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素质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学校要肩负起教育的时代责任,努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实现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加强学校体育管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使学校体育更好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关键词: 学校体育;体育管理;学生;体育素质
1 学校体育管理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不相适应的问题
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紧迫性。然而在学校体育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育观念陈旧,忽视体育素质的现象仍然普遍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许多地方和学校仍热衷于应试教育,把办教育的目的歪曲了。在指导思想上,重视理论学习,重视对学生进行书本应考知识的灌输,忽视德、智、体、美、劳和心理素质与动手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得众多的教师千方百计致力于追求智育,而把实施素质教育放在一边。出现了片面突出智育而严重忽视体育的问题。忽视体育对增强体质,强国强种,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培养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丰富个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功能。领导也对学校体育管理的不重视。
1.2 体育教育模式陈旧,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
体育教学多年来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目标内容老化、单一,强调共性且比较抽象,没有显示出自己的特点,脱离了现代学生追求个性,强调实际的特质,使得体育的魅力无法为学生普遍接受,无法让学生享受运动带来的欢乐,达不到健身的目标。忽视了体育教学长期效益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随着社会快速变迁,体育教学改革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健康第一”为主导,适应人类休闲生活形态,树立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思想与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1.3教师综合能力欠缺,教育方法陈旧,体育教学质量不高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性地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师资队伍无论是在学历层次还是知识结构都与其他学科教师存在着较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多,综合能力欠缺等。因此,为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我国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学校较高的教学质量。
1.4 体育文化宣传力度不够,校园缺乏体育文化氛围
目前学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很不乐观,许多学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和在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充分利用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势来教育管理学生。学生主观性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但学校没有很好地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学校缺乏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1.5 体育设施不足,体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受限
体育设施是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体育设施的不足,一直困扰着各级学校。发达国家却不这样,体育设施相当齐全。比如美国的体育设施齐全、器材科技含量高。在美国到处都有体育设施供人们免费锻炼,从街道到单位,从家庭到医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体育锻炼设施。美国大学的游泳馆、篮球馆、排球馆等,可以举办国际比赛,而我们有多少学校具有这样的条件呢?学校体育设施是否充分完备,往往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2 对策与措施
2.1 提高学校领导的“素质意识”,加强学校体育管理
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主管校长而言,应率先转变教育观念,把在体育工作中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加强思想认识、提高“素质意识”,挖掘体育的丰富内涵,拓宽全面培养的途径,把握教育改革的机遇,加强体育工作的力度。在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的内涵和功能并非是单一的、片面的,它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概括起来,学校体育具有修德、益智、健体、育能、塑美的功能。修德,就是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如拼搏精神、竞争意识、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互助友爱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等。益智,是指学校体育教育可调节学生的大脑,消除学习中产生的身心疲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益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科学文化素养,奠定一生的健康基础。育能,是指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其生活技能,如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反应能力、审美能力等。塑美,是指学校体育教育能够针对具备相当文化基础的学生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塑造其形体美、动作美、仪表美、姿态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审美观念,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学校体育是当代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能触及学生智能、体能、心灵和情感的综合性的全面教育过程。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把体育工作落到实处。
2.2 改革创新,加强体育教学管理
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体育教学管理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中心环节,学生体育知识的获得,体育技能的掌握和体育意识的形成多数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得到的。要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讲稿和学期教学总结进行存档,要求教师每学期要上公开课、理论课,并组织人员对其进行评议,做好记录存档,要求互相看课并要有记录。教研室管理者要对教师上课效果进行抽查,如: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练习密度与强度、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技术及运用能力等,组织教学比赛,学期结束前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并做好统计存档,确保体育教学科学、规范、合理并落到实处。每学期、学年均进行评优评先,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2.3 注重校园精神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文化概括地说是指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相对体育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它是校园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身体练习为手段,各类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与校园的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人们常说:“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体育不好出废品。”正因为体育的这一属性,我们应重视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文化,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和提高全民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以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下主要讲述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例如,组织校园体育节活动。在体育节期间,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开展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宣传教育、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及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观赏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审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观看体育活动的兴趣。组织好学生参加观摩比赛,在观看比赛前,对所观看项目的规则、技术、战术特点等作适当的介绍,使学生在观看时熟悉比赛的内容,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观摩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时进行总结。组织专题讲座。比如:如何欣赏篮球比赛、网球比赛如何评分等。
2.4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意识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它依赖物质条件。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增强必须要有体育场馆设施作保证。在我国学校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场地缺乏,而导致他们刚燃起的体育锻炼激情熄灭了。因而,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人数,新建或补充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以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而那些暂时没有条件的学校要因地制宜,自制简易器材,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和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提供有利条件。
3 结论
我国学校体育要主动适应世界教育的潮流,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手段,解决现在我国学校体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学生的体育素质,使学生今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潮中能坚持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质健康,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P].中发[2007]7号文,2007,5,25.
[2]刘强辉.体育与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18.
[3]余其刚.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管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4):101-103.
[4]孙汉超.体育管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92-98,130-138.
[5]程秋珍.论中美高校体育课的比较[J].时代文学,2007,(4):159.
[6]严赛君.试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0,(2):50-51.
