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最近聆听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整堂课精彩纷呈。令人遗憾的是教者在课后练习4的教学处理上,感觉有点虎头蛇尾,没能抓住所填的这一组数字所蕴含的内容进行挖掘。以下是我的一个片段设计。
教学过程:
师出示课后练习4: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能够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岁多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师:“哪位小朋友来把你填的读一读。”生:“13、3、一、十。”师:(用红粉笔板书13。)“小朋友你们多大了?”生1:“我今年9岁。”生2:“我今年8岁。”师:“同学们,13年比我们小朋友的年龄还要大。我们现在读二年级,禹治水13年相当于我们小朋友从刚刚一出生一直到六年级小学毕业这段时间。”(生发出惊叹声。)师:“这13年禹一直在做什么?”生:“禹一直在治水。”师:“那么你从这13年的治水时间感受到了什么?”生1:“禹治水的时间很长。”生2:“禹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长期在外治水。”师:“是啊!小朋友们的回答都很好。禹为了解除洪水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长期在外治水,一直没有回家。他真的很辛苦!”
师:“大禹治水13年,他为什么这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呢?”生1:“因为洪水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生2:“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师:“看来,洪水的危害太大了,早一天治理好,老百姓早一天免受洪水之害。13年中,大禹几次经过自己的家门?”生:“3次。”师:“假如是你13年不回家,你想家吗?”生齐答:“想!”师:“那么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呢?”生1:“因为他想早点把洪水治理好。”生2:“因为他要治水,很忙,没有时间回家。”……
师:“是啊,大禹治水很忙,没有时间回去。小朋友们,联系前文说一说,大禹治水有多忙?”生1:“他走遍千山万水,要察看水流地形等,长期在外边走,自然是没有时间回来了。”生2:“他们要挖通9条大河,劈开9座大山,吃尽千辛万苦,所以没有时间回家。”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说得不错!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板书:十。从这里你体会出了什么?”生1:“禹为了治水一次也没有回家,连自己的孩子也没见过。”生2:“大禹的孩子十多岁了还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他真可怜,他是多么需要爸爸呀!”师:“小朋友们,大禹治水可谓是舍弃自己的家庭,为的是老百姓,这种精神就叫做‘舍小家为大家’,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一下大禹?”生1:“大禹你真了不起!”生2:“大禹你真伟大!”
师:“小朋友们,从所填的这一组数字,你觉得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他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会用一句话说一说吗?”生1:“禹是一位全心全意治水的伟大英雄。”生2:“禹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治水。”生3:“禹为了给老百姓治水,宁可自己不回家,不见自己的孩子,他真是大公无私呀!”生4:“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师:“小朋友们谈得都很好!是啊,禹是一位全心全意为百姓治水的伟大英雄。‘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句话就是描写禹全心全意治水的事迹。让我们齐读这段话,一起来颂扬禹这位全心全意为百姓治水的大英雄。”
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造福百姓,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新课程标准》一二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本篇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现了一组数字“13、3、一、十”,这些数字很抽象,教学时容易被忽视,但这组数字背后蕴藏的内容又是丰富的,忽视不得。怎样让这些数字词语鲜活起来呢?我在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紧紧抓住课文内容,让学生透过简单的数字,去构建大禹这个人物的形象。首先紧紧抓住“13”,13年这么长的时间,让学生体会禹治水时间很长,很辛苦,他为了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而长期在外治水,体会大禹的大公无私。通过“3”“一”,明白大禹3次路过自己家门却一次也没有进去看看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让学生联系上文,体会洪水对百姓造成的伤害,体会大禹治水是多么地忙碌!从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自己的孩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进而体会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学生通过挖掘出数字背后蕴含的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在心目中形成一个为了大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一心为了老百姓,无私奉献,心中装着天下百姓,舍小家为大家的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典型的事例写的就是大禹治水的事迹,大禹的形象再一次得到丰满,大公无私的精神再一次得到升华!
