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无论在资源配置、增加就业,还是在政府税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地区经济的推动力位于全国首位。近年间,“浙江现象”、“浙商精神”以及“温州模式”引起了全国各地政府与企业的广泛关注。文章就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分析,探寻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以期对于中国的民营经济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民营经济 浙江现象 块状经济
浙江民营企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成为全国的典范,其无论是在资源配置、增加供给、吸纳就业,还是在增加政府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大半河山,2007年税收收入系数比例偏高,占全省税收收入的44.7%,同年浙江民营全年增加值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2500亿元,占地区GDP比重接近于70%,比重高于增加值列全国第一的广东省近27个百分点,表明浙江民营经济对地区经济的推动力位于全国首位。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浙江私营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指数1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民营企业具备超强的生命力,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全国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为2.7年,而浙江民营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是7年。浙江省民营经济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浙江现象”、“浙商精神”、以及“温州模式”引起了全国各地政府与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浙江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探寻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以期对于中国的民营经济建设有所裨益。
一、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已从“拾遗补缺”步入“必要的补充”,进而从“经济的有效组成部分”成长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一家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至浙江民营经济出于全国领先水平,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90年代初,是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与个体私营组织开始萌芽的阶段。当时,城镇和乡村集体工业为主要特征的集体经济成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个体经济开始出现,浙江各地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民企业家与民营企业。但由于国家对于私营经济的观望态度,私营业主出于自身合法地位的考虑将私营企业扣上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于是私营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到1990年,个体私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仅为15.7%。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是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的阶段。南巡讲话与《公司法》的出台为浙江的民营企业带来了第一次飞跃。敏锐的浙江民营企业抓住了机遇,掀起了私营企业创建的高潮,各类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据统计,经浙江工商局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和由1991年的1.1万和100.3万增至1997年的9.2万户和153.2万户。全省的私营经济由1990年的141亿元增至1997年的156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由90年的15.7%上升至97年的33.7%。此时的浙江民营经济已初具规模,并有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累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三阶段为90年代中后期至今,民营企业又获得了新一轮的发展。党的十五大及宪法的修改,进一步确立了民营经济的政治合法性,浙江民营企业有了一个更为宽松的政治政策与社会舆论环境。个体、私营、外资以及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大批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和一些经过若干年积累的个体私营企业的联合、并购与重组,产生了大批混合所有制的民营企业。
二、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原因探讨
民营企业是浙江社会和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最具活力的生产力。浙江的民营经济重要集中在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这些行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往往以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同一种或者同一类产品,形成产业集聚地。著名的经济学家钟朋荣把它形象的称为“小狗经济”——聚集区内加工精密,通过专业的市场密切联系,既有适宜市场的灵活性又有规模效应,从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2006年全国工商联公布营业收入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浙江省有31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100强,203家民企进入全国500强,23家进入中国制造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在浙江快速的发展与壮大,原因有如下方面。
1、强烈脱贫的欲望
浙江的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无路可选的结果。浙江发展民营经济之初,并非是对民营经济有清晰深刻的认识,而是一种被迫的无奈的选择。浙江省自然资源相对贫瘠,是一个资源小省,人均耕地仅为0.62亩,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交通落后,没有铁路,没有航空。国家投资少国营经济与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浙江地处海防前线,出于战备考虑,国家在浙江的投资相对于内陆省市要少。在浙南一些地方,例如温州简直就是国有经济空白区,唯一的国营经济就是城中的国有银行与国有百货商店。据统计,改革开放前,浙江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1.34%,比全国工业总产值低16.29%。面对匮乏的自然资源与薄弱的工业基础,浙江人有了迫切改变贫穷的欲望。这种计划体制的忽视和资源上的恶劣成了驱使浙江人迈向市场化的动力,成为浙江民营发展的动力。浙江人认识到要尽快摆脱贫困落后,必须主动寻找适合浙江的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模式。而历来崇尚“百工之技”的浙江人认为“利义并存”“工商皆本”,只要政策稍有松动,大量浙江人便会另辟致富路,外出经商或者创业办厂(或者手工小作坊)。强烈的脱贫的欲望,让浙江人坚忍不拔,他们自比为“野草”—善于从石缝中求生存。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浙江人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捷径,千家万户创办家庭工业,千军万马跑市场营销,如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人离乡背井,肩挑背扛各种商品出现在全国各地,于是浙江民营经济如星星之火,几年间燃遍浙江各地。
