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

来源 :校本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zsl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科学是一门以介绍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为基础的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生产、学习等方面与生物教学的联系,通俗易懂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教学 学生
  初中生物课程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它与当今社会的许多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口恶性膨胀、自然资源的大量破坏、能源短缺等都密切相关,所以生物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生物学知识和当前的社会生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多关注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与经济繁荣、生态安全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的联系, 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生物教学理应与学生生理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无穷的探索奥秘,为学生所喜爱,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并非如此。究其原因,可能是长期以来生物教学工作者将生物教学的重点放在生物学理论上,强调中学生物课程在学科体系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中也局限于对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学生几乎不能将他们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因而学生虽然掌握了许多理论知识,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仍然常常束手无策。知识与智慧、知识与能力之间并没有出现应有的关联,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在课程标准下的实际教学中,生物教师应如何就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呢?笔者对此做了一些探讨。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而人类又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中心内容,生物学既研究人自身的构造和生理机制,又研究人和整个生物圈的相互关系。所以教学中要经常联系人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感到生物学知识亲切、有用,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许多学生学习生物靠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很重,效果则不佳。如果能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在新的情景中解决新问题,必然对知识有牢固的记忆和充分的理解。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提出联系我们生活的一些问题:室内的花草是不是越多越好?学生畅所欲言后,了解花草虽然能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但是在没有光能的情况下会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室内的花草不是越多越好。因为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门窗关闭,气流不畅,室内花草过夜,晚上人们入睡时,花草也在呼吸,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室内氧气稀少,有损健康,学生通过讨论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了解的更加透彻。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解决了这样的联系实际的问题,知识的掌握更容易,同时主动思考的过程也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再如向学生解释清晨日出前不宜在树林或花丛中深呼吸的道理。光合作用仅在白天进行,而呼吸作用日夜不停地进行,而且夜间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空气中氧气在清晨较少,因此不宜清晨到树林或花草丛中深呼吸或体育锻炼。
  2.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分布都有很大的差别,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家乡的生物资源进行教学,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和熟悉家乡的资源优势及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不科学性,让学生意识到家乡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才,科学知识在家乡大有用武之地,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献身家乡的情感和欲望,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可联系改革开放后家乡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家乡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寻求减轻污染的措施,例如废弃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白色污染。
  3.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知识与工业、农业、畜牧业生产的联系相当广泛,农业、畜牧业与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生物学知识有关。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例如有位中学生学习了嫁接的原理后,课下不断实践,很快提高了技术,一个秋天就与家长一起嫁接了近万枝桃、梨苗,为当地的庭院种植业作出了贡献。所以教学中常联系,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生物学知识的作用和提高知识的价值。如讲到催化剂时,联系人工合成的高效生物催化剂——酶在现代工业上的应用;讲到生命活动的调节时,可联系果树的整枝修剪,无籽番茄的培育,害虫的生物防治,保幼激素与养蚕,垂体激素与家鱼的繁殖等知识;讲根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收,可联系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的道理,结合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联系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的意义,结合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联系摘心、蔬果等措施的原理,结合生态知识,联系植树造林的意义及高效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等。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水县白寺镇第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分类讨论思想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按照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原则,将所要研究的对象分为若干个类别,然后通过对每一类别的研究,去达到对事物整体研究的目的。数学中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如不做分类讨论,就很难找到它的特性。另外有些问题必须通过分类才能穷尽各个方面,使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我们都知道,数学思想方法内涵于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义、公理等之中,是一种隐性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讲究的是以知识为
期刊
做一个语文教师,这是我们的幸福,日日可得与诗书为友,天天可得与斯文为伴。在书林里穿梭,通天入地,遐思遥及万代;在艺海中闲适,入情入理,逸趣摇曳周身。头上的每一根头发,都接通了天文;脚下的每一个穴道,都感应着地理。因知识而智慧,因人文而达观。  拥有一个充满美感的语文课堂,这是我们的自豪与快乐。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起欣赏那“渔舟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不为五
期刊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是前几年人们对素质教育成果的总结,为此省教育厅下发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笔者一直在学校中从事一线生物教学,对当前学生的课业负担耳闻目睹、深有感触,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笔者认为必须分析原因,查找源头,方可对症下药。  一、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  ⒈教师对教材的思路把握不准。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拔高教学要求,或对教材作
期刊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人避免思考。”  读到这句话,你可能以为是哪个疯子在胡言乱语。但当你从亚马逊教育类、心理类图书销售榜榜首发现这本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并从序言中清楚地看到这句话就位列期间的时候,你会和我一样,一口气来读完这本书一探究竟的。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这本书按章节依次阐述了不会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大脑工作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理科就是要多讲,整堂课不停地讲,多练,课后试卷一张一张的发,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讲究如何传道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
期刊
2011年九月和十月我分别参加河南省地理优质课大赛和全国地理优质课大赛,不管是参赛前还是赛后,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一节地理课才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一节好课,一节优质课?我是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被推荐参加全国优质课大赛的,所以这两次参赛的题目保持了一致,都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赛后我对自己这节课进行了总结,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1+1高效课堂。本节课设计如下:  1.提前发放导学案
期刊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十分丰富,除了大量的民歌外,还有历史悠久的戏曲音乐。据统计,目前流行在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有300多种,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是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过程。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陶
期刊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  一、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  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
期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质疑议论,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学生自己发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出现问题后,上课时间更多的由学生用来小组讨论以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聋哑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聋生的写作兴趣,是聋哑学校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许多聋生畏惧作文课,最感烦恼的也是写作文。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聋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出发,采用适合聋生的情景刺激法、活动刺激法、成功刺激法等方法,激发聋生的写作兴趣,让聋生愿写作文,写好作文。  【关键词】聋生 写作兴趣 方法  作文教学是聋哑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何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