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开创者,祖国的未来将由他们谱写,他们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我国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我们高喊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学生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决不能忽视的。下面,笔者就新形势下学生形成的不良道德品质谈谈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中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
  一、新时期对道德品质的理解
  金国华说:“道德行为是道德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所谓道德品质,简称“品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笼统地说,它表现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上。具体地说,我国基本道德规范表现为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即为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自觉学法、懂法和守法;讲究礼节、礼仪和礼貌,行为举止得体及适宜,还要懂得尊老爱幼;诚实诚恳,言行一致;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为人友好善良;勤劳简朴,志存高远,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热爱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义务,为社会多做好事。这是对我国古代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也是新形势、新时代条件下新的道德规定。
  二、提高当前中学生道德品质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当代中学生的品德现状总体上呈健康向上的态势,他们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尊严感;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显著增强;开放性与批评性增强。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学生道德建设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存在令人忧虑的言行举止不文明、与人交往欠缺无私精神、尊重和维护社会公益表现较差、不珍惜社会劳动成果、思想行为“早熟”、辨别能力弱、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倾向、言行不一等令人担忧的道德问题。初中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转折期,是培养学生道德观的最佳时机,因此,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三、新时期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社会上影响青少年道德观的因素
  1.道德建设相对滞后影响青少年的道德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提高了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高速的经济发展使道德意识发展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利益至上”原则滋长了人们的功利主义。社会上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将亲情、爱情、友情以利害关系来衡量,以至于为钱而打官司的事件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在利益之上的心理趋势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更是屡禁不止,近几年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校车事故、拆迁事件等现实,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同时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
  2.社会上的违德现象影响青少年的道德观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道德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交融碰撞,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但是多元的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一些负面现象相结合,使得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领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违德现象。一些官员利用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一些医生收受病人红包;十字路口的红灯亮着,但是一些大人牵着孩子熟视无睹,照闯不误;小偷偷东西没人敢吭气;见到伤病者有人围观却无人出手相援;大冬天跳水救人,被救的人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就走,勇士却躺在岸边受冻生病;在草地上捡到有证件的钱包却不敢送还失主,怕被误认为是贼…… 这些现象每天不停地上演,青少年们也会不可避免地看到、听到这样的事。
  3.网络监管不够规范影响青少年的道德观
  尽管政府目前对网吧的管理有各种各样的规定,但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一些网吧老板对各种规定不屑一顾。如不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上网,可到网吧上网的大都是18岁以下的中小学生。不准晚上十二点以后营业,可通宵营业的网吧比比皆是。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转和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突出问题,也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
  (二) 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不足的因素
  1.外出打工的父母顾不上孩子的道德教育
  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留守儿童很多都是由公婆管理。爷爷奶奶溺爱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孩子“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被宠坏的孩子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还有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因此,他们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地得到。这种爱的方式,导致孩子逐渐形成了 “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
  2.经济富有的家庭轻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
  经济富足的家庭中,绝大多数家长重视教育,但也存在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片面认识,他们关注的是分数,简单地把对孩子的爱看成了为孩子请家教、购书籍和参加各类兴趣班。结果是钱花了不少,孩子却精疲力竭,有的适得其反,孩子出现叛逆心态,收获的是家庭矛盾不断,孩子自私、任性、撒谎、懒惰、不尊敬师长、不关心他人和集体等。
  3.经济一般的家庭因经济影响着孩子的道德教育
  经济一般的家庭,家长大多是上班族,收入不高,而且我国现阶段处于转轨时期,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于是他们牢骚满腹、神情不满、随意评论。殊不知这日常的点点滴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动摇着孩子的信念,是当前部分孩子对任何事情淡漠消沉,甚至厌世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有的父母会因为一些开支而经常吵架,因为一些小事与邻里同事关系不和,还会因为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而贪图小利……所有这些事情都会无形地影响孩子,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用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来统一自己的情感和意志。   (三)学校中影响道德教育的因素
  1.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教育
