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课引发的争论】
2010年11月,我们下校参加了评课诊课活动。教师上的是《〈卖报歌〉的诞生》第一课时,这是语文版教材四年级(上)的一篇课文。评课时,大家就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呈现展开了争论。
以下是该课的背景资料呈现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生齐唱国歌。
2.教师导:你们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
生:聂耳
师:展示聂耳背景介绍,让学生读。
3.师:聂耳除了写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义勇军进行曲》之外,还写了许多动听的歌曲。聂耳创作这些歌曲时,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民族危亡的时代。教师课件出示 “一•二八”事件文字资料并请学生朗读。
(由于文字较多,学生又不甚了解,所以读起来磕磕巴巴。这段背景的呈现让我如坠云雾。再看那些学生和听课的教师,也是一脸的茫然和漠然,仿佛并没有因为这个环节而对当时的民族危亡和民众苦难多几分感受。)
师:(又出示相关图片)这就是当时情况的一些图片。
4.教师播放《卖报歌》:《卖报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
我们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这节课背景资料要不要呈现?如果要呈现,应该选择怎样的时机和方法呈现?
【我的思考】
一、背景资料要不要呈现?
语文教材选文广泛,课文信息包罗万象。教学中,对于作者生平、作品、时代背景、写作缘起及社会影响等给予适当地介绍和展示,既可以弥补学生背景信息的不足,又有利于学生走进作者心灵,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种类似于身临其境的体验,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拓展其思维空间。
背景呈现,还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对学生有很好的引领作用。背景资料呈现会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激发其求知欲。他们会以此为基点,通过阅读寻找更多的相关资料。当学生在背景资料的引领下,主动感悟、体验和探究,完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可感时,就达到了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动的机体中奔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成为信念,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以本课为例,如果学生对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没有感知,就无法理解小女孩的苦难,无法与聂耳一样产生同情之心、帮扶之心。本节课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呈现背景资料,而是呈现什么,何时呈现,怎样呈现。
二、呈现什么?
本节课所设的三个目标中,最高层次的便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要做到这一点,感情的酝酿和激发是必不可少的。但作品内容距离学生年代久远,学生对主题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要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需要教师作一定的背景介绍,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背景环境中。体会以小女孩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苦难,体会小女孩的苦难,进而体会聂耳的内心感受和对小女孩的同情,体会小女孩的坚强、乐观。既然体会苦难是感情萌发的基础,那么背景介绍就应放在“一•二八”日寇轰炸上海的暴行及所带来的灾难方面,而不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事件本身。能体现这些内容的,不仅仅是文字介绍,还有故事、图片,甚至音像资料,不仅仅是“淞沪抗战”,还有“南京大屠杀”……
由此可见,背景资料的呈现内容要以文章主题作为参照,不拘泥于事件本身,还可做相关延展、链接。
三、何时呈现?
背景资料呈现的时机可以灵活掌握,以背景导入开始,初步感知课文后或教学进行中穿插都可,要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思路而定。具体操作中,可以在理解题目、品味语言、还原意境、情感加温或布置作业时呈现。
我个人认为,本文如果以背景故事直接导入更为合适,可直接进入课文感知,而不必在导入新课时绕圈子。至于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内容,不妨放在扩展阅读的导言处更好。
四、怎样呈现?
1.文字形式
适宜提纲挈领、重点提示。像本课例中以大段文字出现,无论是学生读还是教师念,都不能起到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的作用。
2.故事形式
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既可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又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本课例中,我们如果将20世纪30年代贫弱忧患的中国受尽列强欺侮、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况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课的伊始便营造了沉重的课堂气氛。
3.图片和视频形式
年代久远的作品如果有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辅助,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使其获得感性认识。如本课便可在教师讲故事时以百姓流离失所、缺衣少食、遭受屠戮等图片辅助,而《飞夺泸定桥》、《狼牙山五壮士》等更可借助影片片段,把学生带入相应的背景环境中。我的看法得到了任课教师及其他教师的认可。回去后,我又把思路梳理了一下。
【我的改进】
《〈卖报歌〉的诞生》背景资料呈现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一•二八”日寇轰炸上海的相关资料,了解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经过梳理和筛选,课上师生配合进行背景资料呈现。
[导入新课]
师:(边讲述边出示课件)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历过了鸦片战争的荼毒,经历了列强的欺凌与瓜分,饱受军阀混战之苦,又遭遇日寇炮火袭击。内忧外患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我们的国家处在了危亡的时代。东北的同胞被迫逃难(逃难、被屠杀图片),旅顺的人民被奴役、囚禁、残杀(旅顺监狱惨绝人寰的图片)。在上海,忍无可忍的中国人打了日本五名僧人,便引发了日寇更疯狂的军事轰炸。一个多月的战争之后,中国金钱损失约为十四亿元。闸北华界的商号被毁达4204家,房屋被毁1.97万户,损失惨重(出示相关图片)。
生:介绍搜集到的具体资料(可结合图片演示、讲解、叙述)。
师:当时,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儿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小小年纪也要为生活而奔波。你们看,十来岁的小毛头正在寒风瑟瑟中叫卖报纸(课件出示小毛头卖报图片,同时播放《卖报歌》)。
是谁在关心这个小报童,为她写了歌,还教会她演唱呢?我们接下来就从《〈卖报歌〉的诞生》中寻找答案吧!
