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互结证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

来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l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湿性疾病患者大多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内外邪合而伤人,脏腑功能失调,影响气血津液正常运行,气滞津停血阻,久致痰瘀互结之证;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痰"和"瘀"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尤其是中晚期阶段往往是痰瘀相互胶结、顽固难化,治疗十分棘手。故从痰瘀互结证形成的病因病机,表现疼痛、麻木、肿块结节等临床共性,杂合寒、热、湿等邪而成的临床个性,辨证论治要点以及相对应的治疗策略等方面探讨痰瘀互结证在风湿性疾病中的运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1991~1998年,笔者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及抗菌素注入奶牛乳房内治疗奶牛乳房炎80例,其中泌乳期患乳房炎72例、干奶期2例、分娩期乳房炎6例。1 治疗方法  先将患病乳房内残留液
作为中国大陆南北分界线具有丰富矿产资源的秦岭印支造山带,历来是我国地学界研究的重点。10多年前由于在其东段大别山发现了轰动一时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矿物,而被视为陆块之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