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招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2003年,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制度一经出台,即被赋予了“打破一考定终身”弊端的重任。
“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是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根本目的,自主性是其本质。
但现实却是,一方面,高等学校需要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另一方面,由于权力缺乏制约,监管不够到位,招生过程不够公开透明,自主招生成为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现象已严重危害了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十年来,公众对高等学校运用“自由裁量权”的质疑声从未间断。如何在确保自主性的同时,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拷问着自主招生试点高等学校有关部门人员的诚信和良知。
在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资格被叫停后,教育部再次发文严明自主招生纪律,提出“十公开”要求,强调各试点高校要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严格按照招生简章对考生报名申请进行审核,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及时公开考生笔试和面试成绩,对公示信息明细化。这些举措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行为,但要解决自主招生领域中的腐败问题,并非仅靠“叫停”,三令五申,就能做到。
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改革过程中固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这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落实和扩大包括自主招生在内的办学自主权,则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势所趋。
当前,更为关键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靠一纸“叫停”通知来医治顽疾,而是应尽快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学校模式,使学校获得办学自主权,并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自主选拔录取政策公开、入选考生资格公示、对农村中学考生政策倾斜的力度,严格选拔录取程序,确保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权不被滥用,从而将“阳光工程”落到实处。
“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是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根本目的,自主性是其本质。
但现实却是,一方面,高等学校需要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另一方面,由于权力缺乏制约,监管不够到位,招生过程不够公开透明,自主招生成为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现象已严重危害了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十年来,公众对高等学校运用“自由裁量权”的质疑声从未间断。如何在确保自主性的同时,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拷问着自主招生试点高等学校有关部门人员的诚信和良知。
在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资格被叫停后,教育部再次发文严明自主招生纪律,提出“十公开”要求,强调各试点高校要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严格按照招生简章对考生报名申请进行审核,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及时公开考生笔试和面试成绩,对公示信息明细化。这些举措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行为,但要解决自主招生领域中的腐败问题,并非仅靠“叫停”,三令五申,就能做到。
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改革过程中固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这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落实和扩大包括自主招生在内的办学自主权,则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势所趋。
当前,更为关键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靠一纸“叫停”通知来医治顽疾,而是应尽快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学校模式,使学校获得办学自主权,并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自主选拔录取政策公开、入选考生资格公示、对农村中学考生政策倾斜的力度,严格选拔录取程序,确保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权不被滥用,从而将“阳光工程”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