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价值及运用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lan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的内容具有涉及面广、难度较高的特点,不仅包含着语文本身的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学生要面临着高考压力,同时受到教学时间的有限性的制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更深入的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就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价值和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目的是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成绩,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价值;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突破原有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而问题式教学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途径。问题式教学法需要高中语文教师以语文教材为基础,结合书本内容为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由此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 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当今社会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这就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型人才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高中语文作为高中生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问题式教学法非常适合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式教学法主要在于为学生创设实际的问题情景,然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互动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弥补语文学科抽象化的不足。
  二、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 教学方式单一
  现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这个语文课堂枯燥无味,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而教师在课堂中,把自己当作主导者,让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所学的知识,学习效率跟不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时间,也来不及对教师的问题进行理解和发表意见,导致语文课堂效率非常低。
  (二) 师生缺乏互动
  语文是高中最主要的学科之一,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最终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只是强调知识点和答题技巧的讲解,基本很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很多高中语文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是影响课堂效率的,会拖延教学任务。而师生之间在课堂中缺乏良好的互动,也会使学生逐渐降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成绩自然无法提升。
  三、 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 设置针对性问题
  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习难点,而这些难点也会影响着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效果,并因此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针对型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突破口来解决问题。在采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难点。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讽谏”与“直谏”的区别。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问学生是否了解邹忌和齐王的历史典故,然后接着问学生知道直谏和讽谏的区别吗?在这种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了解,然后能很快掌握这篇文章中的重难点。这种针对型问题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语文知识的重难点,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 设置启发性问题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步,新课改的实施,更是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最终理解课文的含义。在这种良性的引导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导者,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对问题的分析和探讨过程中。比如,在《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于课文中的内容没有完全的理解,针对这一状况,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课文之所以叫《记念刘和珍君》,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课文中鲁迅先生以煤作为比喻是为了什么?在这种启发式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思路,进而更加准确地了解鲁迅先生在写这篇文章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 设置层次性问题
  在现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发现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较弱的,想要直接为学生开展问题式教学法具有很大的困难。而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项不断成长的能力,需要不断地提高。如果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设置的语文问题难度较大,那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还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对语文学习会逐渐降低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采用问题式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设置层次性问题,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逐渐提升语文能力。
  四、 结论
  问题式教学法是解决现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方式,教师在采用问题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应着眼于书本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合理安排和设置针对性问题、启发性问题和层次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的交流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学宝.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8).
  [2]苏佳.高中语文的散文教学[J].高考,2018(18).
  [3]张红梅.高中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8).
  [4]张艳茹.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及批改的优化措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8).
  作者簡介:林少红,语文教师,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占据很高的比重,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其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的提升,因此,在实际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这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互动情境,引导小学生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自身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开展写作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互动式教学  一、 前言  对于互动式教学策略,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地区都蕴含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开发本地课程资源,更能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有机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并没有专门研究客家文化本身,而是透过复杂的文化现象洞悉客家文化背后的社会色彩,让新时代的学生理解并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永定蕴含丰富的客家文化,我
摘 要:提起作文,头疼的不只是学生,老师也是同样的头疼。部分老师经常说批改作文的痛苦,那就是学生作文写的索然无味,同样老师批改的也是心累。但对于语文学科,作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另外,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写话更是高年级写作的基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给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带来了不一样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写话能力;提升  写话能力就是写作的基本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小学的教学模式也在进行着不断地创新,尤其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所应用的互动教学方法,明显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种方法完全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出来,同时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笔者将针对小学语文互动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小学的语文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并且教学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摘 要:针对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展开分析,其主要内容包含生活化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加强生活趣事记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几个方面,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小学语文作文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生活化;作文写作  一、 引言  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对作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生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综