2、活跃的民间融资基础
资金是民营企业的创始之初与发展过程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的创始之初,是在“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四自愿则下开始创业历程。其一般模式为:一两个领头人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自愿筹资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所以,是否可以筹集需要的创业资金,成为民营企业是否可以发展的首要基础条件。
民营经济的横纵向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融资困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而浙江省活跃的民间融资活动可以减轻民营企业因融资难而承担的压力。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所谓内源融资是指企业自身的积累和储蓄,暂时闲置的可用来周转的资金;外源融资有两部分组成,一种为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集资,另一种为间接融资即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我国的《公司法》规定,拟上市的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的规定,在相当的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虽然在中小板市场的上市打破了上述的局限,但企业规模问题仍对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内源融资,银行的间接融资以及一些非正常渠道的外部融资来获得所需资金。但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银行对于民营企业的贷款与银行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即银行规模越大,对民营企业提供的贷款积极性越低。因为,一方面,银行认为民营企业的贷款平均坏账风险更高;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或者大企业愿意与大银行保持长期的业务关系,因为大银行能够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帮助大企业节约交易成本。自1999年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断出现,老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改革,但从利润出发,基本将目光投向了竞争力强风险较小的大企业。由于正式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寻找融资渠道。
在浙江,民间借贷异常活跃,民间融资与银行融资旗鼓相当。这些民间融资机构具有许多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与优势,如组织成本低、效率较高、对企业比较了解。这些金融机构的出现为民营企业的创办与再次发展提供结实的基础。而浙江民营企业在民间的融资也颇有创新。例如在温州,当企业需要资金周转或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时,往往采用出面“邀会”形式获得资金,分为“干会”与“活会”两种形式。前者指,亲朋好友的出面,出于友情赞助提供借款,不需要利息偿付,完全是一种互助;后者以会员形式进行资金的筹集:不同个体以不同目的加入“活会”,以招标方式确定当月、季、年谁拿回入会款和有关利息,至到所有会员拿回自己的本息。这种独特的民间融资方式把一个个温州人推向老板的位置,构筑了企业生存的融资网络。民间融资在企业的发展阶段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解决了民营经济的资本缺量问题。
3、政府的支持
回顾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成长与壮大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对于发展民营经济尚存疑虑,将个体户视为投机倒把分子。而浙江省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始终给予肯定与支持,采取默许甚至“合谋”的方式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消除了疑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打击经济犯罪席卷全国,浙江省省委三次调整温州领导班子意图发展集体经济或者国有经济,但在温州真正有活力的是民营经济,于是温州市政府明里暗里支持民营经济。比如,温州在1982年底召开了表彰优秀个体经济重点户、专业户的千人表彰大会,并于1984年为“八大王”重大经济犯罪案平反,宣布其8人为发展商品经济的能人,极大的鼓舞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80年代,温州财政收入的85%来源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的发展与生产社会化程度逐步的提高,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竞争的重点渐渐由价格竞争为重点转向质量竞争,品牌与价格竞争并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是制约浙江省“品牌大省”建设的重要因素。浙江省有些企业虽然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名牌尚未出现。
根据以上情况,浙江省政府积极引导浙江经济模式转型,浙江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1992年省政府提出了宣传和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部署,名牌战略围绕重塑浙江产品质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本目标,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的品牌产品,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品牌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强对重点服务业行业内龙头服务企业的服务品牌培育支持力度,在财税方面给与一定优惠;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对省级及以上的服务业品牌企业的建设项目,在供地安排上给与倾斜;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引导资金,对服务业品牌企业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优先予以支持。对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全国性商业老字号的服务企业,由省政府给与奖励;对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知名商号”、“著名商标”和地方性商业老字号的服务企业,由当地政府给与奖励。浙江政府不断加大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从发展经济转向发展“品牌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经济,为浙江的民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活跃的块状经济
