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民图》的核心部分在整个画面接近黄金分割的部位,虽然只占很小的画面,只画了几个妇女和一个捂着耳朵的老人,但是细心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画的是躲避敌机轰炸的场面。这是此画的精髓。如果把这一段拿掉,画面上只有逃亡的人群,男女老幼皆有,数目也很多,但是因为什么逃亡?因为战争?还是因为水灾?不清楚。这显然是本图关键的一笔。
《流民图》全以毛笔、水墨画出,其形象描绘之具体、深刻,在现代绘画史上是鲜见的。传统人物画由于一味追求写意性,加上公式化,近几百年来很少有深刻描绘现实的作品。蒋兆和把西画素描手法引入中国画、每画一个人物都必求有生活依据,有相应的模特儿作参考。他适当吸取光影法刻画人物面部,但又以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这是自近现代倡导写实主义绘画以来,在人物画领域所获得的巨大成果。
此次参拍的《流民图》是当年蒋兆和先生为防不测,特地制作的50套《流民图》全卷照片中仅存的第二套。当时,《流民图》原作于1943年10月在北平太庙公开展出时,因画卷展示了由日寇侵华而造成的民族灾难,结果仅展出半日,就被日本宪兵队查禁,不久,在上海展出时又被当局变相收走,从此《流民图》杳无音信。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意外地在上海某银行的地下室里发现,但已被腐蚀掉10余米,如今收藏在中国美术馆。
《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的代表作。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脱了他个人成就的范畴。这一幅巨作是中国画20世纪人物画的巅峰,置于世界画坛,它是毫无愧色而名副其实的世界名作,它那深远的人文内涵,多人物、大场面的中国穷苦大众的众生相,造型各异,个性迥然,内心世界的微妙刻划和反抗日寇侵略的浩然正气,其宏伟的历史画卷在百年以来的中国绘画史上没有一个人和一件艺术品可以和他相提并论,在国际画坛也属罕见。
弥足珍贵的汉釉陶杯
文/陈百华
前不久,我意外地收获了一只“大美不言”的单耳釉陶杯,(见图,高8.1厘米,口径10.5厘米),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后发现:这是一只汉代早期极为罕见和珍贵的原始瓷器,亦称釉陶器。
秦汉时期的原始瓷器虽说是商周时期的继续与发展,但由于战国末年的战乱,这一烧制原始瓷器的工艺曾一度失传和中断,致使秦汉时期的原始瓷无论在品质还是工艺上都出现了退化现象,其发展似乎又有了一个独立的新开端。
秦汉的原始瓷器就其胎质、釉色、器型和纹饰等方面,都与商周时期原始瓷不尽相同,明显标有自己的时代特色。笔者的这只原始瓷杯,从形制、胎质和釉色上均与战国吴、越的原始瓷器不同,而与汉代盛行的众多原始瓷器近似。其胎质不及战国时期原始瓷的细腻,釉色也不如前者亮丽且胎釉结合较差,有严重剥落现象,显然出现了原始瓷器烧制工藝上的退化。
另外,据研究证明,原始瓷胎质中铝和硅比值愈高,要求烧成的温度也高。假如窑温不足,坯体烧成后就较疏松,铁份含量高则呈色深,在氧化中烧成的胎呈深红或紫色,在还原中烧成的胎呈深灰或近黑色,这一现象也能从另一侧面反映秦汉原始瓷在工艺上表现出的退化痕迹。
但是,退化之论仅是相对的,或者说是某些方面而已,笔者认为绝不能以偏概全免得误人误己。这里仅以器形为例,秦汉原始瓷中的鼎、盒、瓿、钫、敦、等仿铜礼器与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器相比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其古拙中透美、端庄中展姿的气势与风格,可说自古到今的哪朝哪代都无法与之媲美,在这方面能说不是进步吗?
图中这只单耳釉陶杯就能说明问题,它器形虽小,但却令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精致的器形为直腹口微敛,精巧的单耳造型显然是仿造金银器形,更显端庄富贵之遗风,从时间推算虽经两千多年深藏地层,但其手柄、口沿和内底所施青釉依稀可见,其汉朝原始瓷器采用的洒釉工艺程序的痕迹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后人。杯身少有装饰,仅有四五道简单弦纹,但仍不失大气之韵,今人见之肃然起敬,一是敬物,二是敬所造之先人工匠。
另外,也许是笔者才学疏浅,翻书甚少,窃以为这只就是汉朝时期的孤品,其余汉器也许偶尔可见踪影,但这等器物难有“伯仲之见”。这等想法也许可笑,没办法,谁叫咱是天下一大“陶痴”呢!
(作者为本栏目专家鉴定组成员)
元末明初青花瓷的特征与鉴别(一)
文/高阿申
中国青花瓷,最早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巩县窑。
根据成熟青花瓷当有的洁白瓷胎和纯正透明釉;釉下花纹用氧化钴料,发色青蓝、明澈;平面彩绘技术熟练这三要素来衡量,再结合唐宋以来各时期青花瓷生产实况,中国青花瓷的发展,大致可概括为如下十个阶段:
唐代至两宋是青花瓷的萌芽阶段。
元代后期,外销上的批量生产及钴料来源有保障,青花瓷成熟一步到位。明洪武时期,种种原因及进口钴料中断,青花瓷生产一度衰退。
永乐、宣德两朝是青花烧造的黄金时代,生产有明清以来最好的青花瓷。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又一次陷于暗淡(俗称“空白期”或“黑暗期”)。
成化、弘治和正德是青花瓷器的振兴期,青花清秀淡雅,质量很高。
嘉靖、隆庆至万历前期,青花用回青料,料色浓艳,产量大。但工艺较粗糙,瓷质有所降低。
万历后期至康熙前期,是国内市场和对外输出的繁荣期。
清康熙朝民间青花瓷进一步发展,是青花瓷的鼎盛期。
雍正、乾隆以后,中国青花瓷的生产由极盛走向衰弱。
一、元代青花瓷概况
元青花,以“至正型”器为典范(图1),还包括“延型”和一些形、纹较简陋(图2)的小件青花瓷。
元青花的钴蓝料,部分用云南、浙江、江西等地的国产钴料,部分用进口“苏麻离青”料,部分系国产和进口的混合料。根据国内外遗存元青花的分布情况,经排比研究发现,小件器物(销往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少量为国内民用)大多采用国产料烧成;大件(云南玉溪窑除外)的精美器(伊朗、土耳其)的器物,则多数使用波斯地区的“苏青”料。波斯钴料,含锰量低,含铁量高,还含有砷元素。烧成瓷器后,蓝色浓艳幽靓、有深色结晶斑块,结晶处釉面略微下凹,显出金属浮光。这种结晶斑点,不但看时明显,而且用手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
二、元青花与纹饰大相径庭的明洪武瓷
1、大花大葉,叶为满色,但花朵不填满色(图1),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空白边线。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亦相类,纹饰内露白。明洪武,花卉纹多为大花小叶,菊花使用增多,造型规矩,花心均以网格纹为饰,花心至花瓣通常分三层,而两层与四层的少见。
2、缠枝莲叶,“叶形多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满面春风瓣”(孙瀛洲)。洪武时,葫芦造型不如元朝规矩,叶的尖瓣呈三至七个不等;葫芦形叶子涂满色,少量的叶脉留白;葫芦叶形体瘦弱,不及元代粗壮,但造型活泼、多姿。(待续)
(作者为本栏目专家鉴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