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送信

来源 :儿童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LOK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农姨父像通常一样打开报纸,达力则把他从不离身的斯梅廷手杖啪的一声放到桌上。
  他们听到信箱咔哒响了一声,一些信落到大门口的擦脚垫上。“去拿信,达力。”弗农姨父从报纸后边说。
  “叫哈利去捡。”“哈利去捡。”
  “达力去捡。”“用你的斯梅廷手杖赶他去捡。”哈利躲闪着斯梅廷手杖,去捡信。擦脚垫上有三样邮件:一封是弗农姨父的姐姐玛姬姑妈寄来的明信片,她现在在怀特岛上度假;另一封是看起来像账单的棕色信封;还有一封是寄给哈利的信。哈利把信捡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心里像有一根很粗的橡皮筋嘣的一声弹了起来,嗡嗡直响。活到现在,从来没有人给他写过信。这封信可能是谁写的呢?他没有朋友,没有另外的亲戚,他没有借书证,因此不会收到图书馆催还图书的通知单。可现在确实有一封信,地址清清楚楚,不会有错:
  萨里郡小惠金区女贞路4号楼梯下的碗柜哈利·波特先生收
  信封是用厚重的羊皮纸做的,地址是用翡翠绿的墨水写的。没有贴邮票。哈利用颤抖的手把信封翻转过来,只见上边有一块蜡封、一个盾牌纹章,大写“H”字母的周围圈着一头狮子、一只鹰、一只獾和一条蛇。“小子,快拿过来!”弗农姨父在厨房里喊起来,“你在干什么,在检查邮包里有没有炸弹吗?”他开了个玩笑,自己也咯咯地笑开了。
  哈利回到厨房,目光一直盯着他的那封信。他把账单和明信片递给弗农姨父,然后坐下来,慢慢拆开他那个黄色的信封。弗农姨父拆开有账单的信封,厌恶地哼了一声,又把明信片轻轻翻转过来。
  “玛姬病倒了,”他对佩妮姨妈说,“吃了有问题的油螺。”
  “老爸!”达力突然说,“老爸,哈利收到什么东西了!”
  哈利刚要打开他那封写在厚重羊皮纸上的信,信却被弗农姨父一把从手中抢过去了。“那是写给我的!”哈利说,想把信夺回来。“谁会给你写信?”弗农姨父讥讽地说,用一只手把信纸抖开,朝它瞥了一眼。
  他的脸一下子由红变青,比红绿灯变得还快。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几秒钟之内,他的脸就变得像灰色的麦片粥一样灰白了。
  “佩——佩——佩妮!”他气喘吁吁地说。
  达力想把信抢过来看,可是弗农姨父把信举得老高,他够不着。佩妮姨妈好奇地把信拿过去,刚看第一行,她就好像要晕倒了。她抓住喉咙,噎了一下,像要背过气去。
  “德思礼!哎呀!我的天——德思礼!”
  他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似乎忘了哈利和达力还在屋里。达力是不习惯被人冷落的。他用斯梅廷手杖朝他父亲的头上狠狠地敲了一下。
  “我要看那封信。”他大声说。
  “我要看。”哈利气呼呼地说,“因为那封信是写给我的。”
  “你们俩,统统给我出去。”弗农姨父用低沉而沙哑的声音说,把信重新塞到信封里。
  哈利没有动。
  “我要我的信!”他大叫说。
  “让我看!”达力命令说。
  “出去!”弗农姨父吼了起来,揪住哈利和达力的脖领,把他们俩扔到了走廊里,砰的一声关上厨房门。哈利和达力两人都火冒三丈,为争夺由锁孔窥视的权利,悄悄地争斗起来。最后达力胜利了。哈利一只耳朵上挂着他那副破眼镜,只好趴在地板上,贴着门和地板之间的缝隙窥探动静。
  “弗农,”佩妮姨妈用颤抖的声音说,“你看看这地址——他们怎么会知道他睡在什么地方?他们该不会监视我们这栋房子吧?”
