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太子奶集团的创始人李途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警方采取刑事措施。
据公开资料,2001年到2007年,太子奶在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6.2%,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
从豪赌央视标王成功,到对赌三大投行失败,业内人士评价称,李途纯的“赌”性既成就了太子奶也毁掉了太子奶。
8888万豪赌央视标王
1990年,30岁的李途纯从干了10年的国企辞职。当时的他,除了一张去深圳的车票,兜里仅剩300元钱。
在深圳,他被一位做粮油生意的老板看中,可干了不长一段时间就离开了。
1993年,李途純从银行贷款10万元,印了一批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挂历,由此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用卖挂历挣来的一两百万元四处投资,做花花公子代理,开书店、酒店、录像厅。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真正要做的事业。“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奶业肯定是个朝阳产业。后来在深圳,我发现了一种叫做活菌奶的乳品饮料,当时国内外很多领导都喝这个。”
1996年,在湖南株洲,李途纯建立了太子牛奶厂。
1997年,公司扩大生产,李途纯决心把太子奶做到全国市场去。当年,李途纯做出一次豪赌,在央视黄金广告时段投下8888万元,夺得日用消费品标王,而这时太子奶的资产总额还没有竞标价格高,甚至有半年多没有发出过工资,就连李途纯去央视竞标的20万元的入场券也是借钱买的。
此次豪赌,李途纯拿到了8亿元的订单。
对赌国际三大投行
手握8亿元订单,李途纯确定了“零风险经营”的销售策略,主要内容包括:经销商如果觉得业绩不理想,可以随时解除合作关系;经销商经销的商品如果超过保质期,公司负责全部换货,李途纯把太子奶的经营风险几乎全部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几个月内,太子奶就在29个省、市、自治区的250多个大中城市构建了营销网络,并就此确立了太子奶在乳酸菌饮料行业的领军地位。
2001年到2007年,太子奶的销售额从5000万元跃升到了30亿元,连续6年业绩翻番。
到了2005年以后,蒙牛等大的乳品企业的崛起,对整个行业的冲击特别大,虽然这些大的乳品企业很少涉及乳酸菌市场,但是在渠道上严重打击了太子奶。2005年以后,乳酸菌饮料利润率大大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李途纯只有选择突围。2005年之后,李途纯开始涉足童装市场,并到北京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后来又开超市、做零售业。此外,还销售湖南的辣椒酱,但是这些投资项目都以失败告终,不仅没能使太子奶走入新的增长通道,还带来了大量的资金缺口,导致资金吃紧,后来就想着去融资。
2007年,太子奶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注资,同时由花旗银行领衔,荷兰银行等6家外资银行又共同对太子奶集团提供了5亿元的授信。这被认为是李途纯的又一次豪赌,赌注是他对太子奶的控制权。
李途纯与三大投行签署对赌协议规定:在注资后3年内,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能降低三大投行的股权;否则,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对赌之后失去控股权
接下来,手握重金的李途纯继续扩张。在做服装、超市等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李途纯也在不断地扩张生产基地,但高速扩张并没有换来太子奶的蒸蒸日上。
2008年11月21日,在四处筹款、引进战略投资者无果的情况下,按照“对赌协议”,李途纯不得不将太子奶集团61.6%股权转让给三大投行,但投行们允诺的注资却没有兑现。
当日晚,太子奶集团发出声明称,太子奶集团股东达成协议,决定共同向太子奶集团增加投资,化解资金危机。同时,太子奶创始人、原董事长李途纯失去了太子奶控股权,将出任集团名誉董事长。
太子奶集团高层表示,此次股东协议的签署,已经标志着李途纯退出太子奶集团的权力核心,外资已实际接手股权。
2008年,太子奶曾启动上市工作,受金融危机、三聚氰胺等事件影响,最终没有成功。
