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图被誉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不仅是地理教学的必备工具,也是考查地理学习情况的载体,在历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中,读图分析题都占有很大的比例。读图能力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学生地理成绩和地理素养的高低,因此,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取得理想的成绩;而且地理读图能力的提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进而利用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生中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地理 读图能力 对策
一、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地理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性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序言中就指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的。”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图作为记载和传输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地图学家罗宾逊指出“地图的阅读与欣赏,应该像代数等基础学科一样,作为必修的课程”,并把使用地图视为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必备能力。2000年9月8日,即第35个“国际扫盲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新世纪文盲标准分为三类:不能读书识字,即传统意义上的文盲;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与管理。
新一轮课程改革后,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第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第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第三,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第四,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第五,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强调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强调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且,这一改革的基本思路要求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培养学生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各种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当前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中学地理学科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地图是实施地理教学必备的工具,也是考查地理学习情况的载体,在历年的地理高考试卷中,读图分析题始终都占据着较大的比例。随着国家进行的新地理课程改革之后,地理高考试题中的地图篇幅几乎达到“题题有图,无图不成题”。
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与学习中地图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替代表达的。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需要用地图来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对地图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学懂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提高地理考试成绩,而且能够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及“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对策
1.读图名、查看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在阅读某一地图时首先要读图名,因为地图的名称说明了这幅地图所要表述的主要内容。然而很多学生在读图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急于去看图的内容,在较复杂的地理图像中就不能准确的提取图中的地理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只要看看图名,很多信息就变得清晰、易理解多了,地图名称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例尺是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联系起来的桥梁,因此,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面积、范围等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正确认识地图上的方向才能保证读图、析图、用图的正确性。图例和注记是指地图中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文字和数字,是读懂地图的基本前提。综上所述,只有看清图名,查看、分析、弄清地图三要素才能保证顺利和正确的读图。
2.确立目标、引导读图,有计划的培养读图能力
地图所容纳的地理信息是非常广泛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读图,教给学生如何从地图中提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并能应用所获取的地理信息去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这一读图步骤可以通过教师的读图析图举例示范,学生适时模仿训练来实现。例如,在气旋和反气旋的教学中,首先教师以北半球气旋为例来做读图分析举例,在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应从气压状况、气流运动状况(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两方面来分析气旋的特点,进而明确其对天气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南半球的气旋特点,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接下来让学生自主读图、绘图分析南北半球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气旋和反气旋从气压状况、气流运动状况、对天气的影响及其各自具体的天气实例等方面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不仅有效地掌握了有关气旋和反气旋的地理知识,其读图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当然在冷暖锋的学习中也可如此,通过引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如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位置是否相同、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如何、降水的位置有何异同、对天气各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读图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教给学生如何从天气系统图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并能进行地图信息的迁移,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的读图方法多加引导和训练,长此以往,在以后的学习中再碰到类似情况时,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时,他的读图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且长期的过程,在地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地理 读图能力 对策
一、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地理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性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序言中就指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的。”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图作为记载和传输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地图学家罗宾逊指出“地图的阅读与欣赏,应该像代数等基础学科一样,作为必修的课程”,并把使用地图视为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必备能力。2000年9月8日,即第35个“国际扫盲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新世纪文盲标准分为三类:不能读书识字,即传统意义上的文盲;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与管理。
新一轮课程改革后,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第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第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第三,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第四,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第五,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强调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强调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且,这一改革的基本思路要求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培养学生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各种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当前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中学地理学科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地图是实施地理教学必备的工具,也是考查地理学习情况的载体,在历年的地理高考试卷中,读图分析题始终都占据着较大的比例。随着国家进行的新地理课程改革之后,地理高考试题中的地图篇幅几乎达到“题题有图,无图不成题”。
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与学习中地图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替代表达的。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需要用地图来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对地图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学懂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提高地理考试成绩,而且能够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及“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对策
1.读图名、查看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在阅读某一地图时首先要读图名,因为地图的名称说明了这幅地图所要表述的主要内容。然而很多学生在读图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急于去看图的内容,在较复杂的地理图像中就不能准确的提取图中的地理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只要看看图名,很多信息就变得清晰、易理解多了,地图名称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例尺是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联系起来的桥梁,因此,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面积、范围等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正确认识地图上的方向才能保证读图、析图、用图的正确性。图例和注记是指地图中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文字和数字,是读懂地图的基本前提。综上所述,只有看清图名,查看、分析、弄清地图三要素才能保证顺利和正确的读图。
2.确立目标、引导读图,有计划的培养读图能力
地图所容纳的地理信息是非常广泛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读图,教给学生如何从地图中提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并能应用所获取的地理信息去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这一读图步骤可以通过教师的读图析图举例示范,学生适时模仿训练来实现。例如,在气旋和反气旋的教学中,首先教师以北半球气旋为例来做读图分析举例,在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应从气压状况、气流运动状况(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两方面来分析气旋的特点,进而明确其对天气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南半球的气旋特点,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接下来让学生自主读图、绘图分析南北半球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气旋和反气旋从气压状况、气流运动状况、对天气的影响及其各自具体的天气实例等方面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不仅有效地掌握了有关气旋和反气旋的地理知识,其读图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当然在冷暖锋的学习中也可如此,通过引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如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位置是否相同、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如何、降水的位置有何异同、对天气各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读图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教给学生如何从天气系统图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并能进行地图信息的迁移,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的读图方法多加引导和训练,长此以往,在以后的学习中再碰到类似情况时,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时,他的读图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且长期的过程,在地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