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读与写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改应该有利于加强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课 创新 缺失
新课程下,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让课堂五彩缤纷,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儿却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性却丢失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与语文这门学科不和谐的现象,使我们的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缺失呢?首先,这是否与没有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关呢?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读与写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改应该有利于加强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重视了“全面”,对“核心”问题却有所忽视。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性质,在把人文精神的熏陶与语文工具的掌握有机地统一起来时,是否厚此薄彼、有失偏颇了呢?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感悟体验的生成性言说上,消耗在人文熏陶上,语言文字的训练淡化了,语文工具的掌握有所忽视了。防止语文课的缺失,笔者认为有必要强调“加强语文意识,重视基础训练”的话题,对语文教学的重心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一、不要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理解课。大家知道,阅读理解与阅读教学有不同的目的任务。阅读理解是“通过书面言语的感知获得意义的思维过程”(《教育大辞典》),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这是每一个阅读者阅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必经的过程。简而言之,“读懂了”阅读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而阅读教学就不同了,它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独立阅读打基础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学会阅读。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理解内容,而且要关注语言文字载体本身的物质存在。其实,所谓课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章”)的意义就包含着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只要内容意义而忽视形式意义,是不完全的阅读教学。两者统一得好,教学得法,是可以达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性境界的。多数情况下,教学还是要走一个来回,即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看看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
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强调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这不错,但不能以此忽视甚至排斥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高亢激越、有时低吟慢咏,是有节奏有起伏的。不能让学生整节课都沉浸于情感的激动之中,课文进得去而出不来,有时需要“跳出”课文来看课文,推敲推敲词语,领悟一下句式,理一理作者的思路等等,求得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生不能只见其“一”,而是要从“这”一篇、“这”一段、“这”一句的学习中得到“法”,再迁移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去,这就举一反三形成了阅读能力。
二、不要忽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小学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与写的能力。这个能力不培养好,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成为空中楼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小学语文必须是姓“小”、姓“语”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育是工具性质的教育。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语文课不仅要上得情意浓浓,而且还要上得扎扎实实。要把语文基本功训练作为语文课的重要教学任务,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并且要加强指导,低起点严要求,让学生从识字写字开始,遣词造句,读写结合,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三、加强语文意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树立“无时不语文”的思想,时时处处都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以下这些都是教师语文意识的彰显:首先有明确的语言表达训练意识。学生无论是口头说还是书面写,都是训练语言表达。既然是训练语言表达,都必须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学生内容“说不清楚”,怎么能说是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呢?要想内容表达得清楚深刻,就得在语言表达上下工夫。语言中寄寓、栖息着思想,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语言流畅了就是思想舒展了,语言准确精练了就是思想精致深邃了。再是学生有充分的语言实践时间,有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意识。阅读是表达的基础,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不断内化书面语言,不断丰富充盈自己的语言库存,学过的词汇和句子在练习表达时能不时显于笔下或口语之中;而不是一味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头脑里固有的语言)来表达,与吸纳书面语言脱离开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最后,教师对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强烈的指导和相助意识。教师应十分了解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和表达的欲望与困惑,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及时给学生以鼓励与必要的点拨,使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由不准确到准确,从不熟练到熟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如登山,正是在教师的指引扶助下,一步一步逐步到达理想的境界的。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课 创新 缺失
新课程下,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让课堂五彩缤纷,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儿却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性却丢失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与语文这门学科不和谐的现象,使我们的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缺失呢?首先,这是否与没有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关呢?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读与写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改应该有利于加强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重视了“全面”,对“核心”问题却有所忽视。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性质,在把人文精神的熏陶与语文工具的掌握有机地统一起来时,是否厚此薄彼、有失偏颇了呢?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感悟体验的生成性言说上,消耗在人文熏陶上,语言文字的训练淡化了,语文工具的掌握有所忽视了。防止语文课的缺失,笔者认为有必要强调“加强语文意识,重视基础训练”的话题,对语文教学的重心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一、不要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理解课。大家知道,阅读理解与阅读教学有不同的目的任务。阅读理解是“通过书面言语的感知获得意义的思维过程”(《教育大辞典》),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这是每一个阅读者阅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必经的过程。简而言之,“读懂了”阅读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而阅读教学就不同了,它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独立阅读打基础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学会阅读。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理解内容,而且要关注语言文字载体本身的物质存在。其实,所谓课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章”)的意义就包含着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只要内容意义而忽视形式意义,是不完全的阅读教学。两者统一得好,教学得法,是可以达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性境界的。多数情况下,教学还是要走一个来回,即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看看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
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强调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这不错,但不能以此忽视甚至排斥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高亢激越、有时低吟慢咏,是有节奏有起伏的。不能让学生整节课都沉浸于情感的激动之中,课文进得去而出不来,有时需要“跳出”课文来看课文,推敲推敲词语,领悟一下句式,理一理作者的思路等等,求得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生不能只见其“一”,而是要从“这”一篇、“这”一段、“这”一句的学习中得到“法”,再迁移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去,这就举一反三形成了阅读能力。
二、不要忽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小学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与写的能力。这个能力不培养好,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成为空中楼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小学语文必须是姓“小”、姓“语”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育是工具性质的教育。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语文课不仅要上得情意浓浓,而且还要上得扎扎实实。要把语文基本功训练作为语文课的重要教学任务,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并且要加强指导,低起点严要求,让学生从识字写字开始,遣词造句,读写结合,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三、加强语文意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树立“无时不语文”的思想,时时处处都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以下这些都是教师语文意识的彰显:首先有明确的语言表达训练意识。学生无论是口头说还是书面写,都是训练语言表达。既然是训练语言表达,都必须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学生内容“说不清楚”,怎么能说是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呢?要想内容表达得清楚深刻,就得在语言表达上下工夫。语言中寄寓、栖息着思想,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语言流畅了就是思想舒展了,语言准确精练了就是思想精致深邃了。再是学生有充分的语言实践时间,有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意识。阅读是表达的基础,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不断内化书面语言,不断丰富充盈自己的语言库存,学过的词汇和句子在练习表达时能不时显于笔下或口语之中;而不是一味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头脑里固有的语言)来表达,与吸纳书面语言脱离开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最后,教师对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强烈的指导和相助意识。教师应十分了解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和表达的欲望与困惑,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及时给学生以鼓励与必要的点拨,使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由不准确到准确,从不熟练到熟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如登山,正是在教师的指引扶助下,一步一步逐步到达理想的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