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论摄影技术如何发达和普及,文字在记游写景方面均有无法替代之妙。“文字记游写景”,着笔于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在呈现景观的同时,也呈现心灵的悸动和理性的哲学感悟,似乎更有文化含量,具有更高的“心灵滋养指数”。文章以古代著名的记游写景文字为例,从“静景活写:心灵之景的呈现”、“巧妙加工:组合之景的构建”、“散点透视:多视角之景的组装”、“神思飞扬:启智之景的截取”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古代“文字记游写景”之妙。
关键词:古代;文字;写景记游
尽管现代摄影技术空前发达,各种摄影器材也十分普及。同时,伴随着旅游业的空前繁荣,各种景物照、人物照如潮水般涌来。技术的进步、留影方便的便捷我们固然需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摄影记游写景”的图景之中,鲜见有心之景,最多不过是令人眼前一亮,蕴涵单调,难触心动。从对滋养心灵,提高文化修养的角度,笔者更推崇中国古代文化人人笔下的“文字写景记游”,因为,这些文字,着笔于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呈现的是心灵的悸动,似乎更有文化含量,具有更高的“心灵滋养指数”。这些记游中文字营造的景象,至少在下列几个方面为任何摄影作品所无法超越。
一、静景活写:心灵之景的呈现
苏轼游赤壁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写景状物不仅历历在目,还包含了浓厚的灵动的想象和微妙的心理活动。其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景象描写颇为历代人士称道。这是因为“月亮”在“斗星”与“牛星”之间“徘徊”的景象,来自自然又超越自然,是经过想象的发酵,在心灵中才能出现的美妙景象。这景象细细揣摩过去,仿佛有,又仿佛没有,令人似有迷离,似有灵魂出窍。这奇特之景,从作者角度看,只有文字功夫高超的大家方描摹得出;从欣赏者角度看,大约只有通过对文字写景的细细品味,充分发挥想象,方能够领略到。那么,若要问在观赏图片的过程中,如果发挥想象能否领略到,如果你有丰富的想象力自然也能够,但文字是要经过心灵的,因而文字比线条和色彩更能触发欣赏者的想象。
二、巧妙加工:组合之景的构建
在好的文字中,景物的组合比之镜头摄影受到的限制更少。好的文字记游写景,往往取景于自然,然后通过作者内心的酝酿、巧妙地加工,通过对自然的超越后回归自然。因而,其所描绘之景,常常更灵活、更生动、更逼真。欧阳修在《小石潭记》中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因潭水极其清澈透明,一百来条小鱼好像悬在空气中,阳光照射下来,还将它们的身影投影在潭底,它们不动都不动,一动全都动。这景象的描写绝非完全写实,也非完全虚构,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组合,妙谛横生。这种在游览之中用文字表现出来的所见之景,为静止的镜头取景所难以超越。
三、散点透视:多视角之景的组装
一般说来,在一个镜头所取之景中,无论从摄取者的角度看,还是从观赏者的角度看,只有一个视角。而张岱在其记游文字《湖心亭看雪》中,写景状物采取的就是国画中“散点透视”的笔法,用这种多视角表现景物的方法描绘景象,并将其巧妙地组装起来,形成一种在同一画面中形成多视点的独特的视觉感受。这是单张的摄影图片所无法表现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一段游记文字中至少具有两个视角:“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是远景——平视;“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特写——俯视。这种多视角之景在似乎静止排列的文字中,被巧妙地放在一起,令欣赏者似有“目不暇接”之感,形成了一种非常美妙的独特视觉效果。
四、神思飞扬:启智之景的截取
“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记游写景,并未停留在此层面,而是要由特殊之景体悟出人生的某种感想,——景闲易得,心闲难得。后人阅读这些文字时,不仅能欣赏到景致的美妙,还能得到哲理的启发,获得审美的愉悦。这在一般的镜头写景之中很难做到。
另外,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通过记游写景,也是要通过写景状物揭示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这已然超越了“游记”、“景语”,上升为开启心智的“哲语”,这比之镜头记游、写景具有别样的优势。读这样的“记游写景”文字,会令人产生透过景象探知内蕴后的愉快与透彻感。
五、结语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模仿这句式,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文字记游写景不在乎山水之形,而在乎记录山水在我们心中激起的想象与感受。文字记游写景之乐,在于与天地山水拥有同一颗跳动不已的心。这中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能产生巨大的人格、情操的滋养力。
综上所述,文字记游写景是一种精神之旅的记录,是一种徐徐展开在读者心灵之中的描画与图说,比之于摄影图片记游写景,与心灵的契合度更高,于情感的触动更深。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若要从文字中获得美感,比从图片中获得美感,对欣赏者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笔者认为,镜头永远无法替代文字;即使是便捷的现代化技术,同样也无法替代通过文字记游写景而实现的、心灵的文化传承与涵养。
【参考文献】
[1]朱廷栋.《记承天寺夜游》意蕴分析[J]文学教育,2009(07).
[2]杨辉.精神的行旅——读叶梅散文[J]美文,2016(03).