教学的乐趣在于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也许这个方案还不够完善,但我思考了、改进了,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2010年11月,我们下校参加了评课诊课活动。教师上的是《〈卖报歌〉的诞生》第一课时,这是语文版教材四年级(上)的一篇课文。评课时,大家就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呈现展开了争论。
以下是该课的背景资料呈现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生齐唱国歌。
2.教师导:你们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
生:聂耳
师:展示聂耳背景介绍,让学生读。
3.师:聂耳除了写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义勇军进行曲》之外,还写了许多动听的歌曲。聂耳创作这些歌曲时,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民族危亡的时代。教师课件出示 “一•二八”事件文字资料并请学生朗读。
(由于文字较多,学生又不甚了解,所以读起来磕磕巴巴。这段背景的呈现让我如坠云雾。再看那些学生和听课的教师,也是一脸的茫然和漠然,仿佛并没有因为这个环节而对当时的民族危亡和民众苦难多几分感受。)
师:(又出示相关图片)这就是当时情况的一些图片。
4.教师播放《卖报歌》:《卖报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
我们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这节课背景资料要不要呈现?如果要呈现,应该选择怎样的时机和方法呈现?
【我的思考】
一、背景资料要不要呈现?
语文教材选文广泛,课文信息包罗万象。教学中,对于作者生平、作品、时代背景、写作缘起及社会影响等给予适当地介绍和展示,既可以弥补学生背景信息的不足,又有利于学生走进作者心灵,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种类似于身临其境的体验,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拓展其思维空间。
背景呈现,还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对学生有很好的引领作用。背景资料呈现会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激发其求知欲。他们会以此为基点,通过阅读寻找更多的相关资料。当学生在背景资料的引领下,主动感悟、体验和探究,完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可感时,就达到了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动的机体中奔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成为信念,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以本课为例,如果学生对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没有感知,就无法理解小女孩的苦难,无法与聂耳一样产生同情之心、帮扶之心。本节课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呈现背景资料,而是呈现什么,何时呈现,怎样呈现。
二、呈现什么?
本节课所设的三个目标中,最高层次的便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要做到这一点,感情的酝酿和激发是必不可少的。但作品内容距离学生年代久远,学生对主题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要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需要教师作一定的背景介绍,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背景环境中。体会以小女孩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苦难,体会小女孩的苦难,进而体会聂耳的内心感受和对小女孩的同情,体会小女孩的坚强、乐观。既然体会苦难是感情萌发的基础,那么背景介绍就应放在“一•二八”日寇轰炸上海的暴行及所带来的灾难方面,而不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事件本身。能体现这些内容的,不仅仅是文字介绍,还有故事、图片,甚至音像资料,不仅仅是“淞沪抗战”,还有“南京大屠杀”……
由此可见,背景资料的呈现内容要以文章主题作为参照,不拘泥于事件本身,还可做相关延展、链接。
三、何时呈现?
背景资料呈现的时机可以灵活掌握,以背景导入开始,初步感知课文后或教学进行中穿插都可,要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思路而定。具体操作中,可以在理解题目、品味语言、还原意境、情感加温或布置作业时呈现。
我个人认为,本文如果以背景故事直接导入更为合适,可直接进入课文感知,而不必在导入新课时绕圈子。至于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内容,不妨放在扩展阅读的导言处更好。
四、怎样呈现?
1.文字形式
适宜提纲挈领、重点提示。像本课例中以大段文字出现,无论是学生读还是教师念,都不能起到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的作用。
2.故事形式
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既可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又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本课例中,我们如果将20世纪30年代贫弱忧患的中国受尽列强欺侮、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况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课的伊始便营造了沉重的课堂气氛。
3.图片和视频形式
年代久远的作品如果有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辅助,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使其获得感性认识。如本课便可在教师讲故事时以百姓流离失所、缺衣少食、遭受屠戮等图片辅助,而《飞夺泸定桥》、《狼牙山五壮士》等更可借助影片片段,把学生带入相应的背景环境中。我的看法得到了任课教师及其他教师的认可。回去后,我又把思路梳理了一下。
【我的改进】
《〈卖报歌〉的诞生》背景资料呈现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一•二八”日寇轰炸上海的相关资料,了解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经过梳理和筛选,课上师生配合进行背景资料呈现。
[导入新课]
师:(边讲述边出示课件)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历过了鸦片战争的荼毒,经历了列强的欺凌与瓜分,饱受军阀混战之苦,又遭遇日寇炮火袭击。内忧外患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我们的国家处在了危亡的时代。东北的同胞被迫逃难(逃难、被屠杀图片),旅顺的人民被奴役、囚禁、残杀(旅顺监狱惨绝人寰的图片)。在上海,忍无可忍的中国人打了日本五名僧人,便引发了日寇更疯狂的军事轰炸。一个多月的战争之后,中国金钱损失约为十四亿元。闸北华界的商号被毁达4204家,房屋被毁1.97万户,损失惨重(出示相关图片)。
生:介绍搜集到的具体资料(可结合图片演示、讲解、叙述)。
师:当时,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儿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小小年纪也要为生活而奔波。你们看,十来岁的小毛头正在寒风瑟瑟中叫卖报纸(课件出示小毛头卖报图片,同时播放《卖报歌》)。
是谁在关心这个小报童,为她写了歌,还教会她演唱呢?我们接下来就从《〈卖报歌〉的诞生》中寻找答案吧!
教学的乐趣在于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也许这个方案还不够完善,但我思考了、改进了,这,也是一种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