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消防部队战术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公安消防部队职能覆盖面的不断拓展以及作战对象的日趋复杂多样,传统的消防战训工作理论、模式和工作方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目前消防基层部队的实际训练中存在训练方式方法单一,照搬照抄老套路、老方法,日常训练与火场救援实际结合不紧密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对战术训练上的不够重视影响了指挥人员组织指挥与单兵、小组实战的整体协调统一,最终导致了部队战斗力提升瓶颈的形成。本文就目前基层中队开展战术训练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消防中队;战术训练;抢险救援;练为战
  战术训练是指单个士兵到战术兵团所进行的战术原则和战斗方法的训练,其目的是提高军官组织与指挥战斗的能力,使士兵熟练战斗动作。在我国现役公安消防部队普遍开展的战术训练则是结合各种假想模拟的火场、抢险救援现场情况,根据实战需要而组织实施的模拟演练,也就是已在各基层消防部队开始广泛开展的各类灭火、抢险救援操法训练和消防演习。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官兵广泛开展“大练兵”活动,在“练兵千日”的学习训练和“用兵千日”的抢险救援中,从人员、装备、战术三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战斗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履行党和国家交给的神圣使命。战术训练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是大幅度提升消防部队战斗力的有效方式,如果我们在基层部队中加强战术训练,切实将“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提高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单兵在各种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能力,力求每一名参战官兵都能够掌握战术原则和方法,那么就能将基层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大幅提高。
  1.基层消防中队战术训练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1 政治工作与战训工作脱节
  在基层消防部队,日常政治工作与军事训练脱节,政工干部在军事业务训练中“插不上手、帮不上忙”等问题比较突出,部队政工、战训工作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个别基层中队开展的政治工作仅仅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和马虎应付层面,没有发挥部队政治工作应有的作用。政工与战训工作的脱节会导致基层官兵思想的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部队内部各种矛盾不断滋生,最终导致部队整体战斗力下滑。例如消防部队战术训练中的各类灭火救援、救助操法想定模拟作业,就需要团队之间、战友之间的亲密协作和相互支持。倘若一个凝聚力不强、成员相互猜忌的集体,是无法在团队合作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更别提成功处置各类突发、意外情况频繁的火灾及救援了。
  1.2 消防业务理论素质有待加强
  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应急救援范围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处置地震災害、高层建筑火灾、危险化学品事故、地下建筑物火灾等任务不仅要求消防官兵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更要求在熟练掌握各种灭火、防护、救助、破拆、侦检等器材的性能参数、作战效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练就娴熟的作战技能、技巧。但是目前基层消防部队在消防业务理论学习教育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急需解决:一是业务理论系统教育机制还不完善;二是官兵专研业务理论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三是部分战士文化素质不高。实际工作中,部分官兵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一提到战术训练无从下手,找不到着力点,面对高层建筑、石油化工、地下建筑火灾束手无策,并且很少结合实战和典型战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展训练,这直接影响了整体战术水平的提高。
  1.3 灭火、救援操法训练方式方法单一
  目前,我国消防部队还没有系统、规范的灭火、抢险救援训练操法和指导教材,在基层中队也缺乏一套完善的训练体系。在训练教材相对陈旧匮乏的情况下,一些中队干部对战术理论掌握的少之又少,甚至对战术训练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也不甚了解,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战术训练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训练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官兵的应变能力来提高作战水平,而在实际训练中,指导中队战术训练开展的不是各级指挥员实战中总结出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也不是国内外消防行业最新的科研理论成果,而是沿袭以往开展战术训练的固有模式,导致战术过程成为不了强化战术合成、提高实战能力的过程,而是变成单一的器材操作和操法演练的过程。战术训练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有其自成体系的理论指导和训练方法体系。这种缺乏理论与指导的训练,必然会导致战术意识逐步淡化,使战术训练停留在低级状态。
  1.4 体能、技能、战术训练分配不科学
  目前基层中队的训练情况,无论是训练时间还是训练质量,总体上是体能强于技能,技能强于演练,战术训练始终是基层中队训练的薄弱环节,把基础性的训练成果转化成实战能力还很不够。其主要原因是体能、技能训练容易组织,好量化,所以就训练的多些,反之,战术训练则少之又少。且部分干部还存在要把基本体能和技能练好就行,出警到达火灾、抢险救援现场后,凭老经验就足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的误区。战术训练目的是培养官兵掌握战术原则和作战方法,我们在竭尽所能将官兵训练成为体能尖子、技术能手的同时,更应该强化他们的战术意识和战术理念,提高他们在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能力,提高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综合救援水平。
  1.5 训练针对性不强,与实战脱节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了物资大流通、大集中,人员大流动。特别是高层、地下建筑、大型商场、市场、宾馆、酒店、KTV等大型综合性场所,可燃物质多,人流、物流高度集中,火灾荷载呈几何增长态势。但就目前基层中队战术训练来看,训练注重形式,轻视实用,一方面没有真正将灭火救援战术训练摆在重要位置,更缺少对诸如水中、井下、高层、泄漏、爆炸等实战演练和联合演练训练;另一方面对于技战术动作的训练相对重视,但对于情况假设却不够重视,设置的训练场景过于简单化、机械化、程式化,从而削弱了部队实战和联合作战能力的提高。
  2.搞好战术训练的应对方法
  2.1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引导官兵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世界观的转变,调动工作积极性,及时化解各种矛盾,防范各种不良倾向和案件、事故的发生。针对官兵身心成长的特点,及时有效的回答和解决官兵在部队期间遇到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帮助他们懂得怎样学习、怎样工作、怎样做人的基本道理,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广大官兵牢记消防部队宗旨,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发扬奉献精神,立足警营成长。同时也要大力开展和加强心理工作,采取邀请地方专家和培养部队自身心理工作骨干的模式,就基层官兵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扰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普及、专题讲座、个人咨询和团体辅导。
