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一码:冷链安全的终极武器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cguo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年底,武汉市东西湖区盈石物流园武汉盒马B2C(企业到消费者)冷冻仓内,随着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将首张鄂冷链追溯码贴在泰国活冻黑虎虾外包装上,鄂冷链正式落地。不久,这些带着“电子身份证”的生鲜食品被摆上了盒马鲜生鸿达中央广场店的货架,很快销售一空。
  消费者陈女士打开手机支付宝,对着二维码一扫,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商、经销商信息马上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再往下看,食品进关通关单证、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悉数在列。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接触的人和物信息都可以追溯,甚至连接触的时间点也精确到分秒。“放心。”陈女士高兴地往篮子里装了两盒黑虎虾,“家里人喜欢吃进口虾,以前基本每周都会来采购。疫情以后,买得就少了。前不久,三文鱼、车厘子都被曝出包装上有新冠病毒,真的不敢买。”
  如今,她的担心可以放下了。据武汉盒马B2C冷冻仓负责人钟文华介绍,店里每一件进口生鲜商品必须有鄂冷链二维码才能出库上架,消费者可以扫码了解进口冷链产品的全链条信息,放心选购。
  一物一码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安全,为民生福祉提供可靠保障。随着鄂冷链的正式上线及铺开,湖北省实现了产品冷链环节的全程可追溯。据蚂蚁链相关人士介绍,到目前,鄂冷链的赋码量已经接近250万,基本覆盖了全省。
  除了看到全链条的信息外,消费者还能在扫码后进行登記申诉。一旦发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只要在扫码页面上进行信息填报,内容就会直接回传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哪里出产的什么产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卖给了谁,这些信息一目了然。一旦出现问题,都能第一时间看到。”对于鄂冷链的上线,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科技与信息化处处长申军满是欣喜。

用数字化改变传统模式


  更让申军感到高兴的是,鄂冷链用数字化的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冷链监管模式,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
  他坦言,在鄂冷链上线以前,冷链运输的监管面临着诸多难题。“在原来执行的冷链企业备案条例下,由进货商通过后台系统向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报备。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未备案或者虚假备案的冷链经营主体在从事冷链物流业务。在报备的过程中,由于是人工操作,也会出现漏报,甚至瞒报的情况。”
  此外,在数据标准化上,由于各个环节缺乏有效沟通协调,导致不同标准之间存在重合及不统一等问题。各地出台的标准多带有地方特色,质量差异颇大。另一方面,由于冷链流转链条上各方顾及自身利益,还存在着机构为保护自身而篡改追溯数据的可能性。
  申军举例说,以前进口冷链食品的各个冷链环节虽然都有企业和监管部门把关,但其实也存在不可控的情况。比如,运输过程中换了司机,甚至是换了车、冷冻柜,这些都不能第一时间采集到信息。一旦出了问题,追踪起来非常麻烦,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数据不能共享、可能出现错误、全程依赖人工……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是一道道难题。
  此前,包括湖北在内的多个省份先后报告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等核酸检测阳性的消息,更是引发了公众对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的强烈关注。“从政府部门的角度,也亟需数字化手段来协助对进口冷链食品在湖北省区域内流转的全链路可信追溯。”申军说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蚂蚁链的合作看起来水到渠成。凭借着在行业内精耕多年的技术优势,仅仅花了一周的时间,鄂冷链就找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链条通路。
  从匹配上二维码的那一刻起,产品的信息就跟着产品一起进行流转。如果出现信息不完整,很容易就能发现。如果信息出现报错,二维码就会失效,需要重新登记。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很容易就被追查到,企业也会加强自纠,尽可能避免漏报、错报。
  每个环节、所有数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链条,且都是公开透明的。鄂冷链可以准确定位哪个时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第一时间就能找到。不仅如此,鄂冷链还和湖北健康码实现了对接,冷链运输车辆的驾驶员、装卸人员都需要刷脸录入信息,一旦出现异常可以迅速定位接触过问题食品的人员,实现人物同防。

鄂冷链究竟是什么?