“块状经济”是浙江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所谓“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集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十分明显的专业化产销基地,并由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这种经济发展形式在浙江20 年的快速发展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已成为浙江的一大特色。其产业涵盖面甚广,渗透到绝大部分制造业。在31个统计大类的制造业中,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和武器弹药制造业等3个外,均有“块状经济”存在。据统计局数据,2005年浙江30个制造业(不含武器弹药制造业)中,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占全国同行10%以上的产业共有17个,表明这部分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和区域分工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活跃的块状经济进一步促进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浙江的“块状经济”具有独特的动力机制,形成了不易为其他地区所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有效竞争效应。企业在同一产业领域和同一地理空间高度集中,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有效竞争的结果,促进企业建立市场快速反映机制和营销策略,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二是互动式学习效应。同类企业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有利于相互学习和激励创新,形成知识溢出、技术扩散和整合优势的内在机制,进而形成竞争优势并向增值环节的上端攀升。三是生产专业化效应。中小企业是浙江块状经济的主体,以数十万之众集聚于“块状经济”的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没有进入大工业体系,但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产品与特色服务。比如宁波电气机械、宁波金属制品、宁波塑料制品、宁波通用设备、宁波服装、温州鞋革、绍兴织造、宁波纺织、宁波工艺品、温州服装、温州乐清电器、嘉兴纺织、绍兴印染业等区域已具备“无形大工厂”式的区域规模优势。他们采用弹性专精(指专业化加灵活性)的生产方式,形成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网络,产生较强的集体效益,比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更具灵活性,明显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竞争能力。其中不少民营企业做深专化,成为“专精特新”的“小型巨人”企业。四是外部经济效应。镶嵌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地方网络,获得单个企业不易获取的生产经营条件,并可组合成区域产业规模,享受与大企业同样的规模经济。块状经济又或产业集群可以促使各种生产要素与相关社会资源的集聚,企业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搜寻所需的生产资源与专业人才,同时企业获得了更便利的物流,高效的融资与外部的技术支援等。
综上所述,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处于全国的领先位置,究其原因,一是浙江民营有进入市场的创业动力与创业环境,二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为发展民营经济采取了适当的技术手段。其核心在于民营经济为适应市场需求而积极改变发展方向,产生了较高的生产效率与极强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传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管理科学文摘,2007(5).
[2]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促进广东又好又快发展[R].广东省统计局,2008-5-7.
[3] 郑宇民:民营企业的生存法则[J].China Academic Journal,2007(1).
【关键词】民营经济 浙江现象 块状经济
浙江民营企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成为全国的典范,其无论是在资源配置、增加供给、吸纳就业,还是在增加政府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大半河山,2007年税收收入系数比例偏高,占全省税收收入的44.7%,同年浙江民营全年增加值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2500亿元,占地区GDP比重接近于70%,比重高于增加值列全国第一的广东省近27个百分点,表明浙江民营经济对地区经济的推动力位于全国首位。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浙江私营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指数1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民营企业具备超强的生命力,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全国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为2.7年,而浙江民营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是7年。浙江省民营经济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浙江现象”、“浙商精神”、以及“温州模式”引起了全国各地政府与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浙江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探寻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以期对于中国的民营经济建设有所裨益。
一、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已从“拾遗补缺”步入“必要的补充”,进而从“经济的有效组成部分”成长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一家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至浙江民营经济出于全国领先水平,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90年代初,是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与个体私营组织开始萌芽的阶段。当时,城镇和乡村集体工业为主要特征的集体经济成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个体经济开始出现,浙江各地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民企业家与民营企业。但由于国家对于私营经济的观望态度,私营业主出于自身合法地位的考虑将私营企业扣上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于是私营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到1990年,个体私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仅为15.7%。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是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的阶段。南巡讲话与《公司法》的出台为浙江的民营企业带来了第一次飞跃。敏锐的浙江民营企业抓住了机遇,掀起了私营企业创建的高潮,各类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据统计,经浙江工商局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和由1991年的1.1万和100.3万增至1997年的9.2万户和153.2万户。全省的私营经济由1990年的141亿元增至1997年的156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由90年的15.7%上升至97年的33.7%。此时的浙江民营经济已初具规模,并有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累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三阶段为90年代中后期至今,民营企业又获得了新一轮的发展。党的十五大及宪法的修改,进一步确立了民营经济的政治合法性,浙江民营企业有了一个更为宽松的政治政策与社会舆论环境。个体、私营、外资以及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大批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和一些经过若干年积累的个体私营企业的联合、并购与重组,产生了大批混合所有制的民营企业。
