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德令哈地区高寒干旱的自然特点及规划建设区内的土地质量差别,以土地与植被适宜性为突破口,结合原生植被保护,因地制宜,提出了划整为另,分区规划,分区设计模式的生态建设思想。
【关键词】生态建设 规划与模式 德令哈
徳令哈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是青海省海西州州府所在地,行政设置为县级市,管辖蓄集,尕海,宗务隆,戈壁,怀头他拉五乡镇,土地面积2.84㏎²,是柴达木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主要基地之一.在生态位上是盆地干旱地区向盆东西高寒地区重要的过渡地带,对于遏制土地沙漠化延伸具有不可替代的绿色屏障作用(1).但是由于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合理利用和滥垦乱挖致使土地退化严重,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对此,德令哈市决定结合还林还草政策开展城市周边地区生态建设,再现“风吹草地见牛羊”昔日景象,改善环境条件,恢复草地生机.徳令哈地区土地类型多,探讨其建设模式意义重大.
一、自然概况及基本特征
规划建设区位东经96º15´-98º55´,北纬36º55´-38º20´,柴达木盆地北缘宗务隆山前冲洪积扇及山前平原上,东西贯穿100KM,南北横跨40KM,以315国道青新公路为轴呈带状分布.海拔平均2808-3200m间,覆及全市乡镇.降雨量80.4-330.2㎜,年集中在5.6.7.8四个月中(1);年积温≥0℃为1616.0-2435.0℃, ≥5℃为1436-2293℃,极端积温+33.2℃,-38.9℃,日温差年平均在16-19.90℃,年绝对无霜期97-110d(2),蒸发量在2000-2500㎜,风发生年一般在86d左右,年平均速度2.2-3.m/s(3)。土地类型以荒漠为主,兼有戈壁,沙漠等类型.土壤自然特征明显,植被稀疏,群落简单,盖度低;地表水资源贫乏,除尕海镇部分土地外均无灌溉条件.由于建设地域跨度大,地貌相对复杂,其中位于德市东北的蓄集地区由于北依宗务隆山,南对郭里木东山,呈东南-西北走向,切割宗务隆山前平原,加上海拔较高,使蓄集不仅成为相对独立的大平滩,而且形成了向西向南土地地带性及环境小气候反应的起点。
1.降雨---蒸发量出现两类现象:一是东从蓄集西至怀头他拉降雨量依此递减,年下降96㎜;蒸发量递增,年增加287㎜.二是从北向南由高差而引起降雨量下降,蓄集-尕海两地相差18`㎜;蒸发量递增,相差318㎜.如表。
建设规划区气候基本情况表 单位;年
项目 蓄集 柯鲁柯镇 怀头他拉 尕海
降雨量(mm) 186 126 90 168
蒸发量(mm) 2180 2439 2467 2498
≥0℃积温 1616 2341 2408 2435
≥5℃积温 1436 2214 2272 2293
热量(千卡/cm2) 167.79 169.21 173.54 167.11
2.气温-热量即自轴东蓄集向南,向西递增.其中年≥0℃积温尕海.他拉相对分别增加819和792℃,≥5℃积温相对分别增加857和836℃;热量分别相差0.68和5.75千卡/㎝²。如表.
3.土壤-植被受地貌和地带性影响,土壤形成方式及熟化程度差别较大.其中蓄集地区土壤钙积化明显,剖面有钙菌丝及假结核状,植被有盐爪爪.骆驼黎及冰草.臭蒿.白蒿等.盖度15%左右.分布较为均匀.尕海地区为山前平原,土壤普遍盐渍化,植被有盐爪爪.骆驼黎.唐古特白刺等灌木半灌木及阔叶独行菜.老芒麦.星星草等草本,呈团状或均匀状分布;盖度10-25%。宗务隆.戈壁.他拉地区山前洪积扇宽大连片,土层厚,剖面简单,自然结构体不分明,质地轻,保墒性能差;植被有狗娃花.冷蒿.老芒麦.骆驼黎等,盖度15%,呈团状或匀状分布.
二、建设思路
根据规划建设区不同自然条件,将区划分为类型不同的建设单元。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确立主攻方向,重点规划.一是从植被建设的物种上进行突破,使植物与建设地有高度的适宜性;而是从建设模式上突出生境特点,为植被生长创造较好的自然条件。与此同时,结合土地的畜牧业用途,保障其固有的生产性能;结合生态建设保护好原生植被不能遭受破坏;结合降雨时节,适时植苗下种,保障建设效果。
三、建设规划与模式设计
1.植被建设品种规划
根据建设区自然特征,经实际调查,建设物种确定如下:
草本 老芒麦 披硷草 苜蓿 草木樨 沙打旺 冰草 碱茅
木本 新疆杨 青海扬 榆树 白刺 枸杞 拧条
2.建设单元划分
根据建设区域不同自然特点,将建设区域划分为三个建设单元.