  “监视——暗中窥探——说不定还会跟踪咱们呢。”弗农姨父愤愤地抱怨说。
  “可我們该怎么办,弗农?我们要不要回封信?告诉他们我们不想让——”
  哈利能看见弗农姨父锃亮的黑皮鞋在厨房里走来走去。
  “不,”他终于说,“不,我们给他来个置之不理。如果他们收不到回信……对,这是最好的办法,我们按兵不动。”
  “可是——”
  “佩妮,我决不让他们任何人进这栋房子。我们抱他进来的时候,不是发过誓,要制止这种耸人听闻的荒唐事吗?”当天傍晚,弗农姨父下班回来,做了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他竟然到碗柜前来看望哈利了。
  “我的信呢?”弗农姨父刚刚挤进门,哈利就问,“是谁写给我的?”
  “没有人。因为写错了地址才寄给你的。”弗农姨父直截了当地说,“我已经把信烧掉了。”
  “根本没有写错,”哈利生气地说,“上面还写着我住在碗柜里呢。”
  “住嘴!”弗农姨父咆哮起来,两只蜘蛛都从柜顶上被震下来了。他做了几次深呼吸,勉强挤出一个笑脸,但看起来像苦笑。
  “唔——不错,哈利——说起这个碗柜,你姨妈和我都考虑到你已经长大了,这地方确实小了点,我们想,你不如搬到达力的另外一间卧室比较好。
  “为什么?”哈利说。
  “不准问问题!”弗农姨父吼起来,“把你这些东西通通搬到楼上去,现在就搬。”德思礼家总共有四间卧室:一间是供弗农姨父和佩妮姨妈用的;一间是客房(通常是给弗农姨父的姐姐玛姬准备的);一间是达力的睡房;还有一间用来堆放达力卧室里放不下的玩具和杂物。哈利只走了一趟就把他的全部家当从碗柜搬到楼上这个房间来了。他端坐在床上,朝房间里四下打量。这里所有的东西几乎都是坏的。只用了一个月的摄像机放在一辆小手推车顶上,达力有一次还用这辆手推车去压过邻居家的小狗;屋角里放着达力的第一台电视机,当他心爱的节目被取消时,他给了电视机一脚;这里还有一只大鸟笼,他用它养过一只鹦鹉,后来他把鹦鹉带到学校换回了一支真正的气枪。这支气枪现在扔在架子上。枪管的一头被他坐弯了。另外的一些架子上摆满了书。这些书看上去大概是这个房间里唯一没有翻动过的东西。
  楼下传来达力缠着他母亲哭闹的声音:“我不要他住那个房间!那房间我要用,让他搬出去!”   哈利叹了口气,伸开四肢躺到床上。如果是昨天,要他搬上来,他会不惜任何代价。可是今天他却宁愿拿着那封信搬回他的碗柜,也不愿搬到这里来却拿不到那封信。
  第二天吃早饭时,大家都觉得最好还是不说话。达力歇斯底里大发作,用斯梅廷手杖使劲敲打他父亲,故意装吐,拼命踢他母亲,用他的乌龟把温室的屋顶也砸了个窟窿,可还是没能把自己的房间要回来。哈利其实昨天就想到了,他非常后悔昨天没有在走廊里就把信打开。弗农姨父和佩妮姨妈一直沉着脸面面相觑。
  今天来信的时候,弗农姨父似乎要表示对哈利的友好,便让达力去拿信。他们听见达力穿过走廊时用斯梅廷手杖敲敲打打。之后,他大喊大叫:“又有一封信!女贞路4号最小的一间卧室,哈利·波特先生收——”弗农姨父像被掐住了脖子,喊了一声,从椅子上一跃而起,朝走廊跑去。哈利紧跟在他背后。弗农姨父只有把达力摔倒在地,才能把信拿到手,可哈利从背后搂住了他的脖子,这就增加了他的难度。经过片刻的混战,弗农姨父和哈利都挨了达力不少棍子。最后,弗农姨父直起腰来大口喘气,手里捏着哈利的信。
  “上你的碗柜去——我是说,上你的睡房去。”他呼哧带喘地对哈利说,“达——力——走开——快走开!”
