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具有丰富的实践美学思想,实践美学思想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特色美学理论,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最具特色和生命力的美学流派。本文分析指出,实践美学的形成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思想基础,同时对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思想进行了批判与扬弃。其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是对人本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扬,还能使人们重新审视个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因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思想有利于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一、引言
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对于“美”的追求日益高涨,且已将对“美感”的体验和获得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力与其哲学思想一样,对国人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同时也是其他美学理论无法比拟的。马克思在写作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时,其世界观正逐步形成,对哲学问题的论述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也闪现了不少美学思想的光辉。《手稿》的主题虽然是经济学和哲学,但是马克思是从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的劳动实践角度来开展研究的,研究的内容虽然没有涉及美学的细节问题,但是对于大众如何审美的根本问题以及“如何对待人与美的关系”等进行了哲学思考。
我国学者对《手稿》的研究基于马克思的实践思路,用以解释美学基本问题,逐步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的经典形态——实践美学。可以认为,实践美学思想是诞生自本土的特色美学理论,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近百年来最重要和最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美学流派。实践美学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思想基础,是紧跟时代发展的美学思想成果,而《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思想对于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从哲学层面给予了一定解答,可以用以指导“美丽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可见,对《手稿》中美学思想的继续挖掘和反复思考是一个关乎我国未来发展方向与质量的重要课题。
二、《手稿》中实践美学思想的前期研究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物质享受得到极大范围和程度满足后,开始日益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美”正是作为这样一个符合条件的意象备受追捧。人民对生活不断开展的哲学思考逐步演化为对美学思想和实践的探索,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美学”的元素。然而,很多人对于“美”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美女、美食、美景等等,并不是哲学范畴下真正的“审美”,同时这表明美学实际上作为一门科学,具有晦涩难懂的学术高度,因此将不少人挡之门外。
马克思实践美学思想被认为是其在《手稿》的研究写作基础上形成的,对此问题研究的缘起,本文主要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国内《手稿》美学思想研究
中国的美学发展历史,不仅包含了中国美学传统的形成过程,亦与马克思美学思想密不可分。国内学者关于《手稿》中美学思想的研究按照历史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新美学”时期,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研究重点与热点,标志着我国美学学派开始诞生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新分支正在逐步形成;二是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时期,各位美学专家对“美的本质”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与意见。当时,《手稿》中的美学问题被逐一提出,如“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劳动创造美”、“美的规律”等;三是八十年代“美学热”时期,学者们对美学的研究热情伴随着对以《手稿》为代表的经典马克思著作中体现的美学思想展开,相关讨论达到了繁荣时期,而《手稿》对马克思美学思想体系全面构建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認可;四是九十年代后的“后实践美学”时期,在以实践论为代表的各类美学内部思想发生了积极的碰撞,从而使得实践美学的思想体系更具有活力。
(二)国外《手稿》美学思想研究
1956年,前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将马克思《手稿》俄文全文首刊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中,此举标志着前苏联美学的发展进入全新时期,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1956年——1966年)的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在讨论过程中涌现出的大量成果和发展进展也被同步翻译到中国,深化了我国美学理论的发展界对此问题展开讨论,这为实践美学的诞生提供了契机。
随着讨论的深入,前苏联美学界关于审美本质的讨论基本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是“自然说”学派,此派认为审美本质是对象的自然属性,对审美过程的主观性因素进行了忽略处理;二是“社会说”学派,认为审美本质是与人相关的社会属性。
三、影响《手稿》中实践美学思想形成的因素
