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售价达19600元人民币的黄金版《孙子兵法》在乌鲁木齐各大书店热销。在此之前,黄金版《周易》、《毛泽东诗词手迹》等天价书也相继在半年内售磬。黄金和书籍的非常“联姻”,给人们长期以来关于书籍的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一时间,质疑和赞誉四起。黄金书的横空出世究竟是为中华文化划出一道亮光还是商家以此作为从出版业低迷期突围的法宝呢?黄金书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会否变相演变成为“公关书”或送礼新招呢?黄金书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轰炸眼球式的广告袭击,还隐约传递着一种与“文化”无关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黄金书,平民眼中的文化贡品
书籍最重要的使命是传承文明和传播文化,用黄金作为书籍的载体,是为文化贴金还是将其界定为有钱人的游戏?如果说阅读是防止一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水土流失”的重要途径,那么黄金书在这过程中是扮演插科打诨的角色还是传承文明的新动力呢?
记者在图书城黄金版《孙子兵法》的销售现场看到,印有“孙子兵法”的红木木盒和布满四周的广告牌留住了不少读者的脚步,很多人都好奇地凑过去,但一看到印着“19600元”的价格牌后都吐吐舌头走了。大多数现场受访者表示,用黄金来印书,内容再好,也会被其奢华的外表喧宾夺主的。如果真的想看书的话,几块钱就能买到平装版了。黄金书是奢侈品,买回去的人大概也是拿来供奉或送礼的。
售价为12800元的黄金版《邓小平》的热销,商家不惜重金在当地媒体上大做广告,但仍然是看者众,买者少。很多人虽然怀着“对小平同志的感情”来看看这本书,但都认为,好的书籍不在乎其材料,这种书的首要功能也并非拿来阅读。
面对争议,负责策划黄金版《孙子兵法》的中金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牛献军对记者说,从出版方角度来看,出版黄金书并不是完全为了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应。出版方的目的是要出一本能永久保存的书,让中国传统文化流传更久、传播更广。虽然黄金书的面世招来了各方面的争议,但争议本身是一件好事,在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不被关注的当前,用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目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好处。
黄金书到底有多“黄金”
商家在宣传黄金书的时候都强调“科技含量高,收藏价值大,升值快”,甚至宣称有一年多时间价格涨幅达70%的情况。在当前种类繁多的黄金书市场,某些商家单方面夸大金书工艺难度和“含金量”与消费者掌握极少信息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反差。黄金书到底有多“黄金”?
记者从黄金制作部门了解到,目前大多黄金书的书页是用工艺金箔制成的。与传统金箔不同,工艺金箔是中间用一层塑形材料,再在上面喷上离子状态的黄金,形成一层金膜,由于金离子颗粒极细,所形成的金膜基本没有厚度概念。与一般的黄金制品不同,制作工艺金箔所消耗的黄金很难再回收。
一些商家宣称制作一张含金量1克的大16开金纸需要消耗6克黄金,按此计算其成本价远大于售出价。黄金制作的专家表示,工艺金箔是一种先进的工艺,但某些商家所宣传的“最新科技”以及“被联合国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等说法,却是夸大其词了。如果真的像商家宣称的那样耗材量如此巨大,又怎么能说明他的工艺很高超呢?
民间收藏人士徐志坚告诉记者:“黄金书是暴利产业。我们圈内几乎没什么人去收藏黄金书。一来它不是纯的黄金,二来金箔通过化学物质粘在纸板或金属上,时间长了会氧化变质。据说97年纪念香港回归的邓小平金制邮票,现在已经氧化了。”
黄金制作专家熊传薪说,黄金书有一定的工艺价值,但判断一样东西有无收藏价值要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的考验,黄金书能在短时间内升值的说法更是没有根据。对待黄金书,消费者不能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
谁在消费黄金书
如果单纯作为在商品供求规律下出现的产物;社会对黄金书还是给予了很大的宽容。如果人们是以个人行为去购买黄金书,这是可以理解的,体现了社会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也是商品社会很正常的现象。
然而当年贪官李真的拍卖物品里出现过两本金版画册,却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部分黄金书的流通走向。黄金版《孙子兵法》展销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售出了近20部,占计划销售量的一半左右,购买者大多数是社会名流和企业人士,一般的市民购买者不到10%;而在不足一个月内卖出了近40本的黄金版《邓小平》,其买者中有一半是以单位名义购买的。两地绝大多数购买者都不愿意透露个人资料。据销售方介绍,之前出版过的黄金版《周易》、《毛泽东诗词手迹》等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一位以单位名义买过黄金书并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士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是一家国有企业,单位买黄金书是用来作为礼品送给一些行政职能部门的领导,以期“办事方便”。送“黄金书”比送其它东西“高雅”,领导们也乐意收。
借文化之名行腐败之实,新疆大学法学院讲师郑琼现对此认为,黄金书不是普通图书,因为其价值不是通过书本身的内容来体现,而是构成书的材料。送黄金书同样构成行贿罪。
是金书的出现给腐败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还是腐败的需要导致了金书的问世?“雅贿”也好,“俗贿”也罢,物品本身没有“罪过”,真正要问责的是屡禁不止的送礼之风,法制的监管、社会的监督还没有真正到位。
黄金书,平民眼中的文化贡品
书籍最重要的使命是传承文明和传播文化,用黄金作为书籍的载体,是为文化贴金还是将其界定为有钱人的游戏?如果说阅读是防止一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水土流失”的重要途径,那么黄金书在这过程中是扮演插科打诨的角色还是传承文明的新动力呢?