  哈利在他新搬来的房间里来回兜圈子。有人知道他已经搬出了碗柜,好像还知道他没有收到写给他的第一封信。这足以说明他们还会再试一次。这回他可要保证让他们获得成功。他设计了一个方案。
  第二天一早,修好的闹钟铃声在六点钟时响了。哈利连忙把闹钟铃关掉,悄没声息地穿好衣服。他不能吵醒德思礼一家。他一盏灯也没有开就悄悄溜下楼去。
  他要去女贞路街口等邮差来,首先把四号的邮件取到手。当他穿过漆黑的走廊朝大门口走时,他的心怦怦直跳——“哎哟!”哈利一蹦老高——他一脚踩到擦鞋垫上一个软绵绵的大东西,还是一个活物!楼上的灯都亮了,哈利踩着的那个软绵绵的大东西竟是他姨父的脸。这使他大为惊骇。弗农姨父裹着睡袋躺在大门口是为了不让哈利做他想做的事。他朝哈利大喊大叫,嚷嚷了有半个钟头,这才让哈利去泡杯热茶。哈利难过地拖着脚步,慢吞吞地来到厨房。等他转回来的时候,信件已经到了,刚好掉在弗农姨父的膝盖上。哈利看见了三封信,地址是用翠绿色墨水写的。
  “我想——”他刚要开口,弗农姨父已经当着他的面把三封信撕得粉碎。那天弗农姨父没去上班。他待在家里,把信箱钉死了。“你看,”他嘴里含着一把钉子,对佩妮姨妈解释说,“如果他们没法投送,他们自然也就放弃了。”
  “这是不是真能起作用,我不敢说,德思礼。”“哦,这些人的头脑想问题都古古怪怪的,佩妮,跟你我不一样。”弗农姨父说,一边用力捶钉子,钉子上还粘有佩妮姨妈刚给他端来的水果蛋糕的渣呢。
  星期五,寄给哈利的信至少有十二封。既然不能往信箱里放,只好往门底下的缝里塞,有几封信甚至从楼下洗手间的小窗口塞了进来。
  弗农姨父又待在家里。他把信全部烧光之后,就找来锤子、钉子,把前门后门的门缝全都用木板钉死,这样谁也出不去了。他一边干,一边哼着《从郁金香花园悄悄走过》,只要有一点动静他就吓一跳。
  星期六,事态开始失控。二十四封写给哈利的信已设法进入德思礼家中。这些信是卷成小卷藏在两打鸡蛋下边,由毫不知情的送奶员从起居室窗口递给佩妮姨妈的。弗农姨父怒气冲冲地给邮局、奶厂打电话找人说理。佩妮姨妈正好把二十四封信都塞到食品粉碎机里搅得粉碎。
  “究竟什么人这么急着要找你联系?”达力吃惊地问哈利。星期天早上,弗农姨父坐下来吃早饭,显得很疲惫,气色也不太好,不过很开心。
  “星期天没有邮差,”他一边把果酱抹在报紙上,一边高兴地提醒大家,“今天不会有该死的信来了。”
  他正说着,有东西飕地从厨房烟囱里掉下来,狠狠地砸到他的后脑勺上。接着,三四十封信像子弹一样从壁炉里射出来。德思礼一家忙着躲避,哈利却一蹿老高,伸手想抓住一封——“出去!出去!”
  弗农姨父伸手抱住哈利的腰,把他扔到了走廊里。佩妮姨妈和达力双手抱头逃出屋去,弗农姨父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他们能听见信件源源不断地向厨房里涌,弹到地板上和墙上。
  “玩儿完了!”弗农姨父尽量保持镇静说,但一边又大把大把地从脸上把胡子揪了下来。“我要你们五分钟之内回来,准备走。我们要离开这里。你们赶紧去收拾几件衣服。没有商量!”
