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继电保护装置是一套在电力系统本身或电力系统的相关元件出现问题或发生故障的时候能自动启动,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供电,迅速切断系统或元件故障,并发出警报,使电力系统维护人员能及时接收并作出应对策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电力事故发生的一套自动化设施或装备。继电保护装置是提高电力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的必要设备,十分重要。电力系统中配备完备的、高质量的继电保护装置并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顺利运行是电力安全管理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引言:继电保护既然是电力系统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必然在电力系统正常运作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对于维护安全运作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政府的相关部分需要投入资金支持,提高继电保护有关的科技水平和信息技术。建设过程中的继电保护安装时,需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生产过程和生产环节,将继电保护装置的每一个细节把握好,执行和落实维护工作,同时要灌输人民对于用电安全的意识和观念。当这些工作全部完成的时候,才能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一,可靠性:在该动作时立即动作,在不该动作的情况下不动作,及时对故障线路或是设备进行切除。第二,选择性:利用和故障设备或是线路距离偏短的断路器,对故障予以切除。如果故障线路或是保护拒动,由周边设备或者某个断路器启动失灵保护,及时地切除故障。该种做法,可以防止越级跳闸。第三,灵敏性:在线路或是设备合理的被保护范围,出现接地或者是短路故障,此时保护装置应当达到相应的灵敏系数,确保故障出现时可以安全地接触。第四,速动性:保护装置能够对短路故障予以快速切除。速动性有助于增加系统的平稳性,缩短故障范畴,避免对故障线路带来毁灭性的损伤。
2.1人为损坏
在安装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时工作人员必须采取认真负责、细致的工作态度,但现实情况中,总会因为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怠慢、实操经验不足、缺乏足够的动手能力而发生各式各样的电力系统异常或故障问题。有多年资历的工作人员通过长期的锻炼积累了相当多的工作经验,可是常常因为盲目自信致使在工作中按照平常的工作经验操作,而不会按照实际情况去分析,难以听进他人的建议,从而导致误判产生继电保护故障的情况。有部分新手员工,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实际的工作中也不能熟练地运用;有些已经将基础知识都掌握牢固的老员工,却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训练,而造成操作中,动手能力较差,最后出现了许多不该发生的继电保护异常和故障问题。特别是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的时候,没有完备的知识基础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往往难以判断和识别继电保护的根本问题,最终错过了最佳维修时间段,对电力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和损失。
2.2设备问题
在电力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参数多变,数据收集装置需要在运行过程中把这些数据变化做好收集,通过数字信号将这些信息传送到对应的计算机中,做出精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不过,这种数据收集装置也常常发生很多问题,当数据收集装置发生异常情况时,工作人员将无法收集到电力系统即时的参数变化,无法了解其目前的工作运行状况。如果将继电保护装置形容为电力系统的关键部位,那么继电保护的关键部位就是触点。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电流电压和负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触点的异常和故障,这会对继电保护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最终造成电力系统无法稳定运行的情况。
3.1遵循运行维护原则,加强检验维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应坚决遵循两个原则:一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维修维护活动,都不能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损坏,应在保障继电保护装置完整、功能正常的基础上开展检测维护工作,应加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监测,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维护周期、检测维护计划、制度,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得到系统的、完善的维护管理;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测维修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难度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并且电力系统一般比较庞大繁杂,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测、维护工作应制定相对规划,既要纵览全局系统布局,又要有层次、分角度地逐步推进,减少检测维护工作对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工作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3.2培养专业的检验维护人才
为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备通常数量较多,并且专业性较高、针对性强,相应的检测维护人员在数量、质量上的要求也很高。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我国在相关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不定期的检测维护跟不上,造成很多用电安全事故,或者检测出问题的继电保护装置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出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直接被替换,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不利于成本节约。所以,加强培养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维护维修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十分必要。我国应结合高校、科研院所、供电企业、电力维护企业等进行联合人才培养,加强技术、管理经验上的交流,提高相关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维修质量的提高,促进电力产业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源节约[1]。
3.3加強继电保护装置配套设施性能的维护
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配套设施的性能,加强维护,是促进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首先,应详细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初始状态,全面掌握其信息,为后期的检测维护提供参考和依据。可通过建立继电保护装置数据库的方式,将电力保护装置的名称、型号、参数、规格、元件构成、服役具体地点、服役天数、有效期、维护历史、每一次的检测状态、负责人等等相关信息存入数据库,便于数据的更新、对比、信息共享,一旦检测中发现问题,或是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可以为检测和维护提供参考和数据依据,提高检测、维护效率。同时,要及时做好元件的参照替换。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经常是某一元件因人为破坏出了问题,或在高负荷电压下遭到损坏,或是使用时间过长性能衰退,装置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更容易损坏,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中,元件替换法是非常普遍而重要的一种方法,即采用参照法,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故障所在,然后用参数、性能、规格相同或相近的元件替换损坏的、需要淘汰的元件。元件替换法也用于故障的判定阶段,比如通过测试和对比接线,快速确定和解决继电保护装置系统存在的问题。
结论:
简而言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继电保护装置的良好高效运行,除了良好科学的安装,选择正确的安装位置,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系统的质量外,加强装置的运行维护十分重要。文章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要求出发,从遵循维护原则,加强监测检验,培养专业人才,加强配套设施性能维护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质量的措施。文章的研究对行业从业者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作用,比较实用,值得借鉴[2]。
参考文献:
[1]张志伟.电气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128-129.