另有报道称,李途纯与国际资本的矛盾源于管理权之争。一位曾应聘过太子奶集团高级证券经理的投行人士表示,拿到大笔美元后,李途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人事结构和管理方式。“三大投行派去的董事没有太多议事权,遇到重大问题还是老李一个人说了算。”
发声明扛下21亿债务
2008年夏,由于银行不肯续贷,导致太子奶流动资金不足,市场断货,挣扎在破产边缘。面对李途纯及太子奶其他投资方的求助,株洲市政府伸出救援之手,并于2009年1月20日组建成立高科奶业,接受部分股东的股权托管或质押后,以租赁经营太子奶核心资产的方式介入太子奶生产经营,并主导引资工作。李途纯虽名义上拥有太子奶集团61.6%股份,但已全部抵押给高科奶业。
但此次救助行动很快陷入尴尬:投入巨资的高科奶业,不仅未能完成预期经营与重组目标,且遭到李途纯的激烈对抗,太子奶重组引资工作屡屡搁浅。
有媒体报道称,在太子奶2008年的自救过程中,李途纯曾向包括经销商和高管在内的不少人筹集资金,有消息称月息高达1分。李途纯此前透露,太子奶债主超过11000人,除了银行,主要债权人包括经销商和供销商。
今年4月,有香港媒体率先爆出,湖南太子奶集团因负债30亿元人民币进入临时清盘程序。李途纯带领的太子奶团队随后发布“郑重声明”:称太子奶各公司在境内尚未收到任何国内外司法机构有关太子奶清盘的法律文书;太子奶有能力偿还21亿债务,目前任何人宣布集团破产都是非法的。
李途纯承诺:即日起,本人及太子奶集团对公司21亿债务终身负责,“确保一分不少地归还,我们完全有能力归还”。
“显然,李途纯是没有这个能力来偿还这些债务的。”对于上述太子奶方面发表的声明,高科奶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李途纯过于理想化了。
十余年创业功亏一篑
李途纯以及太子奶的大起大落,如今已成为业内研究的典型案例。
2002年至2004年,李途纯斥巨资在北京、四川等地同时启动五大乳酸菌生产研发基地。高科奶业有关人士表示,其实仅株洲一个生产基地,就可以保证太子奶在全国的供货了。
从2006年到2009年,业内人士每年都对李途纯发出预警,提醒他谨慎扩张,但都没有引起重视。李途纯多方引进资金盲目扩张,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资金链断裂,十几年的创业功亏一篑。
一位在太子奶工作10多年的李途纯老部下表示,对企业目前的局面深表痛惜,他认为李途纯是个决策型专家,但后期规划的太子奶发展蓝图的确脱离实际,“李总深谋远虑是一把好手,但如果做稳定性的基础工作、管理可能差一些。”
摘自《新京报》2010.6.30
据公开资料,2001年到2007年,太子奶在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6.2%,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
从豪赌央视标王成功,到对赌三大投行失败,业内人士评价称,李途纯的“赌”性既成就了太子奶也毁掉了太子奶。
8888万豪赌央视标王
1990年,30岁的李途纯从干了10年的国企辞职。当时的他,除了一张去深圳的车票,兜里仅剩300元钱。
在深圳,他被一位做粮油生意的老板看中,可干了不长一段时间就离开了。
1993年,李途純从银行贷款10万元,印了一批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挂历,由此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用卖挂历挣来的一两百万元四处投资,做花花公子代理,开书店、酒店、录像厅。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真正要做的事业。“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奶业肯定是个朝阳产业。后来在深圳,我发现了一种叫做活菌奶的乳品饮料,当时国内外很多领导都喝这个。”
1996年,在湖南株洲,李途纯建立了太子牛奶厂。
1997年,公司扩大生产,李途纯决心把太子奶做到全国市场去。当年,李途纯做出一次豪赌,在央视黄金广告时段投下8888万元,夺得日用消费品标王,而这时太子奶的资产总额还没有竞标价格高,甚至有半年多没有发出过工资,就连李途纯去央视竞标的20万元的入场券也是借钱买的。
此次豪赌,李途纯拿到了8亿元的订单。
对赌国际三大投行
手握8亿元订单,李途纯确定了“零风险经营”的销售策略,主要内容包括:经销商如果觉得业绩不理想,可以随时解除合作关系;经销商经销的商品如果超过保质期,公司负责全部换货,李途纯把太子奶的经营风险几乎全部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几个月内,太子奶就在29个省、市、自治区的250多个大中城市构建了营销网络,并就此确立了太子奶在乳酸菌饮料行业的领军地位。
2001年到2007年,太子奶的销售额从5000万元跃升到了30亿元,连续6年业绩翻番。