  他揪掉了一半胡子,看起来很可怕,谁也不敢顶撞他了。十分钟后,他们奋力拆开用木条钉死的大门,冲出门去,坐上汽车朝公路疾驰而去。达力坐在后座上哭鼻子,因为他刚才要把电视机、摄像机和电脑都塞到他的运动背包里,耽误了大家的时间,父亲打了好几下他的头。
  他们一个劲儿往前开。连佩妮姨妈也不敢问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弗农姨父会不时打个紧急掉头,往回开一小段路。
  “甩掉他们!甩掉他们!”每次他往回开的时候,总这么叨叨。
  他们一整天都没有停下来吃东西或喝水。夜幕降临时,达力哇哇大哭起来。他平生从未遇到过像今天这么糟糕的事情。他饿极了;五个他想看的电视节目也错过了;他还从来没遇到过今天这种情况,一整天都没坐到电脑前炸外星人。
  汽车来到一座大城市的郊区,弗农姨父终于在一家显得幽暗阴沉的旅馆门口停下。达力和哈利合住在一个有两张床位的房间,潮湿的床单散发着一股霉味。达力打着呼噜,哈利却睡不着,只好坐在窗台上看着下边过往的汽车灯光,感到纳闷。
  第二天早餐,他们吃的是走味的玉米片和罐头冷土豆加烤面包。他们刚吃完,旅馆的老板娘就过来了。
  “对不起,你们当中有叫哈利·波特先生的吗?前边服务台大概收到了一百封像这样的信。”
  她举起一封信,好让他们看清用绿墨水写的地址:科克沃斯铁路风景旅馆十七号房间哈利·波特先生收。哈利伸手去抓信,可是他的手被弗农姨父挡了回去。老板娘瞪大眼睛看着他。   “我去拿信。”弗农姨父说着,即刻站起来跟老板娘走出餐厅。
  “我们还是回家比较好吧,亲爱的。”几小时过后,佩妮姨妈胆怯地建议说。弗农姨父好像根本没有听到她说话。他究竟在寻找什么,他们谁也不知道。他开车把他们带到了一处森林中间。他下车四下里看了看,摇摇头,又回到车上,继续往前开。后来在一片新耕的田地里、在一座吊桥的中央和立体停车场的顶层又发生了同样的事。
  “老爸是不是疯了?”这时天色已经相当晚了,达力无精打采地问佩妮姨妈。弗农姨父把车停在海边,把他们锁在车里就不见了。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落到车顶上。达力又抽抽噎噎哭鼻子了。“今天是星期一,”他对母亲说,“晚上上演《伟大的亨伯托》,我真想待在有电视可看的地方。”
  星期一。这使哈利想起一件事。他通常总是靠达力来推算每天是星期几,因为达力要看电视。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星期二,将是哈利十一岁的生日。当然,他的生日从来都没有一点儿意思。去年德思礼夫妇送给他一个挂上衣的挂衣钩和弗农姨父的一双旧袜子。但是,他毕竟不是天天过十一岁的生日。
  弗农姨父回来了,而且面带微笑。他还拎着一个细长的包裹,佩妮姨妈问他买的是什么,他没有回答。“我找到了一个特别理想的地方!”他说,“走吧!都下车!”
  车外边很冷。弗农姨父指着海上一块巨大的礁石。礁石上有一间你能想象的小得可怜的破烂小屋。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小屋里绝对不会有电视。
  “天气预报说今天夜里有暴风雨!”弗农姨父高兴地拍手说,“而这位先生好心地同意把船借给我们!”
  一个牙齿掉光的老汉慢慢吞吞地朝他们走来,脸上挂着不怀好意的奸笑,指着铁灰色海面上漂荡的一只破旧的划艇。
  “我已经给大家弄到了一些吃的!”弗农姨父说,“咱们都上船吧!”