2.1蓄集区该区东至天峻县生格乡,西至尕海镇七大队,南至郭里木东山,北至宗务隆山,覆含整个冬春草场,总面积300km²。其特点是海拔高,降雨量丰富,有效率高,但气温低,温差大.土层厚,质地粘,偏碱,部分地可以通过山洪而引水灌溉.
2.2尕海区 该区南至旺尕秀山底,东至尕海湖边,北至与宗务隆乡接壤处小桃花村,西至与宗务隆交界,总面积280km².其特点是气温高,蒸发量大,风频繁风力大,是德令哈城市的主要风口之一。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土壤质地沙壤,ph值多在8.2以上。盐碱是该区的主要障碍因素。
2.3柯鲁柯-他拉区 该区东起晨兴农牧公司,西至怀头他拉农场,北为宗务隆山底,南到洪积扇边,覆含戈壁乡,总面积300km2。其特点是气温较高,降雨量低,风多而大,是德令哈的西风口。土壤质地轻易发生土地风蚀沙化。
3.建设模式设计
模式分设镶嵌法和林草复合法。
所谓镶嵌法是根据植被盖度分布状况在无植被的土地裸露处分别镶入长90-100㎝、宽40-50㎝的条带状格,40×50㎝.50×50㎝的团块状格,及20×15㎝的鱼鳞状格,然后松土种草。如图:
所谓林---草复合法是根据建设地状况按照一定的生态建设目标规模设置和优化组合乔木.灌丛.草本等建设元素以实现防风固沙功能(4)。
3.1蓄集区 根据该区自然特征,其主攻方向为抗寒.抗盐碱。因此,建设品种确定为碱茅.披碱草.冰草并实行混播。时间安排在5月底至6月上旬。在模式上采取镶嵌法,以条带状和鱼鳞状格为主,形状的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这样一则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发生水土流失,二则可以使径流流积于格中从而滋养建设植被。
3.2尕海区 根据该区土地盐渍化和多风的特征,建设主攻风向是抗盐碱和阻减风力。因此植被建设品种选定为新疆扬.青海扬.白刺.枸杞.拧条.苜蓿.草木樨。建设每年4月中旬开始月底结束。采取林---草复合法模式建设,在布置方式上为长方形网格,长为350-400m,宽为280-310m;结合次序为灌丛20m-乔木30m-灌丛15m-中间为牧草。其中长边应与风向垂直,并相应配筑建设水利以压碱改土,以草林养土,以土促牧促林,防止土地风蚀。
3.3柯鲁柯-他拉区 根据该区自然条件主攻方向是抗旱抗风蚀阻减风力。植被建设选定为老芒麦.碱茅.芨芨草。时间安排在5月中旬至下旬。在模式布置上采用镶嵌法,以团状,条带状为主。其中长边应与扇形的等高线保持平行,努力为径流入格创造条件。同时在土壤质地轻的地方将格内砾石搂至格边形成垅状,防止土地风蚀而致种子表露影响生长。
德令哈市是全州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经是提升城市水平的主要标志,为此德令哈城边围生态也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建设规划。建设重点为防风及调节城区气候,建设品种选定乔木为新疆扬.青海扬.榆树.灌丛为枸杞.白刺.拧条。时间安排在植树季节。布置模式结合农田保护以林带建设为主。在城以西5㎞处顺南北方向建设绿带2000m,在城南2㎞处间隔200m平行建设绿化带300m;绿化带宽度均为50-60m,其中灌木20m,乔木30-40m,乔灌木独立混交建设,长边与风向基本保持垂直(5);在城东以东山跟现绿化状况为基础再扩大规模向南延伸进行建设。
4.建设保护措施
4.1植被建设后要制定保护措施严加管理,切保植被有正常生长机能。
4.2植被在恢复后,要认真调查分析,科学制定生产利用警戒线,做到安全,合理利用,防止再度退化。
参考文献:
[1]谢长礼等 德令哈市农村牧区经济区划 [m]海西州农业资源区域大队 2002.3.
[2]李志效 青海省乌兰县农牧业自然资源区划报告集 [m]乌兰县区划大队.1992.12.
