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合并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术临床体会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早孕合并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患者手术效果及合并症。
  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入的早孕实施人工流产手术患者9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921例患者伴发高危因素主要有:人工流产3次以上、3月内施行人工流产3次以上、剖宫产术6个月以内、哺乳期孕妇、带器妊娠、盆腔肿物、子宫肌瘤、瘢痕子宫、子宫高度前屈、子宫高度后屈、子宫畸形等。
  结论:早孕伴高危人工流产手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后发生并发症。同时对适龄妇女加强卫生保健知识宣教,提高科学避孕知识,保证年轻已婚女性身心健康。
  关键词:早孕高危因素人工流产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64-01
  早孕伴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是指早孕伴随某些生殖器官局部或全身性的病理改变,使人工流产手术风险增大,严重者甚至危及孕妇生命,其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普通人工流产患者。在不完全人工流产中,40%发生在15~24岁的青少年中[1]。本院妇产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入的早孕进行人工流产孕妇921例,其中合并高危因素306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914例,其中合并高危因素306例。孕妇年龄20~43岁,平均27.7岁。孕周4~6周182例,6~8周91例,8~10周32例。平均孕周(6.2±2.4)周。
  1.2方法。306例患者术前均行白带、B超、血常规等各项检查,在B超监视下行负压吸宫术。
  2结果
  2.1一般资料。本组306例早孕伴高危因素主要有:人工流产3次以上42例,占高危因素的13.73%;3月内施行人工流产3次以上38例、剖宫产术6个月以内31例、哺乳期孕妇29例、带器妊娠27例、盆腔肿物26例、子宫肌瘤24例、瘢痕子宫20例、子宫高度前屈25例、子宫高度后屈23例、子宫畸形21例。
  2.2带器早孕情况。本组带器妊娠27例,其中哺乳期带器早孕8例,子宫肌瘤带器早孕6例,剖宫产术后1年带器早孕5例,瘢痕子宫哺乳期带器早孕3例,子宫过度倾屈带器早孕3例,盆腔肿物带器早期孕2例。
  2.3高危因素与孕产次情况。本组人工流产3次42例,3月内行人工流产3次以上38例(详见表1)。
  本组早孕实施人工流产手术患者914例,合并高危因素306例,占总人工流产手术33.48%。其中以20~30岁年龄组早孕情况最多,共202例,占总人流人数66.01%;其次,40~43岁人群组12例,占3.92%。以子宫肌瘤、瘢痕子宫、子宫高度前屈、子宫高度后屈人数相比较少。
  3讨论
  人工流产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终止妊娠的一种有效补救措施,但手术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尤其是高危人流,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难度,术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直接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2]。人工流产手术对妇女的身心健康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容易引发术中及近远期的疾病。术中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出血、,近期并发症为人流不全,出血和感染。远期并发症如宫颈粘连、胎盘滞留、继发性不孕等,会给妇女带来终生遗憾[3]。因此行高危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术者一定遵守诊疗操作常规,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严防发生术后并发症,以保证孕妇健康。本组306例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手术中,20~30岁年龄组早孕202例,占总人流人数66.01%;其次行3次以上人工流产及半年内行3次人工流产共80例,占高危因素总数26.14%。多次吸宫对子宫造成严重损伤,子宫肌纤维层受到破坏,使子宫失去弹性,容易导致子宫穿孔,并对妇女今后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组病例哺乳期妊娠29例,占9.42%;带器妊娠27例,占8.82%;哺乳期和带器妊娠手术风险高,增加了手术难度。这与节育器不适合有关。因此应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提高妇女避孕知识和意识,减少和避免人工流产,提高妇女健康质量。
  参考文献
  [1]WHO.Reproductive health strategy:to accelerate progress towards the attainment of international edvelopment goals and targets. Geneve Switzealand:WHO/RHR,2004,14
  [2]白祿江,徐兰芳.开展全社会避服节育知情选择,提高妇女生殖健康保健意识.中国妇幼保健,2003,18(2):97
  [3]刘夫玲,赵灿,赵阳.高危人工流产259例临床分析.河北医学,2010(3):346-34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就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时念珠菌病感染口腔的可能机制、致病念珠菌的特征和种类,以及其防治方法三方面展开,介绍一些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恶性肿瘤发病机制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51-01  念珠菌为单细胞真菌,25%~50%健康人的口腔、消化道、阴道可带有念珠菌,但并不发病,当宿主防御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4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  方法:2003年~2011年收治甲状腺癌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结果:经病理诊断,甲状腺癌44例,其中乳头状癌42例,滤泡性癌1例,髓样癌1例,合并桥甲炎9例,合并原发性甲亢1例,二次手术5例,病理证实4例为炎性肉芽肿,残癌1例。  结论:通过总结资料,旨在提高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关键词:甲状腺癌诊断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预后情况。  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羊水过少)和对照组50例(羊水正常),对两组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阴道产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兩组围生儿的胎儿窘迫率与羊水Ⅲ度污染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及方法。通过B超检测AFI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对在本院妇科进行诊治的宫颈炎患者,通过实施临床观察、检测,依照严重程度的不同,对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此次妇科医学研究活动所抽选的对象为我院2011年01月份至2012年01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宫颈炎患者共计88例,根据其原始病例资料作为本次医学实验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医护人员通过对这88例宫颈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发现急性宫颈炎48例,慢性宫颈炎40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切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3
期刊
摘要:老年肺部感染起病隐匿,并发症多,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应早期、足量、联合、适当延长疗程,并注意真菌类感染,厌氧菌感染;本文采用小剂量的氟康唑与抗生素合用,疗程结束后停用抗生素及氟康唑后,病情亦无反复。氟康唑对人类肝毒性小,不影响肝功能,小剂量氟康唑短期应用不良反应少;老年肺部感染症状,体征有的不典型,因此,对于老年人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应予重视,及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有助于老年肺部感染的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对患有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肺功能检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  方法:此次肺部病症医学临床试验活动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04月份至2012年04月份期间,来院进行诊治的获得性肺炎患者共有84例,以其肺炎原始病例资料作为此次医学实验活动的基础数据来院。通过对这84例获得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病症观察,主要表现为出现发热症状41例,慢性咳嗽3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37),两组均给予一般常规扩容、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0.15PNA/天,7~14天为一疗程。评定住院期间治疗效果,并进行30天及90天随访,统计脑梗死治疗统计致残率及接近完全恢复率的比例。  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64.9%,治疗组为88.4%,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特点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意义。  结果:60例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中,58例(96.67%)患儿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50例患儿心律失常,9例患儿伴ST改变,4例患儿伴T波低位,4例患儿伴T波倒置,5例患儿伴Q-
期刊
摘要:作为产科工作者,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认真评估,严格掌握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估计可能阴道分娩的孕妇,要做好心理指导,增强患者自信心,解除患者对阴道分娩的恐惧心理,提供阴道试产机会,此外要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阴道助产技术,这样才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关键词:瘢痕子宫产妇分娩方式指征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