  2.2 加强官兵消防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
  2.2.1 制订专门的业务理论教育计划,将官兵必须掌握的消防基础理论和执勤灭火、抢险救援基本常识,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危害特点和处置措施,个人防护知识等“应知应会”内容,形成制度,分阶段、分专题进行。在教育计划的设定中注意不同地域结合地域差别。
  2.2.2 定期组织集中培训。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总队级的各类消防业务培训。通过邀请部队内部教员和外聘教授进行授课、战训研讨来促进相互交流和学习。
  2.2.3 实现远程教育。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广泛开展视频同步远程业务教育和战评分析。
  2.3 训练内容、方式、方法作合理调整
  2.3.1 在训练内容上,注重业务理论学习和器材装备的掌握、熟悉和使用。强化对责任区公共消防设施和火重点单位情况的熟悉了解,辅以必要的军体训练打牢基础,同时,培养军人令行禁止优良作风的队列训练也必不可少。
  2.3.2 在训练设施上,要注重消防培训基地建设,针对不同对象、层次分期开展培训;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计算机战术训练室,设计科学、实用、针对性强的模拟训练软件,让消防指挥员在更高层次的训练活动中提高灭火救援指挥水平。
  2.3.3 在训练时间和训练组织上,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时间,加大业务理论、器材操作和模拟、应用、适用性训练比例,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灭火战术研究和训练,特别是针对新兵和新入警大学生集训,要加强消防员心理行为训练、烟热训练等模拟训练。
  2.4 将“练为战”贯彻始终
  2.4.1 认真开展操法技能的训练。要根据部局和总队下发的各类操法教材,广泛开展各种供水、灭火、抢险救援救助操法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部队装备配备实际和辖区实地情况对操法作相应调整,注重训练的灵活性。
  2.4.2 科学进行“六熟悉”。结合实地灭火、救援演练加强“六熟悉”。演练的目的是让参演官兵进一步熟悉演练对象的内外部情况,熟悉重点部位发生险情后的处置办法,熟悉各人的战斗任务和班与班、中队与中队之间的协同作战等等,因此,演练要以熟悉为主,在熟悉的基础上再演练。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演练都要“真枪实弹”地去做,对不便于实地排列战斗阵形或不方便实际射水的重点单位,可以组织官兵在实地熟悉情况的基础上,围绕灭火救援预案加以巩固,达到贴合实战的需要。
  2.4.3 广泛开展合成训练。基层中队要根据人员、车辆的编配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几种适合本单位运用和实战中较为实用的战斗編成模式,灵活开展合成训练。既要开展作战车辆为主体的战斗编成训练,也要开展作业组为主体的战斗编成训练;既要开展灭火战斗编成训练,也要开展抢险救援战斗编成训练,充分发挥基层部队现有人员装备的最佳效能。
  3.结 语
  总之,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消防部队新的任务,当前全国消防部队打造消防铁军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全国消防铁军大比武也正在拉开序幕,新形势对消防部队战术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战术训练开展的好坏,是灭火救援战斗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战术训练,不断缩短“练”与“战”的距离才能全面打造和提高消防部队的整体战斗力,为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一、项目概况  昆明市中医医院呈贡新区医院是经云南省昆明市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批准的在新区吴家营新行政中心的西南侧进行建设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建筑规模为门诊量3000人次/日平均,住院床位数1000床,总建筑面积124041.35m2。  二、设计理念  1、 深入把握现代医院建筑的使用功能,着力体现功能的合理性、设施的先进性和设计理念的超前性,为人们提供优质、高效、周到的医疗服务。  2、 在充
期刊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是一种在大脑与外部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不依赖于肌肉组织或外围神经的新型信息传输装置。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
在数字语音通信中,强大的背景噪声干扰使得很多语音处理系统的性能急剧下降。例如在导弹发射场各种背景噪声环境下的噪声污染是十分严重的。为了消除这些噪声的影响,对语音增
摘要:本方简要介绍了沥青砼路面施工中的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与压实工艺,机械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施工技术,并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及缺陷处理与质量管理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 碾压质量控制   一、沥青砼表面层的施工  根据试验段确定各项数据,指导正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掌握如下原则:  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道路沥青砼上面表层施工,其拌和站总量必须在160T/h以上,拌和
期刊
在脑电信号的分析处理中,人类头皮记录到的事件相关电位(ERP)能够反映大脑的活动,可用于研究人脑的信息加工,是窥视大脑的窗口。事件相关电位已应用于很多领域,尤其在医学及
在现在的信息技术时代,自动控制和智能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人们用传感器来计算车辆数目,例如进入停车场的汽车,这需要传感器能够检测车辆并将其归为相应的目标类,通常用照相机
摘要:本文首先对桥梁震害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做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桥梁抗震设计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震害    0引言  地震具有突发性和强破坏力的特点,通常对公路工程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致使严重的交通中断。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发生后发生损坏坍塌,会给紧急救援和抗震救灾带来更多困难,不仅阻碍当前的救灾行动,还会影响灾后
期刊
我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粮食从生产到加工到输送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粮食的输送过程中,输送装置会出现打滑、断带等现象,这些故障现象的产生
最小频移键控(MSK)调制结合扩频通信体制,具有MSK信号的优点和扩频通信技术截获概率低、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在战术数据链、导弹制导指令数据传输、民用航空地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