本部分主要从美学史的角度探究了《手稿》中实践美学思想形成的理论因素,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在《手稿》写作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美学思想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研究可知,马克思美学思想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了德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对马克思影响最为深远的为德国古典美学开创者康德的美学思想。
康德的美学思想涉及面十分广泛,其目的是要用先验的唯心主义观点,把过去不同流派的美学思想进行调和折衷,使之形成一个全新的体系。在进行种种调和的过程中,康德美学思想最重要的理论分支——审美判断力分析理论也涌现了出来。
(一)审美判断力分析理论
康德这一美学思想来自于其1790年的著作《判断力批判》,该书被视为打破了认识论和伦理学之间的界限,使康德形成了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对人类的生存与意识进行描述的独特哲学体系。本书对大量的审美、艺术现象进行了富有深意的哲学分析,不同于之前的美学理论思想,康德在本书中体现出对美的研究过程,即不只对美的本性及其品质加以确定,更是去分析一种特定的判断,即对美的判断。“判断”一词最开始在康德所著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出现,其重要性在于强调了康德对于审美判断的立场,即康德主张对美的解读要极力避免主客观的两极化。
当人们接受了这种关注于美的判断活动的方式,则不需要思考是对象里的什么性质将之定义为是“真正的美”,而必须同时考虑对象与主体,可见,按照康德的论述,美不存在于对象之中,也无法从观赏者眼中被发现。因此,没有进行细致的反思活动而产生的判断,不能称之为康德所理解的审美判断;而不能在两种极端观点中保持平衡,则无法将对象认定为是“美”的。这种强调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注重个体反思活动的提法,使得康德美学中包涵了最为原始的“实践”元素。 (二)马克思对康德美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思想是对以康德等人为代表的先前美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从劳动角度探讨了美的本质,而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对人类实践活动重视度不够,因为其所研究的美学是基于人类如何更好去鉴赏美的先验法则。康德美的思想侧重于自然美方面,因此产生了一系列与美的本质判断相矛盾和困惑的地方。马克思则认为,人类活动中蕴含的物质实践与美以及审美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提出人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的方式在于不断付出劳动与实践,积极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之中。
此外,尽管康德提出人作为个体在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主观能动性,但康德认为人应该“自由”去实践审美活动。这种脱离人类生产劳动去谈及的人类历史发展完全是历史唯心主义的,是不能真正实现人类“自由”的终极目标的。而马克思提出人类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审美实践才是真正非异化的实践,其意义存在于整个实践过程之中。按照马克思实践美学的思想理解,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美”,将内在标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在进行生产劳动,此时内在规律经人的劳动呈现出来的美不再是自然物本身的规律,更不是人类唯心主义思想的产物。
四、《手稿》中实践美学思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中国”的提出和论述,让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学习用美学的方式思考生活,同时需要以实践检验真理的可行性,需要用本土思想理解外来理论。
在马克思《手稿》中提出“劳动创造美”的实践美学思想,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进行持续改造的过程,也是对“美的规律”进行挖掘和研究的过程。“美丽中国”的提出,不仅仅只是一个环境保护的概念,而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变环境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行为的“美感”,是否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等等。而在马克思实践美学思想中,人是历史中的人,自然是历史中的自然,二者关系是历史生产的,也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可以认为,马克思实践美学提出,人不仅创造和改变着环境,也无时无刻不被环境所影响和创造着,而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和不断加强的。一个具有“美”的自然特质和审美能力的人,要在“美”的环境中进一步强化和塑造自身的审美能力,而同样地,“美”的环境也需要“美”的人来塑造,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正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彼此联系的。
因此,随着工业革命后科技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主体精神的宣扬以及人们对资本的无限欲望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着掠夺式地利用。面对以忽视、牺牲自然为代价换取的经济腾飞,人们需要重新开始考虑“自然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生产劳动是否具有美学意义决定着我国未来能否成功走向“美丽中国”的道路,在以后的生产劳动中,要清楚认识到劳动的创造之美不是只考虑量的累积,更需要正视质的反馈,不能以周围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损耗来换取物质财富的发展。
五、结语
本文研究了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并强调的实践论观点在美学思想领域的应用,由此提出实践美学思想对我国学术界和现实社会的诸多启示。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源自德国古典美学理论体系,又融入了他基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实践性思考,因此是先前美学思想的批判和扬弃。对于《手稿》中不断闪现的马克思实践美学思想的解读和理解,从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对于人的劳动“美学”价值的研究,同样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角度对美的规律进行了论述,实践美学也强调审美中“实践”这一维度。实践美学将审美同人的实践行为紧密结合,在理论上肯定了“人”及其精神在改造自然和影響环境的过程之中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因此马克思实践美学思想完全可以用以指导我国“美丽中国”的建设活动,进而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日常审美判断力。