到了2005年以后,蒙牛等大的乳品企业的崛起,对整个行业的冲击特别大,虽然这些大的乳品企业很少涉及乳酸菌市场,但是在渠道上严重打击了太子奶。2005年以后,乳酸菌饮料利润率大大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李途纯只有选择突围。2005年之后,李途纯开始涉足童装市场,并到北京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后来又开超市、做零售业。此外,还销售湖南的辣椒酱,但是这些投资项目都以失败告终,不仅没能使太子奶走入新的增长通道,还带来了大量的资金缺口,导致资金吃紧,后来就想着去融资。
2007年,太子奶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注资,同时由花旗银行领衔,荷兰银行等6家外资银行又共同对太子奶集团提供了5亿元的授信。这被认为是李途纯的又一次豪赌,赌注是他对太子奶的控制权。
李途纯与三大投行签署对赌协议规定:在注资后3年内,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能降低三大投行的股权;否则,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对赌之后失去控股权
接下来,手握重金的李途纯继续扩张。在做服装、超市等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李途纯也在不断地扩张生产基地,但高速扩张并没有换来太子奶的蒸蒸日上。
2008年11月21日,在四处筹款、引进战略投资者无果的情况下,按照“对赌协议”,李途纯不得不将太子奶集团61.6%股权转让给三大投行,但投行们允诺的注资却没有兑现。
当日晚,太子奶集团发出声明称,太子奶集团股东达成协议,决定共同向太子奶集团增加投资,化解资金危机。同时,太子奶创始人、原董事长李途纯失去了太子奶控股权,将出任集团名誉董事长。
太子奶集团高层表示,此次股东协议的签署,已经标志着李途纯退出太子奶集团的权力核心,外资已实际接手股权。
2008年,太子奶曾启动上市工作,受金融危机、三聚氰胺等事件影响,最终没有成功。
另有报道称,李途纯与国际资本的矛盾源于管理权之争。一位曾应聘过太子奶集团高级证券经理的投行人士表示,拿到大笔美元后,李途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人事结构和管理方式。“三大投行派去的董事没有太多议事权,遇到重大问题还是老李一个人说了算。”
发声明扛下21亿债务
2008年夏,由于银行不肯续贷,导致太子奶流动资金不足,市场断货,挣扎在破产边缘。面对李途纯及太子奶其他投资方的求助,株洲市政府伸出救援之手,并于2009年1月20日组建成立高科奶业,接受部分股东的股权托管或质押后,以租赁经营太子奶核心资产的方式介入太子奶生产经营,并主导引资工作。李途纯虽名义上拥有太子奶集团61.6%股份,但已全部抵押给高科奶业。
但此次救助行动很快陷入尴尬:投入巨资的高科奶业,不仅未能完成预期经营与重组目标,且遭到李途纯的激烈对抗,太子奶重组引资工作屡屡搁浅。
有媒体报道称,在太子奶2008年的自救过程中,李途纯曾向包括经销商和高管在内的不少人筹集资金,有消息称月息高达1分。李途纯此前透露,太子奶债主超过11000人,除了银行,主要债权人包括经销商和供销商。
今年4月,有香港媒体率先爆出,湖南太子奶集团因负债30亿元人民币进入临时清盘程序。李途纯带领的太子奶团队随后发布“郑重声明”:称太子奶各公司在境内尚未收到任何国内外司法机构有关太子奶清盘的法律文书;太子奶有能力偿还21亿债务,目前任何人宣布集团破产都是非法的。
李途纯承诺:即日起,本人及太子奶集团对公司21亿债务终身负责,“确保一分不少地归还,我们完全有能力归还”。
“显然,李途纯是没有这个能力来偿还这些债务的。”对于上述太子奶方面发表的声明,高科奶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李途纯过于理想化了。
十余年创业功亏一篑
李途纯以及太子奶的大起大落,如今已成为业内研究的典型案例。
2002年至2004年,李途纯斥巨资在北京、四川等地同时启动五大乳酸菌生产研发基地。高科奶业有关人士表示,其实仅株洲一个生产基地,就可以保证太子奶在全国的供货了。
从2006年到2009年,业内人士每年都对李途纯发出预警,提醒他谨慎扩张,但都没有引起重视。李途纯多方引进资金盲目扩张,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资金链断裂,十几年的创业功亏一篑。
一位在太子奶工作10多年的李途纯老部下表示,对企业目前的局面深表痛惜,他认为李途纯是个决策型专家,但后期规划的太子奶发展蓝图的确脱离实际,“李总深谋远虑是一把好手,但如果做稳定性的基础工作、管理可能差一些。”
摘自《新京报》20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