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企业都关注奥运商机,但北京的企业,实力强的不多。要在奥运市场上和国内外众多企业竞争,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有挑战,不等于说没有希望;有希望,不等于说这个希望就落在你的头上;这个希望落在你的头上,不等于说你就一定拿的到;拿到了这个奥运商机,不等于说一定能赚钱。
企业的目的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奥运会属于一个公益性的活动。国际奥委会主办奥运会的宗旨也不在于盈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奥运市场中取得合理的、合法的利润,而不是坐而论道,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1.奥运市场是在筹备和2008年举行奥运会这几年间,在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出现的商机。就是在2800亿大蛋糕推动下,产生的一系列关联性商机。这些关联性的商机,不一定包含在2800亿人民币里面。如对环保的投入,环保投入的标准有一个汽车尾气排放要达到欧洲3号标准。要达到这一标准,就牵涉到汽油,牵涉到汽车里面的清洁设备等一系列的装置。这就是2800亿之外的蛋糕,也是奥运需求引发出来的商机。奥运市场,从时间概念上是指从现在起一直到奥运会结束,如果处理得好,至少还能够产生一到两年的后续效应,这是前几届奥运会所证实的。
在造这个2800亿的大蛋糕后面,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小蛋糕的需求,这些小蛋糕的需求是由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企业来制造的。分不到大蛋糕可以叫人买你这块小蛋糕,也就是说利用奥运市场不仅仅要去分大蛋糕,还可以做出这种小蛋糕让他来买。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思路,我们就不会对这2800亿望洋兴叹,就不会存在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了。
2.企业参与奥运项目,必须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利益
在众多的奥运项目当中,至少包含三类物品:公共物品和服务,准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及私人物品和服务。公共物品是国家投资的,不允许收费;准公共物品可以适当收点费;企业投入就是私人物品和服务,肯定要讲求利润。所以企业参与奥运项目开发建设必须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利益。
奥运商机包含风险。想拿大的利益,就得冒大的风险。否则,除一些大企业外,众多企业应该走下面的环节:分包、配件、配套,这是多数企业参与奥运经济开发建设的方向。也就是说它分到了大蛋糕之后,还要吃这个小蛋糕,就卖给他那个小蛋糕。这样有一个好处,分大蛋糕的时候,不可能是现金交易,但是买你小蛋糕的时候,多数可能是现金交易。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这样才能及时流转资金。
3.捕捉信息,抓住需求
就企业来说,参与奥运市场的机会较多。能不能抓住奥运商机,关键在于企业自身条件。关键问题还在于要抓住需求。对于企业眼下更迫切的任务是要了解需求,自己创造条件。现在不是去通过什么关系,找什么人划一块蛋糕的问题,而是怎么样掌握信息,捕捉信息,使企业发展的问题。
如某家具厂,原来生产木制家具,但他们发现奥运会上可能使用钢结构家具,了解到这个信息后,该厂马上专门组织力量,加强钢制家具的研制,甚至想办法与国外合资。这样该厂就有可能抢占到这个机会。
再如奥运会要用许多国旗,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就需要200多种国旗,还有各种彩旗等。8月份北京是雨季。所以,这个旗要解决在下雨时不湿,有风照样飘。别人还没发现,北京某厂就发现了,把纳米技术推广研制该产品。
对更多的企业来讲,在北京办奥运会,对于一般零零散散的小活,北京企业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就要抓住这个优势。任何一个新东西出来后,肯定是有一系列配套设备。我们就要抓住这个配套环节的连接点。
4.善与国外企业争抢蛋糕
中国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奥运会这块蛋糕绝不是中国企业独享的,国外企业也要借这个机会分享这块蛋糕。要和国外企业竞争,关键是强,而不在大,大而不强,竞争不过外国小而强的企业。所谓强,就是有核心竞争力,有相对的优势,这个产品别人不能造,你能造,你就是强;同样大家都能造,我的产品和国外的质量差不多,但是价钱便宜,这也是强。
我们讲"强",不要理解为有多少亿的资产。几十亿、几百亿大的企业说倒就倒的事例有许多。但是如果在行业里面,你确实占有了相对优势,就是强。在这个基础上,就可能做大,在强的基础上做大,基础比较稳固。在不强的基础上做大,基础不稳固,说倒就倒。
国外企业可以进来,我们也可以出去。大企业能出去,小企业也能出去。奥运会必然会吸引很多企业来华投资。它必然要利用我们的劳动力资源,另外还要利用我们其他的资源。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给那些做奥运的大企业做配套加工服务,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走出去了。因为他在我们这里生产的产品,不可能只销到我们这里,必然有出口,参与进去生产中的配套环节,不等于借这个机会也出去了吗?
