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猫咪的安心即时贴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520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都喜欢猫猫狗狗,
  当你看见他亲近那可爱的
  小猫时,怎么忍心在他和猫
  猫之间竖起一道防线?事先把工
  作做好了,就能无忧地亲近猫猫了。
  妞妞吵着要养只猫猫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爸爸妈妈之所以不敢答应她的要求,是因为担心养宠物会抓伤孩子,担心宠物身上有寄生虫,担心宠物会引起过敏……可是看着别的家庭养了宠物,妞妞一脸的羡慕和失落,爸爸妈妈的心又动了,孩子和宠物,可以兼得吗?
  想养个猫猫?这些要知道!
  家里条件适合。家人有严重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正在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家人有严重过敏性疾病,宝宝对尘螨等过敏,猫猫都不适合进家门。
  选只健康的猫猫。要到正规的、有资质的商店或机构,选择健康、有健康证明的猫猫,并对它进行体格检查,注射必要的防疫针,以后还要定期进行防疫注射和健康检查。定期给它搞卫生。经常给猫猫修剪爪甲、灭虱、灭跳蚤,必要时可以请兽医进行除虱处理。不要让猫猫与家人共用浴缸,更不要在厨房水槽中给它洗澡。猫猫的小屋里有较多的毛发、皮屑等,容易诱发过敏反应,最好不要让年龄小的孩子去清理。
  别给它惹急了。告诉宝宝和猫猫玩耍时不能过于粗暴,以免激怒它,把宝宝抓伤。
  玩耍之后要及时洗手。每次和猫猫亲密接触之后,要及时给孩子洗干净手。
  关于猫抓病
  猫猫看似安静、温顺,但偶尔也会露出狰狞,孩子被猫抓伤、咬伤并不少见。被猫抓伤、咬伤后,有可能被传染一些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猫抓病”。
  猫抓病是由—种称为汉赛巴通体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据专家估计,大约一半的猫都携带着汉赛巴通体,尤其是1岁以下的幼崽携带率更高。这些病原体可长期潜伏在猫猫等宠物体内,并主要寄居在唾液腺中,如不小心被猫咬伤、抓伤,这些汉赛巴通体就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少数还可能因猫猫舔舐眼睛或皮肤上的伤口而感染。
  猫抓病并不是在被猫咬伤、抓伤后马上出现,而是在被咬伤或抓伤后的3~10天,伤口局部出现类似虫咬的丘疹或疱疹,1~3周后伤口周围的局部淋巴结开始出现肿大,淋巴结周围皮肤红肿、发热,极少数可能会化脓。部分孩子还会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厌食、恶心或呕吐等全身不适。
  猫抓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大约在伤后1~3周局部皮肤伤口愈合,2~4个月后淋巴结肿大消退而痊愈。但偶尔也会有一些罕见的严重病例,累及肝、脾、肺、关节、骨骼、大脑、眼睛等,造成严重后果。
其他文献
《十国春秋》(中华书局1983年12月校点本)卷九九《闽十》几处标点有误:
中国文物研究所资料中心副主任刘志雄,人称大刘,是个话题从不离北京的古建保护和古代寺庙这两个主旨的人。近日他又在电视上频频亮相,大谈特侃的也是这两个主题。只要你看着
一、农药创制的特点1.需要考虑作用对象的生物多样性;2.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多样性;3.需要考虑产品的高效性、安全性、经济性;4.需要考虑产品抗性问题;5.创制过程三高一长:(l)
在 1型糖尿病患者中 ,为得到接近正常水平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而进行的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显著降低了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性 ,为评价这种有益作用是否能持续下
快2岁的珊珊以前很少尿床,但最近妈妈王女士发现她老尿床,有时甚至白天都尿湿裤子。王女士带珊珊到医院检查,尿检发现细菌,珊珊之所以老要尿尿很可能跟泌尿系统感染有关。专家表示,当宝宝出现尿床、尿频伴发热等症状时,家长应多加留神,这些问题很可能跟泌尿系统感染有关,特别是女宝宝。专家提醒,经治疗后,即使症状消失、尿液检查正常,也应继续遵医嘱用药,疗程10~14天,再经过2~3次尿液检查正常后,才算是治愈。
研究了不同生胶组合及增塑剂TP759用量对某型发动机密封件用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力学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几种生胶的最佳并用比及增塑剂TP759用量。结果表明,当VAM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长沙市南部,距市中心8公里,总面积140公顷,属中亚热带低山丘陵地貌,园内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 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别出心裁的人工景观,使公园成为长沙市
儿童的偏食是后天形成的,一般从两岁左右开始。儿童偏食习惯多数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如果家长不喜欢吃某种菜,孩子也就跟着不吃了,同时还可以说出许多不喜欢吃的理由。儿童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 70例轻度哮喘患儿使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临床观察效果。结果 治疗后发作次数持续时
期待已久的宝宝出生了,先检查检查他身上少没少零件,少是没少,可怎么还多了一点儿东西:耳朵边上多了个小肉球,多了一个手指或脚趾,这可怎么办?耳朵旁边有肉赘  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附耳,也叫耳赘,是出现在正常耳廓附近的大小形态各异的赘生组织,由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所导致的,部分患者附耳组织内有若干软骨组织,检查可触及软骨,部分患者仅有软组织,表面皮肤色泽有时会加深。  怎么处置?  附耳是多余的软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