(成都医学院体育教研室)
关键词: 学校体育;体育管理;学生;体育素质
1 学校体育管理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不相适应的问题
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紧迫性。然而在学校体育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育观念陈旧,忽视体育素质的现象仍然普遍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许多地方和学校仍热衷于应试教育,把办教育的目的歪曲了。在指导思想上,重视理论学习,重视对学生进行书本应考知识的灌输,忽视德、智、体、美、劳和心理素质与动手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得众多的教师千方百计致力于追求智育,而把实施素质教育放在一边。出现了片面突出智育而严重忽视体育的问题。忽视体育对增强体质,强国强种,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培养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丰富个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功能。领导也对学校体育管理的不重视。
1.2 体育教育模式陈旧,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
体育教学多年来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目标内容老化、单一,强调共性且比较抽象,没有显示出自己的特点,脱离了现代学生追求个性,强调实际的特质,使得体育的魅力无法为学生普遍接受,无法让学生享受运动带来的欢乐,达不到健身的目标。忽视了体育教学长期效益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随着社会快速变迁,体育教学改革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健康第一”为主导,适应人类休闲生活形态,树立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思想与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1.3教师综合能力欠缺,教育方法陈旧,体育教学质量不高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性地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师资队伍无论是在学历层次还是知识结构都与其他学科教师存在着较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多,综合能力欠缺等。因此,为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我国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学校较高的教学质量。
1.4 体育文化宣传力度不够,校园缺乏体育文化氛围
目前学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很不乐观,许多学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和在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充分利用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势来教育管理学生。学生主观性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但学校没有很好地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学校缺乏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1.5 体育设施不足,体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受限
体育设施是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体育设施的不足,一直困扰着各级学校。发达国家却不这样,体育设施相当齐全。比如美国的体育设施齐全、器材科技含量高。在美国到处都有体育设施供人们免费锻炼,从街道到单位,从家庭到医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体育锻炼设施。美国大学的游泳馆、篮球馆、排球馆等,可以举办国际比赛,而我们有多少学校具有这样的条件呢?学校体育设施是否充分完备,往往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2 对策与措施
2.1 提高学校领导的“素质意识”,加强学校体育管理
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主管校长而言,应率先转变教育观念,把在体育工作中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加强思想认识、提高“素质意识”,挖掘体育的丰富内涵,拓宽全面培养的途径,把握教育改革的机遇,加强体育工作的力度。在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的内涵和功能并非是单一的、片面的,它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概括起来,学校体育具有修德、益智、健体、育能、塑美的功能。修德,就是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如拼搏精神、竞争意识、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互助友爱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等。益智,是指学校体育教育可调节学生的大脑,消除学习中产生的身心疲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益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科学文化素养,奠定一生的健康基础。育能,是指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其生活技能,如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反应能力、审美能力等。塑美,是指学校体育教育能够针对具备相当文化基础的学生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塑造其形体美、动作美、仪表美、姿态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审美观念,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学校体育是当代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能触及学生智能、体能、心灵和情感的综合性的全面教育过程。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把体育工作落到实处。
2.2 改革创新,加强体育教学管理
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体育教学管理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中心环节,学生体育知识的获得,体育技能的掌握和体育意识的形成多数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得到的。要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讲稿和学期教学总结进行存档,要求教师每学期要上公开课、理论课,并组织人员对其进行评议,做好记录存档,要求互相看课并要有记录。教研室管理者要对教师上课效果进行抽查,如: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练习密度与强度、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技术及运用能力等,组织教学比赛,学期结束前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并做好统计存档,确保体育教学科学、规范、合理并落到实处。每学期、学年均进行评优评先,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2.3 注重校园精神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文化概括地说是指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相对体育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它是校园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身体练习为手段,各类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与校园的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人们常说:“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体育不好出废品。”正因为体育的这一属性,我们应重视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文化,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和提高全民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以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下主要讲述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例如,组织校园体育节活动。在体育节期间,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开展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宣传教育、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及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观赏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审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观看体育活动的兴趣。组织好学生参加观摩比赛,在观看比赛前,对所观看项目的规则、技术、战术特点等作适当的介绍,使学生在观看时熟悉比赛的内容,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观摩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时进行总结。组织专题讲座。比如:如何欣赏篮球比赛、网球比赛如何评分等。
2.4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意识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它依赖物质条件。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增强必须要有体育场馆设施作保证。在我国学校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场地缺乏,而导致他们刚燃起的体育锻炼激情熄灭了。因而,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人数,新建或补充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以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而那些暂时没有条件的学校要因地制宜,自制简易器材,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和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提供有利条件。
3 结论
我国学校体育要主动适应世界教育的潮流,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手段,解决现在我国学校体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学生的体育素质,使学生今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潮中能坚持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质健康,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P].中发[2007]7号文,2007,5,25.
[2]刘强辉.体育与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18.
[3]余其刚.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管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4):101-103.
[4]孙汉超.体育管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92-98,130-138.
[5]程秋珍.论中美高校体育课的比较[J].时代文学,2007,(4):159.
[6]严赛君.试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0,(2):50-51.
(成都医学院体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