  提倡素质教育十多年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句话可谓深入人心。但大部分学校仍然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或轻视思想教育,只抓智育,不抓德育;为了升学率抓教学、抓考试、抓成绩排名,根本没把精力放在组织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上。社会、家长和学校之间,以成绩论英雄。尤其是那些“兜底”学校更为严重,学生骨干少,加上教育力量薄弱,升学率很低,名声不好,学生不愿学习,出现了恶性循环,后进生队伍扩大,违法犯罪学生增多,教师也无法安心在这类学校任教。道德教育在此时,仅被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有名无实。
  2.师德建设形式化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教育
  师德是教育之魂。但教师队伍也同时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些负面的影响,师德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教师对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未能以积极的姿态自觉接受师德教育。表面上的师德学习只是流于形式地读读报纸、传达文件,很少就提高师德修养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更缺乏在典型的挖掘与培养上下工夫。需要指出的是,师德教育的目标应升华为发自内心的崇高的职业道德感、纯洁的爱心以及心灵拷问式的自省,决不能满足于遵守师德“底线”的一般要求。不然,就会在心理上和认识上产生“社会适应不良症”,以至于使许多个体的不良道德观乘虚而入,最终导致学生对德育的可信度下降,影响德育的作用和效果。
  3.惩戒制度的缺失纵容了学生的违德现象
  一些学生中存在无知蛮横现象,但教师谈“惩”色变,皆因惩戒制度的缺失引起的。社会的各界人士或多或少地在抵制惩戒教育的正常开展,尤其是新闻界人士,在对反教育性惩戒的影响加以大肆渲染的过程中,混淆了公众的视听。教育政策一边倒地保护学生,学生、家长可以侮辱侵犯教师,但教师却不敢惩戒学生,有时连正常的批评教育都无法开展,产生这种情况的重要因素在于教师在对自身权力的保护上一无所有。个别学生根本不把教师放在眼里。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处于弱势,不仅不能管,管了还要遭报复。
  四、提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1.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指出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雷锋、郭明义、罗阳等榜样身上所具有的信念和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要充分发挥各种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要以建设文明城市为载体,充分利用广告牌、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笔者认为,路边的广告牌、电视的广告节目和网络上,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应该以落实任务或下达政策的方法,至少保证有百分之五十或更多的道德标语份额。
  2.弘扬道德风尚,创建诚信体系
  温家宝同志指出,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笔者认为,他国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对违反社会道德行为实行“零容忍”,哪怕是“一美元”的欠债不还,哪怕是一次见死不救,哪怕是一点个人财产的隐瞒不报,都会令自己身败名裂。尤其是政府官员,如果发生违反道德的事件,比如婚外情、毁坏契约、违反公约等,哪怕是个人隐私,也决不留情。整个社会对违德行为的同仇敌忾、不共戴天,规范和约束了公民的言行,以致大家形成了一种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的习惯。诚然国情不同,我们还需构建统一的诚信档案为社会诚信体系的达成提供信息支持。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信息系统,逐步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失德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3.加大管理力度,创设网络环境
  网络管理重在于管理经营者。其一,经营者如果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那么网吧就不会出现未成年人。其二,如果经营者法律意识强,那么网吧就不会出现有悖道德的影片,至少网吧管理者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再者,要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建造防火墙、启用分级过滤软件等有效技术手段,对网上的信息进行甄别,及时发现、查封、堵截、屏蔽、过滤和清除有害信息。最后,应该严格审核游戏所适合人群的年龄限制,依据实名登记及身份证输入把关,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二)提高公民认识,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1.关注留守儿童,维护亲情纽带
  关注留守儿童,应该注意的是,不能让留守儿童觉得自己有特殊性。我们应该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全社会应该营造一股氛围,让外出的家长懂得怎样去关注留守儿童。在儿童的生活中,父母的角色是谁都取代不了的,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也是无法用其他感情来替代的,那是一种无条件的接纳、关爱、体贴。因此,要培养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儿童创设与其父母交流的机会,增加交流的频次,指导交流的内容。靠政府、靠学校、靠谁都无法替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
  2.加强亲情沟通,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一个人的一生固然有一定影响,但思想道德的好坏则绝对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家长要转变观念,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成人与成才,孰重孰轻,要有正确的认识。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深入读懂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需求,及时解开孩子成长中遇到的烦恼。要学会尊重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让孩子充分相信自己。要明白再多物质条件的提供,也不会比给孩子真诚平等的沟通更有效果!切忌说一些过激的、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应尽最大可能挤出时间和孩子交谈,多陪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不要等到自己事业成功时,才发现孩子去之远矣!   3.注重个人修养,保有良好育人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在教子做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做孩子的好榜样。笔者呼吁:为了培养孩子,为人父母首先一定要真正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严于律己、孝敬长辈、尊重别人,并且经常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和改变孩子,培养孩子良好品行和习惯的前提是自己养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要努力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格,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引导子女,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健康人格的榜样。
  (三)推进教育职能,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健全德育管理,完善评价体系
  健全一套完整的德育管理体系应该说不难,可以说完善一套德育评价体系也不难。想我中华地灵人杰,英才无数,纵使是需要历史检验,众多本国的、外国的实践经验也足矣。可为什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话人人喊,却唯 “智”独尊呢?简单地说,是当前的考试制度让人们认识到唯 “智”独尊所带来的利益。而我们所建立的德育评价体系在升学过程中作用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即使我们再如何健全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都收效甚微。可喜的是,当前升学考试中加入了“体”;可惜的是所占比值小,就中考文化科800分来说,体育10分仅占1.25%;可怜的是“德”、“美”、“劳”对升学来说,几乎没用。若说试卷中有所体现,那也是纸上谈兵,谈得来的“高手”大多是高分低能的考试工具。试想一下,若“德”“智”“体”“美”“劳”这五项各占评价升学标准的20%,结果会怎样?我们的学校还会只抓智育,不抓德育吗?
