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营的孩子和这些可爱的老人们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hu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退休前是文化干部、建筑工人、货车司机、幼儿园老师,他们退休后有的爱摄影,有的爱乐器。他们的人生本没有交集,却因为晚年的爱好而相识,又因为一颗爱心相聚在天津市蓟县下营镇的石头营村,以他们朴实善良的行动续写着一段又一段平凡的故事。
  石头营村的村民都是旗人,也是守陵人。村子里有6座王爷陵。山野好风光引来不少摄影爱好者。2006年春天,一家中老年摄影俱乐部的15位“摄友”到此处采风摄影。63岁的孟林和48岁的蒲晓波住在一户农家院里。院主人的一个亲戚是中学教师。那位老师介绍了一户贫困家庭,因为是满族,按照政策,可以生二胎,没想到,二胎是个“龙凤胎”。为了抚养3个孩子,男主人在采石场拼命砸石头,常年在粉尘中呼吸,造成矽肺病,丧失了一半的劳动力。家中偏又失火,成为村里最贫困的家庭,“龙凤胎”姐弟正上初一。父母为供3个孩子上学,拼尽了全力,已不堪重负。
  孟林和蒲晓波听了心中一动,他们一直想帮助一两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求学。“摄友”67岁的李德光和55岁的李勤得知也要参加,4个人决定帮助这对“龙凤胎”姐弟,每人每年捐400元,计1600元,连续捐了3年,正好是两个孩子的学杂费。
  蒲晓波等人本无意让旁人知道,谁知还是有些朋友得知消息,个个热情迫切非要参加,尽管他们严格“控制”,还是滚动了捐资助学的“雪球”。又有3位有爱心的中年“摄友”捐助了3名石头营村的贫困生。
  滚雪球还“滚”来一位德国老人——65岁的南诺尔特,这位德国人曾在天津工作,跟自己的翻译(其中一位捐助者的妻子)提到过,要求他们帮助寻找两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原来,老人小时候家里很穷,家里有七八个孩子,他知道穷人的难处,很想帮助中国的孩子,不要因为贫穷而辍学……
  2007年4月,南诺尔特特意从德国来,确认资助两名贫困生。4月20日,大家陪同德国老人来到石头营村,他们每个人从自己家中带来几个炒菜,在农家院,8位助学者和7个受助的孩子搞了一次大聚会。德国老人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用品,其他人带来衣物等。
  2009年7月,孟林、蒲晓波接到“龙凤胎”姐弟的报喜电话:姐弟俩双双考上高中。虽然当初约定是帮助孩子完成初中学业,但是孩子有出息,考上了高中,还是要奖励。听到喜讯,又有4个“摄友”非要加入,他们是:52岁的孟庆东、62岁的陈洪升、51岁的耿秀云和45歲的郭培艺。他们每人捐献500元,作为“双胞胎”姐弟的奖学金。
  蒲晓波和孟林说:当初我俩就想悄悄地做一件事,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决不号召,更不动员别人,完全是自愿参加,而且要量力而行。因为我们大多都是工薪族或退休族,生活并不富裕,有的还比较困难,就是为了干点儿想干的实事。比如陈洪升有一个脑瘫的女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连吃饭都要别人喂。大家本不想让他参加。可是,陈洪升非参加不可,他说:我女儿上不了学,就让我帮助别人家的孩子上学吧!钱不在多少,是我和老伴儿的一点儿心意。
  “雪球”继续滚动,还引来了一支老年萨克斯乐队。这支乐队成员都是中老年人,领头的是退休建筑工人王玉良,今年65岁,他是最早想学萨克斯的3个人之一。开始是觉得吹普通乐器不过瘾,想玩点儿新鲜的。2009年3月,他就请来了蒲晓波义务教吹萨克斯。蒲晓波把五线谱化为简谱,手把手地教,真是不厌其烦。不过蒲晓波也说,教这些老年人真难,因为他们大多数没有什么音乐基础。可是,他们痴迷苦学的精神也真让人感动,经常一练就是四五个小时,连吃饭也忘了。
  为了不扰民,他们到大桥下的街心花园练习,悠扬的乐声,引来了路过的老知青孙跃群、退休货车司机王全生。加入的条件很简单,有萨克斯管就行。一开始,他们找不到音,手指不知道往哪儿按,吹不成调,有的人不认谱,就画了一个萨克斯按键图,写上字注明音符。笨鸟先飞,几个月过去了,这支乐队就吹得有模有样了。
  乐队成员也知道了蒲晓波资助贫困孩子的事情。大家再三要求也向贫困生表达一份爱心。于是2010年4月24日,这支老年萨克斯乐队来到石头营村,给村里的贫困生带来书包、笔记本、运动服、篮球,还有圆珠笔、三角板等多种文具。老人们拿出金灿灿的萨克斯管,孩子们看着十分好奇,不知道这是啥玩意儿。老人们耐心讲解,还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持管、如何吹奏,一个孩子终于使足气力吹出声来,赢得一片叫好声……
  大家用萨克斯演奏《雪融花》、《半个月亮》、《长江之歌》,孩子们动情地跟着唱起来,歌声在农家小院回荡,飘向山谷。大家说:第一次见到这些孩子时腼腆、自卑,如今,他们变得开朗自信。无论今后他们干什么,只要他们能够自强自立,感到社会的温暖,将来有能力的时候,也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这样,我们的心愿和目的就达到了。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2009年7月22日是天津知青杨挚颖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终于在黑龙江红色边疆农场的大力帮助下,圆了一个长达39年的心愿——为当年被黑龙江水无情卷走的六姐妹修坟立碑。  1970年5月28日夜,一条5米多长的小渔船在黑龙江江心被风浪打翻,一船8人全部落入波涛中。在一番奋力挣扎后,6名知青及一位“六六三”老战士消失在江水中,只有自小受过专业游泳训练的杨大丰(杨挚颖原名)侥幸在黑夜中爬上了岸边……
