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今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七个“怎么看”》秉持一贯的理念:我们国家、民族、执政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理论,但是我们需要密切联系实际的理论,我们需要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理论。
关键词:理论热点面对面;七个“面对面”;学风;文风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225-02
今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七个“怎么看”》秉持一贯的理念:我们国家、民族、执政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理论,但是我们需要密切联系实际的理论,我们需要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理论。
一、我们更加需要理论
人在世上无非做两件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一切正常的生存发展活动,无不是围绕着追求真理、把握规律,满足需要而展开的。真理和价值就是人类进步的活动所实现的基本内容。
理论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理论是人们认识中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正确内容,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因此,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
我们党向来重视理论武装,尤其是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首先提出理论武装的重大任务。延安时期,毛泽东发动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全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达到了思想和行动的高度一致,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进城比做进京赶考,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习马列著作,学习经济和城市管理,为建立新中国创造了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再次发动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端正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五大部署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为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武装,不仅推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而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理论保证。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深入学习贯彻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正在变成一个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但中国还远远没有成为文化大国,更没有成为思想大国。思想的贫困往往源自理论贫困,而理论贫困是不学习的结果。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同志对理论的作用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有的同志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有文化,不愿意学习;有的忙于应酬,热衷于跑关系,没有心事学习;有的玩风过甚,整天“围长城”,不屑于学习;有的浅尝辄止,断章取义,不刻苦学习。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里是建成不了社会主义的;一个不擅长理论思维的民族也是难以站上科学最高峰的。
理论的力量是无法衡量的。没有理论,对任何稍微复杂一点问题都难以辨别是非。恩格斯说过,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我们的改革正在深入,实际生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需要从理论上予以回答。我们要永远记住马克思的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起来的人,就是披上了真理的盔甲,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长于学习,长于思辨,使我们的党成为学习型政党,使我们的人民成为思想型的人们,这就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编写者的立意之一。
二、我们需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理论
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理论?这也是该书作者着力回答的问题。
20世纪40年代初,我们党在延安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正是在这次运动中,毛泽东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常常觉得,马克思主义这种东西,是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的。中国自从有那么一批专门贩卖马克思的先生们出现以来,把整个共产党搞得乌烟瘴气,白区的共产党为之闹光,苏区与红军为之闹掉90%以上……全都是吃了马克思主义太多的亏。” [2]毛泽东的这段话,虽然语气尖锐,但是饱含哲理,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这个论断,精辟地指出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少了不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具有极端重要性。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史。历史告诉中国人民,坚持“中体西用”、实行君主立宪、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要想救亡图存,必须重新探索新的思想武器、寻找新的解放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历史的事实证明,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少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新中国诞生之时,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党走过了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3]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少了不行”,是容易理解的,那么“马克思主义多了也不行”,则需要结合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惨痛教训来深刻体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幼年时期,一些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不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到书本,为了学习而学习。这就导致他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他们取得革命的领导权后,只知道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具体论述和俄国革命的具体经验,从而导致在工作实际中脱离中国实际,给革命事业带来巨大损失。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当然是多了不行,而且是越多越有害。
毛泽东深知,要想避免类似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再次发生,必须从源头上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明确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4]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也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词句看做现成的灵丹妙药,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不费力气地包医百病。”我们必须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具体环境,按照具体的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像毛泽东这样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认识和切身经验的伟人,也会因为历史的局限和主观认识的偏见,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并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所以,这才更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继续努力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篇文章,《理论热点面对面》就是探索这个结合的力作。
三、我们需要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理论
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引领。引领社会风气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杰出人物的身体力行,影响带动其他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种是通过文风的影响。
文风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及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文风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问题,它映射了一个时代特有的意识形态,精神气质。在中国政治领域,体现在公文材料、领导讲话、新闻报道和反映党的路线方针的理论文章中的文风尤其重要,它们体现着党的声音,是理论宣传、统一思想、指导工作、协调落实的重要工具。
文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的作风和形象。目前,群众对一些不良文风十分反感,甚至不愿看一些报纸、文件、理论书籍。如果大家都习惯于讲谁也听不懂的话,做谁也看不懂的文章,假话、套话、空话连篇,整个社会的思考能力将慢慢丧失,创新性思想将受到扼杀,进而影响社会发展。
当前,我们应当努力倡导干部群众“读得懂、愿意读、能管用”的文风。应当弘扬简朴之风,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强调文风朴实,强调实用性,少讲大道理,要面对现实,探索大道理的落实之法;要强调创新,在严守纪律的前提下,力求文章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提出新见解。
《理论热点面对面》面世八年,始终坚持“短、实、新”反对“长、空、假”的良好文风,是干部群众“读得懂、愿意读、能管用”的通俗理论读物。好的文风可以增进理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引发人民群众的共鸣。在当前全党倡导改进文风的情况下,这本书所体现的清新活泼的良好文风,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