  2.创设激励机制,树立高尚师德
  勒波夫(M.Leboeuf)博士在《怎样激励员工》一书中指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原则是奖励;得到奖励的人会把事情做得更好,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干得更漂亮。他还列出了应该奖励的10种行为方式:(1)奖励彻底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采取应急措施。(2)奖励冒险,而不是躲避风险。(3)奖励使用可行的创新,而不是盲目跟从。(4)奖励果断的行动,而不是无用的分析。(5)奖励出色的工作而不是忙忙碌碌的行为。(6)奖励简单化,反对不必要的复杂化。(7)奖励默默无声的有效行动,反对哗众取宠。(8)奖励高质量的工作,而不是草率的行动。(9)奖励忠诚,反对背叛。(10)奖励合作,反对内讧。创设激励机制,目的是要让工作者们看到努力学习师德所带来的收益及成果,进而爱岗敬业,树立高尚的师德。
  3.出台惩戒制度,弘扬尊师重教
  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犯错的学生不经受一定的“心理挫折”,是不可能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的。“惩戒教育”的开展宜早不宜晚,如果一个孩子10岁前没经历过“惩戒教育”,那么10岁后的任何一次“惩戒教育”都足以使他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来。如果一个孩子10岁前受到过“惩戒教育”,那么10岁后他会明白“惩戒教育”的目的。“惩戒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而且更能培养他们勇于正视和改正错误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他们的意志。当下,教师谈“惩”色变,皆因惩戒制度的缺失引起的。尽早地制定惩戒制度,让执教者有章可循、有归可依的同时,也规范教育者施行惩戒的方式方法和行为措施。当然,在社会各界人士抵制惩戒教育的今天,让公众明白“惩戒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也显得尤为紧迫。
  (责任编辑黄晓)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近些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而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桥梁高墩技术。本文以某高速公路段为例,分析
抛锚作业可能会撞击海底管道,这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件,海底管线因碰撞而发生损坏是其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但是这对于该管道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与影响。文章中分析了抛
高中英语新课标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如何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科学而高效地使用教材,恰当处理好教学与教材的关系,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倡导全人教育,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考场如战场,除注重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外,高考备考策略的指导显得特别重要。  一、及早准备好“最后复习”需要的书面材料  ①不放心、担心忘记的东西。在“最后复习”时看一遍,“临阵磨枪”像颗定心丸,使学生在考场上自信、镇定。②错题本。想想走过的弯路,回忆曾经有过的经验和教训对自己很有好处。  二、考前心理指导  ①树立自信。②对高考期望值不要过高,以平和的心态对
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其实,相对于终身学习能力而言,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心理学告诉人们,兴趣是人认识上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推动人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有了兴趣,学生就可以像海绵一样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识,那么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自然就有了。初中物理注重现象和结果,而高中物理则注重过程,且高中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因
农村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是:一般是初中毕业或具有相当初中毕业学历的学生,可以直接到中职学校报名就读。学生的文化素质与政治思想素质都不是很高,多数学习成绩比较差或是经济贫困生,文化基础差异很大,尤其是数学基础差,学生在数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缺陷。学生学习信心不足,目的不明确,自卑心理、厌学情绪及畏难情绪严重,对数学学习感到厌恶,学习无计划,缺乏信心和恒心。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
随着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用于如今的教育实践。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课堂图形教学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成就尤为突出。图形教学通过二维、平面、静止不动的简单的图形更形象地向学生们解释数学问题,拓展其思维空间,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练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有人认为当前数学课堂中的图形教学存在着很多缺点,图形会影响同学们对于数学的理解和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本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五大“文明建设”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程不仅是一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