作者简介
钟晨(1986-),女,汉,四川省成都市,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资本市场、宏观政策。
一、引言
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对于“美”的追求日益高涨,且已将对“美感”的体验和获得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力与其哲学思想一样,对国人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同时也是其他美学理论无法比拟的。马克思在写作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时,其世界观正逐步形成,对哲学问题的论述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也闪现了不少美学思想的光辉。《手稿》的主题虽然是经济学和哲学,但是马克思是从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的劳动实践角度来开展研究的,研究的内容虽然没有涉及美学的细节问题,但是对于大众如何审美的根本问题以及“如何对待人与美的关系”等进行了哲学思考。
我国学者对《手稿》的研究基于马克思的实践思路,用以解释美学基本问题,逐步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的经典形态——实践美学。可以认为,实践美学思想是诞生自本土的特色美学理论,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近百年来最重要和最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美学流派。实践美学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思想基础,是紧跟时代发展的美学思想成果,而《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思想对于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从哲学层面给予了一定解答,可以用以指导“美丽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可见,对《手稿》中美学思想的继续挖掘和反复思考是一个关乎我国未来发展方向与质量的重要课题。
二、《手稿》中实践美学思想的前期研究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物质享受得到极大范围和程度满足后,开始日益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美”正是作为这样一个符合条件的意象备受追捧。人民对生活不断开展的哲学思考逐步演化为对美学思想和实践的探索,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美学”的元素。然而,很多人对于“美”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美女、美食、美景等等,并不是哲学范畴下真正的“审美”,同时这表明美学实际上作为一门科学,具有晦涩难懂的学术高度,因此将不少人挡之门外。
马克思实践美学思想被认为是其在《手稿》的研究写作基础上形成的,对此问题研究的缘起,本文主要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国内《手稿》美学思想研究
中国的美学发展历史,不仅包含了中国美学传统的形成过程,亦与马克思美学思想密不可分。国内学者关于《手稿》中美学思想的研究按照历史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新美学”时期,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研究重点与热点,标志着我国美学学派开始诞生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新分支正在逐步形成;二是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时期,各位美学专家对“美的本质”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与意见。当时,《手稿》中的美学问题被逐一提出,如“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劳动创造美”、“美的规律”等;三是八十年代“美学热”时期,学者们对美学的研究热情伴随着对以《手稿》为代表的经典马克思著作中体现的美学思想展开,相关讨论达到了繁荣时期,而《手稿》对马克思美学思想体系全面构建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認可;四是九十年代后的“后实践美学”时期,在以实践论为代表的各类美学内部思想发生了积极的碰撞,从而使得实践美学的思想体系更具有活力。
(二)国外《手稿》美学思想研究
1956年,前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将马克思《手稿》俄文全文首刊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中,此举标志着前苏联美学的发展进入全新时期,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1956年——1966年)的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在讨论过程中涌现出的大量成果和发展进展也被同步翻译到中国,深化了我国美学理论的发展界对此问题展开讨论,这为实践美学的诞生提供了契机。
随着讨论的深入,前苏联美学界关于审美本质的讨论基本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是“自然说”学派,此派认为审美本质是对象的自然属性,对审美过程的主观性因素进行了忽略处理;二是“社会说”学派,认为审美本质是与人相关的社会属性。
三、影响《手稿》中实践美学思想形成的因素
本部分主要从美学史的角度探究了《手稿》中实践美学思想形成的理论因素,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在《手稿》写作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美学思想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研究可知,马克思美学思想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了德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对马克思影响最为深远的为德国古典美学开创者康德的美学思想。
康德的美学思想涉及面十分广泛,其目的是要用先验的唯心主义观点,把过去不同流派的美学思想进行调和折衷,使之形成一个全新的体系。在进行种种调和的过程中,康德美学思想最重要的理论分支——审美判断力分析理论也涌现了出来。
