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氛围下,一些城市园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园艺观赏竹类由于集文化、美学、景观价值于一身,在园林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对园艺观赏竹类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观赏竹;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文明程度快速提高。然而,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热岛效应”。高楼林立的都市、单调灰暗的水泥地面和布满尘霾的天空摧毁了原本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人们开始对环境质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迫切的要求。竹类植物以其挺拔俊秀的外形、丰富的文化内涵、超凡的风韵和高雅的情趣,深受现代市民的推崇。
一、园艺观赏竹类概述
竹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单子叶植物中的禾本目禾本科竹亚科。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43属700余种,约占全世界木本竹子种类的1/2以上。我国竹林面积约有700多万hm2。竹类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给人以美的感受;竹类坚韧挺拔,终年不凋,又显示了高风亮节;竹类经济实惠,见效迅速,具有经济、社会、环境3大效益,符合造园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在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乃至世界园林中,都是很好的绿化植物。观赏竹指观赏竹类植物,禾本科竹亚科的竹类植物,一般地下茎称为竹鞭;地上部分为竹秆,有显著的竹节,节与节之间相空。竹亚科是一类再生性很强的植物,是重要的造园材料。观赏竹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给人以美的感受。竹子坚忍挺拔,经冬不凋,又显示了高风亮节。因此,观赏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自古以来,竹子就用来美化庭院,点缀风景,是构成中国园林的重要元素。
根据作者多年的园林工作经历,并借鉴其它方面的经验,认为可以将园林观赏竹类分为如下几种:第一,根据各种竹子的秆形、色彩等方面的不同,它们在园林绿化有不同的用途,如用竹子造成主景(竹林、竹径、竹篱等形式)、配景(配景树、点缀或隐蔽树等形式)、制作盆景或作花坛绿化等。第二,竹类植物根据地下茎的生长情况可分为3种生态型: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混合型。竹类的种类繁多,我国有400余种,大多可供庭园观赏。常见栽培观赏竹有:散生型的紫竹、毛竹、刚竹、桂竹、方竹等,丛生型的佛肚竹、孝顺竹等,混生型的箬竹、茶杆竹等。第三,竹类植物都比较美,四季常青是它们的共性。但是,作为在园林当中应用的观赏竹,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具体是指审其奇、美、刚直。所谓“奇”。足指竹子秆型奇特,如方竹呈方形:佛肚竹基部竹和节间膨大。如弥陀佛的大肚;罗汉竹基部竹鞋起如珠状;邛竹每个竹节隆起如环。游人观之,妙趣横生。所谓“美”,是指竹秆色泽鲜艳,如紫竹的竹秆现紫色,象征吉祥。花毛竹和金镶玉竹,秆上黄绿相间,组成美丽的花纹。刚竹中的变种“黄金嵌碧玉”和“碧玉嵌黄金”,前者黄秆嵌绿色纵纹,后者绿秆嵌绿色纵纹,千枝百态,美不胜收。所谓“刚直”审其竹子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物,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第四,依竹类的植物观赏特性,可分为以下5大类:观秆形变化,秆形高大、可作竹林,秆形矮小可作花壇,攀缘状、可作绿化,秆梢劲直、可作配景,秆梢弯曲婀娜多姿,可作主景;观叶形变化,可分为大叶形(如箬竹)各小叶形(如风尾竹);观节间变化,可分为节问特长、节问较短和节问畸形;观色彩变化,竹秆的颜色对美化配植有着莺要的作用,部分品种竹秆颜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二、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1、配植方式