记者在图书城黄金版《孙子兵法》的销售现场看到,印有“孙子兵法”的红木木盒和布满四周的广告牌留住了不少读者的脚步,很多人都好奇地凑过去,但一看到印着“19600元”的价格牌后都吐吐舌头走了。大多数现场受访者表示,用黄金来印书,内容再好,也会被其奢华的外表喧宾夺主的。如果真的想看书的话,几块钱就能买到平装版了。黄金书是奢侈品,买回去的人大概也是拿来供奉或送礼的。
售价为12800元的黄金版《邓小平》的热销,商家不惜重金在当地媒体上大做广告,但仍然是看者众,买者少。很多人虽然怀着“对小平同志的感情”来看看这本书,但都认为,好的书籍不在乎其材料,这种书的首要功能也并非拿来阅读。
面对争议,负责策划黄金版《孙子兵法》的中金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牛献军对记者说,从出版方角度来看,出版黄金书并不是完全为了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应。出版方的目的是要出一本能永久保存的书,让中国传统文化流传更久、传播更广。虽然黄金书的面世招来了各方面的争议,但争议本身是一件好事,在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不被关注的当前,用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目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好处。
黄金书到底有多“黄金”
商家在宣传黄金书的时候都强调“科技含量高,收藏价值大,升值快”,甚至宣称有一年多时间价格涨幅达70%的情况。在当前种类繁多的黄金书市场,某些商家单方面夸大金书工艺难度和“含金量”与消费者掌握极少信息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反差。黄金书到底有多“黄金”?
记者从黄金制作部门了解到,目前大多黄金书的书页是用工艺金箔制成的。与传统金箔不同,工艺金箔是中间用一层塑形材料,再在上面喷上离子状态的黄金,形成一层金膜,由于金离子颗粒极细,所形成的金膜基本没有厚度概念。与一般的黄金制品不同,制作工艺金箔所消耗的黄金很难再回收。
一些商家宣称制作一张含金量1克的大16开金纸需要消耗6克黄金,按此计算其成本价远大于售出价。黄金制作的专家表示,工艺金箔是一种先进的工艺,但某些商家所宣传的“最新科技”以及“被联合国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等说法,却是夸大其词了。如果真的像商家宣称的那样耗材量如此巨大,又怎么能说明他的工艺很高超呢?
民间收藏人士徐志坚告诉记者:“黄金书是暴利产业。我们圈内几乎没什么人去收藏黄金书。一来它不是纯的黄金,二来金箔通过化学物质粘在纸板或金属上,时间长了会氧化变质。据说97年纪念香港回归的邓小平金制邮票,现在已经氧化了。”
黄金制作专家熊传薪说,黄金书有一定的工艺价值,但判断一样东西有无收藏价值要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的考验,黄金书能在短时间内升值的说法更是没有根据。对待黄金书,消费者不能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
谁在消费黄金书
如果单纯作为在商品供求规律下出现的产物;社会对黄金书还是给予了很大的宽容。如果人们是以个人行为去购买黄金书,这是可以理解的,体现了社会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也是商品社会很正常的现象。
然而当年贪官李真的拍卖物品里出现过两本金版画册,却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部分黄金书的流通走向。黄金版《孙子兵法》展销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售出了近20部,占计划销售量的一半左右,购买者大多数是社会名流和企业人士,一般的市民购买者不到10%;而在不足一个月内卖出了近40本的黄金版《邓小平》,其买者中有一半是以单位名义购买的。两地绝大多数购买者都不愿意透露个人资料。据销售方介绍,之前出版过的黄金版《周易》、《毛泽东诗词手迹》等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一位以单位名义买过黄金书并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士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是一家国有企业,单位买黄金书是用来作为礼品送给一些行政职能部门的领导,以期“办事方便”。送“黄金书”比送其它东西“高雅”,领导们也乐意收。
借文化之名行腐败之实,新疆大学法学院讲师郑琼现对此认为,黄金书不是普通图书,因为其价值不是通过书本身的内容来体现,而是构成书的材料。送黄金书同样构成行贿罪。
是金书的出现给腐败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还是腐败的需要导致了金书的问世?“雅贿”也好,“俗贿”也罢,物品本身没有“罪过”,真正要问责的是屡禁不止的送礼之风,法制的监管、社会的监督还没有真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