二、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原因探讨
民营企业是浙江社会和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最具活力的生产力。浙江的民营经济重要集中在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这些行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往往以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同一种或者同一类产品,形成产业集聚地。著名的经济学家钟朋荣把它形象的称为“小狗经济”——聚集区内加工精密,通过专业的市场密切联系,既有适宜市场的灵活性又有规模效应,从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2006年全国工商联公布营业收入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浙江省有31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100强,203家民企进入全国500强,23家进入中国制造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在浙江快速的发展与壮大,原因有如下方面。
1、强烈脱贫的欲望
浙江的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无路可选的结果。浙江发展民营经济之初,并非是对民营经济有清晰深刻的认识,而是一种被迫的无奈的选择。浙江省自然资源相对贫瘠,是一个资源小省,人均耕地仅为0.62亩,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交通落后,没有铁路,没有航空。国家投资少国营经济与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浙江地处海防前线,出于战备考虑,国家在浙江的投资相对于内陆省市要少。在浙南一些地方,例如温州简直就是国有经济空白区,唯一的国营经济就是城中的国有银行与国有百货商店。据统计,改革开放前,浙江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1.34%,比全国工业总产值低16.29%。面对匮乏的自然资源与薄弱的工业基础,浙江人有了迫切改变贫穷的欲望。这种计划体制的忽视和资源上的恶劣成了驱使浙江人迈向市场化的动力,成为浙江民营发展的动力。浙江人认识到要尽快摆脱贫困落后,必须主动寻找适合浙江的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模式。而历来崇尚“百工之技”的浙江人认为“利义并存”“工商皆本”,只要政策稍有松动,大量浙江人便会另辟致富路,外出经商或者创业办厂(或者手工小作坊)。强烈的脱贫的欲望,让浙江人坚忍不拔,他们自比为“野草”—善于从石缝中求生存。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浙江人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捷径,千家万户创办家庭工业,千军万马跑市场营销,如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人离乡背井,肩挑背扛各种商品出现在全国各地,于是浙江民营经济如星星之火,几年间燃遍浙江各地。
2、活跃的民间融资基础
资金是民营企业的创始之初与发展过程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的创始之初,是在“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四自愿则下开始创业历程。其一般模式为:一两个领头人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自愿筹资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所以,是否可以筹集需要的创业资金,成为民营企业是否可以发展的首要基础条件。
民营经济的横纵向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融资困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而浙江省活跃的民间融资活动可以减轻民营企业因融资难而承担的压力。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所谓内源融资是指企业自身的积累和储蓄,暂时闲置的可用来周转的资金;外源融资有两部分组成,一种为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集资,另一种为间接融资即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我国的《公司法》规定,拟上市的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的规定,在相当的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虽然在中小板市场的上市打破了上述的局限,但企业规模问题仍对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内源融资,银行的间接融资以及一些非正常渠道的外部融资来获得所需资金。但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银行对于民营企业的贷款与银行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即银行规模越大,对民营企业提供的贷款积极性越低。因为,一方面,银行认为民营企业的贷款平均坏账风险更高;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或者大企业愿意与大银行保持长期的业务关系,因为大银行能够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帮助大企业节约交易成本。自1999年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断出现,老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改革,但从利润出发,基本将目光投向了竞争力强风险较小的大企业。由于正式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寻找融资渠道。
在浙江,民间借贷异常活跃,民间融资与银行融资旗鼓相当。这些民间融资机构具有许多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与优势,如组织成本低、效率较高、对企业比较了解。这些金融机构的出现为民营企业的创办与再次发展提供结实的基础。而浙江民营企业在民间的融资也颇有创新。例如在温州,当企业需要资金周转或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时,往往采用出面“邀会”形式获得资金,分为“干会”与“活会”两种形式。前者指,亲朋好友的出面,出于友情赞助提供借款,不需要利息偿付,完全是一种互助;后者以会员形式进行资金的筹集:不同个体以不同目的加入“活会”,以招标方式确定当月、季、年谁拿回入会款和有关利息,至到所有会员拿回自己的本息。这种独特的民间融资方式把一个个温州人推向老板的位置,构筑了企业生存的融资网络。民间融资在企业的发展阶段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解决了民营经济的资本缺量问题。
3、政府的支持