1.1、自然式配植
在园林造景中,自然式配植往往比几何或对称式配植更具艺术效果,可以根据观赏竹不同种类的高矮、叶形、姿态、色泽各异等特点在空间上与其他树种或景观合理配合,能够达到很好的观赏效果。这种配植方式多在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景点应用,典型实例如武夷山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1.2、适地适竹配置
因地制宜地选择生物学特性与栽植地立地条件相适应的观赏竹种进行配置,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时间、环境以及生态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结合设计景观的实际需要,基于观赏竹种的生态特征、生长发育规律,景观效果进行合理配置,如南方城市公园常见佛肚竹、青丝黄竹、泰国竹等弧植,凤尾竹球等列植,橄榄竹等群植。
1.3、协调一致配置
根据丛生竹、混生竹、散生竹的不同生态特性,协调搭配周围环境空间以不同视觉效果,使整个公共空间和谐统一。不仅突出竹子在姿态和色彩上的特别之处,体现景点的韵味,同时要使其和公园绿地、步行街道、建筑绿篱等和谐融合,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景因竹而显,如厦门万石植物园在不同旅游景点配置60多种丛生竹、混生竹、散生竹观赏竹种,大大提升植物园的文化品位。
2、应用措施
2.1、观赏竹种园
集中各类观赏竹种,建立大面积的园区,服务科研、旅游等。地处温暖多雨地带、适合散生竹和丛生竹的生长繁育的福建华安竹种园占地约60hm2,共有30属330种竹种,被认为是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竹种最多、属性最全、功能最齐的竹子基地,为竹类科研教学、生产示范、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点缀配植
在亭、台、楼、阁、堂、榭、庭院周围种植碧绿修竹能柔化建筑的硬朗线条,点亮单调的灰黑白,给古建筑带来优雅的画面感,渲染出诗画氛围,其意境与“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东方庭院设计的最高目标。与园林中的山、石、水、树木搭配可增加山、石、水的灵性,展现竹子的曼妙身姿,并与树木动静结合,成为园林设计的点睛之笔。黄金间碧玉竹、大佛肚竹、青丝黄竹、金镶玉竹、龟甲竹、粉单竹、小琴丝竹、花毛竹、鼓节竹、紫竹、狭叶青苦竹、筇竹、斑竹、黄竿京竹、黄皮绿筋竹、黄槽竹、黄纹竹等是较为理想的竹种,点缀配植被广泛应用到南方沿海城市公园、住宅小区、机关学校庭院绿化。
2.3、地被、花坛配植
地被竹常与草坪、花坛、假山等搭配,以凸显园林内生意盎然的景观,丰富视觉效果,如箬竹就可用于这一设计。翠竹、凤尾竹、鹅毛竹、菲黄竹、菲白竹等个体小、枝叶繁茂等就可稍作艺术创意和修剪而自成景致。一些因秆色、秆型发生变异而具观赏效果的竹类可在庭院、花坛中发挥作用,如粉单竹、粉麻竹、斑竹、丝黄竹、黄金间碧玉竹、花吊丝竹等就因其特殊秆色可做重要配色植物。方竹、龟甲竹、大节竹、人面竹、佛肚竹、实心竹、观音竹等秆型发生变异的则以其特殊形态与周围景观相映成趣。
2.4、盆景盆栽
以竹、树、石等为物化手段,根据竹种的生物特性和生态学特征及经营性特点,采用一定的园林造景艺术制成独立式盆景,是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育,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风姿神采的一种艺术品,也被称作盆中的园林艺术。竹类盆景有全竹、竹石、竹兜盆景之分,常用于室内和园林,以提升景致的品位。用于竹子盆景的竹子通常个体娇小、外形特异、秆叶色泽鲜明,鸡毛竹、小金竹、风尾竹、人面竹、箬竹、菲白竹、菲黄竹、小佛肚竹、罗汉竹、四季竹等常用于盆景造型,广受欢迎。
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园艺观赏竹类的应用空间将会是非常大。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园艺观赏竹类在园林中的应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滔,黄程前,刘玮.观赏竹栽培管理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13.
[2]陈迎辉,黄滔,廖菊阳.观赏竹类植物繁殖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10.
