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有效地指导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延伸,是提高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阅读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其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应用新课程理念来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呢?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乐学”的基础。课外阅读首先是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对学生而言,有了阅读兴趣,才会努力寻找阅读机会,得到阅读满足。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声情并茂地讲解、娓娓动听地叙述,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奇特有趣的情感世界里,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际,教师突然戛然而止,学生纷纷被动人的故事所吸引,就产生了主动阅读的探究欲望。此外,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阅读的收获与体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2.把好选择课外读物的质量关。
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怀。”课外阅读的质量如何,其选择的读物至关重要。我觉得要注意好以下几点:1)思想性.应选择一些思想健康、催人奋进的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与苏拉的故事》、《爱的教育》、四大名著等,这些读物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2)教育性.所选择的读物能配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有助于他们记忆力、想象力与观察力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坚决抵制充满凶杀、色情、暴力与封建迷信、荒诞不经等思想糟粕的读物对未成年人的侵蚀。3)可接受性.选择课外读物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水平与当今社会的现实状况,过难、过深与过于晦涩的读物都应避免。
3.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1)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如专题讲座、专栏介绍、读物展览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如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交流心得、举办故事会、进行知识竞赛、办手抄报等。
(3)组建文学社,创办文学社刊物,进行佳作欣赏、切磋课外阅读心得。
(4)开放图书馆和阅览室。图书馆和阅览室应根据学生状况和学科教学的需要定期开放,并为之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保证书籍的广泛性,以满足学生不同的读书需要。
总之,在课外阅读的诸多方面,我们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探究阅读,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转化,提高阅读水平,促进自我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不自觉的将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学中可说面面俱到,越殂代疱,代替了学生对品的直接感知与体验,强行灌输。加之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倾向性和指令性的色彩較为浓厚,因而造成了模式化、概念化的文学作品解读方法。所以,拿一篇文章给学生阅读,他们便不知从何入手。对此,人们往往归因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差,所以尽量加大阅读训练力度。殊不知,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是难以提高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经反复训练可以成为天性中的一部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言功能发展,规范养成和语文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作为语文基本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自能读书的习惯。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强化以下阅读习惯:
1.培养查阅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以认识、理解的字、词、句及时查阅工具书,直到弄明白为止。有辅助资料尽量参照、查阅,以加强理解。
2.培养作读书卡片的习惯。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3.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
4.培养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的习惯。交流心得可以领悟整体、体味局部,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三、发扬教学民主,建构作品多元化解读
1.转变教师角色。教师并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是多样化的: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知识的促进者:他不仅是管理者,而且还是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他不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和学生一起交流的合作者;不再是教书的匠人,而是付诸实践的研究者。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善于吸收新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这是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更重要的是,要敢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相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积极支持学生的大胆参与,耐心倾听学生哪怕是错误甚至荒唐的想法,抓住学生的奇思妙想大加赞赏……。长此以往,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就会主动自觉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畅所欲言,越来越自信。
2.遵循整体教学观
现今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形成了文学知识先导的教学思路。常见的教学模式是:解题(主要是时代背景、作者介绍)之后对课文进行划段分层,剖析讲解,然后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教学一开始就把阅读材料分割开来,弄得支离破碎,使学生缺乏整体印象。众所周知,理解是阅读的关键,阅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而感知则是理解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充分地感知文章整体的基础上,才能披文入情,统摄全文。所以,阅读教学既是分解的教育,更是整体的教育。整体的教育观首先是感悟,感悟作者的感受、情感,体验作品的风格和基调;其次才是更高意义上的理解与表达;最后,也是最终的目的,学到了方法,习得了能力,获得了个性化地的体验。
