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开卷考试是近年来很多地方采用的考试模式,很多学生包括教师在内对开卷考试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历史是开卷考试,卷面分数少,考试时只要翻书看就行了。因此平时上课和复习时间安排得很少,但是很多学生在历史考试中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如何提高历史开卷考试的成绩,这是很多教师和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在此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纠正错误观念
近年来,我们这个地区中考都是采用政治与历史同场分卷考试,政治考70分钟,卷面分数70分,历史考50分钟,卷面分数是50分,两科合起来作为一大学科。而历史科命题的范围涉及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总共6大本书,试题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比较多,考核的范围又大,综合性强,要在50分钟内完全靠看书本和资料来答题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比较困难。成绩不好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时间不够,二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认为历史开卷考试只需翻书找答案就行了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二、复习历史课本,熟悉基础知识
1.注重认真听课,整理好笔记。教育学生平时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教师在课堂里已将它讲得很清楚,学生已有总体的认识,另外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要注重做好笔记,将重点内容在书本里画出来,重要图片打好重点符号。要教育学生学会整理笔记,在书本有选择地抄一些重要的、系统性的知识,并在抄的时候分门归类,把知识有目的地抄在不同章节里,起到归类与对比的作用,便于复习书本时有重点地看书复习。
2.重视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是中考经常考到的内容,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将社会重大的热点问题同历史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重视的社会热点问题应该是一年内或近期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今年的住房问题、民工工资问题、医改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等。周年纪念的知识点,比如《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九一八”事变等等。对于这些热点问题要懂得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去分析、探究,才有可能在开卷考试中解答问题时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3.注意学科间的综合联系。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注意各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联系。比如历史学科考试的一大题目是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的题目很多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注重提高语文功底是很有必要的;用数学的表格列出唐朝人口的变化来反映唐朝经济发展的情况;用语文的诗歌朗诵法来概括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作家的词的特点。
4.注意记忆的窍门与方法。历史虽是开卷考试,但需记忆一些基础的知识点,这就要注意窍门与方法。如用地理方位来记战国七雄的名称与位置,东齐、南楚、西秦、北燕,以及中间的赵、魏、韩;用表格的形式来记忆三国鼎立局面中的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用线索的形式来记忆红军长征路线等。
5.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我们在讲述历史,用历史知识去分析时政、现实生活时都是运用知识的好途径。另外,有选择地练习写历史小论文,思考历史活动实践题、课本内的“想一想”和“动脑筋”等也是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能力的好办法。
三、划分历史专题,强化历史训练
1.划分历史专题。在历史学习中有很多历史知识点,可以将它们归为一类进行复习与记忆的,这个就是历史专题。如在中国史中,战争史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科技史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边疆问题史有台湾史、西藏史、新疆史等等。对于专题史,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归纳,要求学生将他们整理到课本,以形成清晰的结构。
2.强化历史训练。开卷考试需要多做多练。新的考试模式是更加关注对历史事件与历史问题的理解与认识,重视学生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分析能力。为了培养能力,适当强化训练和“热身模拟”是非常必要的。但后一阶段不宜陷入题海当中,要精选、精析试题,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一般要求学生考前两个月内每周做1~2套模拟试题,重点放在多接触题型、多掌握方法、多总结经验上,不要只关心分数,更重要的是进行分析和总结。教育学生重视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复习水平。对于题量比较大的训练,应做到先浏览,后参考答案,尝试体验是否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四、熟悉历史课标,用活教材
中考试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和目标而命制的。因此,要明确考试的重点和方向,就必须参阅课程标准。依照课程标准的“三级目标”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基本要求,实际上为我们画出了考试范围:凡课程标准中没有的内容就是超范围的,复习时可以删去;凡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内容,就是重点内容,要认真复习。对于课标要求的内容要逐一回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系统。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寻找并克服学生的薄弱环节,着力澄清模糊认识,解决疑难问题。复习时以课本为本,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尽量尝试对每章节内容做出归纳总结。只有系统地建立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做到课标要求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
五、让学生学会调整心态,轻松迎考