回顾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成长与壮大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对于发展民营经济尚存疑虑,将个体户视为投机倒把分子。而浙江省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始终给予肯定与支持,采取默许甚至“合谋”的方式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消除了疑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打击经济犯罪席卷全国,浙江省省委三次调整温州领导班子意图发展集体经济或者国有经济,但在温州真正有活力的是民营经济,于是温州市政府明里暗里支持民营经济。比如,温州在1982年底召开了表彰优秀个体经济重点户、专业户的千人表彰大会,并于1984年为“八大王”重大经济犯罪案平反,宣布其8人为发展商品经济的能人,极大的鼓舞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80年代,温州财政收入的85%来源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的发展与生产社会化程度逐步的提高,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竞争的重点渐渐由价格竞争为重点转向质量竞争,品牌与价格竞争并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是制约浙江省“品牌大省”建设的重要因素。浙江省有些企业虽然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名牌尚未出现。
根据以上情况,浙江省政府积极引导浙江经济模式转型,浙江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1992年省政府提出了宣传和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部署,名牌战略围绕重塑浙江产品质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本目标,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的品牌产品,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品牌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强对重点服务业行业内龙头服务企业的服务品牌培育支持力度,在财税方面给与一定优惠;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对省级及以上的服务业品牌企业的建设项目,在供地安排上给与倾斜;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引导资金,对服务业品牌企业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优先予以支持。对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全国性商业老字号的服务企业,由省政府给与奖励;对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知名商号”、“著名商标”和地方性商业老字号的服务企业,由当地政府给与奖励。浙江政府不断加大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从发展经济转向发展“品牌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经济,为浙江的民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活跃的块状经济
“块状经济”是浙江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所谓“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集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十分明显的专业化产销基地,并由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这种经济发展形式在浙江20 年的快速发展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已成为浙江的一大特色。其产业涵盖面甚广,渗透到绝大部分制造业。在31个统计大类的制造业中,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和武器弹药制造业等3个外,均有“块状经济”存在。据统计局数据,2005年浙江30个制造业(不含武器弹药制造业)中,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占全国同行10%以上的产业共有17个,表明这部分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和区域分工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活跃的块状经济进一步促进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浙江的“块状经济”具有独特的动力机制,形成了不易为其他地区所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有效竞争效应。企业在同一产业领域和同一地理空间高度集中,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有效竞争的结果,促进企业建立市场快速反映机制和营销策略,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二是互动式学习效应。同类企业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有利于相互学习和激励创新,形成知识溢出、技术扩散和整合优势的内在机制,进而形成竞争优势并向增值环节的上端攀升。三是生产专业化效应。中小企业是浙江块状经济的主体,以数十万之众集聚于“块状经济”的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没有进入大工业体系,但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产品与特色服务。比如宁波电气机械、宁波金属制品、宁波塑料制品、宁波通用设备、宁波服装、温州鞋革、绍兴织造、宁波纺织、宁波工艺品、温州服装、温州乐清电器、嘉兴纺织、绍兴印染业等区域已具备“无形大工厂”式的区域规模优势。他们采用弹性专精(指专业化加灵活性)的生产方式,形成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网络,产生较强的集体效益,比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更具灵活性,明显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竞争能力。其中不少民营企业做深专化,成为“专精特新”的“小型巨人”企业。四是外部经济效应。镶嵌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地方网络,获得单个企业不易获取的生产经营条件,并可组合成区域产业规模,享受与大企业同样的规模经济。块状经济又或产业集群可以促使各种生产要素与相关社会资源的集聚,企业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搜寻所需的生产资源与专业人才,同时企业获得了更便利的物流,高效的融资与外部的技术支援等。
综上所述,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处于全国的领先位置,究其原因,一是浙江民营有进入市场的创业动力与创业环境,二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为发展民营经济采取了适当的技术手段。其核心在于民营经济为适应市场需求而积极改变发展方向,产生了较高的生产效率与极强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传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管理科学文摘,2007(5).
[2]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促进广东又好又快发展[R].广东省统计局,2008-5-7.
[3] 郑宇民:民营企业的生存法则[J].China Academic Journal,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