[3]吴再兴,李欣.竹类盆景技术研究进展[J].竹子研究汇刊,2009.
关键词:园林工程;观赏竹;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文明程度快速提高。然而,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热岛效应”。高楼林立的都市、单调灰暗的水泥地面和布满尘霾的天空摧毁了原本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人们开始对环境质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迫切的要求。竹类植物以其挺拔俊秀的外形、丰富的文化内涵、超凡的风韵和高雅的情趣,深受现代市民的推崇。
一、园艺观赏竹类概述
竹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单子叶植物中的禾本目禾本科竹亚科。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43属700余种,约占全世界木本竹子种类的1/2以上。我国竹林面积约有700多万hm2。竹类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给人以美的感受;竹类坚韧挺拔,终年不凋,又显示了高风亮节;竹类经济实惠,见效迅速,具有经济、社会、环境3大效益,符合造园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在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乃至世界园林中,都是很好的绿化植物。观赏竹指观赏竹类植物,禾本科竹亚科的竹类植物,一般地下茎称为竹鞭;地上部分为竹秆,有显著的竹节,节与节之间相空。竹亚科是一类再生性很强的植物,是重要的造园材料。观赏竹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给人以美的感受。竹子坚忍挺拔,经冬不凋,又显示了高风亮节。因此,观赏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自古以来,竹子就用来美化庭院,点缀风景,是构成中国园林的重要元素。
根据作者多年的园林工作经历,并借鉴其它方面的经验,认为可以将园林观赏竹类分为如下几种:第一,根据各种竹子的秆形、色彩等方面的不同,它们在园林绿化有不同的用途,如用竹子造成主景(竹林、竹径、竹篱等形式)、配景(配景树、点缀或隐蔽树等形式)、制作盆景或作花坛绿化等。第二,竹类植物根据地下茎的生长情况可分为3种生态型: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混合型。竹类的种类繁多,我国有400余种,大多可供庭园观赏。常见栽培观赏竹有:散生型的紫竹、毛竹、刚竹、桂竹、方竹等,丛生型的佛肚竹、孝顺竹等,混生型的箬竹、茶杆竹等。第三,竹类植物都比较美,四季常青是它们的共性。但是,作为在园林当中应用的观赏竹,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具体是指审其奇、美、刚直。所谓“奇”。足指竹子秆型奇特,如方竹呈方形:佛肚竹基部竹和节间膨大。如弥陀佛的大肚;罗汉竹基部竹鞋起如珠状;邛竹每个竹节隆起如环。游人观之,妙趣横生。所谓“美”,是指竹秆色泽鲜艳,如紫竹的竹秆现紫色,象征吉祥。花毛竹和金镶玉竹,秆上黄绿相间,组成美丽的花纹。刚竹中的变种“黄金嵌碧玉”和“碧玉嵌黄金”,前者黄秆嵌绿色纵纹,后者绿秆嵌绿色纵纹,千枝百态,美不胜收。所谓“刚直”审其竹子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物,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第四,依竹类的植物观赏特性,可分为以下5大类:观秆形变化,秆形高大、可作竹林,秆形矮小可作花壇,攀缘状、可作绿化,秆梢劲直、可作配景,秆梢弯曲婀娜多姿,可作主景;观叶形变化,可分为大叶形(如箬竹)各小叶形(如风尾竹);观节间变化,可分为节问特长、节问较短和节问畸形;观色彩变化,竹秆的颜色对美化配植有着莺要的作用,部分品种竹秆颜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二、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1、配植方式
1.1、自然式配植