  终端只是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背后却是极为复杂的技术。鄂冷链的核心就是区块链。
  事实上,鄂冷链是基于蚂蚁区块链技术研发的冷链食品追溯系统。“首站赋码,一码到底,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这短短的16个字,要通过一平台、三个端来精准实现。
  所谓一平台,就是指湖北省进口冷链食品信息化系统平台。这个平台汇集了冷链全过程的追溯数据。每一份来到湖北的进口冷链食品都拥有一个区块链身份证,它们从哪里来、途经什么地方、和哪些人接触,都会被记录到鄂冷链平台上。简单说,这其实就是个区块链平台,通过接口与冷链溯源业务系统打通,保证全流程溯源信息不可篡改,并可追溯。
  所谓三端,包括了监管端、企业端、公众端。
  监管端面向市场监管、卫健、交通、海关等不同监管部门人员,提供主体管理、追溯倒查、综合分析、移动应用、可视化分析展示等应用功能,可以对进口冷链食品涉及主体、车辆、冷库、商品、相关人员快速定位、问题预警。
  企业端面向经营主体用户,包括移动端和企业后台应用,提供赋码、出入库管理、批量出入库、商品包装拆分管理、溯源码管理等应用功能,实现进口冷链食品经营主体自主管理追溯。企业在生产、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都能通过PC端或小程序,便捷进行冷链食品的赋码、扫码出入库、溯源码管理。
  公众端面向广大消费者。通过扫溯源码,消费者可以看到进口冷链食品进入湖北后全链条信息,确保来源可靠、检疫合格、食用放心。
  蚂蚁链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消费者看到的这个二维码,其实从产品进关时就有了。“这就是我们说的首站赋码。进口冷链食品到达湖北前,其食品核酸检测证明、海关检验检疫证明、消杀证明等安全信息,已被录入鄂冷链平台赋码,之后这个二维码就像一张身份证,会跟着产品一起走。运输各个环节中,货、库、车、人全环节,都可以通过扫码进行数据更新。”   在他看来,鄂冷链正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一码连通、一链存证、一体监管”。
  在企业端,利用PC或者支付宝小程序扫码出入库,将溯源码和产品信息、流通信息进行关联。在消费者端,利用支付宝移动端扫溯源码,查看所购买冷链食品信息及流通信息。在监管端,利用监管大屏或掌上执法仪扫溯源码,查看企业信息、食品信息及流通信息。所有数据通过一个二维码,实现联通。
  区块链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割各个环节,互相制约,且不可篡改。进口冷链食品从首站入库到运输,再到最后销售,所有记录在区块链上的信息都是唯一的。而这些被分成数个区块的数据,又最终汇总到鄂冷链平台上。监管后台可以通过汇集采集端数据以及海关数据,对日常冷链商品进行数据汇集分析,通过溯源码对商品流向记录进行精准查询。利用省、市、区县多级联动,不同层级监管部门可对各自所辖监管对象以及下级单位查询管控,真正实现了一体化监管。

如何保证源头可信?


  一袋进口带鱼,从泰国的工厂出库,工厂就会在平台上录入相关的产品名称、批次信息。产品报关进关后,通过和现有的海关系统关联打通,所有的检测证明都会同步进入系统。运输过程中,每一个冷柜都装有内置智能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温度。车厢如果被打开,就会触发采集设备做出感应,把信息传输到平台中,并且车内也有摄像头,所有这些智能装置都不会因司机换人而被改变。
  据介绍,一盒冷链食品从生产加工到最终摆上货架,至少需要7个环节。运单生成、完成派车、装车入柜、到达卸货、分装入库……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区块。“有些环节上已经有了现成的数据采集设备,我们只需要打通关联。有些环节上,则需要添置一些相应的物联网传感器,形成一个完整闭环,不漏下一个死角。”
  物联网设备采集信息不仅快,而且准。但在整个冷链链条上,总有一些需要人工录入的数据。如果人工操作出错了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蚂蚁链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录入的时候会有提示,关键信息一旦输错,系统不会自动跳转,而是会弹出界面,让我确认。”一位冷链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说。有一次,他在录入产品的储存冷柜温度时,多输了一个“0”,系统立马做出了提醒。
  事实上,在蚂蚁链的整个链条上,各个数据虽然被区隔成了不同的区块,但是彼此之间有着关联。系统会自动甄别信息之间的矛盾,做出提示。区块链就像是打造了一个分布式的账本,它不由一个人说了算,而是讓所有环节上的人都参与进来,分别记账。他们记录的这些区块链信息,通过区块链平台被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区域。每个环节上的人,可以看到别人的记账情况,但只能看,不能改。这些数据又通过区块链相连在一起。当信息与信息之间产生矛盾,系统就会通过自己聪明的“大脑”,提示录入人修改或者更正相应的信息。而如果真的出了问题,就能第一时间检查出来,冻结二维码。
  如今,在湖北的每一款进口冷链食品,包装上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真正实现了“一物一码”。蚂蚁链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疫情时代,一块进口猪肉冻了多长时间,怎么冻的,消费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确保了市民餐桌上的进口食品安全可靠。

