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户相对贫困化分析——基于损失承担非对称性视角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金融危机降低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但损失分布存在城乡非对称性特征,农民所受冲击更为强烈。以中国为例,实证分析亚洲金融危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农民工失业或回滞至农村就业,工资收入减少;随着负面影响蔓延至农村地区,农户经营性收入增速随即下降;农民工返乡中断城镇化进程,也使其难以分享工业化的收益。除了以上因素,再考虑到农户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减少、人力资本毁损和社会安全网的脆弱性,相对城镇居民,亚洲金融危机对农民的冲击更为强烈,成为扩大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土壤肥料研究工作在农业和农业科技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大力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土壤肥料学会的历史责任是:牢记根本宗旨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综合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绩效(“三重绩效”),对于巩固合作制优势和基本价值观,促进新型农民培养和农民共同富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了三个主要制度性成果: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市场配置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但农村改革在农民增收、土地制度、公共产品供给、农民工权益保障、金融服务、农村
根据现行宪法和中国已加入的国际公约的规定,公民应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因身份不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现实权利上与城镇人口存在着很大差距。农民是国有资产
始于2005年浙江温岭新河镇参与式预算的过程和逻辑为:增加会次、会期——细化预算——会前培训——修改预算——修正议案——制定实施办法——设立财经小组。参与式预算培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