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钩端螺旋体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出血,因此,对于出血机制的研究不仅是对钩端螺旋体病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此项研究的成果将是改进治疗,减少死亡的理论上的指导。从这点情况出发,我们对于钩端螺旋体病病人的凝血像,做了观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钩端螺旋体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出血,因此,对于出血机制的研究不仅是对钩端螺旋体病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此项研究的成果将是改进治疗,减少死亡的理论上的指导。从这点情况出发,我们对于钩端螺旋体病病人的凝血像,做了观察。
其他文献
癫狂病是一种神志昏乱的疾患,其主征一般为:意态失常,言行错乱,心烦少寐,啼笑非时,病情严重时可发现逾垣上屋、行险杀人等情事。他如高歌骂詈,弃衣奔跑,则更属常事。在我国医学宝库里,对本病的症状及治疗早就有了详细记录,用于临床,往往有立竿见影的功效。
解放前,反动政府对人民保健根本不重视,内分泌疾病防治工作几乎等于零,医疗质量很低,内分泌制剂几乎全是依赖外国进口,一般劳动人民得不到应有的治疗,科学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解放前内分泌学在我国是一个空白点。解放以后,情况完全不同了,党和政府对医药卫生事业极为重视,不少医疗研究单位设有内分泌专业,国务院1956年制定的科学研究十二年规划把内分泌病的防治列为医药卫生部分的中心问题之一;随着医药卫生事业
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跃发展,人民卫生事业也正以一日千里的步伐前进。十年来我国卫生事业的中心任务是除四害,讲卫生,防治和消灭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我国除害灭病的成绩是空前巨大的。霍乱、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灭。乙型脑炎、猩红热、白喉、伤寒等传染病发病率也大大下降。麻风已基本控制。性病已接近消灭。我国卫生面貌已大大改观。人民的卫生知识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居民的
祖国医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各地卫生部门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了党的中医政策,下决心,拿大力,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团结中西医,使中西医紧密合作,并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的作用,对祖国医学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研究,从而使祖国医学像千年古树一样,在党的领导下,发出了无数鲜艳的花,还结成了丰硕的果。在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和使祖国医学进一步为保障人民健康,保护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出勤率,为社会主义建设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不是一个少见的疾患,亚非国家的发病率较欧美为高,是众所公认的事实。以往我国对肝癌甚少研究,近年来由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健康的重视,在医药卫生事业方面有了很多发展,有关肝癌的研究已有不少文献报导,在发病率、病因、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解放前我国的血液病学是很落后的。当时从事血液病学工作的人屈指可数,自1923年至解放前25年中发表的有关论文总共不过92篇,成绩是微不足道的。解放后,随着我国科学事业的大发展,血液病学也大踏步地前进了。首先,由于党的培养和重视,很多医学院校与医院都成立了专门组织或有专门干部从事血液病的工作。1957年中央卫生部与总后勤卫生部筹设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于1958年正式开展工作,现该所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的
黄疸又名黄瘅。在我国文献中关于“瘅”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瘅”和“疸”是可以通用的,例如成无已明理论:“瘅者,黄也。”,晋郭璞亦把瘅病注解为“黄病”。黄疸是一个症状,很多种疾病都可以出现黄疸,所以在祖国医学中所讨论的“黄疸”,实际上是包括了所有出现黄疸的疾病。但是,祖国医学家在对“黄疸”的认识过程中有着卓越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在我国过去一向被认为是稀少的心血管疾病。但这仅仅是一般的临床印象,没有确切可靠的统计研究资料。解放以前,国内对于有关本病的报导仅有1948年董氏的18例冠状动脉梗塞临床分析。解放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对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地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工作上对该病发病率、病因及发病机制,以及诊断、治疗方面的认识有了迅速的发展。
1.本文报告了67例钩端螺旋体病肺部X线像的表现。2.在67例中有27例(40.3%)X线胸片有异常的表现。有黄疸及有出血的病例X线胸片病变的发生率较无黄疸及无出血者为高。无肺症候36例中,只有11%呈现X线胸片上的病变。有肺症状者27例中有85.2%,肺部有阳性体征和阳性肺症状的7例全部皆有肺部X线病变。3.所见到的病变性质可以归纳为四类,①甲类为点状边缘模糊阴影,也可融合成小片,此类最多,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