落地50+场景


  鄂冷链是蚂蚁链在实际场景应用中的一个典型案例。随着浙冷链、郑冷链等追溯系统相继上线,更多的民生安全得到了保障,更多的大众关切得到了回应。
  以落地较早的浙冷链为例,截至目前,浙江共指导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16万家次,发现问题并指导整改10,447个。浙冷链系统共有3.1万家企业上链入库,累计赋码627万多个,产生出入库记录1,260.3万笔。据统计,从2021年1月12日至2月12日,日均流入浙江进口冷链食品3,792.97吨,约占浙江居民畜禽肉、水产品供应量的30%。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胡艺介绍,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鄂冷链赋码量已经达到250万,为消费者带去了安全和省心。
  蚂蚁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事实上,在冷链追溯领域,我们早就有过考虑和布局,正好疫情之下,结合着政府监管的需求,我们迅速切入市场,鄂冷链也就应运而生。得益于我们积累的成熟技术,双方的合作可谓短平快,平台通路很快就搭建起来了。而今,这个模式也得以复制推广到更多地区,也得到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今后,我们的冷链溯源还会不断深入,比如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包括温度、路径、司机等所有细小的环节,都会有详细记录。”
  当然,冷链只是属于整个蚂蚁链溯源的一个分支,还有包括农产品溯源、快消品溯源、母婴类产品溯源、工程质量溯源等。此外,蚂蚁链还有很多其他应用,像金融租赁、融资租赁、贸易金融、数字版权、区块链合同都有涉足。在数字时代,蚂蚁链正不断渗透到各个实际应用场景中,链接更多产业,加速行业数字化进程。
  数据显示,蚂蚁链已经连续4年位居全球区块链专利申请数第一,技术上能够支持10亿账户规模,同时能够支持每日10亿交易量,实现每秒10万笔跨链信息处理能力。在实际应用上,蚂蚁链已携手生态合作伙伴,解决了50多个场景的信任难题。
  一位蚂蚁链相关人士表示:“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从无到有的技术。区块链重构了数字时代的生产关系,用不可篡改、相互关联的技术,解决信任问题。在有需求的场景中,都可以应用到它,未来前景非常广阔。”
  据介绍,阿里在区块链领域涉足较早,如今的蚂蚁链不仅仅局限于区块链技术,更结合了蚂蚁集团生物识别、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风控安全等多维度技术能力。在蚂蚁链看来,技术的价值最终是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凭借着在行业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蚂蚁链引领了行业的发展,还将在未来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破解现有困境,提升民生福祉。
其他文献
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我们局要抽调人员到辖区办事处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点配合工作。就这样,我也穿上了红马甲,走到了全员核酸检测第一线。  刚到社区的时候,还没来得及穿上红马甲,保安非常警惕地打量着我,一番测体温、扫绿码后,言之谆谆地告诉我:“不要聚集,要戴好口罩,非必要不外出。”待穿上红马甲后,保安对我另眼相看,随即投来赞许的目光。  和我并肩“作战”的邵科长,戴着一次性医用口罩,脸上勒出了两道深深的印
案 例  某房屋原产权人为甲。1981年,乙公司经批准征用涉案房屋所在地块。因甲拒绝接受房屋征收补偿,1983年,法院审理认为甲对涉案房屋的所有权已终止,判决甲应迁出涉案房屋。后甲多次就上述生效判决提出申诉,均被驳回。  因甲未申请涉案房屋的所有权注销登记,2018年,乙公司向登记机构申请注销甲对涉案房屋享有的所有权证。登记机构予以核准注销登记,并向甲作出《告知书》,告知其涉案房屋已办理注销登记的
这几天,中国茶饮行业如同7月的上海,一时艳阳高照,一时暴雨倾盆。  先有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登陆港股,然而上市首日竟然破发。后有袋泡茶新秀“CHALI茶里”和“茶小空teakoo”相继获得融资,融资额均超亿元。  资本对于茶饮市场的期待并非盲目。  前不久,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在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现场发布的《4,000亿增量背后的品类创新机会——2021中国茶饮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
期刊
1987年12月23日的夜里,睡得正香的我突然被妻子啪地一掌打醒:“做啥好梦呢,乐得屁颠屁颠的!”我睁眼一看表,5点半了,赶紧起床,倒盆掃地抽火炉,洗脸刷牙淘米下锅,然后夹起一摞学生作业就往外走。妻子蜷缩在被窝里,傻愣愣地说:“五更天就往学校跑,勤快得很啊!”我扬扬手,一蹦三跳地甩门而去。  平常早饭都吃馒头,但今天一下早自习,我就兴冲冲地跑大老远买了油条回家。狼吞虎咽地吃罢饭就走,惹得妻子在后面
洗衣凝珠正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依次往洗衣机的料盒槽里倒入洗衣粉、消毒液、柔顺剂……相比使用这些传统洗涤产品,用洗衣凝珠时,每次只需放一颗在洗衣机里,不仅十分方便,而且洗得干净,留香持久,再加上凝珠本身颜值在线,使得它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自2016年在国内兴起后,2019年中国洗衣凝珠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亿元,增长率超过110%,预计未来依然保持35.8%以上的高复合增长率(欧睿国际数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