最近聆听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整堂课精彩纷呈。令人遗憾的是教者在课后练习4的教学处理上,感觉有点虎头蛇尾,没能抓住所填的这一组数字所蕴含的内容进行挖掘。以下是我的一个片段设计。
教学过程:
师出示课后练习4: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能够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岁多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师:“哪位小朋友来把你填的读一读。”生:“13、3、一、十。”师:(用红粉笔板书13。)“小朋友你们多大了?”生1:“我今年9岁。”生2:“我今年8岁。”师:“同学们,13年比我们小朋友的年龄还要大。我们现在读二年级,禹治水13年相当于我们小朋友从刚刚一出生一直到六年级小学毕业这段时间。”(生发出惊叹声。)师:“这13年禹一直在做什么?”生:“禹一直在治水。”师:“那么你从这13年的治水时间感受到了什么?”生1:“禹治水的时间很长。”生2:“禹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长期在外治水。”师:“是啊!小朋友们的回答都很好。禹为了解除洪水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长期在外治水,一直没有回家。他真的很辛苦!”
师:“大禹治水13年,他为什么这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呢?”生1:“因为洪水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生2:“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师:“看来,洪水的危害太大了,早一天治理好,老百姓早一天免受洪水之害。13年中,大禹几次经过自己的家门?”生:“3次。”师:“假如是你13年不回家,你想家吗?”生齐答:“想!”师:“那么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呢?”生1:“因为他想早点把洪水治理好。”生2:“因为他要治水,很忙,没有时间回家。”……
师:“是啊,大禹治水很忙,没有时间回去。小朋友们,联系前文说一说,大禹治水有多忙?”生1:“他走遍千山万水,要察看水流地形等,长期在外边走,自然是没有时间回来了。”生2:“他们要挖通9条大河,劈开9座大山,吃尽千辛万苦,所以没有时间回家。”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说得不错!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板书:十。从这里你体会出了什么?”生1:“禹为了治水一次也没有回家,连自己的孩子也没见过。”生2:“大禹的孩子十多岁了还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他真可怜,他是多么需要爸爸呀!”师:“小朋友们,大禹治水可谓是舍弃自己的家庭,为的是老百姓,这种精神就叫做‘舍小家为大家’,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一下大禹?”生1:“大禹你真了不起!”生2:“大禹你真伟大!”
师:“小朋友们,从所填的这一组数字,你觉得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他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会用一句话说一说吗?”生1:“禹是一位全心全意治水的伟大英雄。”生2:“禹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治水。”生3:“禹为了给老百姓治水,宁可自己不回家,不见自己的孩子,他真是大公无私呀!”生4:“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师:“小朋友们谈得都很好!是啊,禹是一位全心全意为百姓治水的伟大英雄。‘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句话就是描写禹全心全意治水的事迹。让我们齐读这段话,一起来颂扬禹这位全心全意为百姓治水的大英雄。”
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造福百姓,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新课程标准》一二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本篇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现了一组数字“13、3、一、十”,这些数字很抽象,教学时容易被忽视,但这组数字背后蕴藏的内容又是丰富的,忽视不得。怎样让这些数字词语鲜活起来呢?我在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紧紧抓住课文内容,让学生透过简单的数字,去构建大禹这个人物的形象。首先紧紧抓住“13”,13年这么长的时间,让学生体会禹治水时间很长,很辛苦,他为了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而长期在外治水,体会大禹的大公无私。通过“3”“一”,明白大禹3次路过自己家门却一次也没有进去看看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让学生联系上文,体会洪水对百姓造成的伤害,体会大禹治水是多么地忙碌!从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自己的孩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进而体会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学生通过挖掘出数字背后蕴含的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在心目中形成一个为了大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一心为了老百姓,无私奉献,心中装着天下百姓,舍小家为大家的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典型的事例写的就是大禹治水的事迹,大禹的形象再一次得到丰满,大公无私的精神再一次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