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鱼胆引起药疹样皮炎一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3岁,于2010年10月 23日口服1牧鱼胆,1d后全身多处出现红斑、水疱,大疱,伴头晕、发热,体温最高达39.1℃.到外院诊治,诊断为急性鱼胆中毒,肝肾功能及心肌损伤,低钠低氯血症、过敏性皮炎?

其他文献
患者男,78岁.因左肘窝外侧出现一片红色斑疹20余年就诊.20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肘窝外侧起一片小指甲盖大小的暗红色斑,无瘙痒等自觉症状.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体癣,外用联苯苄唑软膏(商品名美克)治疗,无明显效果.1年前起,在红斑中出现多个粟粒大小的白色丘疹,为明确诊断,于2004年11月11日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期刊
患者男,70岁,周身鳞屑性红斑、丘疹20余年,确诊为银屑病,近4年加重.曾使用甲氨蝶呤(MTX)和中波窄谱紫外线治疗,不能完全控制病情.4年前使用MTX累计剂量达到125 mg时,出现乏力、恶心、口腔溃疡,白细胞降低至0.21×109/L,入血液科净化仓叶酸解毒、升白细胞治疗后恢复.2010年4月因血小板减少,经糖皮质激素及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治疗恢复正常2010年9月初,因发热查白细胞下降
期刊
坏死性筋膜炎为皮肤及筋膜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临床上早期需全身联合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并行局部扩大清创换药及支持治疗。后期因病变广泛而扩大清创,其创面大多数无法直接缝合,常采用游离植皮及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现采用臀上带动脉的臀大肌肌皮瓣修复1例骶尾部坏死性筋膜炎创面。
期刊
面部肿物是皮肤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而上唇近鼻基底处皮肤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1].该部位解剖结构复杂,包含多个美学亚单位,对面部外观影响较大,如方法选择不当,则易出现上唇外翻、人中沟偏移、唇线断裂、上唇胡须缺失等多种并发症.根据该部位的解剖学特点,我们设计改良的A-T皮瓣法修复肿物切除后皮肤缺损,取得满意的临床和美容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年4月第44卷第4期刊登的病例报告“卡马西平致重症药疹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一例”记录了一个非常值得皮肤科医师注意的现象,但该报告现所提供的信息尚不足以明确该现象的性质,作者有必要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完善鉴别诊断排除引起该现象的其他疾病,以进一步提升该病例报告的学术价值。
期刊
目的 检测淋巴毒素β及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皮肤中的表达.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外用2,4-二硝基氟苯建立ACD模型,对照组不行任何处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ACD小鼠发生皮炎的耳廓皮肤和对照组小鼠耳廓皮肤中淋巴毒素β mRNA、LTβR mRNA及淋巴毒素β、LTβR蛋白的
期刊
目的 参照文献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生殖支原体(Mg)的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调查生殖支原体在广西贺州暗娼中的流行情况.方法 参考文献中以生殖支原体P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的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进行实时定量PCR,以生殖支原体标准菌株G37制备标准品,对广西贺州暗娼人群的宫颈拭子标本进行生殖支原体的检测.结果 建立的Taqman MGB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好(1×10~106
期刊
患者男,38岁,因右足趾反复红肿、疼痛10个月,加重伴窦道形成15 d入院.10个月前,患者右足第4趾不慎划破后,右足足趾均出现红肿、疼痛,第4趾甲周脓液渗出,当地医院诊断为甲沟炎,行拔甲术及抗生素治疗后,皮损好转,但反复发作.15 d前,右足第2趾甲红肿、溃烂并出现窦道,伴黄色渗液,迅速累及右足全部足趾,触碰及行走时疼痛不适,门诊以脓性趾头炎收入院.吸烟史10年余,每日约10~20支。
期刊
目的 探讨皮脂腺痣继发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收集到的16例皮脂腺痣继发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18岁12例,11~17岁4例.7例伴有乳头状汗管囊腺瘤,4例伴有管状顶泌汗腺腺瘤,3例伴有毛鞘瘤,2例伴有基底细胞癌,汗孔角化样汗孔和真皮导管痣及鲜红斑痣各1例.6例有1个以上的肿瘤,尤以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伴管状顶泌汗腺腺瘤最多,占有4例.结论 皮脂腺痣基础上有
期刊
跖疣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由于发生在足底、跖部、跖间,容易摩擦发生自身接种,且表面角质层较厚,给治疗带来困难.目前治疗跖疣的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理想[1].我科2000-2010年使用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跖疣,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与自1997年起使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治疗情况相比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