希望企业想办法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好信息的准确性,再加上企业本身的努力,一定会在奥运市场里得到一份蛋糕。同时,更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自己的蛋糕,让别人来买。这个买的量,也是相当大的。
企业的目的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奥运会属于一个公益性的活动。国际奥委会主办奥运会的宗旨也不在于盈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奥运市场中取得合理的、合法的利润,而不是坐而论道,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1.奥运市场是在筹备和2008年举行奥运会这几年间,在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出现的商机。就是在2800亿大蛋糕推动下,产生的一系列关联性商机。这些关联性的商机,不一定包含在2800亿人民币里面。如对环保的投入,环保投入的标准有一个汽车尾气排放要达到欧洲3号标准。要达到这一标准,就牵涉到汽油,牵涉到汽车里面的清洁设备等一系列的装置。这就是2800亿之外的蛋糕,也是奥运需求引发出来的商机。奥运市场,从时间概念上是指从现在起一直到奥运会结束,如果处理得好,至少还能够产生一到两年的后续效应,这是前几届奥运会所证实的。
在造这个2800亿的大蛋糕后面,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小蛋糕的需求,这些小蛋糕的需求是由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企业来制造的。分不到大蛋糕可以叫人买你这块小蛋糕,也就是说利用奥运市场不仅仅要去分大蛋糕,还可以做出这种小蛋糕让他来买。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思路,我们就不会对这2800亿望洋兴叹,就不会存在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了。
2.企业参与奥运项目,必须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利益
在众多的奥运项目当中,至少包含三类物品:公共物品和服务,准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及私人物品和服务。公共物品是国家投资的,不允许收费;准公共物品可以适当收点费;企业投入就是私人物品和服务,肯定要讲求利润。所以企业参与奥运项目开发建设必须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利益。
奥运商机包含风险。想拿大的利益,就得冒大的风险。否则,除一些大企业外,众多企业应该走下面的环节:分包、配件、配套,这是多数企业参与奥运经济开发建设的方向。也就是说它分到了大蛋糕之后,还要吃这个小蛋糕,就卖给他那个小蛋糕。这样有一个好处,分大蛋糕的时候,不可能是现金交易,但是买你小蛋糕的时候,多数可能是现金交易。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这样才能及时流转资金。
3.捕捉信息,抓住需求
就企业来说,参与奥运市场的机会较多。能不能抓住奥运商机,关键在于企业自身条件。关键问题还在于要抓住需求。对于企业眼下更迫切的任务是要了解需求,自己创造条件。现在不是去通过什么关系,找什么人划一块蛋糕的问题,而是怎么样掌握信息,捕捉信息,使企业发展的问题。
如某家具厂,原来生产木制家具,但他们发现奥运会上可能使用钢结构家具,了解到这个信息后,该厂马上专门组织力量,加强钢制家具的研制,甚至想办法与国外合资。这样该厂就有可能抢占到这个机会。
再如奥运会要用许多国旗,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就需要200多种国旗,还有各种彩旗等。8月份北京是雨季。所以,这个旗要解决在下雨时不湿,有风照样飘。别人还没发现,北京某厂就发现了,把纳米技术推广研制该产品。
对更多的企业来讲,在北京办奥运会,对于一般零零散散的小活,北京企业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就要抓住这个优势。任何一个新东西出来后,肯定是有一系列配套设备。我们就要抓住这个配套环节的连接点。
4.善与国外企业争抢蛋糕
中国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奥运会这块蛋糕绝不是中国企业独享的,国外企业也要借这个机会分享这块蛋糕。要和国外企业竞争,关键是强,而不在大,大而不强,竞争不过外国小而强的企业。所谓强,就是有核心竞争力,有相对的优势,这个产品别人不能造,你能造,你就是强;同样大家都能造,我的产品和国外的质量差不多,但是价钱便宜,这也是强。
我们讲"强",不要理解为有多少亿的资产。几十亿、几百亿大的企业说倒就倒的事例有许多。但是如果在行业里面,你确实占有了相对优势,就是强。在这个基础上,就可能做大,在强的基础上做大,基础比较稳固。在不强的基础上做大,基础不稳固,说倒就倒。
国外企业可以进来,我们也可以出去。大企业能出去,小企业也能出去。奥运会必然会吸引很多企业来华投资。它必然要利用我们的劳动力资源,另外还要利用我们其他的资源。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给那些做奥运的大企业做配套加工服务,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走出去了。因为他在我们这里生产的产品,不可能只销到我们这里,必然有出口,参与进去生产中的配套环节,不等于借这个机会也出去了吗?
希望企业想办法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好信息的准确性,再加上企业本身的努力,一定会在奥运市场里得到一份蛋糕。同时,更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自己的蛋糕,让别人来买。这个买的量,也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