3.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发展个性化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智力水平…..,人类思想的多样性决定了阅读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加上某些作品本身的空白与不确定性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的多义性、丰富性是文学的生命。事实上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学生有认识作品的自由,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进而作出不同的评价,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由此我认为,以上几方面入手,或许可以使我们有依循地进行阅读教学,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一管浅见,权作抛砖引玉。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延伸,是提高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阅读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其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应用新课程理念来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呢?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乐学”的基础。课外阅读首先是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对学生而言,有了阅读兴趣,才会努力寻找阅读机会,得到阅读满足。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声情并茂地讲解、娓娓动听地叙述,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奇特有趣的情感世界里,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际,教师突然戛然而止,学生纷纷被动人的故事所吸引,就产生了主动阅读的探究欲望。此外,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阅读的收获与体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2.把好选择课外读物的质量关。
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怀。”课外阅读的质量如何,其选择的读物至关重要。我觉得要注意好以下几点:1)思想性.应选择一些思想健康、催人奋进的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与苏拉的故事》、《爱的教育》、四大名著等,这些读物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2)教育性.所选择的读物能配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有助于他们记忆力、想象力与观察力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坚决抵制充满凶杀、色情、暴力与封建迷信、荒诞不经等思想糟粕的读物对未成年人的侵蚀。3)可接受性.选择课外读物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水平与当今社会的现实状况,过难、过深与过于晦涩的读物都应避免。
3.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1)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如专题讲座、专栏介绍、读物展览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如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交流心得、举办故事会、进行知识竞赛、办手抄报等。
(3)组建文学社,创办文学社刊物,进行佳作欣赏、切磋课外阅读心得。
(4)开放图书馆和阅览室。图书馆和阅览室应根据学生状况和学科教学的需要定期开放,并为之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保证书籍的广泛性,以满足学生不同的读书需要。
总之,在课外阅读的诸多方面,我们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探究阅读,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转化,提高阅读水平,促进自我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不自觉的将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学中可说面面俱到,越殂代疱,代替了学生对品的直接感知与体验,强行灌输。加之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倾向性和指令性的色彩較为浓厚,因而造成了模式化、概念化的文学作品解读方法。所以,拿一篇文章给学生阅读,他们便不知从何入手。对此,人们往往归因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差,所以尽量加大阅读训练力度。殊不知,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是难以提高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经反复训练可以成为天性中的一部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言功能发展,规范养成和语文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作为语文基本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自能读书的习惯。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强化以下阅读习惯:
1.培养查阅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以认识、理解的字、词、句及时查阅工具书,直到弄明白为止。有辅助资料尽量参照、查阅,以加强理解。
2.培养作读书卡片的习惯。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3.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
4.培养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的习惯。交流心得可以领悟整体、体味局部,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三、发扬教学民主,建构作品多元化解读
1.转变教师角色。教师并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是多样化的: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知识的促进者:他不仅是管理者,而且还是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他不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和学生一起交流的合作者;不再是教书的匠人,而是付诸实践的研究者。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善于吸收新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这是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更重要的是,要敢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相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积极支持学生的大胆参与,耐心倾听学生哪怕是错误甚至荒唐的想法,抓住学生的奇思妙想大加赞赏……。长此以往,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就会主动自觉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畅所欲言,越来越自信。
2.遵循整体教学观
现今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形成了文学知识先导的教学思路。常见的教学模式是:解题(主要是时代背景、作者介绍)之后对课文进行划段分层,剖析讲解,然后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教学一开始就把阅读材料分割开来,弄得支离破碎,使学生缺乏整体印象。众所周知,理解是阅读的关键,阅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而感知则是理解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充分地感知文章整体的基础上,才能披文入情,统摄全文。所以,阅读教学既是分解的教育,更是整体的教育。整体的教育观首先是感悟,感悟作者的感受、情感,体验作品的风格和基调;其次才是更高意义上的理解与表达;最后,也是最终的目的,学到了方法,习得了能力,获得了个性化地的体验。
3.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发展个性化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智力水平…..,人类思想的多样性决定了阅读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加上某些作品本身的空白与不确定性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的多义性、丰富性是文学的生命。事实上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学生有认识作品的自由,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进而作出不同的评价,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由此我认为,以上几方面入手,或许可以使我们有依循地进行阅读教学,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一管浅见,权作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