(一)审美判断力分析理论
康德这一美学思想来自于其1790年的著作《判断力批判》,该书被视为打破了认识论和伦理学之间的界限,使康德形成了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对人类的生存与意识进行描述的独特哲学体系。本书对大量的审美、艺术现象进行了富有深意的哲学分析,不同于之前的美学理论思想,康德在本书中体现出对美的研究过程,即不只对美的本性及其品质加以确定,更是去分析一种特定的判断,即对美的判断。“判断”一词最开始在康德所著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出现,其重要性在于强调了康德对于审美判断的立场,即康德主张对美的解读要极力避免主客观的两极化。
当人们接受了这种关注于美的判断活动的方式,则不需要思考是对象里的什么性质将之定义为是“真正的美”,而必须同时考虑对象与主体,可见,按照康德的论述,美不存在于对象之中,也无法从观赏者眼中被发现。因此,没有进行细致的反思活动而产生的判断,不能称之为康德所理解的审美判断;而不能在两种极端观点中保持平衡,则无法将对象认定为是“美”的。这种强调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注重个体反思活动的提法,使得康德美学中包涵了最为原始的“实践”元素。 (二)马克思对康德美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思想是对以康德等人为代表的先前美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从劳动角度探讨了美的本质,而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对人类实践活动重视度不够,因为其所研究的美学是基于人类如何更好去鉴赏美的先验法则。康德美的思想侧重于自然美方面,因此产生了一系列与美的本质判断相矛盾和困惑的地方。马克思则认为,人类活动中蕴含的物质实践与美以及审美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提出人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的方式在于不断付出劳动与实践,积极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之中。
此外,尽管康德提出人作为个体在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主观能动性,但康德认为人应该“自由”去实践审美活动。这种脱离人类生产劳动去谈及的人类历史发展完全是历史唯心主义的,是不能真正实现人类“自由”的终极目标的。而马克思提出人类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审美实践才是真正非异化的实践,其意义存在于整个实践过程之中。按照马克思实践美学的思想理解,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美”,将内在标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在进行生产劳动,此时内在规律经人的劳动呈现出来的美不再是自然物本身的规律,更不是人类唯心主义思想的产物。
四、《手稿》中实践美学思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中国”的提出和论述,让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学习用美学的方式思考生活,同时需要以实践检验真理的可行性,需要用本土思想理解外来理论。
在马克思《手稿》中提出“劳动创造美”的实践美学思想,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进行持续改造的过程,也是对“美的规律”进行挖掘和研究的过程。“美丽中国”的提出,不仅仅只是一个环境保护的概念,而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变环境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行为的“美感”,是否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等等。而在马克思实践美学思想中,人是历史中的人,自然是历史中的自然,二者关系是历史生产的,也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可以认为,马克思实践美学提出,人不仅创造和改变着环境,也无时无刻不被环境所影响和创造着,而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和不断加强的。一个具有“美”的自然特质和审美能力的人,要在“美”的环境中进一步强化和塑造自身的审美能力,而同样地,“美”的环境也需要“美”的人来塑造,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正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彼此联系的。
因此,随着工业革命后科技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主体精神的宣扬以及人们对资本的无限欲望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着掠夺式地利用。面对以忽视、牺牲自然为代价换取的经济腾飞,人们需要重新开始考虑“自然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生产劳动是否具有美学意义决定着我国未来能否成功走向“美丽中国”的道路,在以后的生产劳动中,要清楚认识到劳动的创造之美不是只考虑量的累积,更需要正视质的反馈,不能以周围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损耗来换取物质财富的发展。
五、结语
本文研究了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并强调的实践论观点在美学思想领域的应用,由此提出实践美学思想对我国学术界和现实社会的诸多启示。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源自德国古典美学理论体系,又融入了他基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实践性思考,因此是先前美学思想的批判和扬弃。对于《手稿》中不断闪现的马克思实践美学思想的解读和理解,从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对于人的劳动“美学”价值的研究,同样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角度对美的规律进行了论述,实践美学也强调审美中“实践”这一维度。实践美学将审美同人的实践行为紧密结合,在理论上肯定了“人”及其精神在改造自然和影響环境的过程之中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因此马克思实践美学思想完全可以用以指导我国“美丽中国”的建设活动,进而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日常审美判断力。
作者简介
钟晨(1986-),女,汉,四川省成都市,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资本市场、宏观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