[3]向理平.青海简明手册 [m] 青海省高原地理研究所发行 1989 青海西宁.
[4]刘黎明.土地资源学[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8 北京.
【关键词】生态建设 规划与模式 德令哈
徳令哈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是青海省海西州州府所在地,行政设置为县级市,管辖蓄集,尕海,宗务隆,戈壁,怀头他拉五乡镇,土地面积2.84㏎²,是柴达木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主要基地之一.在生态位上是盆地干旱地区向盆东西高寒地区重要的过渡地带,对于遏制土地沙漠化延伸具有不可替代的绿色屏障作用(1).但是由于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合理利用和滥垦乱挖致使土地退化严重,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对此,德令哈市决定结合还林还草政策开展城市周边地区生态建设,再现“风吹草地见牛羊”昔日景象,改善环境条件,恢复草地生机.徳令哈地区土地类型多,探讨其建设模式意义重大.
一、自然概况及基本特征
规划建设区位东经96º15´-98º55´,北纬36º55´-38º20´,柴达木盆地北缘宗务隆山前冲洪积扇及山前平原上,东西贯穿100KM,南北横跨40KM,以315国道青新公路为轴呈带状分布.海拔平均2808-3200m间,覆及全市乡镇.降雨量80.4-330.2㎜,年集中在5.6.7.8四个月中(1);年积温≥0℃为1616.0-2435.0℃, ≥5℃为1436-2293℃,极端积温+33.2℃,-38.9℃,日温差年平均在16-19.90℃,年绝对无霜期97-110d(2),蒸发量在2000-2500㎜,风发生年一般在86d左右,年平均速度2.2-3.m/s(3)。土地类型以荒漠为主,兼有戈壁,沙漠等类型.土壤自然特征明显,植被稀疏,群落简单,盖度低;地表水资源贫乏,除尕海镇部分土地外均无灌溉条件.由于建设地域跨度大,地貌相对复杂,其中位于德市东北的蓄集地区由于北依宗务隆山,南对郭里木东山,呈东南-西北走向,切割宗务隆山前平原,加上海拔较高,使蓄集不仅成为相对独立的大平滩,而且形成了向西向南土地地带性及环境小气候反应的起点。
1.降雨---蒸发量出现两类现象:一是东从蓄集西至怀头他拉降雨量依此递减,年下降96㎜;蒸发量递增,年增加287㎜.二是从北向南由高差而引起降雨量下降,蓄集-尕海两地相差18`㎜;蒸发量递增,相差318㎜.如表。
建设规划区气候基本情况表 单位;年
项目 蓄集 柯鲁柯镇 怀头他拉 尕海
降雨量(mm) 186 126 90 168
蒸发量(mm) 2180 2439 2467 2498
≥0℃积温 1616 2341 2408 2435
≥5℃积温 1436 2214 2272 2293
热量(千卡/cm2) 167.79 169.21 173.54 167.11
2.气温-热量即自轴东蓄集向南,向西递增.其中年≥0℃积温尕海.他拉相对分别增加819和792℃,≥5℃积温相对分别增加857和836℃;热量分别相差0.68和5.75千卡/㎝²。如表.
3.土壤-植被受地貌和地带性影响,土壤形成方式及熟化程度差别较大.其中蓄集地区土壤钙积化明显,剖面有钙菌丝及假结核状,植被有盐爪爪.骆驼黎及冰草.臭蒿.白蒿等.盖度15%左右.分布较为均匀.尕海地区为山前平原,土壤普遍盐渍化,植被有盐爪爪.骆驼黎.唐古特白刺等灌木半灌木及阔叶独行菜.老芒麦.星星草等草本,呈团状或均匀状分布;盖度10-25%。宗务隆.戈壁.他拉地区山前洪积扇宽大连片,土层厚,剖面简单,自然结构体不分明,质地轻,保墒性能差;植被有狗娃花.冷蒿.老芒麦.骆驼黎等,盖度15%,呈团状或匀状分布.
二、建设思路
根据规划建设区不同自然条件,将区划分为类型不同的建设单元。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确立主攻方向,重点规划.一是从植被建设的物种上进行突破,使植物与建设地有高度的适宜性;而是从建设模式上突出生境特点,为植被生长创造较好的自然条件。与此同时,结合土地的畜牧业用途,保障其固有的生产性能;结合生态建设保护好原生植被不能遭受破坏;结合降雨时节,适时植苗下种,保障建设效果。
三、建设规划与模式设计
1.植被建设品种规划
根据建设区自然特征,经实际调查,建设物种确定如下:
草本 老芒麦 披硷草 苜蓿 草木樨 沙打旺 冰草 碱茅
木本 新疆杨 青海扬 榆树 白刺 枸杞 拧条
2.建设单元划分
根据建设区域不同自然特点,将建设区域划分为三个建设单元.