[2]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01.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9.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34.[责任编辑 王晓燕]
关键词:理论热点面对面;七个“面对面”;学风;文风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225-02
今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七个“怎么看”》秉持一贯的理念:我们国家、民族、执政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理论,但是我们需要密切联系实际的理论,我们需要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理论。
一、我们更加需要理论
人在世上无非做两件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一切正常的生存发展活动,无不是围绕着追求真理、把握规律,满足需要而展开的。真理和价值就是人类进步的活动所实现的基本内容。
理论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理论是人们认识中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正确内容,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因此,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
我们党向来重视理论武装,尤其是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首先提出理论武装的重大任务。延安时期,毛泽东发动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全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达到了思想和行动的高度一致,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进城比做进京赶考,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习马列著作,学习经济和城市管理,为建立新中国创造了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再次发动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端正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五大部署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为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武装,不仅推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而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理论保证。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深入学习贯彻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正在变成一个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但中国还远远没有成为文化大国,更没有成为思想大国。思想的贫困往往源自理论贫困,而理论贫困是不学习的结果。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同志对理论的作用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有的同志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有文化,不愿意学习;有的忙于应酬,热衷于跑关系,没有心事学习;有的玩风过甚,整天“围长城”,不屑于学习;有的浅尝辄止,断章取义,不刻苦学习。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里是建成不了社会主义的;一个不擅长理论思维的民族也是难以站上科学最高峰的。
理论的力量是无法衡量的。没有理论,对任何稍微复杂一点问题都难以辨别是非。恩格斯说过,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我们的改革正在深入,实际生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需要从理论上予以回答。我们要永远记住马克思的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起来的人,就是披上了真理的盔甲,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长于学习,长于思辨,使我们的党成为学习型政党,使我们的人民成为思想型的人们,这就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编写者的立意之一。
二、我们需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理论
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理论?这也是该书作者着力回答的问题。
20世纪40年代初,我们党在延安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正是在这次运动中,毛泽东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常常觉得,马克思主义这种东西,是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的。中国自从有那么一批专门贩卖马克思的先生们出现以来,把整个共产党搞得乌烟瘴气,白区的共产党为之闹光,苏区与红军为之闹掉90%以上……全都是吃了马克思主义太多的亏。” [2]毛泽东的这段话,虽然语气尖锐,但是饱含哲理,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这个论断,精辟地指出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少了不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具有极端重要性。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史。历史告诉中国人民,坚持“中体西用”、实行君主立宪、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要想救亡图存,必须重新探索新的思想武器、寻找新的解放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历史的事实证明,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少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新中国诞生之时,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党走过了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3]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少了不行”,是容易理解的,那么“马克思主义多了也不行”,则需要结合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惨痛教训来深刻体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幼年时期,一些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不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到书本,为了学习而学习。这就导致他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他们取得革命的领导权后,只知道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具体论述和俄国革命的具体经验,从而导致在工作实际中脱离中国实际,给革命事业带来巨大损失。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当然是多了不行,而且是越多越有害。
毛泽东深知,要想避免类似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再次发生,必须从源头上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明确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4]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也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词句看做现成的灵丹妙药,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不费力气地包医百病。”我们必须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具体环境,按照具体的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像毛泽东这样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认识和切身经验的伟人,也会因为历史的局限和主观认识的偏见,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并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所以,这才更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继续努力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篇文章,《理论热点面对面》就是探索这个结合的力作。
三、我们需要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理论
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引领。引领社会风气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杰出人物的身体力行,影响带动其他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种是通过文风的影响。
文风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及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文风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问题,它映射了一个时代特有的意识形态,精神气质。在中国政治领域,体现在公文材料、领导讲话、新闻报道和反映党的路线方针的理论文章中的文风尤其重要,它们体现着党的声音,是理论宣传、统一思想、指导工作、协调落实的重要工具。
文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的作风和形象。目前,群众对一些不良文风十分反感,甚至不愿看一些报纸、文件、理论书籍。如果大家都习惯于讲谁也听不懂的话,做谁也看不懂的文章,假话、套话、空话连篇,整个社会的思考能力将慢慢丧失,创新性思想将受到扼杀,进而影响社会发展。
当前,我们应当努力倡导干部群众“读得懂、愿意读、能管用”的文风。应当弘扬简朴之风,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强调文风朴实,强调实用性,少讲大道理,要面对现实,探索大道理的落实之法;要强调创新,在严守纪律的前提下,力求文章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提出新见解。
《理论热点面对面》面世八年,始终坚持“短、实、新”反对“长、空、假”的良好文风,是干部群众“读得懂、愿意读、能管用”的通俗理论读物。好的文风可以增进理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引发人民群众的共鸣。在当前全党倡导改进文风的情况下,这本书所体现的清新活泼的良好文风,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
[2]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01.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9.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34.[责任编辑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