  船上寒气逼人。冰冷的海水掀起的浪花夹着雨水顺着他们的脖子往下淌,刺骨的寒风拍打着他们的面孔。大概过了好几个小时,他们来到了那块礁石边,弗农姨父连滚带爬地领着他们朝东倒西歪的小屋走去。
  屋里更显得可怕,有一股浓重的海藻腥味,寒风透过木墙的缝隙飕飕地往里灌,壁炉里湿漉漉的,什么也没有。屋里总共只有两个房间。弗农姨父弄来吃的东西也只是每人一包薯片和四根香蕉。他想把火生起来,但薯片的空包装袋只冒了一股烟,之后就蜷缩成一堆灰烬了。“现在要是有信,可就有用处了,是吧?”他开心地说。
  他的心情很好。看得出他认为这样暴风雨的天气,是不会有人冒雨来送信的。哈利心里当然也同意,但这种想法却让他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夜幕降临,意料之中的暴风雨果然从四面八方向他们袭来。滔滔翻滚的海浪,拍打着小木屋的四壁,肆虐的狂风吹得几扇污秽不堪的窗户咔哒咔哒直响。佩妮姨妈从另一间屋里找来几床发霉的被子,在虫蛀的沙发上给达力铺了一张床。她和弗农姨父到隔壁一张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床上睡了;哈利勉强找到一块最不硌人的地板,把身子蜷缩在一条又薄又旧的破被子下边。
  深夜,雨暴风狂,暴风雨越发肆无忌惮。哈利不能入眠,他瑟瑟發抖,辗转反侧,总想睡得舒服些,肚子又饿得咕咕直叫。临近午夜,一阵沉闷的隆隆雷声淹没了达力的鼾声。达力的一只胳膊耷拉在沙发边上,胖乎乎的手腕上戴着手表,夜光的表盘告诉哈利再过十分钟他就满十一岁了。他躺在那里期待着他的生日在嘀嗒声中一分一秒地临近。他心里想,不知德思礼夫妇会不会记得他的生日,不知那个写信的人此刻会在什么地方。
  还有五分钟。哈利听见屋外不知什么嘎吱响了一声。但愿屋顶不会塌下来,尽管塌下来也许反倒会暖和些。还有四分钟。说不定等他回到女贞路时,那幢房子已经堆满了信,没准儿他还能想办法偷到一封呢。
  还有三分钟。那是海浪汹涌澎湃,冲击着礁石吗?还有两分钟。那个嘎吱嘎吱的奇怪声音又是什么呢?是礁石碎裂滚入大海的声音吗?再过一分钟他就十一岁了。三十秒——二十秒——十——九——也许他应该把达力叫醒,故意气气他——三——二——一——轰!整个小屋被震得摇摇晃晃,哈利坐了起来,盯着房门。门外有人敲门要进来。轰!又是捶门声。达力惊醒了。“什么地方打炮?”达力迷迷糊糊地说。他们背后又是哗啦一声响。弗农姨父抱着一支来福枪连滚带爬地跑进屋,这时他们才明白他那细长的包裹里原来是什么东西。
  “门外是什么人?”他喊道,“我警告你——我有枪!”外面静了一会儿。然后——咔嚓!门从合页上脱落下来,震耳欲聋的哗的一声,门摔在地板上。门口站着一个彪形大汉。他的脸几乎完全被蓬乱的长发和纠结的浓密胡须掩盖了,但你仍能看见他那对像黑甲虫似的眼睛在头发下面闪闪发光。
  选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1月版。
  J.K.罗琳,英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获文理学士学位。她创作的“哈利·波特”魔幻系列在全球掀起了一阵风暴,罗琳也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作家之一。
其他文献
1  这是从前猎人长吉娶新娘子的那天晚上的事情。  那是一个秋天。  猎人伙伴们各自带来了酒呀肉呀什么的,祝贺了一番之后,只剩下长吉和媳妇两个人面对地炉了。这种时候,应该说一句什么逗乐的话才好,长吉一边想着,一边拨弄起地炉的灰来了。  新娘子的眼皮一下子红了,垂下头去。  就在这时,从开着一条缝的门外,“簌簌簌”,响起了脚踩在落叶上的声音。紧接着,就从门的窄缝里传来了一个声音:  “是来道喜的。”
期刊
知了龟  知了猴  爬杈  知拇吖  蚂知了  哔蝉  海咦  老咕哝  蛭蟟  知了這个家伙  有这么多奇怪的名字  所以同学们给我起了几个外号  不算什么  要求  猫国王斜着眼  向上看我  然后纵身  从地上蹦到桌子上  再蹦到堆满杂物的大衣柜  顶上  蹲好  从上向下看着我  慢条斯理地说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眼看快要过年了  你能不能  在我每天的饭菜里  加上一条小鱼?”  