期刊
西方有位哲人说:“永远不要拒绝他人的好意。”父母儿女之间也应如此。    学会享受儿女的“孝心”  ■王立    我年过古稀,但好奇心依旧有增无减,儿女总是投我所好,而我对子女的孝心从不拒绝。  一次,女儿带我做足疗。我犹豫片刻,服从安排。结果是体验了生活,领略了关爱,可消费了多少人民币?女儿不对我说,我不问。还有一次儿子给我买了一张擦皮鞋的优惠卡:“50元能擦25次,服务员给擦,省您的劲儿了。”
期刊
跑遍63个国家钓到1000种鱼  沃兹尼亚克现年47岁,家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拉蒙。当在挪威一处峡湾钓到一条重9.5公斤的黑鳕鱼后,他的钓鱼纪录终于更新到第1000种,同时打破了12项国际垂钓协会纪录。10年间为了等鱼咬钩,沃兹尼亚克在河畔、码头、海滩和船上耗掉的时间高达两万多小时,走遍世界63个国家和地区,乘坐飞机的航行距离超过185万公里。    英国老人62年组建“火柴舰队”  英国79岁的
期刊
今年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说:因为我2009年在英国剑桥访问期间发生了一段不愉快的事情,我的母亲就是在那天看电视而出现脑溢血的。“现在她行走不便,视觉面狭窄,只能看一个很小的空间。”此话一时牵动了万人心,众人得知我们敬爱的总理身后有一个更伟大的母亲,大家衷心祝愿温总理的母亲早日康复。  温总理的母亲,叫杨秀兰,是天津城里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当年,他和母亲住在天津城里一条古朴的小胡同里,他母亲喜欢把钥
期刊
案例:  老马觉得自己是个老好人,不管是工作场合还是私人场合,吃饭还是打球,只要问他意见,老马就说:“随便”。他本认为这样自己会落得好人缘,而今却经常碰壁。  老伴一清早买菜回来,她问老马中午要吃豆角还是冬瓜。老马头也不抬地说:“随便”,哪知道老伴一听就生气了,说:“你别吃了,我辛辛苦苦采购,可不是‘随便’买来的。”老马见妻子说话这样冲,抬起头茫然地问:“你生什么气啊?”老伴道:“我忙了一早晨,你
期刊
不知道谁把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定为父亲节。“祝爸爸父亲节快乐”。每年这个日子,我都会接到女儿的越洋电话。女儿出国10年了,对父亲的问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然而,去年这个问候,我却是在父亲的病床前收到的。望着躺在病床上的戎马一生的父亲,我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父亲用自然无声的父爱,宽厚而深沉的胸怀影响着后代,为子女树立了做人的榜样。而今,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前来看望的我们,依然露出不愿打扰的神
期刊
父亲提前退休了,一开始母亲一肚子不高兴,放弃优厚的奖金,收入要少好大一块。我们却乐不可支,因为我们早就規划了父亲的退休生活,想让才华横溢的父亲跳出工作的桎梏,活出自我来。  我安排的是旅游,想当年父亲胸怀走遍祖国的志向,报考地质专业。可是工作40年难得有放松的时候,偶尔出差也不可能尽兴游山玩水。如今,父亲母亲身体还好,我觉得旅游是他晚年生活的首选。  弟弟安排父亲学电脑,追赶潮流。父亲这辈子老老实
期刊
丁老师:您好!  我最近工作上一帆风顺,公司做得很大,业务开展得不错,但我的婚姻非常糟糕,我死的心都有了。  我和丈夫老赵青梅竹马,相爱在高中阶段,清华园是我们彼此牵手的青春时光。  我信任老赵,就像信任自己。在我们婚后的这二三十年中,我被许多异性青睐。如果我对婚外情愫接招,不知道会被多少支丘比特神箭射中。  在那么多年的时间里,我从来不怀疑他。可前些日子,我有些不舒服,想让他给我倒一点儿水喝,他
期刊
一次,我在路边发现一只瓷器酒瓶,捡起来一看,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鲜艳,非常漂亮,其观赏价值并不亚于昂贵的古瓷名瓷,竟爱不释手。于是触发了我收藏陶瓷酒瓶的念头。从此,凡见到陶瓷酒瓶就加以收藏。邻居、朋友知道我有此爱好,凡有发现,也常来“进贡”。时间一长,竟也数量可观,规格繁多,品种丰富。  一只陶瓷酒瓶就是一首诗,一部酿酒的历史,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其新颖别致的造型、精美的图案、精湛的书法,美丽的
期刊
老妻虽已年逾古稀,可衣着却很讲究,穿出的衣服总是那么可身得体,不断引来羡幕的目光。人家问她:“衣服是什么牌子?多少钱买的?”她幽默地答道:“更生牌,坐家公司出品,自产自销,从不外售。”当人们明白她说的意思时,便会发出会心的微笑,齐声夸赞她的巧手。  其实她穿的都是些普通的衣服,有的已穿过多年,甚至还有二十多年前买的,也有是从儿媳那“退伍”下来到她这再“服务”的。她穿上之所以变得那样合体可身又新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