[2]妮鹿菲尔·毛吾田.探析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0:213.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引言:继电保护既然是电力系统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必然在电力系统正常运作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对于维护安全运作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政府的相关部分需要投入资金支持,提高继电保护有关的科技水平和信息技术。建设过程中的继电保护安装时,需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生产过程和生产环节,将继电保护装置的每一个细节把握好,执行和落实维护工作,同时要灌输人民对于用电安全的意识和观念。当这些工作全部完成的时候,才能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继电保护的要求
第一,可靠性:在该动作时立即动作,在不该动作的情况下不动作,及时对故障线路或是设备进行切除。第二,选择性:利用和故障设备或是线路距离偏短的断路器,对故障予以切除。如果故障线路或是保护拒动,由周边设备或者某个断路器启动失灵保护,及时地切除故障。该种做法,可以防止越级跳闸。第三,灵敏性:在线路或是设备合理的被保护范围,出现接地或者是短路故障,此时保护装置应当达到相应的灵敏系数,确保故障出现时可以安全地接触。第四,速动性:保护装置能够对短路故障予以快速切除。速动性有助于增加系统的平稳性,缩短故障范畴,避免对故障线路带来毁灭性的损伤。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问题分析
2.1人为损坏
在安装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时工作人员必须采取认真负责、细致的工作态度,但现实情况中,总会因为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怠慢、实操经验不足、缺乏足够的动手能力而发生各式各样的电力系统异常或故障问题。有多年资历的工作人员通过长期的锻炼积累了相当多的工作经验,可是常常因为盲目自信致使在工作中按照平常的工作经验操作,而不会按照实际情况去分析,难以听进他人的建议,从而导致误判产生继电保护故障的情况。有部分新手员工,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实际的工作中也不能熟练地运用;有些已经将基础知识都掌握牢固的老员工,却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训练,而造成操作中,动手能力较差,最后出现了许多不该发生的继电保护异常和故障问题。特别是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的时候,没有完备的知识基础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往往难以判断和识别继电保护的根本问题,最终错过了最佳维修时间段,对电力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和损失。
2.2设备问题
在电力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参数多变,数据收集装置需要在运行过程中把这些数据变化做好收集,通过数字信号将这些信息传送到对应的计算机中,做出精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不过,这种数据收集装置也常常发生很多问题,当数据收集装置发生异常情况时,工作人员将无法收集到电力系统即时的参数变化,无法了解其目前的工作运行状况。如果将继电保护装置形容为电力系统的关键部位,那么继电保护的关键部位就是触点。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电流电压和负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触点的异常和故障,这会对继电保护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最终造成电力系统无法稳定运行的情况。
-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措施
3.1遵循运行维护原则,加强检验维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应坚决遵循两个原则:一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维修维护活动,都不能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损坏,应在保障继电保护装置完整、功能正常的基础上开展检测维护工作,应加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监测,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维护周期、检测维护计划、制度,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得到系统的、完善的维护管理;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测维修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难度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并且电力系统一般比较庞大繁杂,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测、维护工作应制定相对规划,既要纵览全局系统布局,又要有层次、分角度地逐步推进,减少检测维护工作对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工作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3.2培养专业的检验维护人才
为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备通常数量较多,并且专业性较高、针对性强,相应的检测维护人员在数量、质量上的要求也很高。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我国在相关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不定期的检测维护跟不上,造成很多用电安全事故,或者检测出问题的继电保护装置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出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直接被替换,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不利于成本节约。所以,加强培养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维护维修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十分必要。我国应结合高校、科研院所、供电企业、电力维护企业等进行联合人才培养,加强技术、管理经验上的交流,提高相关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维修质量的提高,促进电力产业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源节约[1]。
3.3加強继电保护装置配套设施性能的维护
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配套设施的性能,加强维护,是促进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首先,应详细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初始状态,全面掌握其信息,为后期的检测维护提供参考和依据。可通过建立继电保护装置数据库的方式,将电力保护装置的名称、型号、参数、规格、元件构成、服役具体地点、服役天数、有效期、维护历史、每一次的检测状态、负责人等等相关信息存入数据库,便于数据的更新、对比、信息共享,一旦检测中发现问题,或是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可以为检测和维护提供参考和数据依据,提高检测、维护效率。同时,要及时做好元件的参照替换。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经常是某一元件因人为破坏出了问题,或在高负荷电压下遭到损坏,或是使用时间过长性能衰退,装置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更容易损坏,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中,元件替换法是非常普遍而重要的一种方法,即采用参照法,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故障所在,然后用参数、性能、规格相同或相近的元件替换损坏的、需要淘汰的元件。元件替换法也用于故障的判定阶段,比如通过测试和对比接线,快速确定和解决继电保护装置系统存在的问题。
结论:
简而言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继电保护装置的良好高效运行,除了良好科学的安装,选择正确的安装位置,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系统的质量外,加强装置的运行维护十分重要。文章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要求出发,从遵循维护原则,加强监测检验,培养专业人才,加强配套设施性能维护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质量的措施。文章的研究对行业从业者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作用,比较实用,值得借鉴[2]。
参考文献:
[1]张志伟.电气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128-129.
[2]妮鹿菲尔·毛吾田.探析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