期刊
徐德霞:  你好,刘虎。首先祝贺你的长篇小说《风雪那年》获得了20188年度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记得你原本是活跃于成人文学领域的,也写诗歌,对吗?后来怎么会想到进行儿童文学创作呢?  刘虎:  是的,我写过不少成人的小说和诗歌。至于儿童文学创作,那完全是女儿的一次激将所致。我生活在河西走廊一个偏远的小城,自小喜欢文学,所以孩子出生长大些后,我也给她订了许多文学类杂志。有一次她说:爸爸,你经常发
期刊
梁燕:  20199年111月,是《百万个明天》的幸运月吧,这个月它先后荣获了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单篇作品奖以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少儿科幻短篇金奖,祝贺它!  关于机器人,关于人工智能伦理层面的思考以及人类的命运,《百万个明天》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感伤、温暖而别致的故事。请问,这个故事的灵感从何而来?  秦萤亮:  谢谢。这个故事是我创作中断五年之后,重新提笔的第一篇作品。曾经偶然看到过一篇报道:《纽
期刊
埃莉喜欢在奶奶家庆祝独立日①。她爱听叔叔阿姨们用混杂着塔加洛语②的英语对话,爱和兄弟姐妹们在夜色下追寻萤火虫。埃莉最喜歡的,是奶奶做的醋烹鸡③,裹上香喷喷棕色酱汁的嫩鸡肉,堪称一道完美佳肴。  今年,当埃莉和爸爸提早来帮奶奶装饰屋子时,奶奶却告诉他们:  “对不起,可我现在必须得去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埃莉,我需要你来做醋烹鸡,你爸爸会帮忙的。”  “但我不知道怎么做啊!”埃莉说。  奶奶轻声笑着说
期刊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本“苏格拉底式”的长篇小说,它的名字叫《巨人传》。  相信大家看到《巨人传》这个书名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会浮现出很多和巨人有关的故事,像《杰克与豆茎》啊,《格列佛游记》里的大人国啊,当然,也许还有《进击的巨人》,打怪兽的奥特曼,等等。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小说,可比这些故事都要精彩。不过,在开始讲故事之前,我想给大家先说说,我们为什么说它是一本“苏格拉底式”的小说。因为,这个评语
期刊
从前,有这样一座城池,它非常好,好到任何一个来过此城的人都不愿意离开——不管冒险家还是逃犯,吟游诗人还是手工业者,退伍老兵还是推销员,只要来到这里,就爱上了这里,从流连忘返到长期逗留,最后,无一例外都成了该城的居民。  因为只有迁入,没有迁出,仿佛传说中只吃不屙的饕餮兽,因此,这座城池就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饕餮城。  可以想见饕餮城有多繁华——它寸土寸金,高楼林立;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每天,天
期刊
灰瓦片,是最坚硬的泥土。  和泥、脱坯、煅烧。泥土在窑里经烈火高温煅烧,沾染了满身烟火气息,褪去泥土的卑微,换上一种沧桑的青色,从里到外发生了质的蜕变,用手指轻轻一弹,发出金属的声响。从此,那些出自于地下的泥土,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灰瓦片。  离开泥土,就离天空更近了。  熏染着满身的人间烟火,从此高居房顶。无论山间僻壤,还是通衢旷野,我们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灰瓦片,离泥土远了,离天空却近了。 
期刊
“轰隆隆、轰隆隆……”刚刚还艳阳高照,瞬间豆大的雨点已经落下来。回家路上,我的头发衣服全湿了,不过清凉的雨点打在身上,我忽然想走得更慢一点!咦,这条肥肥的蚯蚓横在路上,不怕被路人踩瘪吗?让我把它挑回花丛中吧。哎,小蜗牛,你搬家也运气太差了,我捏着你坐飞机回家!到家后妈妈嗔怪我不躲躲雨,我却说一路有两个好朋友陪着,不怕下雨!  四(7)班许博文  一个寒冬的早晨,卫生间的玻璃上蒙着一层厚厚的霜。我上
期刊
说起《儿童文学选刊》,心中总有温暖的感觉。同时,岁月的水库仿佛开了一扇闸门,许许多多的回忆仍然那么清澈地涌流出来。  《儿童文学选刊》是1981年创刊的。我是从1982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的。在此之前,我写的都是成人文学。诗歌、散文、小说,什么都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儿童文学的领域。那时,我在武汉的一个远郊中学教书,刚好担任了一个“慢班”的班主任。那时,应试教育刚刚开始了原始生长,初三毕业班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