在园林造景中,自然式配植往往比几何或对称式配植更具艺术效果,可以根据观赏竹不同种类的高矮、叶形、姿态、色泽各异等特点在空间上与其他树种或景观合理配合,能够达到很好的观赏效果。这种配植方式多在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景点应用,典型实例如武夷山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1.2、适地适竹配置
因地制宜地选择生物学特性与栽植地立地条件相适应的观赏竹种进行配置,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时间、环境以及生态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结合设计景观的实际需要,基于观赏竹种的生态特征、生长发育规律,景观效果进行合理配置,如南方城市公园常见佛肚竹、青丝黄竹、泰国竹等弧植,凤尾竹球等列植,橄榄竹等群植。
1.3、协调一致配置
根据丛生竹、混生竹、散生竹的不同生态特性,协调搭配周围环境空间以不同视觉效果,使整个公共空间和谐统一。不仅突出竹子在姿态和色彩上的特别之处,体现景点的韵味,同时要使其和公园绿地、步行街道、建筑绿篱等和谐融合,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景因竹而显,如厦门万石植物园在不同旅游景点配置60多种丛生竹、混生竹、散生竹观赏竹种,大大提升植物园的文化品位。
2、应用措施
2.1、观赏竹种园
集中各类观赏竹种,建立大面积的园区,服务科研、旅游等。地处温暖多雨地带、适合散生竹和丛生竹的生长繁育的福建华安竹种园占地约60hm2,共有30属330种竹种,被认为是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竹种最多、属性最全、功能最齐的竹子基地,为竹类科研教学、生产示范、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点缀配植
在亭、台、楼、阁、堂、榭、庭院周围种植碧绿修竹能柔化建筑的硬朗线条,点亮单调的灰黑白,给古建筑带来优雅的画面感,渲染出诗画氛围,其意境与“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东方庭院设计的最高目标。与园林中的山、石、水、树木搭配可增加山、石、水的灵性,展现竹子的曼妙身姿,并与树木动静结合,成为园林设计的点睛之笔。黄金间碧玉竹、大佛肚竹、青丝黄竹、金镶玉竹、龟甲竹、粉单竹、小琴丝竹、花毛竹、鼓节竹、紫竹、狭叶青苦竹、筇竹、斑竹、黄竿京竹、黄皮绿筋竹、黄槽竹、黄纹竹等是较为理想的竹种,点缀配植被广泛应用到南方沿海城市公园、住宅小区、机关学校庭院绿化。
2.3、地被、花坛配植
地被竹常与草坪、花坛、假山等搭配,以凸显园林内生意盎然的景观,丰富视觉效果,如箬竹就可用于这一设计。翠竹、凤尾竹、鹅毛竹、菲黄竹、菲白竹等个体小、枝叶繁茂等就可稍作艺术创意和修剪而自成景致。一些因秆色、秆型发生变异而具观赏效果的竹类可在庭院、花坛中发挥作用,如粉单竹、粉麻竹、斑竹、丝黄竹、黄金间碧玉竹、花吊丝竹等就因其特殊秆色可做重要配色植物。方竹、龟甲竹、大节竹、人面竹、佛肚竹、实心竹、观音竹等秆型发生变异的则以其特殊形态与周围景观相映成趣。
2.4、盆景盆栽
以竹、树、石等为物化手段,根据竹种的生物特性和生态学特征及经营性特点,采用一定的园林造景艺术制成独立式盆景,是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育,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风姿神采的一种艺术品,也被称作盆中的园林艺术。竹类盆景有全竹、竹石、竹兜盆景之分,常用于室内和园林,以提升景致的品位。用于竹子盆景的竹子通常个体娇小、外形特异、秆叶色泽鲜明,鸡毛竹、小金竹、风尾竹、人面竹、箬竹、菲白竹、菲黄竹、小佛肚竹、罗汉竹、四季竹等常用于盆景造型,广受欢迎。
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园艺观赏竹类的应用空间将会是非常大。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园艺观赏竹类在园林中的应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滔,黄程前,刘玮.观赏竹栽培管理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13.
[2]陈迎辉,黄滔,廖菊阳.观赏竹类植物繁殖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10.
[3]吴再兴,李欣.竹类盆景技术研究进展[J].竹子研究汇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