔细、谨慎的寻找问题所在,避免了错误的发生,同时学生们探究学习的劲头再次被调动起来,还积极提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案例启示:
  1.领略民间艺术,感受传统文化,培养兴趣
  在剪纸教学过程中,观察、赏析是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着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如何制作剪纸前,更应该深刻的了解剪纸这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民间艺术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观察赏析的同时感悟剪纸不同于绘画的神奇魅力。当学生们看到视频中的剪纸艺术家精心剪刻的团花打开的那一瞬间,都被眼前那精致复杂的团花所震惊,学生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教师为他们开启通向剪纸艺术殿堂的大门。
  2.教师引领学生对剪纸的探索,促进学生体验深度学习
  在以往的剪纸教学中,教师包揽了学生自己去实践、去理解的过程。但是学生是否能理解剪纸的整个设计过程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在剪纸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看:让学生们发现团花剪纸和其它剪纸的不同的所在。再让学生找规律,学生们很快掌握了折纸的规律,发现折叠的次数的影响着花瓣的数量。最后进行思考:在绘画纹样时,让学生自主尝试如何才能剪出一朵完整且对称的花。学生们通过错误的尝试,发现剪出完整花朵的奥秘所在。整节课通过交流、探讨、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答案,学生在惊喜中会认真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只需在教学中适时地启发和指导,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团花剪纸的规律和设计花朵纹样的方法。
  3.迁移联想,作品创作中启发创意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探寻剪纸的方法,更要把创作的空间留给学生们。学生们在掌握了单独的一朵花的剪纸方法后,他们很快就能剪出外形各异的花朵等,有双层花瓣的、大小花瓣相间的等等。这时再要求学生“变魔术”,在这基础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镂空的花纹、线条纹样的添加等,这样学生们剪出来的花朵更加新颖。通过迁移联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进行深度学习,为学生的创作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结论与思考:
  《剪剪小窗花》这一课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体验。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对比、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的艺术思维,引导学生对剪纸的的方法与创作进行深度探讨。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艺术思维能力都得到提升,达到深度学习的成效。
其他文献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书包及书皮是小学生必备的用品,整理书包和包书皮是小学生必做的事情和应该具备的能力。为了使幼儿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自主整理书包,整理学习用品,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幼小衔接 整理能力  大班幼儿即将迈向小学的校门,这要求幼儿在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等方面做好充分的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重视学生合作交流,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使学生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 融合 因材施教 认知 情感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
期刊
低龄智障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弱,主要表现在:沟通意识弱、语言匮乏、观察能力低、理解困难等。因此,我们语文和语言康复教师应该尽可能在学生人际沟通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  有位儿童绘本专家认为:“绘本是通过简洁的连贯性图画与相对较少的文字(或没有文字),互相结合起来传递信息或讲述故事的童书”。我们通过绘本,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情感、思维等,尤其是日常交际能力,帮助智障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提高其生活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并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正促使着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形式的转变。本文就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 钢琴课  在我国,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正在促使着教育的变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幼儿之间共同体验和发现、享受的过程。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音乐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价值,因此,我们应对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做深入地探究与了解,提高幼儿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师幼互动、策略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起着权威性的作用,幼儿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略,导致幼儿的积极性和主
期刊
一、大班幼儿在艺术领域的年龄特点  5 -6岁幼儿手指精细动作迅速发展,已能自如地运用手指、控制手腕活动,手指小肌肉动作的发展为大班幼儿进行各种美工活动奠定了基础。关于绘画活动,孔起英教授认为幼儿的绘画发展经历涂鸦期、象征期和图式期,多处于绘画图式期,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用线条描绘事物,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明显提高,在绘画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大班幼儿在艺术领域(美术)的年龄特点是自
期刊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学前儿童健康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安全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之一。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安全教育、游戏活动和体育活动等方面,已有研究更多落脚在成人如何更好地为幼儿创设安全环境上,缺乏基于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的、真
期刊
摘要:试图对柯达伊教学体系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论述,意在探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研究主要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柯达伊教学体系概述;第二部分为柯达伊教学体系对我国小学低段音乐教学启示参悟;第三部分为柯达伊教学体系在我国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应用实践与反思。通过论证发现:柯达伊教学适用于我国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有助于改革与创新相关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字:柯达伊教学体系;小学音乐教学;低段 
期刊
童谣是传统艺术之一,在地方当中,每个童谣都具有当地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音乐素材之一。童谣讲究歌词的韵脚以及歌唱的旋律,是传唱于儿童之间的一种比较简单而且节奏欢快的歌曲,在四川也有千百年来流传于世的四川童谣。四川童谣流传于四川盆地,以非常生动形象的四川话作为载体。每个四川童谣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四川特点,在传唱的过程当中易于孩子们理解,体现了四川所独特的地理文化,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但是由于现阶段信息
期刊
摘要:21世纪初,大陆地区系统完整地引进了绘本。在这种新型的儿童文学中,图画能够将鲜活的生命表现出来,已不再仅仅是为了衬托文字,是血与肉的主体,图画与文字琴瑟和鸣,一同将优美的乐章完整的演奏。即使没有文字,也可只通过图画就能将完整的故事描绘出来,十分符合学前儿童对图画感知能力强的特点。但是目前,不少教师仍然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困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绘本阅读价值的缺失,因而有效的教学策略至关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