考试是检验学习情况的手段之一,只要尽心尽力,就可以问心无愧。教育学生考前不用给自己过大压力,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考出水平。告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也是中考取胜的保证,所以要学会调整心态,轻松迎考,考出好成绩。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纠正错误观念
近年来,我们这个地区中考都是采用政治与历史同场分卷考试,政治考70分钟,卷面分数70分,历史考50分钟,卷面分数是50分,两科合起来作为一大学科。而历史科命题的范围涉及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总共6大本书,试题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比较多,考核的范围又大,综合性强,要在50分钟内完全靠看书本和资料来答题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比较困难。成绩不好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时间不够,二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认为历史开卷考试只需翻书找答案就行了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二、复习历史课本,熟悉基础知识
1.注重认真听课,整理好笔记。教育学生平时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教师在课堂里已将它讲得很清楚,学生已有总体的认识,另外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要注重做好笔记,将重点内容在书本里画出来,重要图片打好重点符号。要教育学生学会整理笔记,在书本有选择地抄一些重要的、系统性的知识,并在抄的时候分门归类,把知识有目的地抄在不同章节里,起到归类与对比的作用,便于复习书本时有重点地看书复习。
2.重视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是中考经常考到的内容,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将社会重大的热点问题同历史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重视的社会热点问题应该是一年内或近期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今年的住房问题、民工工资问题、医改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等。周年纪念的知识点,比如《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九一八”事变等等。对于这些热点问题要懂得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去分析、探究,才有可能在开卷考试中解答问题时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3.注意学科间的综合联系。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注意各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联系。比如历史学科考试的一大题目是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的题目很多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注重提高语文功底是很有必要的;用数学的表格列出唐朝人口的变化来反映唐朝经济发展的情况;用语文的诗歌朗诵法来概括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作家的词的特点。
4.注意记忆的窍门与方法。历史虽是开卷考试,但需记忆一些基础的知识点,这就要注意窍门与方法。如用地理方位来记战国七雄的名称与位置,东齐、南楚、西秦、北燕,以及中间的赵、魏、韩;用表格的形式来记忆三国鼎立局面中的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用线索的形式来记忆红军长征路线等。
5.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我们在讲述历史,用历史知识去分析时政、现实生活时都是运用知识的好途径。另外,有选择地练习写历史小论文,思考历史活动实践题、课本内的“想一想”和“动脑筋”等也是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能力的好办法。
三、划分历史专题,强化历史训练
1.划分历史专题。在历史学习中有很多历史知识点,可以将它们归为一类进行复习与记忆的,这个就是历史专题。如在中国史中,战争史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科技史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边疆问题史有台湾史、西藏史、新疆史等等。对于专题史,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归纳,要求学生将他们整理到课本,以形成清晰的结构。
2.强化历史训练。开卷考试需要多做多练。新的考试模式是更加关注对历史事件与历史问题的理解与认识,重视学生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分析能力。为了培养能力,适当强化训练和“热身模拟”是非常必要的。但后一阶段不宜陷入题海当中,要精选、精析试题,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一般要求学生考前两个月内每周做1~2套模拟试题,重点放在多接触题型、多掌握方法、多总结经验上,不要只关心分数,更重要的是进行分析和总结。教育学生重视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复习水平。对于题量比较大的训练,应做到先浏览,后参考答案,尝试体验是否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四、熟悉历史课标,用活教材
中考试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和目标而命制的。因此,要明确考试的重点和方向,就必须参阅课程标准。依照课程标准的“三级目标”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基本要求,实际上为我们画出了考试范围:凡课程标准中没有的内容就是超范围的,复习时可以删去;凡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内容,就是重点内容,要认真复习。对于课标要求的内容要逐一回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系统。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寻找并克服学生的薄弱环节,着力澄清模糊认识,解决疑难问题。复习时以课本为本,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尽量尝试对每章节内容做出归纳总结。只有系统地建立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做到课标要求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
五、让学生学会调整心态,轻松迎考
考试是检验学习情况的手段之一,只要尽心尽力,就可以问心无愧。教育学生考前不用给自己过大压力,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考出水平。告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也是中考取胜的保证,所以要学会调整心态,轻松迎考,考出好成绩。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