2.1蓄集区该区东至天峻县生格乡,西至尕海镇七大队,南至郭里木东山,北至宗务隆山,覆含整个冬春草场,总面积300km²。其特点是海拔高,降雨量丰富,有效率高,但气温低,温差大.土层厚,质地粘,偏碱,部分地可以通过山洪而引水灌溉.
2.2尕海区 该区南至旺尕秀山底,东至尕海湖边,北至与宗务隆乡接壤处小桃花村,西至与宗务隆交界,总面积280km².其特点是气温高,蒸发量大,风频繁风力大,是德令哈城市的主要风口之一。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土壤质地沙壤,ph值多在8.2以上。盐碱是该区的主要障碍因素。
2.3柯鲁柯-他拉区 该区东起晨兴农牧公司,西至怀头他拉农场,北为宗务隆山底,南到洪积扇边,覆含戈壁乡,总面积300km2。其特点是气温较高,降雨量低,风多而大,是德令哈的西风口。土壤质地轻易发生土地风蚀沙化。
3.建设模式设计
模式分设镶嵌法和林草复合法。
所谓镶嵌法是根据植被盖度分布状况在无植被的土地裸露处分别镶入长90-100㎝、宽40-50㎝的条带状格,40×50㎝.50×50㎝的团块状格,及20×15㎝的鱼鳞状格,然后松土种草。如图:
所谓林---草复合法是根据建设地状况按照一定的生态建设目标规模设置和优化组合乔木.灌丛.草本等建设元素以实现防风固沙功能(4)。
3.1蓄集区 根据该区自然特征,其主攻方向为抗寒.抗盐碱。因此,建设品种确定为碱茅.披碱草.冰草并实行混播。时间安排在5月底至6月上旬。在模式上采取镶嵌法,以条带状和鱼鳞状格为主,形状的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这样一则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发生水土流失,二则可以使径流流积于格中从而滋养建设植被。
3.2尕海区 根据该区土地盐渍化和多风的特征,建设主攻风向是抗盐碱和阻减风力。因此植被建设品种选定为新疆扬.青海扬.白刺.枸杞.拧条.苜蓿.草木樨。建设每年4月中旬开始月底结束。采取林---草复合法模式建设,在布置方式上为长方形网格,长为350-400m,宽为280-310m;结合次序为灌丛20m-乔木30m-灌丛15m-中间为牧草。其中长边应与风向垂直,并相应配筑建设水利以压碱改土,以草林养土,以土促牧促林,防止土地风蚀。
3.3柯鲁柯-他拉区 根据该区自然条件主攻方向是抗旱抗风蚀阻减风力。植被建设选定为老芒麦.碱茅.芨芨草。时间安排在5月中旬至下旬。在模式布置上采用镶嵌法,以团状,条带状为主。其中长边应与扇形的等高线保持平行,努力为径流入格创造条件。同时在土壤质地轻的地方将格内砾石搂至格边形成垅状,防止土地风蚀而致种子表露影响生长。
德令哈市是全州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经是提升城市水平的主要标志,为此德令哈城边围生态也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建设规划。建设重点为防风及调节城区气候,建设品种选定乔木为新疆扬.青海扬.榆树.灌丛为枸杞.白刺.拧条。时间安排在植树季节。布置模式结合农田保护以林带建设为主。在城以西5㎞处顺南北方向建设绿带2000m,在城南2㎞处间隔200m平行建设绿化带300m;绿化带宽度均为50-60m,其中灌木20m,乔木30-40m,乔灌木独立混交建设,长边与风向基本保持垂直(5);在城东以东山跟现绿化状况为基础再扩大规模向南延伸进行建设。
4.建设保护措施
4.1植被建设后要制定保护措施严加管理,切保植被有正常生长机能。
4.2植被在恢复后,要认真调查分析,科学制定生产利用警戒线,做到安全,合理利用,防止再度退化。
参考文献:
[1]谢长礼等 德令哈市农村牧区经济区划 [m]海西州农业资源区域大队 2002.3.
[2]李志效 青海省乌兰县农牧业自然资源区划报告集 [m]乌兰县区划大队.1992.12.
[3]向理平.青海简明手册 [m] 青海省高原地理研究所发行 1989 青海西宁.
[4]刘黎明.土地资源学[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8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