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因此,作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并使之逐步提高的过程。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关键词】小学 作文 能力 培养
一、培 养学生获取材料的能力
素材来自于生活,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内容也就越充实。现在,小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内容已经比较丰富,但为什么有的学生仍然感到作文难写,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呢?原因是他们缺乏从周围的事物中获取材料的能力。如何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呢?
1.要逐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按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可以按事物的发展顺序由先到后的观察;按事物所处的空间,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按事物的特点,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初步掌握观察方法后,再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尝。通过接触事物,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材料。在学生具备了一定观察能力以后,启发学生经常注意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鼓励学生写日记,记下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
3.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取材料。除学好课文外,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如《少先队报》《学生报》《语文报》和一些少儿读物。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提高鉴赏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题、选材能力
审题,就是研究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是对文章进行构思的前提;是布局谋篇的开端。审题正确与否,关系到作文能不能切题,是作文的主要一环。审题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命题作文的审题。新课标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天地里都安排了笔下生花。作文的内容、题材、形式都符合这一单元课文的类型。在教学中,联系这一单元课文的写作特点,写作顺序、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审题,增强审题能力。
2.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审题。课文的题目和中心思想紧密相连,每一篇课文都是培养审题的好材料。
3.自由命题作文的审题。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从素材中确定中心思想、编拟题目的能力。自选内容、自拟题目,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题目和内容的联系,有利于紧扣主题写作。
三、培养学生编写提纲的能力
小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是条理不青、层次混乱。这就是说明没能理出一个清晰的框架来,也就是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提纲。在学生具备审题选材能力以后,就应当进行编写提纲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练习打腹稿,指导学生从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如给学生讲完故事以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事?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让学生把整个故事串成一条线。此外,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篇章、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领会作者的思路,提高编拟提纲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下笔成篇的能力
在编写提纲给作文搭好框架以后,就要把这个框架具体转化为一篇前后照应,有主次贯联一体的文章,这就是下笔成篇的能力。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可适当对学生进行一些指导。
1.注意文章的层次。可联系阅读课文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懂得一般记叙文的表达结构.如:按时间顺序、地点转换或事情发展顺序记事;通过一件事或几件写人;按照“总——分——总”或“分——总”的顺序等一般规律。让学生明确,每篇作文都应该围绕文章中心这条主线,有主次有顺序地表达,另一种方法是在改错中训练对层次的掌握;一是出一些层次顺序错乱颠倒的句子、片段让学生修改。二是联系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分析条理不清的错误。这样练习,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2.注意开头结尾和过度照应。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
重要主成部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可以引人入胜;好的结尾能给人以深思,激发读者的感情,使人奋进。因此,开好头、结好尾是枝、至关重要的。同时要注意头伪照应,使文章有始有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要让学生从平常的大量阅读中去学习、去体会。同时,结合阅读课向学生介绍一些开头、结尾的写作方法。如开头交代时间、地点和事件;提出问题;回忆联想等引出下文。结尾与开头照应;点明中心;抒发感情等。
3.注意语言的表达效果。要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使用词语尽量正确。鼓励学生恰当的运用比喻、拟人句,使内容生动形象。为此,可安排一些作文片段进行练习。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这是十分可贵的。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小学作文能力的培养,上述四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整体。要提高作文能力,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能力。同时,能力也是无限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训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把小学生的作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以后的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文字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壶东小学)
编辑/张华利
【关键词】小学 作文 能力 培养
一、培 养学生获取材料的能力
素材来自于生活,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内容也就越充实。现在,小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内容已经比较丰富,但为什么有的学生仍然感到作文难写,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呢?原因是他们缺乏从周围的事物中获取材料的能力。如何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呢?
1.要逐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按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可以按事物的发展顺序由先到后的观察;按事物所处的空间,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按事物的特点,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初步掌握观察方法后,再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尝。通过接触事物,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材料。在学生具备了一定观察能力以后,启发学生经常注意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鼓励学生写日记,记下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
3.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取材料。除学好课文外,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如《少先队报》《学生报》《语文报》和一些少儿读物。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提高鉴赏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题、选材能力
审题,就是研究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是对文章进行构思的前提;是布局谋篇的开端。审题正确与否,关系到作文能不能切题,是作文的主要一环。审题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命题作文的审题。新课标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天地里都安排了笔下生花。作文的内容、题材、形式都符合这一单元课文的类型。在教学中,联系这一单元课文的写作特点,写作顺序、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审题,增强审题能力。
2.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审题。课文的题目和中心思想紧密相连,每一篇课文都是培养审题的好材料。
3.自由命题作文的审题。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从素材中确定中心思想、编拟题目的能力。自选内容、自拟题目,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题目和内容的联系,有利于紧扣主题写作。
三、培养学生编写提纲的能力
小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是条理不青、层次混乱。这就是说明没能理出一个清晰的框架来,也就是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提纲。在学生具备审题选材能力以后,就应当进行编写提纲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练习打腹稿,指导学生从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如给学生讲完故事以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事?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让学生把整个故事串成一条线。此外,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篇章、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领会作者的思路,提高编拟提纲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下笔成篇的能力
在编写提纲给作文搭好框架以后,就要把这个框架具体转化为一篇前后照应,有主次贯联一体的文章,这就是下笔成篇的能力。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可适当对学生进行一些指导。
1.注意文章的层次。可联系阅读课文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懂得一般记叙文的表达结构.如:按时间顺序、地点转换或事情发展顺序记事;通过一件事或几件写人;按照“总——分——总”或“分——总”的顺序等一般规律。让学生明确,每篇作文都应该围绕文章中心这条主线,有主次有顺序地表达,另一种方法是在改错中训练对层次的掌握;一是出一些层次顺序错乱颠倒的句子、片段让学生修改。二是联系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分析条理不清的错误。这样练习,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2.注意开头结尾和过度照应。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
重要主成部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可以引人入胜;好的结尾能给人以深思,激发读者的感情,使人奋进。因此,开好头、结好尾是枝、至关重要的。同时要注意头伪照应,使文章有始有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要让学生从平常的大量阅读中去学习、去体会。同时,结合阅读课向学生介绍一些开头、结尾的写作方法。如开头交代时间、地点和事件;提出问题;回忆联想等引出下文。结尾与开头照应;点明中心;抒发感情等。
3.注意语言的表达效果。要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使用词语尽量正确。鼓励学生恰当的运用比喻、拟人句,使内容生动形象。为此,可安排一些作文片段进行练习。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这是十分可贵的。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小学作文能力的培养,上述四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整体。要提高作文能力,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能力。同时,能力也是无限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训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把小学生的作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以后的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文字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壶东小学)
编辑/张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