[3]榆华.《东坡志林》中的记游文论析[J]兰台世界,2011(25).
[4]燕昱.“文心画眼”自“横站”——吴冠中的散文世界[D].兰州大学,2012.
作者简介:周斯韵(1989-),女,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助讲。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古典文学和新闻学。
关键词:古代;文字;写景记游
尽管现代摄影技术空前发达,各种摄影器材也十分普及。同时,伴随着旅游业的空前繁荣,各种景物照、人物照如潮水般涌来。技术的进步、留影方便的便捷我们固然需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摄影记游写景”的图景之中,鲜见有心之景,最多不过是令人眼前一亮,蕴涵单调,难触心动。从对滋养心灵,提高文化修养的角度,笔者更推崇中国古代文化人人笔下的“文字写景记游”,因为,这些文字,着笔于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呈现的是心灵的悸动,似乎更有文化含量,具有更高的“心灵滋养指数”。这些记游中文字营造的景象,至少在下列几个方面为任何摄影作品所无法超越。
一、静景活写:心灵之景的呈现
苏轼游赤壁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写景状物不仅历历在目,还包含了浓厚的灵动的想象和微妙的心理活动。其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景象描写颇为历代人士称道。这是因为“月亮”在“斗星”与“牛星”之间“徘徊”的景象,来自自然又超越自然,是经过想象的发酵,在心灵中才能出现的美妙景象。这景象细细揣摩过去,仿佛有,又仿佛没有,令人似有迷离,似有灵魂出窍。这奇特之景,从作者角度看,只有文字功夫高超的大家方描摹得出;从欣赏者角度看,大约只有通过对文字写景的细细品味,充分发挥想象,方能够领略到。那么,若要问在观赏图片的过程中,如果发挥想象能否领略到,如果你有丰富的想象力自然也能够,但文字是要经过心灵的,因而文字比线条和色彩更能触发欣赏者的想象。
二、巧妙加工:组合之景的构建
在好的文字中,景物的组合比之镜头摄影受到的限制更少。好的文字记游写景,往往取景于自然,然后通过作者内心的酝酿、巧妙地加工,通过对自然的超越后回归自然。因而,其所描绘之景,常常更灵活、更生动、更逼真。欧阳修在《小石潭记》中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因潭水极其清澈透明,一百来条小鱼好像悬在空气中,阳光照射下来,还将它们的身影投影在潭底,它们不动都不动,一动全都动。这景象的描写绝非完全写实,也非完全虚构,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组合,妙谛横生。这种在游览之中用文字表现出来的所见之景,为静止的镜头取景所难以超越。
三、散点透视:多视角之景的组装
一般说来,在一个镜头所取之景中,无论从摄取者的角度看,还是从观赏者的角度看,只有一个视角。而张岱在其记游文字《湖心亭看雪》中,写景状物采取的就是国画中“散点透视”的笔法,用这种多视角表现景物的方法描绘景象,并将其巧妙地组装起来,形成一种在同一画面中形成多视点的独特的视觉感受。这是单张的摄影图片所无法表现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一段游记文字中至少具有两个视角:“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是远景——平视;“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特写——俯视。这种多视角之景在似乎静止排列的文字中,被巧妙地放在一起,令欣赏者似有“目不暇接”之感,形成了一种非常美妙的独特视觉效果。
四、神思飞扬:启智之景的截取
“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记游写景,并未停留在此层面,而是要由特殊之景体悟出人生的某种感想,——景闲易得,心闲难得。后人阅读这些文字时,不仅能欣赏到景致的美妙,还能得到哲理的启发,获得审美的愉悦。这在一般的镜头写景之中很难做到。
另外,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通过记游写景,也是要通过写景状物揭示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这已然超越了“游记”、“景语”,上升为开启心智的“哲语”,这比之镜头记游、写景具有别样的优势。读这样的“记游写景”文字,会令人产生透过景象探知内蕴后的愉快与透彻感。
五、结语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模仿这句式,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文字记游写景不在乎山水之形,而在乎记录山水在我们心中激起的想象与感受。文字记游写景之乐,在于与天地山水拥有同一颗跳动不已的心。这中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能产生巨大的人格、情操的滋养力。
综上所述,文字记游写景是一种精神之旅的记录,是一种徐徐展开在读者心灵之中的描画与图说,比之于摄影图片记游写景,与心灵的契合度更高,于情感的触动更深。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若要从文字中获得美感,比从图片中获得美感,对欣赏者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笔者认为,镜头永远无法替代文字;即使是便捷的现代化技术,同样也无法替代通过文字记游写景而实现的、心灵的文化传承与涵养。
【参考文献】
[1]朱廷栋.《记承天寺夜游》意蕴分析[J]文学教育,2009(07).
[2]杨辉.精神的行旅——读叶梅散文[J]美文,2016(03).
[3]榆华.《东坡志林》中的记游文论析[J]兰台世界,2011(25).
[4]燕昱.“文心画眼”自“横站”——吴冠中的散文世界[D].兰州大学,2012.
作者简介:周斯韵(1989-),女,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助讲。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古典文学和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